?

深圳雙扇蕨依存環境的植物群落學特征

2024-01-02 11:21馬鈺琦李宇惠顧鈺峰王發國
植物研究 2024年1期
關鍵詞:草本群落深圳

馬鈺琦 李宇惠 林 琳 沈 悅 顧鈺峰 王發國*

(1.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廣東省應用植物學重點實驗室,廣州 510605; 2.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大鵬管理局,深圳 518116; 3.深圳市蘭科植物保護研究中心,深圳 518114)

深圳雙扇蕨(Dipteris shenzhenensis)為雙扇蕨科(Dipteridaceae)雙扇蕨屬(Dipteris)植物,是2020年于深圳市大鵬新區被發現的新物種[1]。該種形態上與中華雙扇蕨(D.chinensis)相似,特征不同在于:根狀莖密被開張的黑色長鱗片,葉柄為栗色,葉片背部顏色為灰白色,有2個基部具闊翅相連的扇形羽片。該種目前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極度瀕危(CR)物種,保護狀況不容樂觀,其狀況包括:(1)僅在深圳市東部山地發現,種群面積小,個體數量不多;(2)陸棲于巖石,喜好酸性土壤,對生長環境要求高,人工栽培和繁殖都很困難;(3)生長在低海拔地區,易受到人為活動干擾;(4)關于該種研究少,自新種發現后再無其他研究報道。本研究通過探討深圳雙扇蕨依存的植物群落學特征,掌握該瀕危種生存環境條件、所處群落穩定性,基于生態位分析、種間關系分析,直觀反映該種在群落中的生態特點,為進一步調查該種分布,營造適合該種生存的植物群落以及提出合理保護措施提供理論和實踐指導。

1 研究區概況

研究區位于深圳大鵬半島楊梅坑,該地區處于七娘山與老虎坐山之間,距離海邊較近,面臨大亞灣,與惠州巽寮灣隔海相望。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溫暖,日照充足,降水充沛。年平均氣溫22 ℃,年日照時間2 011 h,日照率高達47%。年降雨量2 280 mm 左右,4—9 月有大量降水,屬高溫多雨地區[2]。土壤主要由赤紅壤、紅壤和沖擊土組成,屬于酸性土壤,土質黏重且含有機質不多[3]。植被類型屬于亞熱帶常綠季雨林,同時有面積較大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植被茂密且多樣性豐富。

2 研究方法

1.1 樣地調查

深圳雙扇蕨群落學特征調查在研究區西南部溝谷中沿楊梅坑河進行,沿途共尋有深圳雙扇蕨分布集中區域3 個,分別設20 m×20 m 樣地。記錄樣地經緯度、海拔、坡向、坡度、郁閉度。將所有樣地分割為4 個10 m×10 m 區域進行樣方調查。記錄樣方內喬、灌木植物物種名稱、胸徑、高度、冠下高、冠幅等以及小灌木及草本植物物種名稱、高度、蓋度。各樣地基本信息如表1 所示。

表1 楊梅坑河各樣地基本信息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of test plot in Yangmeikeng river

1.2 數據處理

1.2.1 重要值

選用重要值表示物種的優勢程度,計算方法如下[4-5]:

相對多度=(某一種植物的個體總數量/同一生活型植物個體總數量)×100% (1)

頻度=(該種植物出現的樣地數量/所調查的樣地總數量)×100% (2)

相對頻度=(一個種的頻度/所有種的頻度和)×100% (3)

相對顯著度=(該種所有個體胸面積之和/所有種個體胸面積總和)×100% (4)

相對蓋度=(每個物種的蓋度/所有物種的蓋度和)×100% (5)

喬木種的重要值=(相對多度+相對頻度+相對顯著度)÷3 (6)

灌木(草本)種的重要值=(相對多度+相對頻度+相對蓋度)÷3 (7)

1.2.2 多樣性指數

比較Margalef 豐富度指數(E)[6]、Simpson 多樣性指數(D)[7]、Shannon-Wiener 多樣性指數(H)[8]、Pielou 均勻度指數(J)[9]研究不同群落間結構及物種多樣性差異,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S為樣方內的植物種類總和;N為樣方內所有植物的個體數量總和;Pi為種i的個體占所有種的個體數量的比例。

1.2.3 年齡結構

依據優勢種胸徑劃分不同立木級,進而對群落年齡結構進行分析,立木級劃分標準如下[10]:Ⅰ級小樹,胸徑<2.5 cm;Ⅱ級壯樹,2.5 cm≤胸徑<7.5 cm;Ⅲ級大樹,7.5 cm≤胸徑<22.5 cm;Ⅳ級老樹,胸徑≥22.5 cm。

