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學科活動項目化學習的實踐探索
——以茶藝研習活動為例

2024-03-19 10:27王海燕上海市靜安區青少年活動中心
教育 2024年8期
關鍵詞:茶席碧螺春研習

王海燕 上海市靜安區青少年活動中心

當今,跨學科教學成為一個趨勢,茶藝項目研習活動注重藝術與自然、生活、社 會、科技的關聯,是跨學科的動態的學習,項目活動融合歷史、人文、科學與藝術,是一項將多學科融合的一次嘗試。茶藝研習活動主要內容有學習茶文化、傳習茶禮儀、研習茶沖泡、修習茶生活。茶藝研習項目活動展現了多學科融合、合作學習,學生個體研究能力的實踐,團隊核心素養的綜合表現等。

一、項目化學習:課程內容設計

茶藝跨學科研習活動從歷史、科學、人文不同的角度學習茶文化、研習茶沖泡、修習茶生活。由于學生基礎學科的學習需要花較多的時間,為此項目活動要用好拓展課,建立多學科教師導師團隊。將茶文化分科融入歷史、語文中學習,將對茶葉的研究與科學實驗相結合,茶活動以多學科整合的方式融入學生的生活。項目化茶藝研習活動,以項目化學習方法為主要的學習手段,以學生為中心架構項目框架。教師構建一個學習環境,預設問題導向。學生通過解決一個開放性問題的經歷來完成學習任務,尤其是茶藝項目實踐性強的學習任務,組建學習團隊,通過自己的思考和推理以及借助成員的啟發來實現問題的解決。

(一)智慧研習·茶活動

智慧茶湯——茶研習,是一項強調跨學科的整合化學習活動。學校借助“茶科技進課堂項目”,茶藝研習項目成立后,邀請化學老師加入導師隊伍,在實驗室里學生先后進行了水質測試、水質與茶湯等研究性實驗,完成了水溫與茶湯、時間與茶湯、容器與茶湯的比對性實驗。在項目化理念下聚焦真實的問題:茶湯為什么會呈現不同的顏色?茶湯的口感為什么會有鮮、甜、苦、澀?同樣的茶用不同的水、不同的水溫沖泡的茶湯滋味為什么不一樣?將這些客觀現象作為研究的本體,強調過程,重視讓學生尋找問題、剖析問題,從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例如,在水質與龍井茶滋味的關系實驗中,事先準備了自來水、雨水、河水、井水還有市場上能夠買到的桶裝水等,還準備了酸堿度測試紙、水硬軟度測試劑、水質電解器、TDS 檢測筆等。項目組學生化身實驗員首先對每種水質進行檢驗。物測試組、酸堿度測試組、軟硬度測試組、含氯度測試組等四個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在應用試劑表上分別記錄每一種水的情況。當測試結果出來后,每個小組派出兩名沖泡科研員進行對比沖泡。選擇同一種茶、同樣的器具、同樣的水溫進行試驗。學生反復試驗驗證茶圣人陸羽《茶經》所論泡茶用水,泉水為上、河水為中、井水為下,可用無根之水的觀點。測試結果,千年的河不是今天的水,如今河水、無根水(雨水)都不再適合泡茶。由于大氣污染、水濁現象嚴重,不經過加工的河水、雨水都不能作為飲用水。經過處理的自然水檢驗結果是令人驚喜的,學生發現自來水軟硬度、pH值、含雜質的程度都沒有超標,唯一缺點就氯氣值高些。有的小組提出去除氯氣可以開著壺蓋燒水,把水燒開就可以去除氯氣了。但在泉水的測試中最后得出結論是,內含物少的水、pH 為中性的水、軟度高的水、氯氣含量少的水最適合泡茶。實驗花費了兩周時間。泡好一壺茶必須以匠人精神去研究,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去論證??此坪唵蔚膶W茶課程,實現了對學生追求科學精神與追尋美好精神的培養。

(二)茶席美育·茶課程

茶席課程源于人們的生活需求,更是在文化發展中漸漸走向高于生活的藝術。茶席課程是一個茶藝教學項目?!耙徊枰幌闭n程是以需求為源點,以藝術的體驗形化綜合美術、音樂、舞蹈等多種形化,讓學生在習得茶藝的同時,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得到美學的教育。茶席課程可以在教室、操場、庭院,用茶、茶具布置,用花、畫裝點,沏一壺茶。一茶一席傳遞感情,詮釋溫情。更多的是在茶布局、茶沖泡、茶傳遞等儀化中講究容儀有整、行為有度,練就的是大氣謙和、接納包容、追求美好的情感。例如,項目組設計茶席《粗茶淡飯》出自黃庭堅的詩句“粗茶淡飯飽即休,補破遮寒暖即休”知足、安樂于簡單、簡樸的生活。他們認為茶香寧靜致遠,以茶明志。使用最簡樸的陶制茶具、竹籬、野花裝飾,表達的是一碗粗茶的游戲……茶讓我們感悟心的真、人的純。

