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win-Block 雙期矯治與單純直絲弓矯正技術在早期下頜后縮矯正患兒中的療效對比

2024-03-23 09:16郝天喜
中國醫療美容 2024年1期
關鍵詞:頭影錯頜矯治器

田 華,鄧 剛,郝天喜

(焦作市人民醫院口腔科,河南 焦作,454000)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20 年9 月到2023 年9 月收治的60 例骨性II類下頜后縮錯畸形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組均為30 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7 例,女性13 例;年齡為8~14 歲,平均(10.22±2.73)歲;觀察組患者中男性16 例,女性14 例;年齡為8~14 歲,平均(9.87±2.2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錯頜畸形診斷標準[6],且X線顯示為生長發育高峰前期及高峰期,牙列為替牙晚期及恒牙早期;②頭影測量為下頜后縮畸形,伴隨或不伴上頜前突;③覆蓋〉5mm;④中度以下擁擠;⑤均低角;⑥無口腔外傷史、正畸史;⑦家長簽署同意書;⑧配合度良好。

排除標準:①牙列缺損;②牙列重度擁擠;③高角;④鼻炎、腺扁肥大等鼻氣道阻塞等疾??;⑤合并頜骨囊腫、畸形;⑥合并精神、血液等系統性疾病。

1.3 方法

1.3.1 拍攝頭顱定位側位片及進行頭影測量

實驗組及對照組患者于矯治前及矯治后分別拍攝頭側片,并用dolphin 軟件進行頭影測量,測量指標如下:⑴硬組織指標:上齒槽座角(SNA),下齒槽座角(SNB),上下齒槽座交角(ANB);下頜平面角(MP-SN);下頜綜合長度(Ar-Po),下頜體長度(Gn-Go),下頜升支高度(Ar-Go),上中切牙-SN平面交角(U1-SN),下中切牙-下頜平面交角(L1-Mp)。⑵軟組織指標:上唇-審美平面距(Ls-E),下唇審美平面距(Li-E),鼻唇角。

1.3.2 矯治方法

對照組采用直絲弓矯治技術,上頜粘結天天自鎖托槽,排齊整平上牙列,活動平導打開咬合,待咬合打開后粘結下半口托槽,下牙列整平后36-46連扎,配合頜間II類牽引(5/16橡皮圈,ormco),引導下頜向前。觀察組:咬合重建,下頜前伸5~8m,前牙垂直打開2mm,利用咬合蠟轉移咬合關系上架,若上牙弓狹窄可放置螺旋擴弓器,每月復診一次(擴弓每天1次或每2天1次,自行用專用鑰匙進行加力,每次1/4圈,2周復診一次),3個月后逐漸調磨墊高度。所有患兒需全天佩戴Twin-Block矯治器。8個月后去除矯治器,使用直絲弓矯治技術簡單排齊整平,精細調整咬合關系。

1.4 觀察指標與療效判定標準

療效判定標準[7]:畸形牙齒咬合正常,排列整齊,符合Andrews正常頜六項標準,錯頜畸形改善情況與治療前相比≥60%為顯效;存在少數牙齒咬合不正常情況,傾斜牙扭轉牙未完全矯正,但大致符合Andrews正常頜六項標準,錯頜畸形改善情況與治療前相比為30%~60%為有效;咬合關系不正常,且不符合Andrews正常頜六項標準,錯頜畸形改善情況與治療前相比<30%為無效??傆行?(顯效人數+有效人數)/總人數×100%。

分別在治療前后采用口腔錐形束掃描成像進行檢測兩組患兒關節窩寬徑、關節前間隙、關節后間隙、關節上間隙、髁突前后徑、髁突高度相關參數表達水平。

測量治療前后對兩組患兒頭影測量指標,上下齒槽座(ANB)角、下齒槽座(SNB)角、上齒槽座(SNA)角、下頜平面角(Mp-SN)、下頜綜合長度(Ar-Po)、下頜升支高度(Ar-Go)、下頜體長(Go-Gn)、上中切牙-SN平面角(U1-SN)、下中切牙-下頜平面角(L1-Mp)、上唇審美平面距(Ls-E)、下唇審美平面距(Li-E)、鼻唇角。

1.5 統計學方法

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 23.0對本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百分比(n/%)表示,進行χ2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6.67%明顯高于對照組76.67%(P<0.05),見表1。

表1 臨床療效對比(n,%)

2.2 矯治時間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矯治時間(15.36±2.51)個月長于對照組(10.52±2.42)個月(P<0.05)。

2.3 顳下頜關節參數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兒關節窩寬徑、關節前間隙、關節后間隙、關節上間隙、髁突前后徑、髁突高度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關節窩寬徑對比無明顯差異,關節前間隙減小,觀察組高于對照組,關節后間隙、關節上間隙、髁突前后徑、髁突高度均增加,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顳下頜關節參數對比(,mm)

表2 顳下頜關節參數對比(,mm)

