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境化任務寫作命題設計探析

2024-02-06 18:30王英
學語文 2024年1期

摘要:近年來,中考情境化任務寫作命題逐漸成為主流。中考作文的情境化任務寫作命題追求情境設計的真實性、情境材料的整合性和情境任務的驅動性。這對日常寫作教學有多方面的啟發:命制試題注重真實性,重在關注生活;跨學科學習注重整合性,重在全景開放;安排任務注重驅動性,重在喚醒思想。

關鍵詞:語文中考;寫作命題;情境化設計;試題評析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表達與交流類問題或任務)要在與學生實際生活經驗密切關聯的交際語境中,考查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思考問題的立場、觀點和態度,以及思維發展水平?!盵1]語文課標的命題要求給教師的寫作教學提供方向,但具體如何實施教學,仍是一線教師的困惑。除利用好初中語文統編教材的寫作專題外,我們有必要通過對中考寫作命題設計的探析,結合教學實際,來有效指導日常寫作教學。

一、語文中考情境化任務寫作命題設計的意義

情境化任務寫作命題,通過創設真實而有意義的情境,設計典型的寫作任務,突出讀者意識,構建完整的交際語境,旨在考查學生在真實交際語境下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呼應教學政策和順應社會現實的前提下,設置真實或擬真情境化寫作任務已成共識,其意義如下:

(一)情境化任務寫作命題使語文核心素養考查落地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提到:“核心素養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盵1]其本質是個體的內在品格和能力,往往具有內隱性,很難直接測量和考查,需要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通過“任務和問題”的解決,得到深度理解后才能體現出來。

長期以來,中考的寫作試題注重對學生寫作結果的考查,往往關注選材、立意、構思、遣詞造句等寫作技法的掌握情況。套作、宿構等現象泛濫,“一篇范文”套用至多個題目的情況層出不窮,虛假寫作、無病呻吟現象成為作文主流。此類習作既無法表達真實自我,也無法進行有效人際交流和問題解決,更不能落實語文核心素養考查。在這樣的背景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考試命題應以情境為載體,依據學生在真實情境下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評定其素養水平”[1],真實情境和解決問題,是防止押題、拒絕套作的雙重法門,也讓語文核心素養考查真正落地。

(二)情境化任務寫作命題使寫作回歸交際功能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寫作時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1],在國外的研究中,一般將寫作功能指向交際。交際便會有明確的目的和對象。我國傳統作文向來“重表達,輕交流”,學生在缺乏真實的寫作情境、明確的寫作對象和寫作目的的情況下訓練寫作,導致寫作動機越來越低,語言訓練無趣而寂寞,寫作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遠離真實的生活。針對此種情況,榮維東教授指出“在寫作命題中,需要創建真實或擬真的寫作情境,明確寫作任務,包含寫作要素,樹立角色意識,功能指向交際”。[2]力求讓寫作回歸交際功能。

(三)情境化任務寫作命題使教師明確教學目標、內容與方法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的評價和命題建議,作文命題應注重“教學評”一致性,整體思考“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等問題[1],使“寫作教學目標”“寫作教學內容”“寫作教學評價”三者指向統一。

對于教師來說,命題就是指揮棒,怎樣命題,就會有怎樣的教學。情境化任務寫作命題給教師的寫作教學帶來新的啟發。通過研究中考作文情境化任務寫作命題內容和形式研究,教師更明確寫作教學“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情境化任務寫作為寫作教學提供“導航”。

二、中考作文情境化任務寫作命題設計的特點

近兩年的浙江省語文中考試題,“逐步構建了一個語文素養命題內涵的立體結構,即以問題解決為線索,以情境任務為載體,以高階思維為目標,以核心知識為支撐?!盵3]中考作文的命題情境,逐漸傾向于真實性、整合性、驅動性。

