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學校本課程中融合民族特色文化的勞動教育實踐研究
——以黔南地區為例

2024-04-08 12:16羅丹
教書育人 2024年1期
關鍵詞:黔南民族特色鹽酸

羅丹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勻第一中學)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高中學習不再局限于純粹的理論知識和生活技能,而是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包括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勞動教育作為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對于學生的發展至關重要。高中化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融入勞動教育符合高中化學本身的特點,也能幫助學生快速理解化學的一些復雜知識,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科素養,豐富校本教材的內容。

黔南民族特色文化是貴州南部獨特的地域文化形式,挖掘黔南民族地區三大特色工藝,平塘牙舟陶藝、三都九阡酒釀造、獨山鹽酸菜發酵中的化學知識體系,將其融入高中化學勞動教育中,不僅有利于構建更加高效的高中化學教學,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一、化學校本課程中融合民族特色文化的勞動教育實踐的意義

(一)有助于彰顯化學校本課程的育人價值

化學校本課程是指由學校自行規劃、設計和實施的課程,與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形成對應關系。它強調以學生的興趣為主導,注重培養學生的化學知識與技能,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

融合了民族特色文化的勞動教育實踐激發了學生對本民族傳統知識和技藝的興趣,進一步激發他們在化學領域的創新思維?;瘜W知識與實踐密切相關,勞動教育為學生提供了運用化學知識的實踐機會。

(二)有助于推進學生的健康與全面發展

高中化學校本課程中融合民族特色文化的勞動教育實踐可以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和認同自己的民族文化。通過參與同化學相關的民族傳統文化活動或實踐,學生可以深入了解民族特色的化學知識、技藝和傳統工藝,增強對文化的認同感。

同時,民族特色文化中常常蘊含著獨特的創新思維和創造力。將這些特點融入勞動教育實踐中,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力。學生可以通過參與具有民族特色的化學實驗,發掘和運用民族文化的智慧,培養解決問題和創新思維的能力。

二、黔南地區民族特色勞動文化中的化學資源

(一)平塘牙舟陶藝

《平塘縣志》記載了貴州平塘縣牙舟鎮興陶村的牙舟陶器燒制技藝。牙舟陶工藝的特點是精湛的陶器制作技藝以及古樸而敦厚的造型風格。它在中國陶瓷界獨樹一幟,具有極高的觀賞性和藝術性。牙舟陶器的制作過程嚴格。作為傳統手工藝品,牙舟陶器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記憶,體現了當地民族的智慧和創造力。

(二)九阡酒釀造

九阡酒是黔南州三都水族的傳統名酒,有著1000 多年歷史的高品質原生態健康酒。九阡酒是用當地的摘糯、紅糯等優質糯米為原料,用特制曲藥發酵,利用水族獨特傳統工藝釀制而成。是“水族三寶”之一。三都九阡酒釀造廠釀造的酒類產品,既是美食,也是黔南民族地區文化的代表。

(三)獨山鹽酸菜制作

獨山鹽酸菜源于明代,有著“中國最佳素菜”的美譽。其以獨山附近出產的一種優質青菜為主要原料。獨山鹽酸菜通過代代相傳的制作技藝,傳承了黔南民族地區豐富的飲食文化和傳統智慧。它不僅是一種美食,更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黔南民族地區人民智慧與創造力。

將獨山鹽酸菜廠建設成為高中化學勞動教育校外化學綜合實踐基地,學生可以獲得實踐學習的機會,可以將學到的化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制作鹽酸菜的過程中。這樣的實踐活動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勞動能力,同時也能夠加深他們對鹽酸菜制作工藝、化學原理和文化背景的理解和體驗。

三、高中化學校本課程中融合民族特色文化的勞動教育

(一)形成以化學為載體的勞動教育課程

通過以化學為載體的勞動教育課程,選擇與勞動教育相關的實驗項目,例如,制作肥皂、自制清潔劑、水質檢測等。通過實際操作和實驗,讓學生親身體驗勞動的過程,了解產品的制作原理和化學反應的基本原理。