1.2.4 生態位

生態位反映物種在群落中的地位和狀態,是分析物種間生存機制、競爭關系和群落動態演替等方面的重要理論[11]。本研究采用生態位寬度、生態位重疊度和生態位相似度描述生態位特征。生態位寬度指物種利用各種資源總和的幅度。采用Colwell加權修正的Levins指數(BCL,i)[12]表示,公式為:

式中:Pij為種i在資源位j的重要值占其在所有資源位置重要值總和的比例;r為樣方數量。

生態位重疊度采用Pianka 指數(OP,ih)[13],公式為:

式中:Phj為種h在資源位j的重要值占其所在所有資源重要位總和的比例。

生態位相似度采用Schoener 指數(OS,ih)[14],公式為:

1.2.5 種間聯結性

種間聯結性用來描述不同物種在空間分布上的相互作用關系,可以用來分析群落發育過程中種間相互關系及表征優勢種分布,進一步研究群落結構、功能及其演替趨勢[15]。采用AC 聯結系數(AC)[13]來衡量種間聯結性,公式如下:

式中:a為植物A 與植物B 同時出現的樣方數量,b為只有植物B 出現的樣方數量,c為只有植物A 出現的樣方數量,d為植物A 與植物B 都不出現的樣方數量。AC在[-1,1]范圍內有效,AC=0,種間完全獨立,AC越趨向1,種間正聯結程度越高,AC越趨向-1,種間負聯結性越強。

1.3 數據分析

所有數據分析過程在R4.2.2 軟件中完成,通過vegan 包進行多樣性數值的計算[16],通過spaa 包進行生態位與種間聯結性有關計算,然后利用ggplot2包實現數據可視化。

2 結果與分析

2.1 深圳雙扇蕨群落組成分析

調查表明,深圳雙扇蕨占優勢的群落類型是該地區典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根據群落優勢種組成,命名為:大頭茶(Gordonia axillaris)+谷木葉冬青(Ilex memecylifolia)+吊鐘花(Enkianthus quinqueflorus)+豺皮樟(Litsea rotundifoliavar.oblongifolia)+深圳雙扇蕨+芒萁(Dicranopteris pedata)群落,根據研究對象以及群落特征種為深圳雙扇蕨,將該群落稱作深圳雙扇蕨群落。群落共有維管植物49科73屬85種,其中石松類和蕨類植物7 科9 屬12 種,裸子植物2 科2 屬2 種,被子植物40科62屬71種。群落主要組成:茜草科(Rubiaceae)7 種,冬青科(Aquifoliaceae)5 種,樟科(Lauraceae)4 種,大戟科(Euphorbiaceae)3 種,桃金娘科(Myrtaceae)3 種,豆科(Fabaceae)3 種,山茶科(Theaceae)3 種,莎草科(Cyperaceae)3 種,里白科(Gleicheniaceae)3 種,鱗 始 蕨 科(Lindsaeaceae)3 種,夾竹桃科(Apocynaceae)3 種。該群落物種構成具有明顯亞熱帶地區性質,符合該地區熱帶與亞熱帶過渡的特點。

植物生活型指植物對特定生境長期適應而在外貌反映出來的類型,可反映群落垂直結構與外貌特征。生活型按垂直結構可分為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3 個層次。深圳雙扇蕨群落喬木層共29 種植物,以大頭茶為優勢種,谷木葉冬青與竹葉青岡(Cyclobalanopsis neglecta)次之。喬木層可分為2個亞層。第一亞層高度10~14 m,以上述3 種植物為主,第二亞層在10 m 以下,以大頭茶、軟莢紅豆(Ormosia semicastrata)及谷木葉冬青為主,其他有鼠刺(Itea chinensis)、降真香(Acronychia pedunculata)、嶺南山竹子(Garcinia oblongifolia)等。灌木層共有植物59種,以吊鐘花和豺皮樟為優勢種,其他有鼠刺、降真香、狗骨柴(Diplospora dubia)、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粗葉木(Lasianthus chinensis)及上層喬木的幼樹,如:谷木葉冬青、大頭茶等。草本層植物約38 種,以深圳雙扇蕨、芒萁為主,其他有鱗籽莎(Lepidosperma chinense)、烏毛蕨(Blechnum orientale)、粵里白(Diplopterygium cantonense)等,層間植物以藤本植物為主,如土茯苓(Smilax glabra)、羅浮買麻藤(Gnetum luofuense)等。

