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賦能,攜手促融:嵐安鍋莊的教育價值探析

2024-03-20 06:31頓新嵐
教育研討 2024年1期
關鍵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價值

頓新嵐

摘 要|嵐安鍋莊是流傳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嵐安鄉的藏族民間歌舞,于2014年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本文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角切入,以嵐安鍋莊為研究對象,基于歷史文化資源,梳理其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在聯系,分析發現嵐安鍋莊在歷史、文化兩個層面上發揮著回顧多民族“三交”史實,牢記紅色革命故事和煥新祖先記憶,傳承文化遺產的獨特教育價值。在教育價值的實現路徑探索上,提出將象征教育法與鍋莊教學相結合,通過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兩方面展開。

關鍵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嵐安鍋莊;教育價值;象征教育法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1 引言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增進民族認同感、促進民族團結、鞏固國家統一、實現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1]。各民族之間或內部常以歌舞為媒介進行交往與交流,百花齊放的民族民間舞蹈作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伴隨社會歷史的變遷而不斷發展著,在其豐富多彩的動作形態背后,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而民族民間舞蹈的教育過程正是使學生把握舞蹈風格特點,傳承舞蹈文化內蘊的過程,也是引導學生理解各民族歷史文化,感知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多元一體實質的過程??此破蚶碚撜n程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際與民族民間舞蹈教育有著不淺的關聯。

目前圍繞民族民間舞蹈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展開的研究主要是從舞蹈作品的創作實踐出發,如《新時代民族舞蹈創作題材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塑造與表達——以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參評作品為例》(蘇婭菲,2023)和《中華民族共同體視閾下的文化認同路徑與藝術實踐向度——以群舞作品〈歡騰的高原〉〈雪域暖陽〉〈康鼓弦音〉為例》(紅星央宗,2022)。前者著眼于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題材創作的民族舞蹈作品,提出新時代民族舞蹈作品的編創要為增強文化自覺、自信、深度和構建“多元一體”格局貢獻力量,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堅實有力的文化支撐[2]。后者以三部藏族舞蹈作品為例,闡明民族舞蹈藝術呈現著共同體成員交往交流交融歷史中的身份認同和道德范式,基于“三維交融”藝術創作理念下的民族舞蹈作品正煥活著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生文化動力,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積極的文化指向[3]。

基于相關研究成果可見,“多元”的民族民間舞蹈文化既各放異彩又和諧共處,為“一體”同屬于中華民族文化之中,以歌舞的方式具象呈現出“多元一體”的格局,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著極強的文化支撐。因民族民間舞蹈教育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相結合的研究成果相對較少,本文將基于民族民間舞蹈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期研究成果,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視角下,從舞蹈教育角度切入,把握民族民間舞蹈的歷史文化資源,以藏羌走廊下深藏在瀘定橋旁高山之上的嵐安鍋莊為個案展開研究,探析民族民間舞蹈中有助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的教育價值,使各民族能在載歌載舞中提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團結奮斗,共建美好家園。

2 嵐安鍋莊的教育價值

嵐安鍋莊是由嵐安人民創造的,記錄嵐安地區歷史變遷、風俗習慣的民間藝術形式,流傳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嵐安鄉,屬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藏族鍋莊舞蹈中的一朵奇葩,動作上,它以身體的對稱轉體、手腳的同步舞動、雙腳的持續跳落為主要特色,在再現勞作、模擬動物、祈求神靈等具體動作中展現出嵐安人民勤勞淳樸的性格特點。形式上,除男女混合圍圈逆時針共舞外,有男女分列共舞、雙人對舞的形式。風格上,整體小巧溫婉又熱烈激昂,呈現出剛柔并濟的特點。舞曲上,傳統唱詞皆為貴瓊語(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部分老人唱漢語新詞,內容多圍繞喜悅情緒、大自然或求神祈福等,曲調既羌又藏。據羌笛省級傳承人何王全老師所說,嵐安鍋莊的舞曲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部分羌區傳唱的曲調基本相同,皆呈現出羌族風格與藏族風格的融合。如嵐安所唱的“宋那達、勇那達、勒哦”與松潘縣、北川縣、茂縣部分山寨流傳的曲子“東呀西、東呀西、西西”大體相似。在其熟悉又陌生的藝術形態背后,見證著我國多民族交往熱烈、團結一體的歷史場景,烙印著深層的紅色革命印記,保留著當地悠久的傳統文化,無疑是民族舞蹈中有助于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的范例之一。

2.1 歷史:回顧多民族“三交”史實,牢記紅色革命故事

在提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方面,離不開運用各民族的歷史資源來塑造正確的歷史觀念,即明晰中華民族的歷史正是各民族不斷交往交流、團結合作、患難與共、攜手并進,具有“多元一體”特色的歷史[4]。深入挖掘嵐安鍋莊的歷史資源,發現它不僅有著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交”的史實,還烙有深沉的革命印記。

