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有溫度的教育 當好殘障學生的指路明燈

2024-02-29 15:01羅四新宋可祝張金紅宋海霞
新校園 2024年1期
關鍵詞:特校德州市殘疾人

羅四新 宋可祝 張金紅 宋海霞

德州特校黨支部扎實推進黨建工作,以打造“紅·潤”鑄魂黨建品牌為契機,扎實推進青少年學黨史現場教學基地建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鑄魂育人,啟智潤心。強化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四有好老師”為奮斗目標,加強師德師風涵養,加強黨的理論“三進”工作,搭建“紅·潤”(紅:編輯出版針對視障、聽障學生的“四史”為主要內容的“少年學黨史”、錄制針對殘障學生的音視頻資料,引導殘疾學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向英雄學習、向前輩學習、向榜樣學習,爭做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潤:引導教師做“紅燭”,通過活動育人、啟智潤心教學實踐活動,做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鑄魂的課程體系把黨史中的紅色經典、革命先烈、歷史事件、偉大精神所傳遞的思想偉力熔鑄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達到鑄魂育人的效果。

一、突出“五心”,筑牢立德樹人的根基

德州市特殊教育學校是德州市屬唯一一所15年一貫制寄宿制特殊教育學校。特校教職員工秉承愛心育德、善心從事、耐心守護、細心育人、恒心從教的辦學理念,把好“總開關”,踐行立德樹人的“初心使命”,注重心理疏導和情感撫慰,突出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引領作用,密切家校溝通,努力探索“康教結合”育人新模式,踐行了“殘而有志,殘而有為,自強自立,服務社會”的育人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學校教職員工踴躍捐款,以實際行動展示特校教師的人間大愛;學校增設了招收視障、聽障兒童的幼兒園,填補了我市沒有公辦特殊教育幼兒園的空白;增設了德州市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助力市域內聽障幼兒康復、回歸正常生活?!渡倌陮W黨史》立體書和百年老照片展在央視和山東電視臺報道;2021年,我校青少年黨史研學基地獲得市委組織部命名的首批黨員教育現場教學基地;我校先后獲得“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單位”、“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2019年入選市級文明校園,2022年入選省級文明校園。

二、突出“五感”,系好人生第一??圩?/p>

學校突出活動育人,通過詩文誦讀、師生共讀一本書等活動,使學生做到感父母恩情、感師生親情、感同學友情、感社會關愛、感思想偉力,做知黨恩、懂親情、善交往、明大德的新時代好少年。學校號召教師練就六個基本功:一是要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增強學生“四個自信”,引導學生立志為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奮斗。二是要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以愛國主義為精神底色,教育引導學生愛國愛黨,聽黨話、跟黨走,扎根人民、奉獻國家。三是要在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學會做人,做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時代新人。四是要在增長知識見識上下功夫,讓學生求真學問,練真本領,沿著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進。五是在培養奮斗精神上下功夫,歷練學生的擔當、奮斗精神,培育學生志存高遠境界和自強不息的人生態度。六是要在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思維。我校為德州市兒童福利院25名輕度殘疾孤兒和主城區5名重度殘疾兒童提供送教上門服務,為36位困難學生家庭送溫暖;成立家委會,密切家校協同育人,讓家長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幫助殘疾學生家庭開展心理疏導和情感撫慰,經驗做法在2020年《現代教育》上刊登。開展家校融合教育課題研究,針對特殊兒童,參編《德州市家庭教育指南》;成立德州特校盲人按摩實訓基地,派出盲人按摩服務隊定期開展志愿服務。我校先后獲得教育部、中殘聯表彰的“全國特殊藝術人才培養基地”、山東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狀、山東省殘疾人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優秀殘疾人之家、山東省規范化學校等榮譽稱號。