在茶席設計的項目化學習中,很好地在茶席的演繹中將音樂、詩歌、舞蹈加入進來?!断喾瓴枵Z間》的茶席設計靈感源自學生對古人曲水流觴的興趣,伙伴們將茶置于荷葉之上,在流水中品茶。古有曲水流觴表達祓禊之慶、唱酬之樂。今有碧波清碗,一同吟唱一首自創的詩《相逢茶語間》,清碗碧波起,流水葉旋來。燕歸誰得見,相逢茶語間。荷塘里,借流觴之名,表達以茶會友的愉悅,讓學生在習得茶藝技能中,學習優秀傳統文化,培養美好情感。

(三)學習升華·茶文化

遠古的傳說茶的故事,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以荼解之?!拜?茶”,茶的起源、茶的功用,在歷史傳說中呈現,同時也讓傳說中的祖先在以身試毒、兼濟天下的偉大中接了人間煙火?!恫杞洝穯柺?,象征中國茶文化興起,也是中國經濟文化的繁榮之時?!洞笥^茶論》是宋徽宗趙佶全面論述一個時代主流茶道(藝)的專著,更象征著中華文化、藝術的鼎盛,茶飲文化是“盛世之清尚”。明、清時期,茶進入尋常百姓家,中國人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對平淡、自然、閑雅等精神文化的需要及追求催生了茶文化。

茶文化的學習是茶藝教學的升華。整合學科,建構項目化學習,如將茶藝教學和語文學習相結合,語文課上學習“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時再翻閱《詩經》找一找“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在《國風·邶風·谷風》欣賞先秦女子溫柔、多情、敦厚、善良,贊賞他們敢于直面問題,面對不公的強烈控訴和決絕勇氣。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懷》、蘇軾《汲江煎茶》、黃庭堅《品令·茶詞》……無一不展現當時文人潔身自好、不戀權勢的灑脫。蒲松齡路設大碗茶,以茶歇待客,成就《聊齋志異》,曹雪芹《紅樓夢》中茶成為小說中生活情趣,更是崇尚自由、平和、雅致生活的追求。學生在史書中尋跡茶的雅事,在詩詞歌賦中品讀,在茶藝學習中領略中華文化的優秀與博大精深,能夠培養高尚的思想品格。

二、茶藝課教學:活動的實踐操作

(一)以問題為導向的探究性教學

項目化學習活動以問題為導向。教學中,教師可以創建學生對現實世界體驗的學習場景,是以學生學習中出現、發現為問題中心的活動方式,完成學習任務。在教師的指導下,同學們組成項目小組,師生共同制定學習任務以及要解決的問題,并將一個相對完整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集體完成學習過程。學生需要積極探究,自己進行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的實施及最終的評價。

如碧螺春沖泡研習,學生在開放性問題的選擇中、在整體性問題整合中進行實驗的驗證。項目組針對碧螺春的沖泡進行分組實驗,分三個實驗小組,分別配備了同樣的茶葉、同樣的茶具。任務目標是辨析不同沖泡方法給茶帶來的影響,但是水的溫度、沖泡的時間也是影響茶湯的重要因素,為此各組成員進行分工:用量員,借助電子秤,保證每組的茶量為三克;溫控員,保證每組水溫控制在八十度;計時員,控制好沖泡時間四十秒內沖泡完成;主泡員,用不同的方法實驗沖泡碧螺春;記錄員,根據茶湯的色、香、味記錄直接感受。最終完成實驗單并形成自己小組的決策:用什么方法沖泡碧螺春。

在項目化學習的實際研習活動中,小組成員經過實驗、討論、交流,三個小組的決策并不一致,尤其第三小組完全沒有按照教師預設的思路進行。當然在項目學習中,教師不會過多地干預,必要的干預是有目的地設計小障礙,激發學生的思考。第三小組分析問題后,教師支持了他們的決策,并給他們的團隊合作力、個人貢獻力、小組決策力都打了五顆星。因為在整個過程中,小組成員有爭執,但他們沒有打口水戰,而是緊跟著跑到第一組、第二組尋找了對比樣本,然后開始自己小組再實驗,對實驗結果進行客觀論斷。第一組的決策:其一,碧螺春沖泡適用上投法,理由是碧螺春茶葉細嫩,上投法保持了茶葉的鮮嫩度。其二,碧螺春卷曲緊實,單個茶質量較重,落水后容易沉入水中。其三,上投法入茶,茶湯保持了清澈,只有細小的白毫漂浮水中,如柳絮傳達著春的訊息。第三組決策:如果想快速地喝一杯鮮爽、醇美、擁有花香、果香的碧螺春直接用下投法,雖然茶湯渾濁了,但滋味更加醇厚。第一組使用上投法沖泡,頭泡茶湯滋味鮮美,但較清淡,到第二泡才能品出茶的醇度。第二組使用中投法,茶湯沒有上投法的美感也沒有下投法的滋味直接,所以最終決策是,若不考慮茶湯的可觀性,就直接用下投法。