首先,透過嵐安鍋莊涵蓋多民族元素的外在風格特點,可窺見多民族因川藏茶馬古道交流頻繁的大團結歷史景象。內地茶葉與藏區馬匹互市所產生的川藏茶馬古道,是藏、漢等民族經濟、政治、文化交流的走廊,不僅代表著漢、藏深厚的情誼,還見證了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5]。嵐安鄉為藏族鄉,當地人自稱“貴羌”,經學界考證,普遍認同此地古時為羌番聚集地。作為瀘定縣開辟時間最早的少數民族鄉鎮,嵐安曾是川藏茶馬古道的重鎮之一。因地理位置獨特,有道路與天全、康定相連,處于東西互通的關鍵地帶,自唐代起便形成了一條自雅安到天全,翻過二郎山,到達巖州(今嵐安)的“小茶路”[6]。明朝時,嵐安成為政治、軍事、經濟、交通的要塞,漢族、藏族、羌族,以及駐軍的其他民族聚集于此,經濟和文化發展一度達到頂峰。清代時,流通之路被其他路線替代后,嵐安進入閉塞狀態。

其次,通過嵐安鍋莊的舞蹈場域與內容,可感知嵐安鍋莊背后感人的紅色革命故事和濃厚的愛國主義氣息。據嵐安鍋莊傳承人黃能貴所述,1935年11月初,兩支紅軍先后抵達嵐安,并于11月中旬,在此建立了蘇維埃政府,其中一支紅軍隊伍在此停留數十天,經歷了大小七次戰斗,共600多名紅軍指戰員壯烈犧牲,至1985年,嵐安被批準為革命老區[7]。為緬懷犧牲的紅軍戰士和支持紅軍而犧牲的群眾,當地修建起了烈士陵墓、紅軍烈士紀念碑、革命傳統教育陳列室。在民眾間還流傳著不少關于紅軍的感人故事,房屋上可見不少革命標語、口號和宣傳漫畫,以及保護完整的紅軍遺跡,如蘇維埃政府舊址、紅軍司令部、紅軍醫院和紅軍磨房,整個鄉鎮的紅色革命印記深刻。當嵐安人民舉行緬懷紅軍戰士的活動時,便會在紅軍烈士紀念碑前跳起嵐安鍋莊,表達感恩之情,展現出嵐安人民愛國愛黨愛軍、感恩奮進的精神風貌。從田間地頭到紀念碑前,從休憩自娛、祭神祈福到緬懷感恩,舞蹈場域和內容的豐富,使得孕育在這片紅色土地之上的嵐安鍋莊帶有濃烈的愛國主義色彩。

通過介紹嵐安鍋莊的形態、內容、場域和功能,了解到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紅軍革命的歷史背景,進一步理解中華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體格局,即我國各民族分布上交錯雜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經濟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親近。

2.2 文化:煥新祖先記憶,傳承文化遺產

嵐安鍋莊記錄和反映了嵐安鄉本地歷史文化習俗,既隱含著久遠的古羌部落遷徙歷史,又有著吸納多民族文化的歷史背景?;诋數貏谧鞣绞?、民俗信仰、審美習慣等,不同程度地吸收借鑒了多元的民族文化元素,形成了自身獨特的外在形態。而其獨特的風格特點內部保存著珍貴的文化內涵,于2014年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多樣少數民族文化中的一支,豐富著中華文化的“多元”,體現出中華文化“多元一體”下海納百川的包容性。

嵐安鄉的人民今天雖名藏族,但流有古羌族的血液。據本地流傳的傳說和嵐安鍋莊傳承人所言,嵐安先民是蜀漢時期諸葛亮平羌后,從邛雅途經天全遷至嵐安的一部分羌人。而結合歷史文獻記載和嵐安近似羌族的語言、服飾、信仰、民俗等,相關學者專家普遍認為嵐安鄉的先民的確源自古羌部落,而具體是哪一支或由哪幾支組合而成還未有定論[8]。

具體來看,首先是保留著羌文化的“圈舞”文化痕跡。據考證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出土的舞蹈彩陶盆上的連臂而舞的圈舞形象正是屬于古老的羌文化[9]?!叭ξ琛奔磭艋疬B袂成圓圈的形式進行舞蹈,是一種古老的舞蹈形式。原始部落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必須群居生活中才能得以生存。而圈舞便是在群體環境下,基于聚集力量的社會功能。人們手牽手面向同一個圓心,在穩定的、循環往復的圓圈舞蹈過程中,形成統一的步調,在變化的節奏中宣泄情緒,抒發情感,感受強烈的生命力和團體的感召力,從外部形式到內在情感逐步凝聚成一個統一的整體[10]。如今,該原始的舞蹈形式在羌、藏、彝等多個民族舞蹈中都有所留存,包括嵐安鍋莊。嵐安鍋莊的傳統舞段主要在一個圓圈的形式上連臂或放手呈逆時針循環舞動,有一個舞段是男女分別成豎列進行舞蹈。據當地老人所說,傳統嵐安鍋莊僅有圍圈一種形式,有時在屋內圍火塘或桌子而舞,有時在場壩上隨意圍圈而舞,周而復始的圓中洋溢的是群眾自娛的喜悅之情。