注:*表示與治療前相比P <0.05。

2.4 頭影測量結果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兒ANB角、SNB角、SNA角、Mp-SN、Ar-Po、Ar-Go、Go-Gn、U1-SN、L1-Mp、Ls-E、Li-E、鼻唇角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SNB、Mp-SN、Ar-Po、Ar-Go、Go-Gn、鼻唇角均增大,ANB、U1-SN、L1-Mp、Li-E、Ls-E減小,且觀察組變化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頭影測量結果對比()

表3 頭影測量結果對比()

注:*表示與治療前相比P <0.05。

3 討論

兒童在替牙期受到遺傳、環境等因素影響,較高概率會出現牙齒畸形情況,其中下頜后縮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錯畸形,前牙深覆合、面下1/3垂直高度降低,對患者的咬合關系及頜面部美觀有較大的影響[8-9]。因其治療有時間要求,一般需要在生長發育高峰前期一年到生長發育高峰期治療效果最好。臨床上,有學者認為針對骨性II類下頜后縮病人,功能性矯治器可使髁突在關節窩中向前、向下移位,并使顳下頜關節發生適應性改建,從而促進下頜骨的生長,同時改善咬合關系及側貌[10-11]。Twin-Block矯治器發明于1982年,由CLARK博士發明[12],廣泛應用于臨床,為導下頜向前的功能性矯治器的代表。兒童替牙期及恒牙早期錯畸形矯正方面應用單純直絲弓矯正技術效果也較好,且操作簡單,美觀度高。兩種技術對于錯頜畸形的治療均具有顯著優勢[13]。

基于此,本研究針對我院兒童替牙期及恒牙早期錯頜畸形患兒分別采取Twin-Block矯治器與直絲弓矯正技術進行治療。最終結果表明,采取Twin-Block矯治器雙期矯治對于兒童替牙期及恒牙早期錯頜畸形的治療效果優于單純直絲弓矯正技術,與Papageorgiou SN等[14]研究相符。還有研究發現[15],采取Twin-Block矯治器能夠改變患者的齒槽和骨骼結構。這主要是因為,Twin-Block矯治器對于頜骨會產生持續本體刺激,進而增加下頜長度,同時摘取方便,舒適度高,患兒佩戴依從性較好,進而提升錯頜畸形的矯正效果。另外有研究發現[16],Twin-Block矯治器能夠促進髁狀突重建,改變關節盤位置,繼而促進髁狀突前移,與本研究結果相符。本研究發現,治療后,兩組患兒關節前間隙減小,觀察組高于對照組,關節后間隙、關節上間隙、髁突前后徑、髁突高度均增加,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SNB、Mp-SN、Ar-Po、Ar-Go、Go-Gn、鼻唇角均增大,ANB、U1-SN、L1-Mp、Li-E、Ls-E減小,且觀察組變化大于對照組(P<0.05)。由此證明,采取Twin-Block矯治器能夠更加有效促進下頜骨生長發育,同時內收前牙改善患兒面部側面觀。這主要是因為,Twin-Block矯治器通過咬合重建并依靠雙斜面墊固定增加下頜遷移力量,同時在上頜矯治器內置入螺旋擴大器,能夠更加有效擴大上頜牙弓,解除上牙弓狹窄對下頜向前生長的干擾,發揮出矯正深覆蓋和改善面型的積極作用[17-18]。錯頜畸形患兒多存在深覆蓋情況,垂直向調整對矢狀改變具有著紅藥作用,其治療關鍵是能夠打開牙頜。Twin-Block矯治器可通過前導下頜啟動髁突適應性改建應答,糾正深覆蓋,促進頜骨重塑。另外,Twin-Block矯治器能夠促進生長狀態關節重建,增加高度,在關節窩內位置更向前、向下,矯正效果顯著[19-20]。

最后,本研究結果表明,雖然采取win-Block矯治器進行雙期矯治比單純正畸治療療程略長,但其治療效果更加可靠。綜上所述,Twin-Block矯治器配合直絲弓矯治技術雙期矯治器與單純直絲弓矯正技術相比治療替牙及恒牙早期錯畸形療效顯著,可改善患兒側貌,可作為兒童替牙期及恒牙早期錯畸形的首選治療方案。但由于本研究數據樣本量過少、隨訪時間較短,且缺乏對于遠期并發癥的相關分析,還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還需在后續研究中增加樣本量進行持續深入分析。

猜你喜歡
頭影錯頜矯治器
矯正方式有很多,適合自己最重要
CBCT三維頭影測量常用指標的初步探索
正常咬合與錯頜畸形磁性覆蓋義齒種植體生物力學比較分析
無托槽隱形矯治器與固定矯治器用于口腔正畸治療的臨床比較
錯頜畸形 不僅傷牙還傷臉
數字化頭影測量在正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自貢地區學生錯頜畸形調查與分析
口腔正畸學中三維頭影測量技術的臨床應用評價
上頜牙合墊加前方牽引矯治乳牙反牙合的頭影分析
自鎖托槽矯治器在成人牙周病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