對深圳雙扇蕨群落中植被高度與個體數量關系進行分析,采取分類的方法[17],標準為:A 類,樹高<4 m;B類,4 m≤樹高<8 m;C類,8 m≤樹高<12 m;D類,12 m≤樹高<16 m;E類,16 m≤樹高<20 m。結果表明個體數量隨植被高度變化呈現“倒J”型分布(見圖1),即隨植被高度增加,植株個體逐漸減少?!暗笿”型分布特征是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植物群落中常見的分布[18-19],符合當地地理特點,同時該分布表明群落中幼樹、小樹多,有良好的更新能力,說明群落的生態演替階段可能位于先鋒期或穩定期,排除了衰老期的可能。

圖1 深圳雙扇蕨群落樹高與個體數量關系A.未分類;B.已分類。Fig.1 Relationship between tree height and individual number of D. shenzhenensis community A.Unclassified;B.Classified.

2.2 深圳雙扇蕨群落重要值分析

2.2.1 喬木層物種重要值分析

由表2可知,喬木層有植物21種,16種植物重要值大于1,按從大到小排序依次為大頭茶、谷木葉冬青、竹葉青岡、鼠刺、軟莢紅豆、豺皮樟、嶺南山竹子、粘木(Ixonanthes chinensis)、亮葉柃(Eurya nitida)、五列木(Pentaphylax euryoides)、吊鐘花、光葉山礬(Symplocos lancifolia)、密花樹(Myrsine seguinii)、降真香、酸味子(Antidesma japonicum)、崗松(Baeckea frutescens),其中大頭茶重要值為24.754 0,明顯高于其他物種,占據喬木層優勢。谷木葉冬青與竹葉青岡占次優勢,二者重要值分別為14.050 8和13.872 0。

表2 深圳雙扇蕨群落喬木層物種特征值Table 2 Characteristics values of the species in the arbor layer of D. shenzhenensis community

2.2.2 灌木層物種重要值分析

由表3 可知,灌木層共有植物49 種,種類構成較為復雜,谷木葉冬青及大頭茶為上層喬木植物小苗,二者重要值約占整個灌木層總重要值18%。其次灌木植物吊鐘花與豺皮樟的重要值較高,分別為5.941 3與5.675 2。

表3 深圳雙扇蕨群落灌木層物種特征值Table 3 Characteristics values of the species in the shrub layer of D. shenzhenensis community

2.2.3 草本層物種重要值分析

由表4 可知,草本層植物共34 種,構成比喬木層復雜,比灌木層簡單。重要值大于1 的有14 種,深圳雙扇蕨與芒萁重要值為18.639 5 與18.320 5,占絕對優勢,其次為鱗籽莎、烏毛蕨、粵里白、土茯苓與羅浮買麻藤。以上7 種植物重要值占草本層總重要值的64%,是草本層的主要組成部分。

表4 深圳雙扇蕨群落草本層物種特征值Table 4 Characteristics values of the species in the herb layer of D. shenzhenensis community

2.3 深圳雙扇蕨群落物種多樣性分析

深圳雙扇蕨群落豐富度指數、多樣性指數以及均勻度指數均在生活型上呈現“中間高兩頭低”態勢。豐富度由高到低依次為:灌木層、草本層、喬木層。多樣性指數由高到低依次為:灌木層、草本層、喬木層。均勻度指數由高到低依次為:灌木層、喬木層、草本層。

將深圳雙扇蕨群落各生活型物種指數與楊梅坑山地植物群落動態演替研究中血桐(Macaranga tanarius)-九節(Psychotria asiatica)-半邊旗(Pteris semipinnata)群落(血桐群落)和大頭茶-梔子(Gardenia jasminoides)-團葉陵齒蕨(Lindsaea orbiculata)群落(團葉陵齒蕨群落)各指數[20]比較(見表5)。發現:(1)深圳雙扇蕨群落整體Margalef 豐富度指數小于血桐群落與團葉陵齒蕨群落,表明前者物種豐富度水平比后者低。(2)群落間Simpson多樣性指數與Shannon-Wiener 多樣性指數通過t檢驗進行相似性判斷[21]。對數據樣本進行服從高斯分布前置性檢驗,結果P均小于0.05,可以進行t檢驗。t檢驗結果顯示在顯著水平α=0.05 條件下各組間物種多樣性差異不顯著(見圖2)。(3)Pielou均勻度指數深圳雙扇蕨群落各生活型均高于其他2個群落,但該群落各生活型之間均勻度數值差距大導致總體值小于其他2個群落,說明在深圳雙扇蕨群落中物種的空間分布水平并不一致,水平方向分布較垂直方向分布更為均勻。

