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級管理中需求層次理論運用分析

2024-04-08 12:16沙莎
教書育人 2024年1期
關鍵詞:班級班主任情感

沙莎

(江蘇省如皋市長江高級中學)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可以合理利用需求層次理論中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情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認知需要、審美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超越需要等方面,滿足學生不同層次的需求。

一、需求層次理論及班級管理概說

(一)需求層次理論

亞伯拉罕·馬斯洛是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發起者和重要理論家之一。他創立了需求層次理論。其中,從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他提出了需求層次理論的五階段模型,從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情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其在后來的著作中經過修改完善,又加入了認知需要、審美需要以及超越需要,形成了八階段模型。它們從低到高的排列次序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情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認知需要、審美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超越需要。

需求層次理論最主要的觀點是,動機是個體發展和成長的內在力量,對各層次需求的滿足,對個體人格發展的程度或者境界具有決定性意義。馬斯洛認為,只有滿足了低層次的需求后,人們才會追求更高和實現高層次的需要;在滿足了物質需求后,人們會天然地、自覺地追求高層次的需求。而且在同一時間段內,人們可能需要滿足一種或者多種需求,其中必有一種需求在其中居于主導地位。

(二)班級管理

“教育管理,旨在整合影響教育教學的諸多要素,配置各類資源,提升資源利用效率,以完成教育任務,達成教育目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睘榱耸拱嗉壒芾韺崿F最優化的管理目標,班主任應深入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關注他們生活、學習、心理變化等;樹立班級管理的科學理念,與學生共同制定合理的班級管理制度,逐步形成民主、科學、規范、積極的班級管理模式。

從需求層次理論來看,班主任要把握學生生活需求、學習需要、心理動機等,充分挖掘他們的潛力,及時回應學生做出的進展和進步,使學生不斷打破約束他們進步的各種桎梏。通過諸多角色尋找適應面向不同學生個體的教育,為學生實現自我教育找到突破口,滿足他們的合理需求,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既要尊重、賞識、愛護學生,又要激勵他們自信、自強、自立,形成團結奮進、拼搏進取、執行力強、認真踏實的班風學風。

二、需求層次理論的運用對提升班級管理成效的價值

需求層次理論為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活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參考依據。班主任既要高度重視學生基礎性、較低層次的需求,又要推動學生滿足較高層次的需要。在此過程中,要遵照循序漸進的理念,堅持以學生的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為指導。

(一)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

班主任要采取有效措施滿足學生安全、情感與歸屬的需求、尊重、認知、自我實現、審美,甚至超越的需求。它有利于學生在身心健康的情況下,堅決摒棄自身的錯誤想法和不當行為,更加信任班主任。在此基礎上,學生能夠對班級形成強烈的歸屬感,感受到班級的溫暖、同學的支持和集體的認同。學生可以在班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充分發揮專長和優勢,感受到自己對班級的價值和作用。他們也能夠從班主任和其他學生那里,得到更多的尊重和肯定,使他們對自己充滿信心,對同學充滿熱情,對老師非常尊重。

(二)塑造優良的班風學風

學生普遍存在著旺盛的歸屬和情感需求,他們渴望得到班級同學、老師和團體的理解、關懷和支持,也體現了他們對友愛、溫暖、信任、擔當的需要。班主任通過和不同學生進行交往,塑造優良的班風,優化班級管理活動。班主任可以嚴格要求兼有干部、團員、少先隊員身份的學生,使他們在班級管理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鼓勵有想法、有特長但不是班干部的學生,與他們多交流,鼓勵他們為班級做出更大貢獻,滿足他們自我實現、情感和歸屬的需要。