在實驗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動手能力。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學習正確使用實驗儀器、操作實驗步驟、記錄實驗數據等,使學生獲得實踐技能與化學知識。在進行勞動實踐的同時,教師應強調安全意識和實驗室操作的規范。學生需要了解和遵守實驗室安全規則,掌握實驗室個人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并培養對勞動安全的重視和責任感。

在實踐中,注意將融合民族特色文化的勞動教育和高中化學校本課程中的實踐操作相結合。如選擇與黔南民族傳統文化相關的實踐項目,組織學生走訪黔南地區的農田、工坊、傳統村寨等地,與當地民眾交流了解他們的傳統工藝和文化,開展特色項目實踐。同時,在化學實驗中加入黔南民族文化元素。

通過將高中化學勞動教育與黔南民族特色文化融合,學生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和體驗黔南民族的傳統文化,培養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保護意識。這樣的實踐活動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增強他們對黔南民族文化的認識和興趣。

(二)形成校本教材

在高中化學校本課程中開展具有民族特色文化的勞動教育,可以形成勞動教育校本教材,以滿足教學需求和傳承民族特色文化。教材需要對黔南民族地區特色文化資料和文獻進行收集,以了解其背景和與化學相關的內容,然后將化學知識與民族特色文化緊密結合,設計與勞動教育相關的實踐項目。

在高中化學中開展具有民族特色文化的勞動教育,勞動教育校本教材將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賞民族文化,同時結合化學知識進行實際應用和探索,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三)建設校內外綜合實踐基地

通過建設融化學教育和勞動教育為一體的校內外綜合實踐基地,培養學生實踐化學知識和工作技能,提升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這樣的基地會積極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科理解,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為未來的學習和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1.校內勞動實踐基地

學校根據自身的特點和資源情況,選擇與學校課程或學生興趣相關的方向,建立化學科學實驗室、生物科學實驗室等。同時根據勞動基地的類型,設計與課程或學生興趣相關的實踐項目。

2.校外綜合實踐基地

平塘牙舟陶藝廠。將平塘牙舟陶藝廠建設成為高中校外化學綜合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讓他們深入了解和體驗牙舟陶器的制作工藝和化學原理。

三都九阡酒釀造廠。學生可以獲得真實的釀酒制作體驗,結合化學知識和實踐技能。這樣的實踐活動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團隊合作和創新思維,并豐富他們對釀酒工藝、化學原理和文化背景的理解。

獨山鹽酸菜廠。學生可以獲得實踐學習的機會,將學到的化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制作鹽酸菜的過程中。這樣的實踐活動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勞動能力,同時也能夠加深他們對鹽酸菜制作工藝、化學原理和文化背景的理解和體驗。

四、高中化學課程中融合民族特色文化的勞動教育案例

(一)重走平塘牙舟陶藝廠

活動目標:了解陶瓷的制作原理和工藝過程;探究陶瓷制作中化學知識的應用;激發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興趣和學習動力。

活動安排:

準備階段:牙舟陶是平塘縣的一項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工藝,與當地的民族文化息息相關。課堂上教師引入關于牙舟陶傳說,介紹陶瓷制作的背景和意義。

介紹案例活動的目標和重要性。組織學生預習相關化學知識,包括陶瓷的成分、燒制過程等。

實地參觀:前往平塘牙舟陶藝廠進行實地參觀,與陶藝師傅互動交流。觀察陶瓷制作的各個環節,包括原料準備、成型、干燥、燒制等過程。

化學知識探究:學生觀察和記錄陶藝師傅在制作過程中所使用的原料和工藝的變化。引導學生討論和思考,探究陶瓷制作中的化學反應、燒制溫度對陶瓷性質的影響等問題。

交流分享:學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通過探訪校外化學綜合實踐基地平塘牙舟陶藝廠,學生可以了解陶器材料的選取、手工造型和裝飾等環節,并學習到其中涉及的化學知識和原理,加深他們對牙舟陶器的認識和體驗。同時,學生也可以從這項工藝中體會到黔南民族人民對牙舟陶藝的獨特見解和創造力,激發他們對于黔南地區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傳承。學生通過牙舟陶的制作過程和欣賞陶器作品,更深入地了解平塘縣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了解本地獨特的歷史底蘊,激發他們愛家鄉愛國的思想。

