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疼痛接受在老年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心理一致感與應對策略間的中介效應

2024-03-21 11:04劉芩慈吁芬周江玲吳佳麗王冬琴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24年3期
關鍵詞:條目效應問卷

劉芩慈 吁芬 周江玲 吳佳麗 王冬琴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西省南昌市, 330006)

腰椎間盤突出癥(LDH)是內外因素導致的腰椎退行性病變,老年人由于骨質疏松、椎間盤改變等因素,更易發生LDH[1]。而LDH 最突出的表現為腰背慢性疼痛,對于老年患者,慢性疼痛會嚴重影響日?;顒幽芰εc功能狀態,并發心理情緒,降低生活質量,增加醫療與家庭負擔[2]。疼痛作為其中關鍵的應激源,在不同的應對策略下會出現應激水平差異,正向應對策略被定義為患者主動、積極應對疼痛,可減輕疼痛度及其造成的不良影響,緩解功能障礙[3]。因此,改善應對策略是LDH 康復過程的重點。應對策略是個體為解決事件、解除不平衡狀態所實施的靈活調節行為方式,也是壓力環境下調節情緒反應的重要行為措施。目前關于LDH的應對策略水平及其影響變量還有待明確。心理一致感是有益健康模型所闡述的核心理論,主要指個體心理傾向的內部穩定性,反映個體的感知、認識,心理一致感水平高的患者在面對疾病時認為是可理解、可控制的,更傾向于積極管理[4]。故推測心理一致感可能影響應對策略。疼痛接受是指疾病疼痛期間參與活動,不逃避、退縮,追求生活質量。有關研究表明,疼痛接受能夠直接影響功能狀態,還可作為中介效應影響思想對功能的作用[5]。疼痛接受也受到個體認知、心理的影響,接受度高的患者情緒功能更好[6]。提示疼痛接受與心理的相關性。目前我國關于疼痛接受的研究尚處初期階段,本研討則探討疼痛接受在老年LDH 患者心理一致感與應對策略間的中介效應,以期為醫護人員加強干預、改善老年LDH 患者應對策略提供參考依據?,F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本研究屬于橫斷面研究,選取2022 年1 月—2023 年4 月醫院門診及住院的老年LDH 患者為調查對象。根據Kendall 計算法,樣本數為自變量的10~15 倍,本研究預估有15 個自變量,則需納入樣本數150~225 例,考慮樣本不合格率15%,則需納入173~259 例,本研究最終納入259 例患者。納入條件:①符合《腰椎間盤突出癥診療指南》[7]中的診斷標準;②年齡≥60 歲;③疼痛持續時間>3 個月;④意識清楚,理解、認知、表達能力正常。排除條件:①合并腰椎腫瘤、腰背肌筋膜炎、腰椎管狹窄等其他腰部疾??;②伴其他病因(腎結石等)所致的腰痛;③有腰椎手術史;④合并嚴重慢性疾?。ㄐ牧λソ?、高血壓、糖尿病等)以及肝、腎等臟器功能障礙;⑤言語障礙、精神疾病、心理疾病、家族精神疾病史者。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要求,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編號:2022 醫研倫快審第(4-013)號?;颊吲浜险{查,知情同意本研究。

1.2 調查工具

1.2.1一般資料調查表 自行設計,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居住地、居住狀態、婚姻狀況、家庭人均月收入、醫療支付方式、LDH 突出部位、病程、疼痛部位、疼痛時間、疼痛程度。

1.2.2應對策略問卷-修正版(CSQ-R) 該問卷由Riley 等[8]修訂而成,2011 年國內賀婷等[9]翻譯問卷并應用發現問卷Cronbach’sα系數0.788~0.941,適用于疼痛患者的應對方式評估。CSQ-R問卷包括6 個維度:分散注意力(6 個條目)、厄運感(6 個條目)、忽視疼痛(5 個條目)、逃避疼痛(3 個條目)、勇敢面對(4 個條目)及祈禱(3 個條目),共27 個條目,各個條目采用Likert 7 級形式進行評分,0~6 分代表“從不”到“總是”,總分0~162分,評分高低代表調查對象采用此應對策略水平的高低。問卷Cronbach’sα系數0.874,信效度較好。

1.2.3簡易慢性疼痛接受問卷(CPAQ-8) 在接受與認可理論基礎上,Mccracken 等[10]將CPAQ 修訂為20 個條目的問卷,而Fish 等[11]簡化為8 個條目的問卷,即CPAQ-8;且2014 年國內辛程等[12]翻譯形成了中文版CPAQ-8,結果證實問卷信效度良好(Cronbach’sα系數0.853),適合應用于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疼痛接受程度的評估。CPAQ-8 評估活動參與(條目1、3、5、6)、疼痛意愿(條目2、4、7、8)共2 個維度,各個條目采用Likert 7 級形式予以評分,0~6 分代表“從不”到“總是”,總分0~48 分,評分越高說明調查對象的疼痛接受度越高,即越能承受疼痛的影響。