(三)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學生的自我需求、對班集體的需求不同,班主任應該實施不同的引導策略和管理措施。班主任要采取針對性的策略和措施,創造有利條件,搭建良好的平臺,形成積極奮進、斗志昂揚的班級文化。它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進步,滿足學生對安全、生理、歸屬和情感、尊重、自我實現等多方面的需求。班主任要充分尊重每個學生,堅持“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善于挖掘后進生的長處和優點,幫助他們樹立更多自信,感到自己被尊重,激勵其持續進步。在此基礎上,班主任結合學生自我實現的強烈欲望,幫助學生在班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將本身長處、優勢等充分發揮出來,滿足他們自我實現的需要,也能夠讓其他同學感受到他們的長處和價值。

三、基于需求層次理論的中小學班級管理的現存問題

(一)認知需求層面

中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較快,自我意識不斷強化,三觀正在逐步形成之中,探索未知的世界的好奇心比較強,求知欲旺盛。這些活動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和融入世界,掌握相關知識,免除對未知的焦慮和恐懼,探索事物存在的價值,自己的作用、地位和實際情況。它也能夠使學生更好認識世界、穩定、安全、受到保護、有秩序、能免除恐懼和焦慮等。

從客觀上來講,學生的思想依舊不夠成熟,心智發展依舊不夠成熟,缺乏充足而科學的社會經驗,沒有多少人生閱歷,分析判斷事物運動變化發展的能力比較弱,而且,他們易于受到外界言論、具體情形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在班級管理中,如果沒有對這些學生進行科學的管理和正確的引導,會嚴重影響班級管理的效果。

(二)人際關系處理的問題

從需求層次中歸屬和情感的需要來看,學生在滿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的基礎上,尋求在班級中的歸屬感。不少學生不擅長于處理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和同伴關系。學生來自不同背景的家庭,性格差異比較顯著,一些學生在處理人際關系方面顯得捉襟見肘。學生們在長期相處的過程中出現沖突、摩擦和糾紛,也是在所難免的。但班主任如果沒有及時梳理、學生沒有及時化解這些摩擦,可能會造成“校園霸凌”等嚴重問題。

不少班主任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通常將分數高低當作判斷學生綜合素質優劣的重要標志。但是學校課程比較多,內容繁雜,不少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易于出現逆反心理,或者師生關系比較緊張。而且,不少父母對孩子的學習過度重視,高度聚焦孩子成績,卻忽視了孩子其他領域的合理訴求,親子關系出現裂痕。這些方面的問題如果沒有得到及時合理的解決,都會使學生的情緒、心理易于出現失衡。

(三)生理需要和安全感的問題

部分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時,制定了非常嚴格的班規,并實施賦分管理。但這些班規校紀的問題卻沒有重視學生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求。例如,學生用餐時間過短,連學生上課時喝水、上課時打瞌睡、看課外書等,都會被要求請家長或回家反省等,情況緊急時上洗手間都要被扣分。學校會組織年級管理者、政務處、教務處等全天候值班檢查,查看學生違反校規校紀的問題。不少寄宿制學校,甚至長期都沒有為學生配備澡堂等。這些情況都意味著,學生處于較大的壓力之下,基本安全感和生理需要沒有得到充分保障。

部分學校沒有認真落實“五項管理”(手機管理、讀物管理、作業管理、體質管理、睡眠管理),學生的生理需求和安全感得不到滿足,自然會影響他們的生活、學習狀況。而且,正是因為課堂心理氛圍不夠安全,無法為學生正常學習提供最基本的保障。一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犯下各種錯誤,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抑郁、焦慮狀況,安全感不夠,厭學情緒嚴重。

四、應用需求層次理論提升班級管理成效的若干建議

(一)科學引導學生認知

當今時代,學生是網絡社會的“原住民”, 自我意識比較強烈。班主任要通過班會、課堂教學、思想政治教育、新興媒體等,結合學生思想認識不夠成熟的情況,引導他們形成科學的認知,樹立正確的三觀。這有利于他們站在正確的立場上探索未知的世界,以較強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增進對自然界、人類社會和自身的認識。它也能夠滿足學生的尊重需要和認知需要。