(一)命題設計的真實性

自然、真實的生活中蘊含著寫作需求,需要去真正解決寫作問題,這是完全真實的寫作情境,包括學生參加校內活動的演講稿、調查報告、倡議書、申請報告以及參加社會生活的微信、短信、征稿等等。情境認知和學習理論認為,完全真實情境并不等同于真實情境。真實情境包括完全真實情境、擬真實情境和想象情境。事實上,對于人腦來說,真的和虛擬的真實被激發的機制基本上一樣。符合學生生活,符合學生學習規律,且有明確的寫作目的,便是典范的擬真實情境。

1.符合學生生活

以2023年某市中考試卷作文題為例:

無論怎么小心,我們似乎都難以避免犯錯。左邊三本書都與“犯錯”有關,它們的封面內容,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與思考?選擇以下一個任務進行寫作。

任務一:根據自己的經歷和感悟,寫一篇記敘性文章;

任務二:發揮聯想與想象,進行文學創作;

任務三:提煉觀點,展開論述,寫一篇議論性文章。

要求:略

學生從小到大,不管是自己還是旁人,不管是親歷還是耳聞,“犯錯”委實不少:小到作業時審錯題、人與人交往時一句話的不當……大到轟動全國的社會事件,如江西鴨脖案……。無論是有心之失,還是無心之過,樁樁件件,其實都是個人在成長過程中不得不面對的隱痛以及社會建設時不得不解決的問題。此類作文情境,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在認知自我的同時,引導他們認知社會。

有些作文情境,看似遠離學生生活,實則息息相關。如2023年年某市中考試卷作文題,設置了“油船漏油后眾人不同反應”的情境,普通人的確很少遇到“油船漏油”情況,但背后實則是“面對環境污染眾生相”的情境。對于生活在浙江的學生來說,“美麗鄉村建設”“讓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垃圾分類”等并不是陌生話題。

不貼近學生生活的寫作情境都是偽情境,如讓學生以市長的身份,寫一封公開信,“關于征求20**年**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學生對于此類專業性很強的領域無從了解,無法真實呈現寫作成果。此類情境寫作,既不是“源于生活中語言文字的真實需求”,也不能“服務于解決生活中的真實問題”。

2.符合學生學習規律

以2023年某市中考試卷作文題為例:

經網絡投票,2022年“中國大書法年度漢字評比”結果出爐,“開”字當選。

[詞典釋義]開:①使關閉著的東西不再關閉;打開。②打通;開辟。③解除(封鎖、禁令、限制等);放開。④開始。(選摘自《現代漢語詞典》)

請從[詞典釋義]中任選一個義項,展開聯想與思考,寫一篇文章,可以記敘經歷,可以闡述道理,還可以……

要求:略

在該題的審題過程中,學生會對“開”字為何能當選“中國大書法年度漢字”產生疑惑,進而引發思考;“漢字溯源”有助于理解“詞典釋義”的各個義項,而各個義項之間可單獨立意,也可互相聯系:你一旦“打開”便開始一段新的“開始”,一旦“打通”,便可“解除(封鎖、禁令、限制)”……學生在讀題——關聯——初步立意——選材——組材——行文——強化立意——回讀與微修改的過程中,實現了從理解到分析,再到評價,最后進行創造的全過程。

3.有明確寫作任務

“擬真”寫作命題包括情景材料和寫作任務兩大部分,任務其實就是指令,榮維東教授認為:“規范的擬真寫作任務情境要素有:讀者、目的、話題、角色、文體等?!盵3]具體見下表:

表1“擬真”寫作命題要素[4]

以2023年某市中考試卷作文題為例:

在班會課上,給學弟學妹做一次主題分享??梢灾v述你努力實現心愿的過程和體會;可以就如何實現心愿談談看法,給出建議。請擬寫發言稿。

要求:略。

此題創設了典型的擬真實情境,在班會課上,給學弟學妹做一次主題分享,該題的寫作任務情境要素包括誰寫的——考生;寫給誰——學弟學妹;寫作目的及內容——分享努力實現心愿的過程和體會,實現心愿的看法和建議;文體及表達——發言稿。完備的情境要素使寫作目的明確化,并作為寫作的背景資料和知識支架幫助考生調動生活經驗和既有知識,達成交際功能。