1.2.4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 量表由國外Antonovsky[13]編制,2005 年國內包蕾萍等[14]學者對SOC-13 完成了漢化與修訂,通過1828 名被試者調查證實漢化修訂的SOC-13 具有較高的內部一致性信度及項目區分度。SOC-13 包括3 個維度:可控制感、可理解感、意義感,分別4 個條目、5 個條目、4 個條目,共13 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1~7 分(“從來沒有”到“經?!保┑腖ikert 7 級計分法,其中5 個條目為反向計分,SOC-13 總分13~91 分,評分越高提示調查對象的心理一致感水平越高。量表Cronbach’sα系數0.837,信效度較好。

1.3 資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調查研究前進行了相關文獻調研、專家咨詢,且在經過醫院部門批準及專門的調查統計培訓后,由責任調查員進行問卷調查與資料收集。采用統一指導語闡明調查事項、問卷填寫方法等,強調無記名方式,確保調查內容保密性;對于不便自主填寫的患者由調查員復述問卷內容,以問答方式完成調查,并確認答案。問卷當場發放與回收,本研究共發放259 份問卷,收回252 份有效問卷,有效率97.30%。

1.4 數據分析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5.0 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率比較行χ2檢驗;CPAQ-8、SOC-13 評分與CSQ-R評分的相關性采用Pearson 相關分析;采用線性回歸分析疼痛接受的中介作用,并采用AMOS 21.0 軟件建立以心理一致感為自變量、以疼痛接受為中介變量、以應對策略為因變量的結構方程模型,對中介效應進行驗證分析。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老年LDH 患者基本情況

252 例老年LDH 患者基本情況見表1。

表1 252 例老年LDH 患者基本情況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of 252 elderly patients with LDH

2.2 老年LDH 患者調查評分情況

252 例老年LDH 患者CSQ-R評分69.30±6.77 分,SOC-13 評分61.85±9.66 分,CPAQ-8 評分25.03±5.26分,見表2。

表2 252 例老年LDH 患者調查評分情況Table 2 Survey scores of 252 elderly patients with LDH

2.3 老年LDH 患者心理一致感、疼痛接受與應對策略的相關性

Pearson 相關性分析顯示,老年LDH 患者心理一致感、疼痛接受與應對策略均呈正相關(r=0.563、0.553,P<0.05),見表3 及圖1。

圖1 老年LDH 患者心理一致感、疼痛接受與應對策略的相關性Figure 1 Correlation between psychological coherence, pain acceptance and coping strategie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LDH

表3 老年LDH 患者心理一致感、疼痛接受與應對策略的相關性Table 3 Correlation between psychological coherence, pain acceptance and coping strategie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LDH

2.4 疼痛接受在老年LDH 患者心理一致感與應對策略中的回歸分析

以線性回歸分析法評估疼痛接受在老年LDH患者心理一致感與應對策略中的中介作用。第1 步:以應對策略(Y)作為因變量,心理一致感(X)作為自變量,回歸分析顯示心理一致感可正向預測應對策略(b’=0.563,P<0.05),并能解釋31.4%的變異。第2 步:以疼痛接受(M)作為因變量,心理一致感(X)作為自變量,回歸分析顯示心理一致感可正向預測疼痛接受(b’=0.559,P<0.05),并能解釋31.0%的變異。第3 步:以應對策略(Y)作為因變量,心理一致感(X)、疼痛接受(M)作為自變量,回歸分析顯示心理一致感、疼痛接受對應對策略有正向預測作用,可解釋39.5%的變異。但心理一致感的預測效應從0.563 下降至0.370,說明疼痛接受在心理一致感與應對策略間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見表4。

表4 疼痛接受在老年LDH 患者心理一致感與應對策略中的回歸分析Table 4 Regression analysis of pain acceptance on psychological coherence and coping strategies in elderly LDH patient

2.5 疼痛接受在老年LDH 患者心理一致感與應對策略中的中介效應

研究顯示中介模型的95%CI均不包含0,說明疼痛接受在老年LDH 患者心理一致感與應對策略間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心理一致感對應對策略的效應值為0.259,疼痛接受在心理一致感與應對策略間的中介效應值為0.136(95%CI=0.072~0.220),見表5。另根據中介效應理論構建中介效應路徑圖,見圖2。

圖2 疼痛接受在老年LDH 患者心理一致感與應對策略中的中介效應路徑圖Figure 2 Path diagram of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pain acceptance on psychological coherence and coping strategies in elderly LDH patients

表5 疼痛接受在老年LDH 患者心理一致感與應對策略中的中介效應Table 5 Mediating effect of pain acceptance on psychological coherence and coping strategies in elderly LDH patient