唯有如此,學生才能逐步地消除對未知事物的恐懼和焦慮,認識事物和自身存在的價值。學生會更好地認識自我的學習情況、思想道德素養狀況,在班級中能夠發揮什么作用等。學生會更好地接受班主任的指導以及班干部的管理。

(二)建設和諧積極的人際關系

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要推動建設和諧積極的人際關系,滿足學生對情感以及歸屬的需求。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引導學生樹立平等互助、友愛團結的思想,消除對后進生、違反紀律較多學生的偏見。主張通過溝通化解學生與學生、與老師、與家長等之間的障礙和矛盾。它有利于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情,盡可能消除人際關系不和諧帶來的沖突和障礙。

班主任可以引導學生科學分組,形成異質化的“生活互助小組”“學習互助小組”等,強化組內交流和幫扶活動。成績優異的學生通過對后進生進行幫扶,在學習、生活中互助互幫,營造團結奮進、積極和諧的學習氛圍。學生能夠增強對班級和小組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他們會越來越喜歡參與班級活動,其他學生也會為他們感到自豪。

為了增強學生對班集體的歸屬感,班主任可以為學生建立溝通交流的平臺,建立班級微信群、班級網站,開展班級交流和溝通方面的專題班會,組建各類興趣小組。班主任也可以組織學生參與課外實踐活動,到孤兒院、敬老院等開展義工活動,參與社會上的一些志愿者活動。

(三)滿足學生的生理需要和安全感

首先,班主任要高度關注學生的生理需要,它也是人類最基本、最原始的需要,如睡眠、饑餓、喝水等。班主任應該和學生共同商討、制定科學合理的班級管理規定。即便實施賦分管理,也應該考慮到學生必不可少的生理需要,增強他們的安全感。這是因為,生理需要是人類需要層次的根本或者基礎。寄宿制學校要結合具體狀況,為學生配備澡堂,適當延長學生的吃飯時間等。它也能夠降低學生承擔的巨大紀律壓力、學習壓力等,增強他們的安全感。班主任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良好的心情。只有學生滿足了較低層次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他們才能夠以更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學習中去,追求更高層次的自我實現、尊重、歸屬和情感的需要。

2021 年秋國家開始實施雙減政策,以降低中小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班主任要與學校和家長要共同行動起來,形成健康積極的家庭育人氛圍和課堂心理氛圍,降低和消除學生心理壓力過大、抑郁、焦慮、厭學情緒嚴重等問題。在安全、舒適的課堂氛圍中,學生的創造性、積極性、能動性得到了激發,潛能得到開發,長處得到發揮,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真正落實。而且,保障校園安全,既要強化安全知識教育,又要定期檢修校內的各種電器設備、電線,加固各種室內的附屬物;更要預防學生打群架、校園霸凌等問題。

(四)既嚴格要求又充分尊重

教師要把學生看成和成年人完全平等的個體,尊重他們的生活經驗、知識基礎、家庭成長環境等。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既贊賞學生的長處,又引導他們逐步改正自己的缺點。班主任和其他學生的認可和贊賞,能夠讓學生加倍努力和珍惜,帶給他們自信。正是因為自尊和自信,學生才能夠健康發展,激發出更大的創造活力,找到更多的學習興趣和生活樂趣。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可以指導班主任有效開展班級管理活動。班主任應結合本班學生的不同需求狀況,把握學生對安全、生理、歸屬和情感、自我實現以及尊重等方面的需求,實施針對性強的班級管理舉措,與學校共同開展學生管理工作,切實滿足學生的合理需求。任課教師也應積極參與班級管理活動,結合課程學習、學生特長和優勢,切實尊重每個學生,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認知,強化自我實現的力度,并不斷超越自我。學校和老師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滿足其心理需求和物質需求,讓他們在和諧奮進的班級氛圍中快樂成長,又能有效提升班級管理效率,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猜你喜歡
班級班主任情感
如何做好一個班主任
班級“四小怪”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如何構建和諧班級
夸夸我的班主任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班主任
不稱心的新班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