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畸變下見異趣 荒誕中寓灼見

2024-02-06 18:30王潤
學語文 2024年1期
關鍵詞:高爾變形記格里

【教學設想】

統編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下冊第六單元屬于“文學閱讀與寫作”學習任務群,單元人文主題是“觀察與批判”。本設計將第14課的兩篇小說:《促織》和《變形記》進行聯讀,是建立在學生提前通過自學解決文言障礙、了解作家作品背景和把握小說基本內容的基礎上。整節課立足新課標“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意在通過創設真實情境調動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發現并賞析兩篇小說在共同的“異化”主題之外的差異,進而探知中西文化差異,從而幫助學生增進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理解、尊重和包容多樣文化;再由鑒賞小說到觀照現實,激勵學生在思辨閱讀的基礎上做到理性思考社會現實、正確對待人生困境,積極樹立自我意識,努力實現自我價值。

【學情分析】

學生在必修上冊的學習中已初步涉獵小說閱讀,但不具備系統鑒賞解讀小說的能力;閱讀長篇幅的文言小說和外國小說更為困難。因此,針對涉及中外不同時期小說的必修下冊第六單元,組織引導學生展開系統解讀和對比閱讀很有必要。

【教學目標】

1.通過分享心得和擬寫推薦語,鍛煉學生表達與交流的能力,提升學生理性思維水平。

2.從情節、人物、手法等角度切入,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鑒賞小說并獲得審美體驗,領悟小說反映的人情世態和社會現實。

3.在思辨性閱讀中初步把握兩篇小說中體現出的中西文化差異;由鑒賞小說到觀照現實,激勵學生在當下社會樹立自我意識、實現自我價值。

【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2為教學重點,教學目標3為教學難點。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我校鳴春文學社準備舉辦一場主題為“人與社會”的讀書分享會,要求同學們踴躍推薦不同類型的閱讀篇目。文學社收到高一同學推薦的《促織》《變形記》兩篇小說,對采用其中哪一篇猶豫不決,鑒于我班正在學習這兩篇小說,特邀請我班同學提供建議。

【設計意圖】用讀書分享會這一真實情境,激發學生閱讀探究的興趣,以挖掘學生合作探究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聚焦差異,探究原因

任務一你傾向于推薦哪一篇小說?要說明理由。(指向兩篇小說的不同點。組內討論5分鐘左右,教師在此過程中可提供指引,解疑答惑。)

預設:

預設1選《促織》,因其情節曲折離奇、起伏跌宕。

師問:《促織》情節哪里吸引你了?《變形記》也是作者虛構的一個故事,它的情節如何呢?

生析:《促織》以“促織得失”為線索,責蟲-覓蟲-卜蟲-得蟲-失蟲-化蟲-斗蟲-獻蟲,情節結構完整且跌宕起伏?!蹲冃斡洝穭t淡化情節,開篇即交代格里高爾的變形,敘述節奏慢,思路不連貫,跳躍性很大。

追問:兩篇小說在情節設置上為何差異如此之大呢?

點撥:文化差異:中國古典小說表現人物時行動重于內心,將情緒外化;西方小說重表露人物的內心世界。寫作流派不同:傳統現實主義小說重寫實,少寫意;現代派作品重寫意(隱喻、象征、變形等)。

預設2選《變形記》,因其心理描寫真實、細膩、集中。

師問:哪一處的心理描寫讓你印象最深刻呢?

生析:第五段運用內心獨白、回憶、聯想等手法摹寫格里高爾的復雜心理活動,心理描寫很細膩,篇幅集中。其中“早就”“眼下”“那時”“現在”等時間詞,展現出格里高爾處于時空倒錯、邏輯混亂的痛苦狀態,表現了他在強大的外部壓力下不想工作卻不得不為生計奔波的矛盾心理。

追問:《促織》中有這樣的心理描寫嗎?

生答:沒有。

師問:《促織》中有心理描寫嗎?

生析:有。如第4段成名捕蟲時“愕”,捕蟲后“大喜”;第6段喪蟲后“被冰雪”“怒”,兒死后“化怒為悲”“搶呼欲絕”,兒有氣息后“喜至榻上”,蟋蟀籠虛“僵臥長愁”,忽聞門外蟲鳴時“驚起”“喜而捕之”“喜而收之”“惴惴”等??傊?,《變形記》側重大段細膩的心理剖析,《促織》則主要通過行動、肖像描寫表現成名的情緒變化。

追問:它們在心理描寫上的差別又是什么造成的呢?

點撥:民族心理:中國人性格相對內斂,情緒表達較為克制;西方人性格相對外放,更重視自我意識。

預設3選《促織》,因喜劇結局似喜實悲,以樂襯悲。

師問:《促織》的結局是喜劇結局,你為什么覺得這種結局好呢?

