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題意義引領下的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探索

2024-01-05 16:14王七林
關鍵詞:主題意義讀寫結合初中英語

王七林

摘? 要:在主題意義引領下開展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有助于充分挖掘語篇蘊含的意義與價值,促進學生讀寫能力的提升,順應課程育人的要求。教師可以通過研讀語篇,明晰主題意義,確立讀寫結合的落腳點;設計活動,建構主題意義,找準讀寫結合的切入點;引導評價,升華主題意義,拓展讀寫結合的生長點。

關鍵詞:初中英語;讀寫結合;主題意義

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重點課題“學習共同體視域下初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研究”(編號:B/2021/02/6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讀與寫,是相互影響、互為目的與手段的關系。[1]新一輪課程改革在強調培養學生閱讀、寫作等語言能力的同時,也大力提倡培養學生的讀寫結合能力?!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標”)提出了“能在聽、讀、看的過程中,圍繞語篇內容記錄重點信息,整體理解和簡要概括主要內容”[2]“能根據語篇內容或所給條件進行改編或創編”[3]等具體目標。語篇不僅承載了語言學習的主題、情境和內容,更彰顯了主題意義。在主題意義引領下開展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有助于充分挖掘語篇蘊含的意義與價值,促進學生讀寫能力的提升,順應課程育人的要求。下面以譯林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上冊Unit 7 Reading 板塊的Hollywoods all-time best—Audrey Hepburn一課為例,闡述相關做法。

一、研讀語篇,明晰主題意義,確立讀寫結合的落腳點

主題意義是從語篇中提煉出來的關鍵概念,代表文本的核心價值。因此,教學設計的首要環節就是明晰語篇的主題意義,為開展讀寫結合確立落腳點。主題可能是外顯的,也可能是內隱的,這就需要教師通過語篇研讀去獲取和提煉。教師可按照課標提示,從What、Why和How三方面研讀語篇:What指的是語篇的主題和內容;Why指的是語篇傳遞的意義,即寫作目的、情感態度或價值取向;How指的是語篇具有的文體特征、內容結構和語言特點,即作者是如何表現情感和主題的。

從What的角度來看,該語篇是一篇人物傳記,介紹了世界著名演員奧黛麗·赫本偉大的一生,特別是她對電影事業的重大貢獻,以及她積極參與慈善事業幫助世界兒童的不懈努力。從Why的角度來看,作者通過對赫本的成長經歷、所扮演的人物及其在電影事業和慈善領域的卓越成就的描述,充分說明了她是好萊塢最偉大的演員之一,讓學生明白成功來源于不斷奮斗和把握機遇,真正的美是外在美和心靈美的完美融合的道理。從How的角度來看,該語篇是比較典型的傳記文本,描述了赫本一生的經歷——首先對她做了一個總體評價,接著按她成為演員前后的奮斗歷程,進行整體介紹;在講述她的演藝成就的同時,進一步說明了她在慈善事業方面的突出貢獻,最后簡單描述了她因病離世的結局。從整個語篇的行文看,其間還貫穿一條暗線,即通過她的一生詮釋美的內涵。學生通過閱讀語篇,理解她本身的外表美、塑造的人物形象美和幫助他人所展現的心靈美,從而真正理解“a great beauty”的含義。

語篇的研讀讓我們明晰本課的探究應放在對赫本偉大人生的探尋上,從中感受美的意蘊。這充分打開了基于語篇開展學科育人的價值視野,為接下來開展讀寫結合、深化語篇理解奠定了基礎。

二、設計活動,建構主題意義,找準讀寫結合的切入點

主題意義引領下的英語讀寫結合教學,需要教師以語篇蘊含的真實意義和育人價值的探究為主線,從語篇結構、句段邏輯、核心內容、語言內涵等角度切入,融合開展多層次、多類別的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等讀寫結合活動,最終實現對語篇內容的理解、對語言知識的學習、對語篇價值的內化及對主題思想的表達。

(一)感知主題意義:借助結構化圖式

讀寫結合的過程是學生不斷應用、遷移、建構新的知識結構的過程。借助結構化圖式開展讀寫結合教學,有利于學生在直觀的理解中感知主題意義。

本課教學中,學生閱讀文本前,教師提出問題“What do you think of Audrey Hepburn? Why?”,并要求學生繪制結構化圖式。學生快速閱讀語篇后,形成如圖1所示的結構化圖式,表達自己對語篇結構的初步理解。

教師接著追問:“Why do you think she is a great beauty?”學生很容易根據教材中的圖片以及她的銀屏形象,得出“She looks very beautiful.”“She has a beautiful appearance.”這樣比較淺顯的認知。教師隨即提出“Can we think she is a great beauty only because she looks beautiful?”的疑問,引發學生的深層思考,為進一步探究本文的主題意義提供認知沖突。

接下來,教師請學生按照時間軸,以讀寫結合的形式,梳理赫本一生的經歷(如下頁圖2所示)。

學生在仔細閱讀語篇后,獲取相關信息,根據時間和提示詞進行梳理,概括整合出赫本的人生歷程和關鍵事件,深入理解她堅持奮斗的偉大一生。在結構化圖式的引導下,學生從語篇中迅速提取關鍵信息,通過可視化的形式展示信息處理結果,在讀寫結合中明晰寫作意圖,感知主題意義。

(二)理解主題意義:依托引導式問題

引導式問題是讀寫結合教學的強大引擎和助推器,它可以組成邏輯嚴密的層級問題鏈,一步步引導學生通過讀寫實踐活動理解語篇、內化與運用知識、探究主題意義、發展創新能力,助推學生從閱讀語篇走向重構語篇再到創造語篇。

如根據語篇的整體結構和關鍵事件,教師設計如下問題:(1)What was Hepburns dream as a child?(2)How did she begin her successful career?(3)How did she become world-famous?(4)What did she do beyond the film industry?

