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標準背景下的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策略

2024-01-28 13:14周鋒
教育界·A 2023年35期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生活化教學道德與法治

【摘要】應用生活化教學理念開展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可以避免學生在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時因陌生感而失去學習興趣,而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道德與法治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文章分析了部分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存在的問題,討論了應用生活化教學理念開展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意義,并據此提出應用生活化教學理念開展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

作者簡介:周鋒(1983—),男,江蘇省蘇州市滄浪新城第二實驗小學校。

在新課程標準背景下,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當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道德修養、法治觀念、健全人格、責任意識。要達到上述教學目標,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專業素養,使用富有時代氣息的鮮活內容,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展示教學內容,增強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時效性、生動性、新穎性,讓道德與法治課成為有現實關懷和人文溫度的課堂。教師可以開展生活化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以學生的實際生活內容為基礎講解教學內容、組織教學活動,增強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的聯系,加深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提升能力,做到學以致用、知行合一。

一、部分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教師對生活化教學的理解不夠深入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一些教師對“生活化教學”這一理念的理解不夠深入,沒有靈活地依據該理念開展教學。這些教師在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時,只是簡單地結合教材講解道德與法治知識,沒有將這些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學生會感覺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內容過于抽象、學習難度較大,學生的學習效率得不到保障[1]。

(二)教師沒有將說理教育與啟發引導有機結合

還有一些教師在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時,過于注重向學生灌輸道德與法治知識,沒有關注學生能否有效掌握這些知識,也沒有幫助學生解開困惑。這樣的教學方式容易讓學生對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失去興趣,也容易讓學生的學習停滯不前,不利于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要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理應堅持將說理教育與啟發引導有機結合,在講解道德與法治知識的同時,重視啟發學生,讓學生主動學習、深入探究[2]。

(三)教師選取的教學內容不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

在開展生活化教學時,教師需要補充生活化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從自己的實際生活出發進行探究、討論。在實際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上,部分教師雖然補充了教學內容,但是這些教學內容不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或者不具備典型性,無法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學習,學生也難以掌握在生活中應用道德與法治知識的技巧,學生的學習質量仍得不到有效提升。

二、應用生活化教學理念開展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意義

(一)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法治素養和人格修養

小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比較弱,積累的生活經驗相對較少,對法律的了解也不夠深入。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當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保護法》等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使學生逐步形成規則意識,明白自己可以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基本權益。

當然,上述教學內容的理論性較強,教師需要按照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的原則開展教學,以切實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法治素養和人格修養[3]。在應用生活化教學理念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素材,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與學生討論其關注的現實問題,鼓勵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道德與法治知識,形成規則意識和法律意識。

(二)提升教學效果

作為一門綜合性課程,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內容十分豐富,道德與法治教材包含大量與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相關的故事,教材插圖的故事也往往是學生生活中會遇到的。在開展生活化教學時,教師應當有效利用教材內容,使教學活動更具說服力和感染力,引起學生的共鳴,增強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認同感,顯著提升教學效果。

(三)發揮育人作用

道德與法治課程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思政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在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時,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發揮課程的育人作用。

在傳統的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教師過于重視講解學科知識,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不到突出,導致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考能力、探究能力等得不到有效發展。而在應用生活化教學理念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增強課程的時效性、生動性、新穎性,在將教學內容講清楚、講透徹的同時,鼓勵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讓學生“心悅誠服接受結論、水到渠成得出結論,真正實現以理服人”,同時促進學生知行合一,這有利于達成課程育人的目標[4]。

三、開展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的措施

(一)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相對較差,為了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教師應當創設生活化的情境,讓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5]。當然,要確保教學情境充分發揮作用,教師需要結合教學目標、具體的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情境,并設計相關教學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上討論教學案例,在加深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認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合作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授部編版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材中的“地球—我們的家園”一課時,教師要結合教學目標和具體的教學內容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教授這一課的目標應為讓學生明白:地球為人類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間、環境和資源等,自古以來,人類就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與自然和諧相處,然而近百年來的人類活動導致地球出現了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問題,為了保護地球家園,每個人都應該行動起來。為了達到上述教學目標,教師需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向學生講解人類保護環境的原因,告訴學生不保護環境的后果。