除此之外,嵐安鍋莊祭神前圍羊頭而舞的舞儀,動作中與羌族舞蹈的核心動律軸向轉動相似的左右對稱轉動的形態,為貴瓊語(屬藏緬語族羌語支)的傳統舞目唱詞,藍色長衫搭黑色坎肩馬甲和圍腰的舞蹈服飾,與傳統羌族服飾幾乎一致,等等這些皆與羌族有所聯系??梢娫跊]有文字記載,且本地貴瓊語、傳統民俗瀕臨消亡的時候,嵐安鍋莊中仍保存下了祖先來源的珍貴信息,表現出各民族間唇齒相依的關系,對相關歷史、文化、語言、族群等方面的研究存在重要意義。

如今,隨著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外來文化不斷沖擊著嵐安鍋莊的生存環境。一方面,年長一輩逐年老去,當地民俗文化趨于消失,甚至部分已經消亡。另一方面,部分民眾對嵐安鍋莊文化的珍貴性認知不足,文化認同感和自信心較低,致使群眾傳承基礎薄弱,整體創新發展步調緩慢,嵐安鍋莊面臨著失傳的困境。應基于歷史背景知識的普及宣傳,加深當地人民對嵐安鍋莊獨特風格來源的認知和理解各民族文化與中華文化的關系,使民眾在了解嵐安鍋莊歷史背景的基礎上,透過嵐安鍋莊看到的是驕傲的文化遺產和豐富的中華文化,想起的是祖輩的珍貴記憶,激發的是自豪感與責任感,從知識層面和情感層面堅定人民對嵐安鍋莊的文化認同,由內而外地增強文化自信心,推動構建積極向上的精神家園。

3 嵐安鍋莊教育價值的實現路徑

在把握嵐安鍋莊雙重教育價值的基礎上,筆者運用“象征教育法”搭建起嵐安鍋莊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的橋梁,進一步探索教育價值的實現路徑?!跋笳鹘逃ā笔侵附逃呃媚晨筛兄?,能表達某種深層含義的媒介物,通過引發聯想,激發情感等方式,向教育對象傳遞價值觀念和思想文化的一種特殊教育手段,常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11]。象征物的選擇范圍包含物品、人物、儀式活動等。該方法的具體實施步驟包含確立思想教育目標,選擇象征物,闡述象征意義三部分。教育過程中教育者要突出象征物與思想目標相一致的正面的象征意義,由淺入深地將代表和體現教育觀念的象征符號印刻在教育對象心中,達到被教育者在接觸、認識和思考象征媒介的過程中,自然接受其所表達價值觀念的效果[11]。以民族民間舞蹈為象征物,將“象征教育法”與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相結合,既助于探索民間舞蹈深層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舞蹈教育目標的深化,又切實推動著藝術賦能思政教育,落實思想政治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

嵐安鍋莊作為非物質形態的文化遺產,處于象征物的選擇范圍內,并具備著使用該方法的基本條件,一是可感知的動作形態和風格特點,二是外在形態背后深厚的民族文化內涵,這些深層意義正包含著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相關的知識要點和價值觀念有待提煉與強化。因此,在實施舞蹈教學前確定教育目標為:使教育對象把握民族民間舞蹈風格特點、文化內涵,提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選擇嵐安鍋莊為象征媒介,通過歷史學習、形態對比、文化解讀、情感激發等方式,來傳遞鍋莊形態背后有助“鑄牢教育”的象征意義。使教育對象通過象征媒介外在風格特點的直接感知,了解嵐安鍋莊背后多民族交往史實、紅色革命故事和珍貴古羌血脈,進而達到促進各民族團結互助、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堅定文化認同,提升文化信心的間接感知,并付諸實際行動于文化傳承與民族交往。