生析:大團圓結局使悲劇沖突從現實世界延伸到虛幻世界,正義力量的美好追求在現實世界中沒有實現,卻能在虛幻世界中實現,體現一種圓融美,表現了作者對勞動人民苦難命運的深切同情和美好祝愿。雖然結尾是成名一家“田百頃”“裘馬過世家”的喜,但這種喜是表面的、暫時的,更說明小小的蟋蟀決定著成名一家的悲歡和命運。以短暫的喜襯托出成名之流永恒的悲。除了成名因獻促織得福,這種福蔭還惠及各級官員,逐級的賞賜乃至政績的考核,竟然都是因為獻蟲有功,而不是國計民生的政績,這不是清晰地放大了朝廷荒唐無道嗎?《促織》正是以喜劇結局反襯出深層的悲劇意義。

師問:《變形記》的結局怎么樣呢?

生析:《變形記》中格里高爾被家人拋棄、侮辱、踐踏,最終凄慘地死去,小說自始至終給人一種很壓抑的感覺,不太符合中國人的文化心理和閱讀期待。

預設4選《變形記》,因其悲劇結局更能發人深省,激發思維。

師問:你的觀點與上一組剛好相反。你為什么覺得悲劇結局更好呢?

生析:格里高爾的死帶來的是一家人的如釋重負,實在讓人心生寒意。這種徹頭徹尾的荒誕,能引起讀者巨大的同情,更能發人深省。而《促織》喜劇結局不能直面現實,矛盾只是被掩蓋,卻沒有消除,使人產生麻痹心理。

追問:都是揭露社會現實,在結局的選擇上為何會截然相反呢?

點撥:文化習性與審美觀念:中國“貴和尚中”“中和為美”,追求“圓融美”[2];西方懷疑主義、批判主義盛行。作家個人遭際和性格:卡夫卡邊緣人、內向型性格。

師總結:兩個小組對結局悲喜所持觀點截然相反,說明大家有其獨特的閱讀體驗,也證明經典作品具有的永恒生命力,往往在于其意蘊的豐富性、內涵的多義性。

預設5選《促織》,因親情關系是濃厚且真切的。

師問:兩篇小說都寫到了親情關系,你們覺得二者有什么不同?

生析:《變形記》中格里高爾由人變為甲蟲,由家庭的“贍養者”變成“寄食者”,維系人情的繩索就斷了。格里高爾是“形變心未變”,而他的家人卻是“形未變心變”。物質取代親情成為維系人情關系的主要紐帶,為我們所不齒?!洞倏棥分谐擅踊癁榇倏検菫榱苏日麄€家庭,異化是一種責任和救贖,加固了維系著人情的繩索,更符合中國人的傳統倫理觀念。

追問:二者在描述家庭關系、親情關系上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異呢?

點撥:群體本位意識(差序格局)與個體本位意識(團體格局)[3]。

拓展:課下回顧《鄉土中國》,對于我們了解中西文化差異,更深入地研讀文學經典大有裨益。

預設6選《變形記》,因其思想主題更深刻,批判力度更大。

師問:你們認為《變形記》在批判什么?《促織》難道沒有批判性嗎?

生析:《變形記》深刻反映了當時西方社會人與金錢、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從宏觀社會看,《變形記》沒有具體的時間、確定的地點,包容相當寬泛的時空;小說主人公作為一只甲蟲本身也沒有確定含義,而是人絕對孤獨的象征。從微觀家庭看,折射出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關系普遍異化的真實,展現了現代人喪失自我,在絕望中掙扎的精神狀態。而《促織》有具體的時間、地點、人物和環境,其矛頭主要指向中國封建社會統治者丑惡的本質。它對現實的批判局限于統治者和百姓之間的矛盾,沒有深入觸及社會微觀層面——家庭。

追問:它們在批判性上的不同,可能與什么有關呢?

點撥:作者受到的時代影響不同:20世紀西歐經歷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主張自由、平等、博愛,“人”字大寫,尊重人權、人性;18世紀的中國還處于封建王朝時代,“神”字大寫,崇尚神權、王權,人的意識還沒覺醒。

預設7選《變形記》,因其在審美意蘊上表現出生命本體意識的回歸。

師問:成名之子和格里高爾在異化行為上有什么區別嗎?

生析:《促織》中成名之子是主動變形的,人蟲分離。他誤殺促織,驚恐萬分,于是投井自盡,這是第一次自我否定——蟋蟀比人命珍貴。第二次自我否定即人變成蟋蟀,至此人的價值已經退化到連動物都不如了,人的主動異化體現的是人的尊嚴的喪失,對生命本體意識的否定。而《變形記》中格里高爾的異化,是毫無預兆的被動變形,他有蟲的外形,卻保留了強烈的作為人的主體意識。面對辛苦奔勞、精神壓抑、孤獨無助等外部壓力,為了抗拒異化、堅守人的本性,格里高爾只有逃離人類現實世界,而變形即是對異化社會的逃避,是對“非人”社會的否定。從現實意義和審美意蘊來看,《變形記》更具啟發意義,更能彰顯對“以人為本”理念的追求。