首先,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同學們,大家知道我們生活的地球給我們人類提供了什么樣的生存條件以及資源嗎?大家認為,如果離開地球,我們人類還可以生存下去嗎?”在思考上述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會走入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其次,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流浪地球》等影片的片段,讓學生了解如果人類不保護環境,地球會變成什么樣。播放視頻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討論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最后,教師可以講解道德與法治教材的內容,讓學生了解相關理論知識,形成保護環境的意識,明白自己能夠如何從生活小事出發保護環境。

(二)提供生活化的教學案例

為了確保學生切實理解道德與法治知識,避免學生因為對教學內容感到陌生而失去學習興趣,教師在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時,也應該注重講解生活化的教學案例。為此,教師需要在教學之余主動觀察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尋找生活中的典型案例,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深入分析。

例如在教授部編版四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材中的“合理消費”一課時,教師就可以提供生活化的教學案例,組織生活化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養成合理消費的好習慣。在進行教學準備時,教師應當主動觀察學生,了解學生使用零花錢的情況和學生的金錢觀,尋找合適的教學案例。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講解真實的教學案例,然后提出教學問題,讓學生通過討論這些問題,明白“根據實際需求合理消費,是擁有健康生活的重要條件”等道理。隨后,教師可以組織討論活動,讓學生思考并討論合理使用零花錢的方法。為了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認識,教師還可以組織“拍賣活動”,讓學生從家中帶來自己認為不再需要的物品進行“拍賣”。此外,每名學生會有100元的“拍賣資金”,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參與“拍賣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也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實踐自己的理念,形成合理消費的意識。這樣的教學活動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學習教學內容,進行深入思考與探究。

(三)組織生活化的實踐活動

實踐教學是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能力等會得到提升,學生還可以積累相關的生活經驗。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理應根據生活化教學的理念組織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形成良好的學習認知,做到知行合一。

例如在教授部編版四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材中的“我們的衣食之源”一課時,教師就可以組織生活化的實踐活動。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先向學生介紹種植農產品的流程,讓學生了解農業生產的復雜性,明白農業生產與人們生活聯系密切。在學生了解上述理論知識后,教師可以組織實踐活動,帶領學生種植農作物,讓學生通過親身經歷切實感受到食物的來之不易。在學生嘗試種植前,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選取一種自己喜愛的農作物,收集與這種農作物相關的資料,讓學生產生種植興趣。在組織實踐活動時,教師要避免過度干預,確保學生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積累生活經驗。當然,考慮到小學生可能不了解種植、澆灌等方面的知識,教師需要在學生嘗試種植的過程中及時向學生提供幫助,確保學生順利完成種植任務。這樣的實踐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道德與法治知識,也可以提升學生的勞動能力,增強學生的勞動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結語

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生成長的過程。在開展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時,教師應當使課程更加生活化、更具真實性,引導學生深入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提升道德修養、法治素養和人格修養。要有效開展生活化教學,教師可以采取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提供生活化的教學案例、組織生活化的實踐活動等策略,使小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道德與法治學習,切實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周江燕.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現狀及優化策略研究[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3(3):43-45.

[2]楊煉榮.生活化教學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中的實踐探索[J].華夏教師,2023(13):23-25.

[3]潘柱作.新課程標準背景下的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策略[J].家長,2023(20):37-39.

[4]陳小燕.新課程標準背景下的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策略[J].名師在線,2023(16):11-13.

[5]張建鋒.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生活化教學策略[J].啟迪與智慧(中),2021(2):91.

猜你喜歡
新課程標準生活化教學道德與法治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低年級教材解讀
新課程理念下“數學問題解決”的生活教學
新課程標準下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的分析
新課程標準下如何培養初中生的數學思維
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探析
數學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切入學生生活構筑地理生活化課堂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中小學推出《道德與法治》課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