(二)命題設計的整合性

中考作文命題情境的整體性,體現在多種情境的整合,從單一結構情境轉向多元結構情境。

1.文學體驗情境與日常生活情境結合

以2023年某市中考試卷作文題為例:

任務二:簡愛得知羅切斯特已有妻子,就毅然離開了桑菲爾德;魯迅輾轉多處,易地求學,最終決定棄醫從文。做事應當機立斷還是反復斟酌?類似的閱讀體驗給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以“別想了,其實……”或“別想了?其實……”為題,寫一篇敘事性的文章。

簡愛毅然離開桑菲爾德,魯迅多方思慮才棄醫從文,學生在審題和構思時,會結合原著內容,對兩人的行為進行辨析,從而明確自己的觀點。在整個過程中,需要學生識別、分析、提煉任務情境中的關鍵因素,發現并設計解決問題的路徑和框架,調動不同的資源,自己確定問題。需要深度學習、高階思維和多領域知識技能的參與。

這類題型給寫作命題的情境設置打開了新的思路,文學世界是作家用獨特的語言藝術精心構建的特定時空,每一個文學作品都在特定時空中蘊含豐富的情、境、理。通過創設具體的情境,將文學世界和學生生活勾連起來,能為語文考查提供更豐富的路徑。同時也能避免對整本書閱讀的梗概式記憶和碎片化考查。

2.跨學科情境

《各學科內培養寫作能力》一書提出:一是寫作教學應當成為各學科教學的一部分;二是各科老師應當合作研討,開展跨學科寫作教學并提高質量。在美國,語文教師要求學生模仿不同學科的特色語言和語言形式,模仿科學家或專家的書面和口頭語言,撰寫各類研究報告。近年的中考卷中,大作文的寫作情境設置尚未涉及跨學科情境,但命題者以小作文進行跨學科的嘗試。如2023年某市中考試卷作文題:“為組委會向來賓贈送的“紹興·宋韻”記事本的封面設計提供創意”一題,記事本的封面設計涉及美術等相關學科知識。

(三)命題設計的驅動性

1.情境材料對學生有吸引性

比利時教育家羅日葉認為,好的情境材料應具有靶向性,能激發學習動機。在考場的特殊場景下,對學生有吸引力的材料能放松學生緊張的心理,引發學生積極的條件性情緒反應。

以2023年某市中考試卷作文題為例:

一幅漫畫設置如下情境:孩子騎著木馬,指著天上的太陽說:“天上的太陽會不會有兩個?”媽媽則叉腰回答:“天上的太陽怎么會有兩個!”

此情境材料,以漫畫的形式呈現,直觀形象且能帶來比文字更多的信息,激發學生的興趣。其二,材料內容開放性和限制性結合,帶給考生親切感和熟悉感。其三,材料具有思辨性,“天上會不會有兩個太陽?”是孩子敢于質疑、充滿想象的表達;但媽媽的“天上的太陽怎么會有兩個!”何嘗不是科學理性的體現?這樣充滿思辨力的材料讓學生不自覺地思考其中,而人在進行精神層面的思考時,神經元沖破常規思路的瞬間,能強烈刺激大腦皮層,同時喚醒大量沉睡的神經通路,進而產生快樂。

2.情境任務對學生有生長性

情境材料潛藏著分析問題的語義層,情境任務隱含解決問題的邏輯鏈。其中解析任務需探索“從任務出發—重返情境—聯系語義關系—尋找問題癥結—聚焦任務難點”等一系列路徑,落實任務還需激活和融通寫作系統中的惰性知識。情景任務下的一系列的思維活動,對于促進學生思維發展有積極意義。

