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 年版)》中“長途奔襲,火速增援”案例述評
——兼談跨學科主題活動的研制策略與實施建議

2024-01-25 12:51公勝男
喀什大學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學科知識跨學科學科

李 文,公勝男

(1.汕尾市體育運動學校;2.汕尾技師學院,廣東汕尾 516600)

0 引言

2022 年4 月,教育部頒布的《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 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在課程內容結構中新增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與基本運動技能、體能、健康教育、專項運動技能并列為五大內容模塊.[1]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的增設旨在通過體育與德育、智育、美育、勞動教育和國防教育在知識、方法、思維上的鏈接,以加強學科間的關聯,帶動課程綜合化實施,促進學生跨學科素養的生成.為推動體育與健康跨學科主題學習的開展,《新課標》依據學科融合要素提煉出5 個主題,并按不同的水平劃分設計了跨學科活動示例以供參照.《新課標》中雖有些許案例引薦,但部分教師對體育與健康跨學科活動設計欠缺主線指引與理論觀照,設計的跨學科活動容易走向“兩張皮”陷阱.為此,本文選取“鋼鐵戰士”主題中水平四“長途奔襲,火速增援”示列作為研究對象,以案例索引理論,捋順其線索,提煉研制策略,幫助教師勾勒出清晰、完整的體育課程跨學科主題活動設計框架.

1 “長途奔襲,火速增援”活動線索

1.1 緊扣新課標與教材,凝練活動主題

耐久跑單元選自《體育與健康》水平四的田徑類運動項目,是《新課標》規定的必修性內容,同時也是支撐學生體質達標的教學要素.耐久跑動作技術結構相對簡單,在教學中用1 課時的單元教學足以將耐久跑的動作要領講解清楚,但要形成對耐久跑的運動經驗和概念認知,并達到特定領域對耐久跑的能力要求,就需要讓學生在練習中體驗到愉悅感,樂與參與并長久性堅持鍛煉.在實踐教學中觀察發現,以重復習練方式進行耐久跑教學,練習環節枯燥乏味,學生沒有跑的動力,其育人成效未充分挖掘.基于此,以“用教材教”的眼光重新審視耐久跑在育人上的價值張力,結合《新課標》列舉的5個跨學科主題學習內容,發現耐久跑能力在軍事訓練中涉及的戰略應變、傷員救治、物質轉移等都具有活動粘合性,并且這些活動都能在耐久跑中形成內容串聯.因此,可以在教學中串聯不同的任務清單讓學生用耐久跑的方式去攻克,并根據活動形式提煉出“長途奔襲,火速增援”課題.軍事體驗式的耐久跑活動不僅能觸發運動樂趣,更為重要的是,耐久跑的習練方式開始有了感染力與生命力,由軍事演練的耐久跑上沉到厚植愛國理念、錘煉愛國本領的教學活動.此外,軍事戰略問題的商議與化解在設計中也可以調動關聯學科予以輔助,在多學科知識的融通中夯實了活動主題的育人深度.

1.2 搭橋學科知識支架,鏈接活動思維

在確定了“長途奔襲,火速增援”活動主題后,緊接著就可以集合多學科思維對活動主題進行學科知識擴充,豐富活動主題的學科耦合點.為精準性的圈定學科范圍,可以提前梳理好該主題活動在不同的學科語境中能融合的知識點.歷史中的戰爭沖突、地理中的地形識別、美術中的地圖繪制、信息技術中的資料收集、思政中的軍事技能等都能成為“長途奔襲,火速增援”的教學佐料.但這些學科知識要是在活動中對相同問題做出解釋時不具備共通點,可能就會變成教學的資源累贅.為此,教師要考慮好戰爭沖突、地形識別、地圖繪制、資料收集等教學佐料如何變成幫助學生更好的鏈接起有利于核心素養生成的知識支架.教師可以嘗試從學科知識—大概念—核心素養中梳理好活動育人的進階關系,先對活動中學科內容關聯點分解并逐一分析,精準性指向某個學科的知識或技能,以此為紐帶,提取出能夠促進知識關聯和遷移的活動大概念與對應的素養能力(如表1)[2],以此確保不同學科的知識與技能在活動中鏈接起對應關系,共同支撐活動的育人思維共振.如圖1 所示,核心素養中的“國家認同”,既可具體化為國防教育中的在演練中掌握軍事技能,也可拓展為邊界沖突的歷史解釋,抑或是其他學科實踐中,形成不同學科在“長途奔襲,火速增援”活動過程的育人方式協同.