3 討論

3.1 老年LDH 患者應對策略的現狀

應對策略是個體為解決事件、解除不平衡狀態所實施的靈活調節行為方式,也是壓力環境下調節情緒反應的重要行為措施。己有相關研究認為,不同的應對策略可降低或增加應激反應的水平,而同一應對策略在某個應激源中可以減輕應激反應,在另一應激源中也可能增加應激水平。在老年LDH 患者中,慢性疼痛被定義為一種應激源,而應對策略則被認為是LDH 患者有目的地處理慢性疼痛所做的努力。本研究結果顯示,252 例老年LDH 患者CSQ-R評分69.30±6.77 分,略高于國內羅海萍等[15]報道的56 分,可能與發病人群特點、地區差異、病例數等有關,且可能與近年來臨床加強了多方面干預有關。通過維度評分發現分散注意力、勇敢面對得分居高,逃避疼痛評分相對較低,說明老年LDH患者采取勇敢面對舉措的頻率較高,疼痛應對策略相對積極。但在上述賀婷等[9]報道中顯示疼痛患者存在消極應對,勇敢面對評分的中位數為2.75 分,主要與癌性疼痛度高有關。而本研究LDH 患者的疼痛程度以中度為主,故應對策略相對積極,但仍提示應對水平有較大改善空間。

3.2 老年LDH 患者心理一致感、疼痛接受與應對策略的相關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LDH 患者心理一致感SOC-13 評分61.85±9.66 分,處于中等水平,與譚琳等[16]報道相似,但略高于國內王志羽等[17]報道的57.13±14.02 分、陳麗等[18]報道的55.67±9.23分。分析在于上述報道病例為老年共病患者、癌癥患者,因此可理解、可接受及可控制水平可能相對低。且相關性分析顯示心理一致感與應對策略呈正相關(r=0.563)。即心理一致感水平越高,應對策略越積極。這與徐帆等[19]研究相似,其報道心理一致感與積極應對正相關(r=0.320)。究其原因,心理一致感是反映心理健康的重要因子,其水平高能夠幫助老年患者更好認識、理解、對待應激事件。相關研究也表明,心理一致感強能夠促使患者在面對疼痛、壓力事件時更傾向于選擇適宜的、積極主動的應對方式[20-22]。這側面印證了心理一致感對應對策略的預測性。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LDH 患者CPAQ-8 評分25.03±5.26 分,與潘麗等[23]報道的慢性退行性腰痛患者CPAQ-8 評分21(16,29)分相接近。且相關性顯示老年LDH 患者疼痛接受與應對策略呈正相關(r=0.553)。即疼痛接受度越高,應對策略越好。Marcelino 等[24]研究表明,疼痛接受度和疼痛意愿所反映的疼痛靈活性會導致日常決定和行為的改變。提示疼痛接受與應對存在聯系。究其原因,疼痛接受水平越高,活動參與、疼痛意愿所帶來的自我效能感越高,疼痛信念越強,更利于老年患者保持積極的態度,進而產生積極的應對策略[25-27]。

3.3 疼痛接受在老年LDH 患者心理一致感與應對策略間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回歸分析提示心理一致感可正向預測應對策略及疼痛接受,分別解釋31.4%、31.0%的變異;心理一致感、疼痛接受對應對策略有正向預測作用,可解釋39.5%的變異。且結構方程模型顯示心理一致感對應對策略的效應值為0.259,疼痛接受在心理一致感與應對策略間的中介效應值為0.136(95%CI=0.072~0.220)。說明疼痛接受在老年LDH 患者心理一致感與應對策略間存在部分中介作用。究其原因:①老年LDH 患者由于其認知、理解力有限,對疾病、疼痛的理解和可控制性感知相對缺乏,可能導致其缺乏對挑戰LDH 及疼痛所帶來的意義感,故心理一致感水平有待提高[28]。健康模型理論指出,心理一致感能夠強化個體面對應激事件時的可利用資源程度,促使其通過適宜的應對方式適應狀態及情緒的轉變,呈現出積極心理趨勢,而健康積極的心理能夠幫助患者積極應對疾病與疼痛,在一定時間維度下通過積極應對方式勇敢面對應激事件[29-31]。②Mahmoud 等[32]研究發現,疼痛接受與應對策略、情緒調節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疼痛接受對應對策略有正向預測性。而心理一致感高會促使患者主動獲取健康信息與活動資源,在面對疾病時接受能力更強,更能夠挖掘潛力、正視事實。國內李冰楠等[33]即研究表明心理一致感作為中介效應會影響疾病接受度(效應值0.381,效應比48.47%),其與接受度呈正相關(r=0.730)。且心理一致感水平更高者在自我掌控與管理中通常表現更強的決心與自信,能夠主動參與活動進行健康管理,接納疾病與疼痛,進而傾向于選擇積極的應對策略[34-36]。因此,臨床可加強心理一致感評估,鼓勵老年LDH患者提高疼痛接受度,采取積極的應對策略,從而緩解疼痛及改善功能狀態。

綜上所述,老年LDH 患者的心理一致感能直接影響應對策略,也能通過疼痛接受間接影響應對策略,疼痛接受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由于客觀條件限制,僅針對醫院老年LDH 患者進行研究,未進行社區情況分析,后續有待改進;此外,心理過程可能受到時間影響,本研究考慮到調查的重復性及患者的依從性、可行性,未選擇不同時點的調查跟蹤。因此,后續有待開展多中心的縱向研究進一步深入。

猜你喜歡
條目效應問卷
鈾對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應
懶馬效應
《詞詮》互見條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應變效應及其應用
問卷網
問卷大調查
問卷你做主
對縣級二輪修志采用結構體式的思考
不服不行的搜索記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