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播音員的“內”“外”統一

2024-03-20 14:24孫秋陽
記者搖籃 2024年1期
關鍵詞:內功吐字重音

孫秋陽

隨著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播音員作為很多節目的“門面”為大家所熟悉,其播音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決定著一個節目收視率的高低。令人遺憾的是,當我們打開電視收看節目的時候,總是能看到一些播音員在播音主持時目光空洞、缺乏真實感,停連、重音不準確,甚至吐字不清、一帶而過,等等,這些現象從中央級媒體到地方各級媒體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是播音員的功夫不到家。作為一名專業播音員,應該在“內功”和“外功”上一起下功夫,做到“內”“外”統一,這樣才能使播報的稿件、主持的節目有血有肉有靈魂,真正實現傳情達意的目的。

一、播音員要增強“內功”練習

播音員的“內功”,包括政策水平、知識結構、對稿件的理解力等。

1.提高政策水平

政策水平是播音員首先必須具備的素質。新聞單位是黨的喉舌,是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機構。播音員肩負著重要的宣傳任務,其政策水平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黨和政府的政策、措施是否能有效地傳達給廣大群眾。播音員在平時的工作中遇到的時事新聞稿件比較多,沒有一定的政策水平就不能準確把握稿件的基調,所以播音員應該多了解黨和政府的政策、方針和工作重點,多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新聞、多看黨報,以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在播出重大時事新聞時,一定要先了解黨和政府對所要播出新聞的態度,這樣才不會出差錯,也能將基調把握得更準確。

2.豐富知識結構

從知識結構來說,播音員應該成為雜家。在日常的工作、學習、生活中應當多觀察、了解周圍的事物,特別是新生事物,用來豐富自己的儲備。當然,播音員不可能成為各行各業的行家里手,但仍要對各種事物做到盡可能多的了解。例如,筆者剛參加工作時,在一篇新聞稿件當中遇到了一個名詞“鋁塑U 型槽”,審片時被主任問到“知道什么叫鋁塑U 型槽嗎”時,筆者張口結舌,答不出來。主任說:“知道為什么要問你嗎?因為你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底氣不是很足。播音員要多了解生活才行?!钡拇_,當時筆者在播讀稿件的時候只想著不要播錯就好。后來了解到,“鋁塑U 型槽”是管件安裝過程中遇到拐角時需要用到的一種材料?!傲私馍睢钡脑捁P者一直牢記至今,對筆者后來的發展進步裨益頗深。所以,知識結構對播音員來說是很重要的,只有有了豐富的知識,播起音來才能得心應手。

3.增強稿件理解力

“內功”還包括對稿件的理解力。政策水平、知識結構和對稿件的理解力三者不是獨立的個體,而是相輔相成、互相關聯的。隨著政策水平的提高、知識的不斷豐富,自然而然就會增強對稿件的理解力;要想對稿件有較強的理解力,就必須有較高的政策水平和豐富的知識。所以,播音員要注重積累,多在政策水平和知識結構上下功夫,以便增強對稿件的理解力,準確地把握稿件,使播音員在播讀稿件時內心更加真實。

4.服務內心真實

播音員之所以要努力提高“內功”,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內心真實?!恫ヒ糁鞒钟柧?80法》提道:“內心真實最重要?!闭鐣兴f,“一名優秀的語言表達工作者的真正能力,是他能夠比較迅速地引導自己進入某種真實的情感狀態,能夠根據語言表達的內容,及時從一種情感狀態轉換到另一種情感狀態,并且還能夠在總體上把握一種綜合的情感狀態。這一切的內心都是真實的。一旦失去內心的真實,所有的藝術手段都將失去光彩和魅力。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有了一定水平的人都要有內心真實的強烈追求”。

二、播音員要強化“外功”練習

“外功”包括吐字發聲、氣息控制、停連重音、語氣節奏等,也是播音員必須具備的基本功。播音員能否順暢地把稿件內容變成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主要看這個播音員的“外功”是否過硬?!巴夤Α钡木毩晫Σヒ魡T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外功”的練習上應該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分步驟地一點一點練習,不要想著“一口吃個胖子”?!秾嵱貌ヒ艚坛獭芬粫杏幸皇淄伦謿w音歌,其中兩句是“循序漸進堅持練,不難達到純和清”,充分說明“外功”練習的重要性。