三、中考作文情境化任務寫作命題設計對教學的啟示

(一)命制試題注重真實性,重在關注生活

真實情境,包括真實的生活以及依據生活邏輯衍生出的各種可能性。創設真實的情境,依賴于對生活的觀察、關注和思考、提煉。針對真實情境,教師應充分利用可調動的資源,讓學生關注當下生活。如筆者學校附近新建高鐵站,向全社會征集新路名。筆者上了一堂課——《記得住鄉愁,望得見未來——讓路名串起城市的現在和未來》,給自己的家鄉新路命名并闡述理由,學生的創作興趣和熱情空前高漲。針對“假想”或“規定”的交際語境,教師更應重視,相比真實情境的受限性,擬真實情境可以根據學生生活、學習及寫作目的大量命制。同時真實情境往往雜亂無序,充滿偶然,如將其原樣照搬到教學中,容易造成教學效率的低下。教師需在關注生活的前提下,提煉生活,構建情境,從而使寫作面向具體交際語境,讓寫作真實發生。

命制注重真實性,尤其要避免出現不貼合學生生活、不符合學生學習、缺少明確寫作目的的“偽情境”。

(二)跨學科學習注重整合性,重在全景開放

日常寫作教學中的情境創設可來自日常生活、文學體驗、跨學科學習情境的多方面整合。在教學中,教師可利用蘊含豐富情、境、理的文學作品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創設情境,如讀完魯迅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瑣記》,學生常常會對少年魯迅遭受流言的經歷充滿同情和憤慨,筆者便設計如下寫作情境:請你給少年魯迅寫一封信,你可以回憶自己遭受或聽到別人流言時的心情和應對經歷,寫一篇記敘文。也可思考流言產生的原因,寫一篇議論文。青少年時期,負責推理、沖動控制、理性決策的前額葉皮層正處于發展期,需要依靠杏仁核(該部分與情緒、沖動、本能和攻擊性有關)做出決定,因此遭受別人流言這一情境基本貼近他們的生活。學生將自己和魯迅的經歷兩相比對,彼此之間產生的化學反應,讓寫作空間無限延伸。同時,該寫作情境可與七上教材的寫作專題“熱愛寫作”“學會記事”“寫人特點”結合起來,進一步創設全景開放的寫作情境。

跨學科寫作情境的創設,則使學生的寫作空間和資源變得空前廣闊和豐富,如筆者嘗試融合人教版多學科進行跨學科寫作嘗試:學習《科學》七上第二單元《觀察生物》時,有科學老師帶領學生觀察洋蔥細胞和蝸牛等實驗,筆者便結合名著《昆蟲記》,指導學生進行科學觀察日記的寫作;《道德與法治》九上第三單元《文明與家園》中關于環境污染危害以及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等內容,利用初三學生參加余杭區研究性小論文比賽的契機,筆者就藉此指導學生進行環境污染主題的研究性小論文寫作。

(三)安排任務注重驅動性,重在喚醒思想

第斯多惠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提供“情境”的目的,既是激發興奮的情緒,也是引導學生自由思想,引發創新思維,培養思維品質。贊科夫也強調,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設置情境化寫作任務,必然能有力激發學生的情趣、激活其思維,并鏈接多方面的信息。在日常寫作教學中,教師應以情景化寫作任務為主線,組織多樣的寫作訓練活動,通過激發動機、產生沖突、提供支架來引發思辨和創造。

為避免寫作任務的散亂和缺乏內在的關聯,可結合寫作學習任務群進行系統的寫作任務安排,讓學生在多種情景化寫作任務中或是多角度的任務考量中引發思維,表情達意。

情境化寫作命題設計,可有效考查學生核心素養,使寫作回歸交際功能。同時,對教師的寫作教學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浙江省中考情境化寫作命題設計所體現出的真實性、整合性、驅動性等特點,給教師的寫作教學以借鑒。在日常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跳出常規,轉變教學理念,努力設計具有真實性、整合性、驅動性的寫作教學情境,讓原先靜態凝固的學習化為動態發展的素養歷練,使知識在整合性學習中結構化,使能力在驅動性任務中系統化。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榮維東.寫作任務的情境化設計[J].語文學習,2022(1).

[3]章新其.追求素養命題,引領教學改進——素養立意語文命題的浙江探索[J].語文建設,2023(13).

[4]王瑞.情境教學理論在高中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6.

(作者:王英,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倉前實驗中學語文教師)

[責編:夏家順;校對:胡承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