這些問題采取“自主閱讀—理解思考”的形式,讓學生充分理解語篇信息,初步建構“人生即奮斗”的主題意義。

接下來,針對赫本的早期生活,教師設計如下讀寫結合的對話,讓學生完成對人生需要夢想和奮斗的探究:

A: What was Hepburns dream when she was a child?

B : She dreamt ??? .

A: Why?

B : Because ??? .

A: Did her dream come true?

B : ????? .

A: What did she do at last?

B : She worked ??? first and then ??? .

A: What can we learn from her?

B : We ??????? .

學生在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問題引導下,獲取了語篇中的文化知識和語言知識,建立了信息間的關聯,并通過口頭和書面表達展現了對主題意義的認識。

(三)內化主題意義:利用留白式支架

留白是一種啟發式教學手段,留白式支架能幫助學生在讀寫結合教學中順利

完成語篇的解構、重構與創造,從而加深對主題意義的理解與內化,發展思維能力。

為了證明赫本是一個偉大的演員,教師可以根據語篇中所描述的三部代表作,搭建留白式表格支架(如表1所示),讓學生完成對她在演藝領域不斷奮斗的探究。

鑒于本文是人物傳記,還可采取概要寫作的形式讓學生整體回顧赫本不斷奮斗的偉大一生,強化主題意義的探究。這樣的活動對于初中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可搭建以下留白式文本支架,讓學生在語篇重組中完成知識的內化與遷移。

Audrey Hepburn is one of ??? .

She was born ??? .Her dream was ??? .Before becoming an actress, she ??? .

In 1951, Hepburn met ??? who insisted ??? .That event ??? .Two years later, Hepburn ??? and succeeded in ??? .During her ??? ,Hepburn had ??? .In 1989, ??? .In 1993, ??? .

Hepburns achievements ??? .She devoted herself to ??? .

So we think Audrey Hepburn is a great ??? .

在留白式支架的幫助下,學生完成了從通過閱讀感知與理解主題意義到通過寫作深悟與鞏固主題意義的進階。

三、引導評價,升華主題意義,拓展讀寫結合的生長點

以讀寫結合的方式開展超越語篇的評價,可加深對主題意義的理解,利于學生理性表達情感、態度和觀點,促進能力轉化成素養。在全面理解語篇并進行語篇重構后,可以針對語篇主題設計一些討論與寫作活動,讓學生在對主題、內容、人物等的討論、分析、評價與微寫作中,形成對情感、態度和價值的正確認知和主題意義的升華,實現核心素養的發展。

比如,圍繞本語篇所表達的主題意義,設計兩個討論與微寫作活動。

活動1:Discuss how we can succeed after reading the story about Audrey Hepburn.Please write down your answers and reasons, and then communicate with your partner.

這一活動要求學生討論后寫出對“成功”的理解。學生積極聯系自我體驗,經過對語篇的深度感悟以及和同伴的深入討論,探究出了成功的秘訣為“Success=great dream+full preparation+good chance+continual effort+full of love”。

活動2:Some students think Audrey Hepburn is a great beauty just because of her beautiful appearance.Please give your opinions and reasons.

I think ??? because ??? .

該活動呼應語篇閱讀伊始學生對a great beauty的淺層次理解,有助于對主題意義的深層次挖掘。學生基于對語篇的學習,經過深度思考和討論后,對赫本之所以被稱為“a great beauty”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形成了“True beauty is the unity of beauty in appearance, behavior and soul.”的正確認識,進一步深化了主題意義。

主題意義引領下的英語讀寫結合教學,以主題意義為中心設計與實施讀寫結合的活動,能有效避免信息提取與反饋的碎片化、知識點教學與學科育人的分離等問題,有利于學生整體提升聽、說、讀、看、寫等語言能力,全面理解、領悟與內化語篇所承載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真正實現核心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錢小芳.讀寫結合的英語教學研究[J].英語學習,2022(4):4652.

[2][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7,10.

猜你喜歡
主題意義讀寫結合初中英語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方法初探
如何讓初中英語教學更有效
跳出經驗看經驗,探尋小學英語教學的幾點改變(下)
跳出經驗看經驗,探尋小學英語教學的幾點改變(上)
結合實踐再探指導寫作之最佳策略
淺議群文閱讀下的“讀寫結合”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探究
讀寫結合,分散指導,堅持“下水”
帕爾默文化語言學視角下的勞娜古迪蓀詩歌主題研究
小學品德課堂主動參與策略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