點撥:中西文化語境不同,即群體本位與個體本位之別。

預設8選《變形記》,因其在敘事腔調上以“顯示”為主。

生析:《變形記》開篇就以旁觀者的身份陳述格里高爾一覺醒來就發現自己變成一只大甲殼蟲的事實,然后以近乎冷漠的筆觸去描繪一家人對變形后的格里高爾的態度變化,直至最后格里高爾被家人拋棄、悲慘死去……作者將是非曲直交由讀者去評判,這樣利于讀者自己去品味小說的文化意蘊和社會價值。而《促織》則是一開頭就以批判的口吻揭露當時“尚促織之戲”、官吏媚上欺下的黑暗社會現實,然后以同情的口吻引出了主人公成名因覓蟲不得而招來的悲慘遭遇……《促織》是以“講述”為主,行文中飽含作者的情感傾向和價值判斷。

點撥:寫作流派和作家性格。(前已論及,不再贅述)

明確:在討論和推薦的過程中,我們并非要讓《促織》和《變形記》比出個優劣,將蒲松齡和卡夫卡分出個高下;而是要賞讀出他們作品之間的差異,認識到產生這些差異的主要根源在于中西方文化差異。

【設計意圖】此任務旨在引導學生思考兩篇小說的差異所在,發現它們的獨特之處,并進一步探究產生這種差異和獨特的根源主要在于中西文化差異。

任務二請你為本組推薦的小說寫一句或一段推薦語,供主編參考(要求群策群力,每組擇優推選)。

示例:

《變形記》推薦語:荒誕里見嚴肅,無奈中現真實,西方精神荒原上的一支奇異的悲歌。

《促織》推薦語:成家喜怒哀樂皆因促織得失起,黎庶悲歡離合全由君王好惡生。

【設計意圖】此任務旨在將任務一中的口頭表達內容轉化為凝練的書面表達成果,全面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抵制異化,堅守自我

任務三如果你是這一期分享會的現場讀者,面對這一類文章(變形),你會想到現實生活中的哪些人?為什么?

補充資料:

廣義上的異化:在環境的壓力下,人失去自我,失去價值、尊嚴、地位乃至軀體,成為非人。

馬克思對“異化"的定義:物(如金錢、機器、產品、生產方式等)對人的統治,死的勞動對活的勞動的統治,產品對生產者的統治。

預設:

1.迷失自我的打工人;

2.沉迷于手機、網絡等虛擬世界的人;

3.為外物奴役的缺乏理性的消費者;

4.被分數裹挾向前的學生……

提示:其中第4點是教師點撥重點。部分學生缺乏學習的自主意識,學習中缺乏方向、動力和方法,教師應給予適當的提醒和建議。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理解“異化”的含義,進而由比較閱讀小說進入關照現實生活;任務三旨在引導學生體悟變形類文章的社會意義在于映射現代人的生存困境。

任務四面對現實的生存困境:周遭某些正在異化的個體,或者社會上趨向“異化”的種種現象,我們該如何應對?

補充資料:

巴爾扎克:“我能夠摧毀一切障礙?!保ㄖ饔^上藐視障礙)

卡夫卡:“一切障礙都能摧毀我?!保陀^上承認障礙)

明確:樹立自我意識,實現自我價值,主宰自己的命運

教師寄語:我們既不能因為人乃萬物之靈而盲目妄自尊大,從而否認現實世界里客觀存在的種種“障礙”;也不能因為現實世界“障礙”重重而隨意妄自菲薄,從而抹滅人在改造世界中的主觀能動性。只有一個人的思想取得了獨立性,才能應對來自社會各方面的沖擊和擠壓。無論何時,我們都不能完全失去自我。

【設計意圖】此任務旨在用巴爾扎克和卡夫卡面對障礙的言論,啟發學生思考如何應對現實生活中的生存困境,由觀照社會現實到反思自我人生,激勵學生樹立自我意識,實現自我價值;教師因勢利導,原創一段文字贈予學生,旨在與學生達成共鳴,加深學生的切身體悟。

四、布置作業

利用網絡資源或圖書館資源,課外閱讀同類文:《金驢記》《犀?!贰动偪竦木犹m》,更好地把握古今中外“變形”類作品的特點;并嘗試借鑒已學小說技法進行片段創作(不少于600字)。

【設計意圖】作業旨在將課堂閱讀和課外閱讀銜接起來,落實新課標中對本任務群“文學寫作”的學習要求。

附:板書設計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田菡君.兩部人變蟲母題的小說:《變形記》與《促織》[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13(4).

[3]汪霞.“異化”背后的民族意識——《促織》與《變形記》之比較研究[J].華商,2007(22).

(作者:王潤,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學教師)

[責編:芮瑞;校對:夏家順]

猜你喜歡
高爾變形記格里
探討《變形記》中“甲蟲”的結局
黑天鵝格里布
變形記
甜甜圈變形記
西湖綺夢
變形記
“去”字變形記
暾欲谷碑所見古突厥文詞彙“騰格里”()釋讀
拼音大比武
試論《變形記》悲劇主人公的塑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