圖2 楊梅坑不同群落間多樣性系數t檢驗Fig.2 t-test of diversity coefficient among different communities in Yangmeikeng

表5 楊梅坑部分群落內各生活型生物多樣性指數Table 5 Biodiversity index of various life types in some communities in Yangmeikeng

2.4 深圳雙扇蕨群落年齡結構分析

年齡結構分析選取深圳雙扇蕨群落優勢物種大頭茶、谷木葉冬青、竹葉青岡為代表(見圖3)。群落年齡結構特征表現為:占優勢的喬木樹種沒有Ⅳ級老樹,大頭茶以Ⅱ級壯樹和Ⅲ級大樹為主,Ⅰ級小樹也有,說明在演替中Ⅱ級壯樹和Ⅲ級大樹可以得到補充,處于穩定階段。谷木葉冬青以Ⅱ級壯樹為主,Ⅲ級大樹與Ⅰ級小樹少,在演替中,該種群未來發展潛力小,樹種補充力弱,有衰退趨勢。竹葉青岡Ⅱ級壯樹和Ⅲ級大樹與Ⅰ級小樹較少,在群落演替中狀態良好,屬于穩定狀態??傮w來說,該群落以Ⅱ級壯樹和Ⅲ級大樹為主,處于穩定演替狀態,演替方向正向。

圖3 深圳雙扇蕨群落優勢喬木年齡結果分析Fig.3 Age analysis of dominant trees in D. shenzhenensis community

2.5 深圳雙扇蕨群落草本層生態位分析

2.5.1 生態位寬度分析

生態位寬度取決于生態環境的異質性以及植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利用力。生態位寬度越大,植物對環境的適應性越強,生態位寬越小,則對生境要求越高。按生態位寬度大小可分為廣生態位(BCL,i>0.6)、中生態位(0.6≥BCL,i>0.2)和窄生態位(BCL,i≥0.2)3種類型[22]。

選取深圳雙扇蕨群落草本層重要值大于1 的11種優勢草本植物進行生態位寬度計算(見表6)。從大到小排序依次為芒萁(0.757 6)、烏毛蕨(0.276 8)、扇葉鐵線蕨(0.221 1)、土茯苓(0.213 0)、黑莎草(0.212 1)、深圳雙扇蕨(0.203 4)、團葉陵齒蕨(0.197 2)、鱗籽莎(0.142 0)、鐵芒萁(0.108 6)、石松(0.106 0)、粵里白(0.104 8)。其中芒萁生態位寬度最高,為廣生態位植物,對調查環境有很強的適應性,在群落競爭中占有顯著優勢,在群落演替中不會輕易被其他植物取代。烏毛蕨、扇葉鐵線蕨、土茯苓、黑莎草、深圳雙扇蕨占有中生態位,環境適應能力適中,對資源的競爭能力遠不如芒萁,但高于其他6 種窄生態位草本植物,在群落演替中存在被取代的風險。

2.5.2 生態位重疊度與相似度分析

生態位重疊度表示種對于同一生態資源的競爭力,重疊度低,表示2 種植物對同一生態資源競爭關系小,反之則對同種生態資源競爭關系強。生態相似度表示種對對同一環境的適應性,相似度越高表示2種植物趨同適應性越強,反之則趨異適應性強。