項目化研習活動是學生真正去探究實現自主學習的活動。教師鼓勵學生積極地去發現學生自己的認知世界,探討自然的神秘,研究社會的實際問題。我們在茶藝項目活動中,一直依循這個教育思想,并將其滲透融合在教學細節之中。雖然傳統沖泡碧螺春的方法是上投法,但是學生可貴的質疑、思考、分析更要支持。更何況泡茶的方法原本沒有唯一的答案。他們的決策理由因他們實驗結果而得到認可。這樣的質疑、表達、決策在項目化學習中得到重要的鍛煉,促使學生多角度地思考,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以自主學習為趨向的開放性設計

茶藝項目化學習在探究學習解決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加深,強調學生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出來的技巧和能力。這個學習過程不要求限定一個既定的方法來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學生需要能夠通過自主的學習初步掌握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在學習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提出具有一定挑戰性的問題實現自主學習。如碧螺春茶的沖泡問題,就讓學生進行開放性的思考。如在沖泡碧螺春一般選擇上投法,還可以選擇別的沖泡方法嗎?會影響茶湯品質嗎?諸多問題的釋疑、解決問題的方法放在課堂中,給予學生真實的實踐與體驗,將問題的選擇權交給學生,實現學生自主學習。

項目組學生在茶藝學習中感受學習收獲與生活經驗積累的價值,與項目化學習的內涵形成聯系呼應。PBL學習注重激發探索精神,注重激發學生的思考力、創造力和批判精神,注重知識的融合與現實生活的結合。教師在這個過程中的角色不再是一個答案的提供者而是一個啟發者。PBL 設立開放性的問題,沒有對錯答案之分,只是為了實現培養學生的社會情感技能等多項培養目標。

(三)以合作學習為主體的整體性推進

為了很好地完成項目學習任務,學生不僅需要積極發揮個人的特長優勢,還需要形成集體的智慧和力量。為了解決較大的困難和問題,這就需要建立起合作學習。

在項目化學習中,項目組需要整合學科的知識及個人經驗,融入團隊合作來解決學習問題。項目組從知識學習走向現實世界,聚焦于對真實世界中當前和實際事件的系統、廣泛、全面地探索,整合事物的主要特點,找到問題的關鍵,再剖析、分塊研究方法,再整合整體的結論。以碧螺春茶的沖泡為例。要沖泡好碧螺春茶,項目組學生首先要了解碧螺春。信息社會有關碧螺春茶葉的資料非常多,茶樹種植、茶葉采摘、茶葉炒制,甚至還有民間傳說、品牌故事等。如此眾多的信息收集,項目組分為四個工作小組,分類別搜集,然后在課堂上進行信息的匯總、整理、甄選,最終匯集并完成一個整體的學習目標,潛移默化中受到了茶文化的浸潤。

三、小結與思考

茶藝活動中,實施跨學科活動項目化學習,借助情境教育的理念方法,運用“支架化”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學習進程搭建進步的階梯,引導學生思維發展、技能習得以及方法的掌握。在項目化教學的實施中,學生置身于情境之中,獲得直接的學習體驗,在直接參與的課堂學習中,每位學生都建立了自己的直接學習經驗,有了深刻的學習體會。

茶藝活動中,注重導師聯合指導,形成茶藝教師為主,化學、音樂、美術教師為輔的復合型導師指導團隊。團隊教師構建項目共同體,實施跨學科導師指導。如化學老師指導學生進行水質測試、茶葉成分提取實驗,語文教師進行茶詩講解,音樂教師賞析茶歌、茶戲等,今后還會邀請生物老師為項目組學生進行茶樹種植、嫁接等了解性指導。多學科教師合作建立起合作學習指導團隊,將學生的觀念、認識、思維引向多維度、全方位的發展,將項目從單一領域拓展為深厚的科學研究和更為廣闊的藝術人文領域,建立了學習中知識與經驗的聯結,實現了深度理解與思維發展。

猜你喜歡
茶席碧螺春研習
師生共生研習 點燃課堂活力
茶席設計的研究綜述
導讀課重在框架搭建——任玲老師《堂吉訶德》整本書導讀課研習
蘇州碧螺春上市 產量同比增長超20%
研習新媒體:從被動適應到主動擁抱
吳都碧螺春 一嫩三鮮回甘濃
吳家麟先生是我研習憲法學遵從的楷模
茶席:一種可以玩的藝術
也說碧螺春
鑒別碧螺春茶的真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