而除了有價值的教學內容與可采用的教學方法,還需要教育機會、教育對象和教育場所等才能完成整個教育過程。但在嵐安鍋莊的實際發展中,教學方面存在著不可忽視的現實問題:教育價值并未受重視、教授內容淺、教學機會少。內容上,僅停留于一段舞蹈形態的教學,極少涉及文化內涵的解讀。要么著重健身功能成為中小學課間操的一部分,要么出于展演目的進行節目排練。教學的對象僅有嵐安鄉九年制中學的學生,每年一次相對穩定地進行課間操教學。除此之外,便是需要演出時,會面對鄉上民眾和瀘定縣舞蹈隊進行教學。其他教學機會極少,皆是通過非遺傳承人在特定的時間點和稀少的交流機會中展開,如以往瀘定縣開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活動,以及在四川民族學院的非遺進校園活動。應合理運用其歷史文化等資源,積極從學校層面的美育和專業教學,以及社會層面的普及教學兩方面來創造機會實現嵐安鍋莊的深層教育價值。

學校層面上,在推動開展非遺進校園的展演、講座活動基礎上。由省級傳承人和縣文化館聯合制作嵐安鍋莊的特色課堂,運用象征教育法,以風格特點的介紹(或舞蹈形態的訓練)、文化內涵解讀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為教學目標。既可成為音樂舞蹈類實踐訓練課和鑒賞討論課中的一部分,又可與其他學科課堂教學相結合,成為理論課中的一個亮點。一方面進入當地中小學的美育課堂,面向中小學生,另一方面進入本科與??圃盒?,面向舞蹈專業學生,作為地域性特色舞蹈成為民族民間舞蹈課程的拓展部分。

社會層面上,通過線上線下兩條途徑進行普及教學,一是借助科技的力量,制作線上視頻課程,通過文化館公眾號、視頻號等線上平臺進行普及教學;二是在縣文化館和鄉文化站開設周期性的非遺公益課程。整體做到教育目標的深化、教育內容的完善和教育對象的多層級覆蓋,循序漸進地將嵐安鍋莊融入不同的教育場景中,立體環繞式地樹立起嵐安鍋莊這個象征媒介,最終實現嵐安鍋莊促進本民族文化認同與自信,各民族交流與團結的深層教育價值。

參考文獻

[1]邊巴拉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N].人民政協報,2023-03-23(3).

[2]蘇婭菲.新時代民族舞蹈創作題材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塑造與表達:以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參評作品為例[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23(2):88-92.

[3]紅星央宗.中華民族共同體視閾下的文化認同路徑與藝術實踐向度:以群舞作品《歡騰的高原》《雪域暖陽》《康鼓弦音》為例[J].西藏藝術研究,2022(4):10-18.

[4]商愛玲.鑄牢大學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18,20(1):3-8.

[5]任新建.茶馬古道的歷史變遷與現代功能[J].中華文化論壇,2018(S2):53-55.

[6]凌立,黃惠烽.川藏茶馬古道對瀘定嵐安興衰的影響[J].四川民族學院學報,2019,28(1):1-5.

[7]瀘宣,劉小兵,甲央.紅色嵐安、貴瓊古寨:從歷史深處走來的康養休閑盛地[N].康巴傳媒,2019-04-25.

[8]郭聲波.貴瓊人的來源與遷徙初探[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3):8-13.

[9]賈安林.“篝火之舞”與“連袂踏歌”:藏緬語族圈舞文化特征和功能[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5(2):60-64.

[10]蔣文靜,祖力亞提·司馬義.學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邏輯層次及實踐路徑[J].民族教育研究,2020,31(1):13-21.

[11]焦成舉.淺析思想政治象征教育方法[J].思想教育研究,2016(8):30-32.

[12]郝時遠.文化自信、文化認同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40(6):1-10.

[13]孟凡東,王占斌.新時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化建設路徑探析[J].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1(4):36-41.

[14]張前,張曉紅.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化實踐[J].貴州社會科學,2019(11):32-37.

Arts Empowerment, Working Together for Integration: an Analysis of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LanAn GuoZhuang

Dun Xinlan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 Chendu

Abstract: LanAn GuoZhuang is a Tibetan folk dance circulating in LanAn Township, Luding County, Ganzi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Sichuan Province, which was listed as a provinci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2014.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ging a strong sense of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takes LanAn GuoZhua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based o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analyses its intrinsic connection with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and finds that LanAn GuoZhuang plays a unique educational value in reviewing the historical facts of multi-ethnicity “triple-crossing”, remembering the story of the red revolution, and refreshing the memory of ancestors in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mensions, and passing on cultural heritage. In terms of realising the educational value,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symbolic education method be combined with the teaching of the potjang, and that it be carried out through both school education and social education.

Key words: The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Symbolic education method; LanAn GuoZhuang; Educational value

猜你喜歡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價值
正確認識“多元一體”是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關鍵
1912至1949年期間中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強化
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對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形塑與修正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路徑研究
建構與解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中的民族主義因素
小學數學概率統計的教育價值與教學例析
論教育價值與教育目的的關系
從教育價值探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創新
團結穩疆視閾下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考
初中語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價值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