1.吐字發聲要持續練習

播音是一門有聲語言的藝術,播音員在學習播音這門藝術時,首先考慮的是如何把聲音練好、把話說清楚,也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吐字發聲?!恫ヒ糁鞒钟柧?80 法》提道:“a 音在漢語的400 多個基本音節中占的比列最多,所以我們在早晨練聲時以練a音為主。在練好a音的基礎上發好i、u、e等音?!比绻褲h語的所有音節比喻成一條河流的話,那么a音則是形成這條河流的源頭。筆者起初在練a音時,總想讓兩里以外的人都能聽到,以為這樣練能獲得一種好的聲音形式,聲音才具有穿透力,但每次練完都感覺嗓子很疲憊,后來才知道這樣練習是不正確的。播音員在播讀稿件時,中音偏下的位置用得比較多,所以在練a音時應該用中音偏下的位置來練習。如果找不到中音偏下的位置,就用吸氣的感覺來練習,因為吸氣時喉頭是最放松的,也就是中音偏下的位置,練扎實后再上下擴展。吐字和唇舌力度息息相關,只有唇舌力度增強了,吐字才能清晰、才能更加準確。增強唇舌力度,應該以記錄速度朗讀練習為主,另外練習詞和句也是非常重要的,筆者從中就受益匪淺。長期堅持練習就會增強唇舌力度,在實際工作中才不會為吐字不清而煩惱。

2.氣息控制要找對位置

即使是男性,也要注重對氣息控制的練習。氣息是聲音的潤滑劑,控制好氣息聲音才會更動聽,嗓子也不會疲憊??刂坪脷庀⑹强梢愿淖円羯?,使聲音變得渾厚、不單調。在控制氣息上應該有丹田的意識?!恫ヒ糁鞒钟柧?80法》在講到丹田的意識時說:“最初,丹田的控制作用不易把握,要用后腰來控制呼吸和發聲,練習到一定階段,就會很自然地形成對丹田的感覺。久而久之,就可以放棄后腰的意識,直接由丹田控制發聲?!辈ヒ魡T平時應該多練習丹田的意識,這樣聲音才會更加完美。

3.停連重音要準確

停連重音是播音員播稿時最需要把握的,因為停連重音涉及語義的表達。對于停連,在新聞播音時應該做到“能連的不停,該停的大膽停,該連的大膽連”。重音應該是播音員著重需要把握的。那么,如何來確定重音呢?在一篇稿件中,最能表達主題的字和詞就是重音,不能把重音確定得太多,都是重音就相當于沒有重音了?!秾嵱貌ヒ艚坛獭吩谡劦皆鯓优袛嘀匾魰r說:“生活中,說話人認為應該強調哪個詞就強調哪個,很自然,用不著去刻意想重音。然而,在有稿的播音時,播音員要根據稿件的上下文來確認句子的含義,確定重音,以準確表達??偟脑瓌t就是在語句中確定最能表達說話目的的詞語?!崩?,筆者在菜市場買菜時,聽到了西瓜攤在用擴音喇叭播放:“西瓜又便宜了,兩塊錢一個?!彼阎匾艉茏匀坏胤旁凇皟伞弊稚?,喊得既突出又準確,做到了精準達意。

4.語氣節奏是統領

語氣是以語句為單位,節奏是以全篇為單位?!秾嵱貌ヒ艚坛獭分姓f:“在播音中,重點要抓語氣的表達用以帶動重音,用以統領停連,用以顯露節奏,這是播音實踐中不能忘懷的?!惫澴鄳撌怯扇寮l出來的,播音員思想感情的波瀾起伏所造成的抑揚頓挫、輕重緩疾的聲音形式的循環往復。

三、播音員要做到“內”“外”統一

1.克服緊張心理

在“內功”和“外功”統一過程中,播音員所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要克服緊張的心理。播音時緊張,出錯的概率就會提升。同時,部分播音員在緊張的情況下只求把稿子順利地播完,根本不會想什么“內功”“外功”,更不會想怎樣做到“內”“外”統一?!恫ヒ糁鞒钟柧?80 法》說:“消除播音的緊張,根本的辦法是熟悉工作和環境,工作量積累到一定程度,經歷得多了,也就無所謂緊張不緊張了。無數次反復地經歷,對于工作的程序,場上可能發生的一切及其結果都心中有數,就不會有太多的不適應,從而也就不會有什么緊張了?!?/p>

消除緊張的辦法有很多。比如,把精力集中在小范圍內,或者集中在一個臺燈照射的范圍之內,忽略這個范圍以外的情況,就會釋放緊張。再如,全神貫注于稿件,努力思索要說的話,也可能連同其他事物和緊張一同放在了一邊。

2.正確認識練聲與播音創作的關系

在“內功”與“外功”統一過程中遇到的第二個問題應該是練聲與播音創作之間的關系問題。播音員應該每天堅持練聲,把聲音和所要表達的稿件內容融合到一起。由于觀眾聽到的表達結果是語言形態,是聲音的高低、強弱、長短的變化,所以初學者往往習慣于在聲音形式上下功夫,一拿起稿子首先想到的就是向觀眾表現自己的聲音,當聽到有人夸獎自己的聲音好聽時就沾沾自喜。只注重表現聲音,不僅會使嗓子疲勞、變啞,還會忽略對稿件重音的把握、層次的劃分等,影響對稿件內容的表達,這是本末倒置。對聲音的練習,通常需要四到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通過反復、不間斷的練習,才能達到對聲音運用自如。