深圳雙扇蕨群落草本層55個種對生態位重疊度與相似度見表7。結果說明:所有種對生態位重疊度平均值為0.187。重疊度在[0,0.100)有29對,占總對數52.7%;在[0.100,0.500)有20 種,占總對數36.3%;在[0.500,1.000)有6 種,占總對數10.9%。重疊度由大到小排名前3 的種對為石松-鱗籽莎(0.977)、團葉陵齒蕨-烏毛蕨(0.880)、團葉陵齒蕨-粵里白(0.868),這些種對對周圍環境需求相似,競爭激烈。39 個種對重疊度不為0,占總對數70.9%,說明群落優勢草本間大部分都存有重疊現象。深圳雙扇蕨與其他10 種優勢草本均有重疊,與芒萁(0.410)重疊度最強,競爭關系最顯著。次為扇葉鐵線蕨(0.210)、烏毛蕨(0.183)、黑莎草(0.115),有較明顯的競爭關系,但遠不如與芒萁對環境資源的競爭激烈。與其他6 種優勢草本重疊度不足0.1但大于0,說明種對間競爭關系弱,但仍存有對資源的少量競爭。所有種對生態位相似度平均值為0.154。相似度在[0,0.100)有28 種,占總對數50.9%;在[0.100,0.500)有23 種,占總對數41.8%;在[0.500,1.000)有4 種,占總對數7.2%。相似度由大到小排名前3 的種對為石松-鱗籽莎(0.842)、團葉陵齒蕨-烏毛蕨(0.663)、團葉陵齒蕨-粵里白(0.634),這些種對對環境有很強的趨同適應性。深圳雙扇蕨與芒萁(0.232)、烏毛蕨(0.171)、扇葉鐵線蕨(0.167)、黑莎草(0.143)均有趨同適應態勢,但未表現出很強的趨同性。與其他6種優勢草本優勢度不足0.1,表現出趨異適應。

表7 深圳雙扇蕨群落優勢草本種對生態位重疊度與相似度Table 7 Niche overlap and similarity of dominant herbaceous species of D. shenzhenensis community

2.5.3 種間聯結性分析

深圳雙扇蕨群落草本植物AC 聯結系數計算結果顯示(見圖4):正聯結對數32 對,8 對正聯結系數較高(r≥0.67),占總對數14.5%;9 對正聯結系數一般(0.67>r≥0.33),占總對數16.4%;15 對正聯結系數趨向獨立(0.33>r≥0),占總對數27.2%,負聯結對數23 對,4 對負聯結系數程度趨向對立(0>r>-0.33),占總對數7.2%;2 對負聯結系數一般(-0.33>r≥-0.67),占總對數3.6%;17 對負聯結系數很強(-0.67>r),占總對數30.9%。深圳雙扇蕨與鱗籽莎、石松表現強的正種間聯結關系,與烏毛蕨、粵里白、扇葉鐵線蕨表現出一般正聯結關系,與團葉陵齒蕨表現出趨向獨立的正聯結關系,與土茯苓、黑莎草、鐵芒萁表現出趨向獨立的負聯結關系,與芒萁表現出一般的負聯結關系。

圖4 深圳雙扇蕨群落優勢草本植物種間聯結性Fig.4 Interspecies association of dominant herbaceous plants in D. shenzhenensis community

3 討論

3.1 深圳雙扇蕨群落演替水平

通過分析,判斷深圳雙扇蕨群落處于自然演替的穩定階段,演替方向正向發展,理由如下:(1)重要值分析中大頭茶、谷木葉冬青與竹葉青岡在喬木層中總占52%,在灌木層中總占21%,都有較高占比,且重要值皆遠超其他物種,占有絕對的優勢地位,很難在短時間經過自然演替被其他物種所取代。(2)將深圳雙扇蕨與同地區的血桐群落和團葉陵齒蕨群落進行多樣性指數的相似性分析,發現3個群落生物多樣性水平沒有顯著差異,群落結構復雜,組織水平高,處于演替的穩定階段,演替方向向正向發展。(3)該群落占據絕對優勢的物種大頭茶年齡結構以Ⅱ級壯樹與Ⅲ級大樹為主,Ⅰ級小樹數量也較多,為后續壯樹與大樹的更新提供了可能性,大頭茶為先鋒樹種,適應力強,耐旱耐寒,若非自然災害或人為干擾,該種會保持一個發展的狀態,優勢地位難以撼動;谷木葉冬青Ⅰ級小樹少,后續更新能力差,但Ⅱ級壯樹數量較多,在較短時間的演替過程中Ⅱ級壯樹會優先發展為Ⅲ級、Ⅳ級樹木,可以保持現有優勢地位,但超過大頭茶的可能性不大。由于更新能力差,長遠來看該物種的優勢地位可能會由其他物種所取代;竹葉青岡Ⅰ級小樹多,Ⅱ級壯樹和Ⅲ級大樹少,說明處于發展狀態,具備成為該群落優勢種的潛力。該群落沒有Ⅳ級老樹,在短時間內如果無自然災害、人為干擾則優勢物種不會輕易發生改變,演替處于相對穩定階段。

