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高專聲樂教學中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入策略

2024-03-15 04:47張展瑞
當代音樂 2024年2期
關鍵詞:傳統音樂文化融入高職高專

張展瑞

[關鍵詞]高職高專;聲音教學;傳統音樂文化;融入

在高職高專聲樂教學活動中,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滿足不了現在大學生的文化需求。因此,高職高專嘗試將傳統音樂文化和聲樂知識相結合,進而在高校文化氛圍的熏陶下不斷提高大學生的音樂素養和文化水平,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入使得大學生通過學習相關知識,加深對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傊?,充分發揮音樂教育作用,有利于學生能夠認真了解中國的傳統音樂文化和聲樂知識,真正實現文化和聲樂的有機結合。

一、傳統音樂文化的特征

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歷經幾千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文化傳承的瑰寶.更具有自身的特色。我國傳統音樂文化主要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細膩的情感傳遞。在我國的聲樂文化中,情感是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在表演音樂作品時,無論表演結果是成功還是失敗,都與表演者在舞臺上傳遞的情感有直接的關系。傳統音樂發展到現在,情感是聲樂中最細膩的、也是影響最大的。細膩的情感表達在傳統音樂中尤為突出,甚至比西方音樂中情感的表達更為激烈、直接。

第二,聲樂審美強調字正腔圓。傳統聲樂的音樂旋律是根據歌詞的聲調進行創作的,從而確保聽眾在聽的過程中也能深入理解歌詞的內涵,這也是傳統聲樂表演中強調“字正”的主要原因。表演者在表演的過程中,不僅要保證歌詞內容的準確,還應該根據歌詞的變化來轉變情感,體現出“腔圓”的特點,只有這樣才能夠將作品的情感表演出來。所以字正腔圓就是我國傳統音樂的精髓。

第三,關注個性化音色。在傳統音樂作品中,音色是一切音樂表達的基礎,傳統聲樂更偏向集中、清脆、明亮的音色,這與西方的音樂理念有很大的不同。西方聲樂強調的是音色的縱向性結合,從而形成“共振峰”,然后以此為基礎,不同的音色結合起來。但是我國的傳統聲樂,因為線性音樂思維的影響,在音色的選擇上更偏向個性化,從而展現成音樂的多樣性。

二、高職高專聲樂課堂中融入傳統音樂文化的重要價值

(一)促進聲樂教學的多元化發展

在高職高專聲樂教學中,很多教師向學生傳授的內容比較老舊、單一,忽視了學生長遠發展的需求,長此以往,學生的能力和素養得不到任何進步,也不利于我國聲樂教育事業的發展。在教學中,很多教師喜歡參照西方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這使得聲樂教學中西方古典音樂占比很大,而中國傳統音樂則寥寥無幾。除此以外,一些高職高專聲樂教師更關注學生的發音、聲色、高音等,但模式化的教學其實并不適合所有學生,陳舊老套的聲樂訓練也不斷地打擊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其聲樂知識儲備不足,導致很多學生對于聲樂的學習僅停留在入門階段。因此,將傳統音樂文化和現代聲樂知識相結合,不僅能夠豐富教學內容,更是教學模式的創新,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增加高職高專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價值

大部分傳統音樂都是通過歌曲傳唱的方式來繼承和發揚傳統音樂文化的,這就使得這些音樂文化有著很強的地區特色和民族色彩。將這些具有地域色彩的傳統音樂融人高職高專聲樂教學,不僅能夠促進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還可以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的喜愛,增強學生民族音樂的文化自信。我國有五十六個民族,傳統音樂文化早已融人不同民族的音樂傳承,最終形成了多樣性的民族音樂文化,這既是研究不同民族文化的重要素材,也是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載體。將傳統音樂文化融入高職高專聲樂教學,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與此同時,高職高專音樂教育領域的不斷延伸,也為傳統音樂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提供了強大的支持。這種結合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傳統音樂文化的認識和理解,提高學生的文化自信,還能夠為傳統文化的長遠發展提供新鮮血液。相對于聲樂教學而言,傳統音樂包含的文化信息有著更高的價值,也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有利于高職高專復合人才培養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現在各大高校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培養更為全面的高質量人才。對于高職高專聲樂課程來講,將傳統音樂文化融人到聲樂教學,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在傳統文化體系中,音樂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價值和情感價值。在聲樂課堂中融人傳統聲樂文化,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了解歷史的變遷,體會民族發展的艱辛,提高民族意識,培養愛國情懷,增強文化認同感和文化自信心,還可以通過教授音樂文化來培養學生的審美,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除此以外,傳統音樂文化中所包含的豐富的創作因素,也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作能力。