(二)我在三都九阡酒釀造廠釀酒

活動目標:了解釀酒的基本原理和工藝過程;探究釀酒過程中化學知識的應用;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活動安排:

準備階段:介紹釀酒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以及活動的目標和重要性。組織學生預習相關化學知識,包括酒的成分、發酵過程等。

觀摩階段:前往三都九阡酒釀造廠進行實地參觀,與釀酒師傅互動交流。觀察釀酒的各個環節,包括原料選擇、糖化、發酵、蒸餾等過程。

實踐體驗:學生分組進行酒釀制作實踐,根據釀酒師傅的指導,親自參與酒的釀造。

化學知識探究:學生在制作過程中,觀察和記錄所使用的原料和工藝的變化。引導學生討論和思考,探究釀酒過程中的化學反應、發酵條件對酒的品質和口感的影響等問題。

展示:學生進行實踐成果的總結和展示,分享自己的制作經驗和感悟。

教師引導學生從化學角度解釋他們在釀酒過程中遇到的現象和問題,并與課堂上學習的化學知識進行關聯。

通過這個案例活動,學生能夠參與到酒釀造過程中,加深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團隊合作精神以及對化學學科的興趣。

(三)《酸菜制作的秘密》

活動目標:了解獨山鹽酸菜的制作過程;探索獨山鹽酸菜制作的秘密,通過化學的角度來理解鹽酸菜的制作過程。

活動描述:在這個案例中,一起探索獨山鹽酸菜制作的化學過程和關鍵要點。學生將親自觀摩并參與部分鹽酸菜的制作,并通過觀察、記錄和分析,了解其中的化學秘密。

活動安排:

準備工作:學生積極主動地了解酸菜制作的基本原理和過程,包括發酵和乳酸菌的作用。他們可以通過查閱資料或與老師進行討論,了解鹽酸菜制作中鹽的作用和相關的化學反應。

制作鹽酸菜:學生將根據獨山鹽酸菜廠工作人員指導完成制作。

觀察和記錄:學生觀察記錄不同時期青菜的顏色、質地、氣味以及發酵容器中pH 值等相關信息。

分析和討論:學生將收集所有的觀察和記錄數據,并與同學們進行討論。

總結:學生將總結他們的觀察和分析結果,并準備一個簡短的報告或展示,向同學們分享他們對獨山鹽酸菜制作的化學秘密的理解。

通過這個活動,學生深入了解了獨山鹽酸菜制作過程中的化學原理,并通過實際操作和觀察,加深對化學反應和物質轉化的理解。同時,他們還深刻理解了鹽酸菜作為獨山的民族個性特色菜肴,既反映了當地的自然環境和人文歷史,也體現了人們對美食的追求和創造力。

通過融合民族特色文化的勞動教育,高中化學課程能夠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認同感。高中化學校本課程中融合民族特色文化的勞動教育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以實現更好的化學勞動教育效果,為祖國的發展打下堅實的人才基礎。

猜你喜歡
黔南民族特色鹽酸
鹽酸泄漏
山·水·鄉愁
——黔南示范小城鎮集錦(之二)
夢回黔南
黔南文藝界3-4月大事記
圖解黔南五年 高歌猛進
合成鹽酸芬戈莫德的工藝改進
鹽酸安非他酮和鹽酸氟西汀治療抑郁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論維漢熟語的民族特色
鹽酸生產裝置技術改造
民族特色是創意設計的靈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