三、突出“五會”,熔鑄自強不息的人生底色

突出學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實現學生會學習、會協作、會鍛煉、會手工、會才藝的五會育人。學校成立音樂社團和興趣小組,添置陸地冰壺賽道;學校聘請省級非遺傳承人石萬照、唐萬武,市級非遺傳承人于辛玲、張朋中、石世來為學生上非遺課程,讓剪紙、刀筆木刻、傳拓、裝裱、陶藝這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特校學生心中生根發芽,學生親手制作的剪紙作品、木刻書簽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加強學生體育鍛煉,每天的課間操隨季節調適,夏秋第九套廣播體操和健身氣功五禽戲,春冬Tabata健身操和集體跑操,增強學生體質。學校優秀畢業生王玉芹獲得多哈殘疾人世錦賽4×100米接力金牌、亞殘運會田徑項目金牌,獲得省二等功、三等功表彰,成為山東省首位獲得省勞動模范的殘疾人;仲輝樂組建的山水樂團,在2022年冬殘奧會開幕式上登臺演出;學校特聘教師王曉蕊兩次登上央視舞臺,獲得“致敬國家豐碑——全國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十二強;2021年全省殘疾人藝術節我校選送的阿卡貝拉小合唱《我愛你中國》榮獲山東省第十屆文藝匯演銀獎;聽障學生的舞蹈《剪紙姑娘》獲得全省第三屆聽障兒童演講比賽藝術表演二等獎,美工作品《土著姑娘》獲省一等獎;2019年學校拍攝的快閃視頻《我和我的祖國》上傳學習強國,點擊量過百萬人次,2021年拍攝的慶祝建黨100周年快閃《童心向黨》,用歌聲唱出對黨的熱愛。

四、突出“五伴”,讓學生人生道路不孤單

在學習上教師伴讀,在課余時間教師陪伴學生鍛煉和進行藝術欣賞,鋼琴、架子鼓、古箏、笛子、吉他、葫蘆絲、巴烏等器樂設備齊全;加強學生宿舍查寢和值班值守,通過教職工輪流伴寢,確保學生安全;讓家長與學校溝通有渠道,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銜接,特質學生和失怙學生得到良好照護;疫情防控期間,學校做到“離校不離教、停課不停學”,郵寄盲文教材,配發防疫物資,全體教師做到線上教學全覆蓋,同時開展家校溝通與心理疏導,讓孩子們在家不孤單,對疫情不恐懼。在伴育過程中,家校同心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對畢業學生及時回訪,陪伴學生渡過生活中的難關。爭取中國盲文圖書館捐贈圖書及音像制品60萬元,在學校設立中國盲文圖書館德州分館,每天的晚自習學生都會在圖書館度過,在值班教師的伴讀下,知識變得觸手可及;學校音體美專任教師7人,為視障學生組建合唱隊,開展專項聲樂、器樂教學,教聽障學生手語唱國歌、舞蹈表演。畢業學生碰到困難需要幫助時,學校和教師伸出援助之手,踴躍捐款捐物,開展心理疏導,幫助患病的困難學生走出困境,成為學生人生的伴行人。2019年以來,特校承辦全市殘疾人就業培訓4次,受訓殘疾人132人次,助力教育扶貧和扶危濟困;承辦德州市“技能興德”職業技能大賽——盲人按摩職業技能競賽,為盲人按摩技能型人才培養做出貢獻。學校按摩實訓基地獲評“德州市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優秀基地”“山東省殘疾人職業培訓基地”。

(作者單位:山東省德州市特殊教育學校)

猜你喜歡
特校德州市殘疾人
創特色品質特校
山東省德州市雜技團《蹬傘》
德州市市場監管局赴濟寧市學習觀摩
在科研支持下的特校信息技術教學模式探索
淺談聽障兒童的融合教育
我驕傲
開展興趣小組活動,豐富特校校園生活
方便殘疾人用的櫥柜Chopchop
平凡的崗位 非凡的業績——記德州市關工委名譽主任蔚立臻
德州市2014年旱災應對措施與經驗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