表1 “長途奔襲,火速增援”案列學科融通對應分析

1.3 對接學業質量,明晰活動目標

《新課標》中“鋼鐵戰士”劃分了不同的水平等級和學習主題,并對各個學習主題運用情景描述關鍵行為表現.“長途奔襲,火速增援”歸屬于水平四的活動主題,其關鍵行為表現相較于前三個水平等級要求更高,主要因為歷經先前不同水平跨學科主題活動的實踐,在情意表現上更積極,在參與方式上更主動、在能力要求上有基礎.鑒于此,對“長途奔襲,火速增援”活動要形成的關鍵行為可概括成發展多樣式耐久跑能力、培養多渠道信息獲取能力、提升多學科知識運用能力與驅動多學科素養育人能力等.這些能力可以從在學生參與戰爭演繹分析、救援救護實施、靈巧跑動利用、地貌方位識別、行軍地圖繪制、戰事匯報研討等活動中綜合體現出來,教師也可根據行為表現來評定學生學業的活動質量.綜上所述,教師可對“長途奔襲,火速增援”活動主題目標設定如下:(1)以邊界沖突為信息源,利用信息技術、歷史、地理等學科演繹出不同學科中的沖突解釋;(2)通過戰略應變、傷員救治、物質轉移等軍事訓練情景,掌握耐久跑技術要領與呼吸節奏,提高在不同地形地貌下的耐久跑能力,增強對耐久跑的興趣,錘煉團體協作和勇于挑戰等意志品質;(3)演繹“長途奔襲,火速增援”場景,讓學生組織設計增援路徑、布置兵力防守、研究作戰環境、確定模擬方案;(4)通過險情預設,掌握救援救護措施、學會地貌識別、知曉行軍地圖繪制.

1.4 瞄準問題主線,演繹活動任務

“自主合作探究”攻破了“一言堂”,但也暴露出“虛探究”和“假探究”兩大問題.[3]新課程在對跨學科主題學習的組織亮點上便是用學科實踐代替學科探究,要求學生在主題活動中像學科專家一樣思考和行動,其跨學科實踐的關鍵特征主要表現為兩點:一是活動主題由問題啟發,二是活動內容由任務演繹.

1.4.1 活動問題啟發

由多個問題劣構問題串聯而成的問題鏈是促進學生深度參與學習的關鍵,關鍵問題要以大概念為載體,讓學生在對活動中的“為什么”“做什么”與“怎么做”都能切實體驗與理解.[4]“長途奔襲,火速增援”活動中學科知識交叉緊密,問題域輻射廣.教師要圍繞活動主題的大概念和素養目標瞄準問題主線,提出具有針對性、挑戰性、邏輯性與應用性的問題鏈.[5]如“長途奔襲,火速增援”活動的整體大概念是錘煉愛國本領、涵養愛國情懷,為了實現大概念的深度理解,鋪設了與之關聯的不同學科的主干問題.如邊界沖突發生的動因、敵軍來犯如何快速增援、增援路途避險策略以及識圖方法、兵力布防的技巧、傷員如何及時處置等等.可以看出,問題的設計根據活動內容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在活動中學生被問題牽引,想方設法利用多學科知識去解決疑問,形成知識的“高通路遷移”.[6]

1.4.2 活動任務演繹

根據對“長途奔襲,火速增援”活動的問題梳理,可以圍繞著問題主線設計出具有連貫性、梯度性和拓展性的情景任務簇.每個任務簇都可以拆分為若干個核心活動,學生在參與活動過程中,要解決的任務可驅動學生利用多學科知識去逐個化解,表現出學習理解、任務解決與創新應用的活動特征.按照前文對問題的概述,將“長途奔襲,火速增援”活動主題劃分成三大核心任務進行演繹.

任務一:探索邊境沖突.

該任務主要是引導學生在課外時間通過視頻、文字等方式搜集邊界沖突的的史料事件、戰役案例,使學生能夠了解邊界沖突的歷史背景,懂得沖突危害、知曉軍事應對手段,并能夠從不同學科視角對邊界沖突作出學科解釋.具體任務演繹見表2.