練聲是基礎,而播音創作則是應用。練聲和播音創作是兩個領域的活動,各自追求的目的不同,思維的方式不同,所思考的內容也不同。播音員每天練聲要考慮的是用什么樣的方法練習才能達到想要的聲音效果,才能讓聲音變得渾厚、有穿透力,適于各種稿件的播報。播音要考慮的是如何將自己所說的內容讓觀眾聽明白、聽清楚、理解透徹。播音創作時,不能去想聲音,更不能在播音時總想著如何糾正錯誤。播音員在話筒前應該放下一切負擔,拋開一切顧慮,心無雜念,只想著對稿件的表達。否則,習慣容易養成,但想改正卻并不容易。如果拿到稿子后想的是如何展示自己的聲音,久而久之就會養成拿到稿子以后只想著聲音的習慣,這對于播音員來說是前進道路上的“一座大山”,是發展道路上的阻礙。播音員應該養成這樣的習慣:拿到稿件以后,首先通讀稿件,對稿件內容劃分層次,確定停連重音;在播讀稿件時,腦子里要時刻想著稿件全文的思想,想著如何把稿件完整、準確地表達出來。久而久之,播音員在播讀稿件時就不會再去想聲音和咬字了。

3.用情感帶動播音創作

在“內功”與“外功”統一的過程中遇到的第三個問題應該是情感與播音創作的問題。語言是傳遞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語言總是帶著一定的感情色彩。一篇稿件也是如此,離開了情感創作,稿件就會缺少內涵、失去依托。播音員進行播音創作的時候,往往是根據稿件內容、有關話題借景生情,所以播音時的情感來自播音員對稿件的感受。我們常常提到“情景再現”,沒有對稿件的感受,就沒有情感,就不可能有“情景再現”。播音員應該把握這種情感的變化,這樣才能使自己的播音創作更加真實。例如,2008 年8 月,筆者和欄目組一同拍攝電視專題片《生命之翼》,講述的是殘疾人姜福高身殘志不殘,憑著自己堅強不屈和對生命理想的不懈追求,加入了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并在國際舞蹈大賽中獲得唯一的優秀獎,為國爭光、為家鄉爭光的勵志故事。采訪中,姜福高的事跡深深地感染了筆者,心靈產生了極大震撼,深切感受到大雁即使翅膀折斷也要飛翔的強烈情感。帶著對姜福高的崇敬之情,筆者用自己的真情實感再現了姜福高頑強拼搏的人格魅力和自強不息的人生價值。節目播出后觀眾反映特別強烈,筆者憑借該部作品獲得了2001 年度遼寧省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一等獎。

在情感的運用中還要注意對自身獨特音色的使用問題。一個好的播音員,既要有自己獨特的聲音個性,也要學會收斂聲音的個性。一方面,善于捕捉聲音的個性,強化播音特色,既可以樹立自身獨特的風格特質,也能夠為提升播音技巧提供方向;另一方面,要避免因為特色過于突出而限制了發展,囿于同一個類型的節目中難以突破。因此,在練就了扎實的基本功后,還要學會對聲音個性收放自如,讓聲音服務于角色,才能做到無論是新聞、晚會,還是紀錄片、影視劇,都能夠應對自如。

只有解決了這三個方面的困惑,才能真正實現播音員“內功”與“外功”的統一。

四、結語

本文中筆者所提到的“內”“外”統一的問題是許多播音員在實際工作中都會遇到的問題。這些播音員大都具有很強的理論功底,但在實際應用中卻仍然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要通過提高政策水平、豐富知識結構、增強稿件理解力來修煉“內功”,通過練習吐字發聲、氣息控制、停連重音、語氣節奏來增強“外功”,通過克服緊張心理、正確認識練聲與播音創作的關系、用情感帶動播音創作,實現“內功”和“外功”的統一。播音是一項應用性極強的工作,具體的播音技能不經過練習就不能掌握,所以播音員要加強日常的練習。播音工作是以播音員自己的身心為工具進行創作的,作為一名播音員,應該開動腦筋,多了解自身,學會控制自身,揚長避短,“用腦練聲”。在工作和練習的過程中,播音員的腦子應該時刻想著“內”“外”統一,努力解決在統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一點點地把“內功”“外功”化成自身運用自如的能力,通過自己的播音創作,完整、準確、完美地傳達稿件信息。

猜你喜歡
內功吐字重音
音樂評論家的“內功”修煉——論八項追求
孩子吐字不清,可能是舌系帶過短
重音在“文學作品朗讀”中的運用
孩子吐字不清,可能是舌系帶過短
用心吐字,為愛發聲
“孩子吐字不清如何處理才好”
“練好內功”;企業逆勢而上的秘密武器
維吾爾語詞重音的形式判斷
淺談語句重音的把握
濰柴 練好內功贏天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