三、高職高專聲樂課堂中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入策略

(一)更新教學理念,注重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教學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雖然都已經設置了聲樂相關課程,但是從實際的課程教學來看,很多聲樂教師的專業能力不足,對于聲樂教學的認識仍停留在表面,忽視了實踐教育的重要性。教學模式陳舊,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上較多地模仿西方模式,弱化了我國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作用,從而導致很多高職院校的聲樂課程并不能承擔起發揚傳統優秀文化的職責。所以,高職高專聲樂教師應該改變以西方音樂文化為主的教學方式,將我國的優秀傳統音樂文化融人課堂教學,引導學生正確看待東西方文化的異同,對西方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吸收優秀的西方音樂文化,并將其與我國優秀的聲樂文化相結合。通過這種方式不斷培養學生對于音樂的審美及鑒賞能力,同時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二)重視傳統音樂的文化主題,豐富教學形式

高職高專聲樂教學包含了很多文化主題,將豐富的傳統音樂文化內容和傳播方式與這些文化主題結合起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也有助于解決聲樂教學中傳統文化相對匱乏的問題。教師應該通過各種方式盡可能獲取更多的內容,然后通過視頻或者音頻等形式展示出來,進而不斷提高學生對于傳統音樂的認知。比如在教授歌劇選段時,教師應該搜集與授課內容相關的多媒體材料,如音頻、視頻等相關內容,同時和學生一起觀摩探討這些資料中的文化底蘊,而不應該只關注聲樂技巧的教授,從而更全面地幫助、引導學生塑造更加豐富立體的人物形象。在課程設計上,教師應將重點放在課程的全面優化上,思索如何豐富單一的授課形式。比如在日常教學中,應該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不斷完善音樂文化和音樂知識的結合,同時給予學生更多的實踐機會,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作意識,提高學生的創作能力,這也是聲樂教學的主要目的。高職高專的聲樂教學將傳統的音樂文化和現代課堂融合在一起.有利于促進不同內容之間的交流、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明確聲樂教學的目的。在音樂教學模式的創新過程中,必須重視與傳統文化相關的知識,并將其作為教學課程的重要部分,再根據課程的實施情況,不斷完善教學內容和形式,促進學生專業素養和文化素養的提升,讓學生的音樂素養得到全面發展。

(三)增加教師信息技術手段,提高聲樂課堂的多樣性

在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的聲樂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通過多媒體課件對原有的教學內容進行解讀,豐富原有的教學內容,加深學生對內容的認知和理解。尤其是對于一些比較難理解或者是無法通過語言表述出來的內容,也可以通過多媒體等形式展示出來。以琵琶曲《十面埋伏》為例,樂曲的旋律動聽,快慢節奏相互交錯,將楚漢階段的對戰氛圍展現得淋漓盡致,能夠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那段歷史故事的真實性。民族音樂中的琵琶曲,通過節奏的變化就能將刀光劍影的場面展現出來,能夠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音樂作品所蘊含的情感及文化。教師通過多媒體將項羽、劉邦的形象投影出來,再將當時的行軍路線及作戰路線展示出來,學生通過對這些音像資料的學習就能夠對當時的情景有更深的認識。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促進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對于聲樂教學而言,硬件設備的支持是必要的,這是文化傳承的有效途徑,音樂教師應該深入挖掘民族音樂中的文化內涵,并通過多種方式將其展現出來。同樣,在音樂表演中借助一些硬件設備,如琵琶、古箏等。通過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實現科技和傳統音樂器材的完美融合,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豐富學生的實踐活動。