3.2 深圳雙扇蕨在群落中的生存狀態

生態位與種間聯結相關分析表明:(1)深圳雙扇蕨在所調查群落草本層中重要值最高,占有優勢地位,直觀原因是其作為本次調查的研究物種,數量多、相對多度大以及其本身為大型蕨類,相對蓋度大。作為對環境要求較高的珍稀瀕危物種,該種并未出現在每個樣方中,導致其相對頻率較??;(2)深圳雙扇蕨在優勢草本植物中生態位寬度處于中生態位與窄生態位的交界,說明該植物對周圍環境有要求,對該生境空間內環境資源利用能力不強,雖然該種在草本層重要值為最高但并不能稱為廣布種,在群落演替過程中存在被取代的風險;(3)生態重疊度與相似度分析表明,深圳雙扇蕨與其他優勢草本均有資源競爭現象,與芒萁環境資源競爭最強,與烏毛蕨、扇葉鐵線蕨、黑莎草競爭次之,同時均與上述物種表現趨同適應,適應水平相近且均不強。當群落演替中環境資源充足時,深圳雙扇蕨上述物種對環境表現趨同適應,但當環境資源隨時間和空間變化而變得匱乏,其與上述植物表現出對資源的競爭,結合生態位寬度來看,該種在與上述物種競爭時并無優勢,有被淘汰的風險;(4)深圳雙扇蕨與鱗籽莎、石松、烏毛蕨、粵里白、扇葉鐵線蕨、團葉陵齒蕨間存有正聯結,說明與上述植物間存在依賴,在異質環境內幾個物種有相似適應和反應,一種物種的存在對另一種物種可能是有利的,物種間可能存在互惠共生或資源互補。深圳雙扇蕨與土茯苓、黑莎草、鐵芒萁、芒萁存有負聯結,說明在競爭資源中互斥,環境需求不相似,種間可能存在競爭??傮w而言,深圳雙扇蕨在群落中生存狀態雖占有優勢,但不能被稱為廣布種,該種對環境要求苛刻,與其他優勢草本存在競爭,且競爭力不強,正聯結植物數量少,重要值低,生態位寬度低,互惠共生及資源互補能力低。以上因素使得該瀕危種在群落演替中有被淘汰的風險,需要采取保護手段。

4 保護建議

通過對深圳雙扇蕨群落進行結構特征分析,發現該群落處于演替穩定階段,具有較高的物種多樣性和復雜的結構,演替向正向發展。這從一方面說明良好穩定的生態群落環境以及群落復雜的結構為深圳雙扇蕨提供了生存條件;另一方面,也說明深圳雙扇蕨對自然生長環境要求高。該種作為深圳東部大鵬半島特有的瀕危蕨類,其野外分布數量很少,均在坡度較陡的巖壁上生長,種群面積不大,生長地所處海拔均在100 m 以下,容易受到人為干擾。在調查地區的溝谷中,受到人為改造的地區均未發現該種的分布。通過對深圳雙扇蕨的生存狀態分析,發現該種對環境要求高,適應力弱,在群落中競爭力弱,演替中有被淘汰的風險,亟待保護。同時發現與該種可能有互惠共生及資源互補能力的植物鱗籽莎、石松、烏毛蕨、粵里白、扇葉鐵線蕨、團葉陵齒蕨,在保護時可以提高資源在上述植物中的分配來間接作用于深圳雙扇蕨對環境資源的利用。對于土茯苓、黑莎草、鐵芒萁、芒萁等競爭物種,在資源充沛的條件下,競爭關系可以給深圳雙扇蕨帶來更好的發展空間,但在資源匱乏狀態下則會加速該種的滅絕。通過分株繁殖的方式對深圳雙扇蕨進行了繁育與遷地保護,但結果并不理想,成活率不高,后續考慮采用孢子繁殖的方式進行繁殖。綜上,本研究建議采取就地保護的方法對該物種進行保護,在該種分布較密集的區域采取封山造林的措施,減少人為對該地環境的破壞,保護該地生物多樣性,同時積極開展該物種的相關調查研究以及保育研究,搶救性地保護各種原生特有種及其原生地,在保證環境資源充足的條件下,人為干預地調配環境資源分配,營造適合該種生存狀態。建立種質資源基因庫,結合當地環境和科學研究探索最適合該種的珍稀瀕危植物保護方法。

猜你喜歡
草本群落深圳
毛鋪草本酒
大學生牙齦炎齦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合成微生物群落在發酵食品中的應用研究
深圳歡樂海岸喜茶LAB店
彩墨繪草本
武漢常見野生草本地被植物及園林應用
深圳
深圳醫改破與立
深圳“去編”激起千層浪
春季和夏季巢湖浮游生物群落組成及其動態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