表2 探索邊界沖突任務演繹

任務二:模擬軍事對壘.

該任務主要引導學生創設敵軍來襲情景,設計增援路線,模擬兩軍對壘,要求學生綜合考慮地形特點、天氣因素、體能儲備等情況,在演練中選擇最佳增援方案,火速增援部隊,化解險情.具體任務演繹見表3.

表3 模擬軍事對壘任務演繹

任務三:應對預案險情.

該任務主要是引導學生創設更貼切實戰的環境,加入多點同援、傷員救治等任務,讓學生綜合研判戰事中的各種影響因素,精準性找到應對預案并實施.同時,在任務累加的練習中掌握“第二次呼吸”方法,強化耐久跑靈活運用.具體任務演繹見表4.

表4 應對預案險情任務演繹

1.5 設計評價量規,反思活動效果

跨學科主題是多學科知識互聯、多能力運用互嵌、多學科素養互構的學習活動.在評價其學習效益時要建立起體現知識—能力—素養相融合的評價量規,包含學習態度、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效果以及小組合作學習,每個環節都可以根據融合主題的綜合性、實踐性等特征羅列評價指標,實施多元化評價,注重過程性評價.[7]如針對“長途奔襲,火速增援”中任務3“應對預案險情”,可設計表5評價量規.在表5 中,“應對預案險情”涉及的耐久跑能力、體能運用技巧、損傷處理、逃生技能,作戰方案等都以成果形式展現,在評價時根據成果完成情況提供一個可觀察的評價視角.同時,學生可以根據評價結果及時了解自我能力表現,在戰況匯報、避險災難、傷害處置等中對自己的創新實踐進行自我反思.

表5 “應對預案險情”評價量規

2 “長途奔襲,火速增援”活動實施建議

2.1 提供支持學生活動探究的學習支架

“長途奔襲,火速增援”活動的多學科關聯、多能力運用、多素養融合為跨學科實踐能力的培養夯實了基礎,活動過程突顯的挑戰性與探究性也會有學生在經過努力后仍然不能完成任務的情況.教師應該及時提供各類學習支架(情境性支架、資源性支架、策略性支架等),引導學生信息提取與概念內化,在有了線索后要及時將支架撤去,以避免支架依賴.[8]如在兵棋推演中不清楚根據地勢布防,可以借助軍事布防片斷視頻作為情境型支架,在競逐援點中出現體力不支、呼吸困難時,可以給予耐久跑要領提示作為交流型支架.

2.2 分析能力差異,匹配合宜的學習團隊

教師要在綜合研判學情差異的基礎上,按照“能力互補,強弱互搭”的形式加以組建學習團隊.選擇具有不同學科領域專長的學生組成團隊,既有利于活動主題的有效推進,也能形成能力優勢互補.同時,要充分考慮到“以強帶弱”的助學優勢,先分配參與相對簡單的任務,有了初次體驗認知后,鼓勵分配難度較大的任務,讓基礎薄弱的學生在活動中有目標成就.

2.3 教師熟練掌握活動發展的教學脈絡

在“長途奔襲,火速增援”活動中,教師的角色分工更多是問題的引導者、任務的創設者、效果的評價者.教師按照“導演”好的活動劇本讓學生去發現問題、完成任務、解決難題,對每一個階段的方案、操作、結論與分析等,教師都要做到“心中有數”,熟練掌握好活動發展的教學脈絡.此外,學生的探究實踐也可能會突破預設的學科框架,教師要因勢利導,靈活應對,將活動不斷推向深度性融合.

3 結語

以“長途奔襲,火速增援”活動案例為引,深描其研制策略和實施意見,可以為教師在設計和實施跨學科主題活動提供參照,讓教師明思路、知方法、理過程,確保體育與健康跨學科主題活動有趣、有料、可操作、可實施、可評價,以此實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綜合育人成效.

猜你喜歡
學科知識跨學科學科
高校圖書館學科化知識服務模式研究
【學科新書導覽】
跨學科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初中歷史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品讀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應用型高校推進跨學科人才培養的路徑探索
學校德育要植根于學科知識的意蘊之中
“超學科”來啦
商標跨類保護的跨學科解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