(四)豐富高職院校聲樂教材,實現傳統文化育人

在聲樂教學過程中,教材是教學的基礎。教材的選定不僅要符合教學目標,還應該保證學生能在學習聲樂知識的同時感受到民族聲樂文化的魅力?;诖?,高校聲樂教材的編寫應該結合當代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編導教材的人員不僅應該有強烈的責任感,更應該具有豐富的聲樂知識,不同編寫者之間可以互補,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此外,在選擇音樂作品時,應該選擇多樣化的作品,增加大量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特色,如不同的題材、不同的文化內涵,或者結合歷史人物、事件進行創作。學生在學習這些傳統音樂作品時,能夠通過其中蘊含的情感,認識到作品所要表達的文化內涵.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很多國內的音樂作品,根源還是民族音樂,這也充分體現了傳統音樂作品的文化內涵,如藝術歌曲《陽關三疊》中的詞和曲的選擇就是源于古詩詞和古琴曲的韻律。原生態的民族歌曲是沒有經過任何加工的民歌,這種音樂經過民眾的口口相傳而得以留存,這些原生態的文化都是從人民的實踐生活中總結和凝練出來的,是民族聲樂的瑰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幫助、引導學生積極學習相關的文化知識,在演唱過程中實現育人目的。

(五)組織音樂文化實踐活動,更好地弘揚民族音樂

在傳統的高職院校聲樂教學中,傳統教學的內容比較固定,教學方式大多以教師教授聲樂知識為主。學生根據所授內容進行訓練學習,缺乏相應的實踐演出機會。但是高職高專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實踐型應用人才,這與聲樂教學的目的也是一致的。傳統音樂文化和現代聲樂理論知識的融合,能夠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傳統聲樂文化的內涵,但是因為缺少實踐活動,學生并不能夠完全掌握教學知識。因此,開展實踐活動尤為重要,有效的音樂實踐活動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完善與鞏固。

從近些年的發展來看,實踐活動的受重視程度不斷上升,尤其是一些以傳統聲樂文化為主的活動,更是受到很多學生的喜愛,并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高職音樂教師應該認識到民族音樂文化發展的特殊性,通過有效實踐活動,將民族文化和音樂知識充分結合起來,讓學生認識到民族音樂所蘊含的文化魅力,認識到音樂文化的多樣性。例如,某高校專門組織“三下鄉”社會實踐,讓學生充分參與其中,深人民族地區,開展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活動,通過田野調查、音樂采風等活動,對民歌進行保護和傳承,開展民族演藝節目、留守兒童公益課堂,不斷創新高校聲樂教學課堂和實踐活動的合作形式,促進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學生可以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開展少數民族民間音樂的采風工作,主動與當地的居民進行交流,創作出具有當地特色的音樂作品,通過改編、創作與歷史人物或是歷史事件相關的作品,培養自身的實踐和創作能力。這種有效的實踐活動,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了傳統音樂文化與聲樂教學的有機結合。

結語

總而言之,高校音樂教育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目的,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課程,而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與傳統音樂文化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在高職高專的聲樂教學中,教師應該將傳統音樂文化與現代聲樂知識相結合,豐富現有的教學內容,增加音樂教學的文化屬性,讓學生多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促進我國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猜你喜歡
傳統音樂文化融入高職高專
傳統音樂文化在音樂教育中的應用分析
談高校聲樂教學中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入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社會實踐中的作用
關于“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融入“概論”課教學的幾點思考
高職高?;A會計實踐教學模式的創新研究
云南省高職高專校園體育文化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
武漢市部分高職高專院校足球課的開展現狀及制約因素
芻議中醫養生理念在瑜伽教學中的融入
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方法論
益陽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當地旅游音樂資源的開發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