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對學生審美素養的培養

2024-04-08 12:16楊婧鳳
教書育人 2024年1期
關鍵詞:汪倫李白古詩詞

楊婧鳳

(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郭原鄉景原小學)

小學階段是孩子們形成初步審美觀念和習慣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孩子們對于自然和社會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對于形式和色彩有著敏銳的感知力和想象力,對于聲音和節奏有著靈活的模仿力和創造力。這些都為培養孩子們的審美素養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和契機。然而,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育實踐中,古詩詞教學往往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例如,古詩詞教材選編不夠科學和適宜,忽視了孩子們年齡特點和心理需求;古詩詞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和機械,缺乏了情境創設和情感引導;古詩詞教學評價過于功利和刻板,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個性化。這些問題和不足導致了古詩詞教學的效果不夠理想,甚至產生了反作用,使學生對古詩詞失去了興趣和熱愛,影響了他們的審美素養的培養。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需要教師積極主動進行創新探究,尋找到一條展現文化之美、符合學生之思的教學路徑,切實有效地為學生成長提供教育支持。

一、情景展現——激發學生審美感知

情景展現是指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或引入與古詩詞內容相關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感官刺激和情感共鳴,使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古詩詞所描繪的景物、所表達的情感、所蘊含的文化。情景展現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審美感知,即對美的事物或現象的直接感覺和認識。審美感知是審美活動的基礎和前提,也是培養審美素養的第一步。

(一)關注學生審美心理

關注學生審美心理是指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選擇適合他們認知水平和興趣愛好的古詩詞作品,以及與之相匹配的情境材料。小學生處于幼年和少年之間的過渡階段,他們對于自然界和社會生活有著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們喜歡新奇、有趣、富有想象力的事物或現象。他們對于形式、色彩、聲音等具有強烈的感官反應和喜好。

教師可以選擇內容貼近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能夠引起他們共鳴和共感的故事。例如,《春曉》《憫農》《詠鵝》《靜夜思》等;可以選擇語言簡潔明快、形象生動、富有節奏和韻律的古詩詞作品,例如,《江南春》《漁歌子》《草》《詠柳》等;可以選擇具有一定歷史文化背景和知識內涵的古詩詞作品,例如,《木蘭辭》《滿江紅》《鹿柴》《贈汪倫》等。

在選擇情境材料時,教師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選擇能夠與古詩詞內容相呼應,能夠刺激學生多種感官的情境材料,例如、圖片、音樂、視頻、實物、模型等。為了展現《春曉》一詩中的春天景象,教師可以播放鳥叫聲、春風聲等音效,或者展示春花、春草等圖片,或者帶領學生到校園或公園觀察春天的變化等。其次,要選擇能夠激發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情境材料。為了展現《木蘭辭》一詩中的戰爭場面,教師可以播放戰鼓聲、馬蹄聲等音效,或者展示木蘭扮男裝、上陣殺敵的圖片,或者讓學生用紙板、剪刀等制作木蘭的武器和裝備等。最后,要選擇能夠引導孩子們進行情感交流和價值判斷的情境材料。例如,為了展現《贈汪倫》一詩中的友情,教師可以播放送別歌曲、詩歌朗誦等音頻,或者展示李白、汪倫相聚相別的圖片,或者讓學生分享自己與朋友之間的故事和感受等。

(二)選定古詩詞內容

選定古詩詞內容是指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情境材料和教學目標,確定要讓學生學習和欣賞的古詩詞作品的具體內容。古詩詞作品往往包含了多種意義層次和表達方式,不同的內容可能會引發不同的審美效果和反應。因此,在選定古詩詞內容時,教師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教師可以選定與情境材料相符合,能夠體現古詩詞主題和特色的內容。例如,在展現《春曉》一詩中的春天景象時,教師可以選定“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边@四句作為學習內容,而不是其他與春天無關的內容。

其次,教師可以選定能夠激發小學生情感共鳴和價值認同的古詩詞。在展現《贈汪倫》一詩中的友情時,教師可以選定“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边@四句作為學習內容,而不是其他冷漠或消極的內容。

(三)創設文化情景

創設文化情景是指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古詩詞作品所反映的歷史文化背景和知識內涵,為學生提供一些有助于理解和欣賞古詩詞的文化信息和知識。古詩詞作品是在特定的歷史時代和文化環境中產生的,它們不僅表達了作者的個人情感和思想,而且反映了社會的風俗和習慣,蘊含了民族的傳統和智慧。創設文化情景有助于拓展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

首先,教師可以介紹古詩詞作者的生平和創作背景,使學生了解作者的身份、經歷、心境等,從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創作動機和意圖。在教學《贈汪倫》一詩時,教師可以介紹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他與汪倫是至交好友,他曾經隨汪倫游歷江南,后來因為政治原因被貶到夜郎,臨別之際寫下了這首詩。

其次,教師可以聯系古詩詞所涉及的歷史事件、社會現象、民俗風情等,使學生認識古詩詞所反映的時代特征和文化精神,從而更好地理解古詩詞所傳達的思想情感和價值觀念。在教學《春曉》一詩時,教師可以聯系唐代的春節習俗和禮儀,以及唐人對于春天的熱愛和贊美,從而更好地理解作者對于春天的感受和期待。

二、深度體會——增強學生審美接受

深度體會是指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通過引導或啟發學生對古詩詞作品進行分析和評價,增強學生對古詩詞美感和意境的理解和領悟,使學生能夠主動地接受并欣賞古詩詞所展現的美。深度體會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審美接受,即對美的事物或現象的主觀評價和態度。審美接受是審美活動的核心和關鍵,也是培養審美素養的第二步。

(一)設置懸念提高學生期待

設置懸念提高學生期待是指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古詩詞作品的結構、語言、修辭等特點,創造一些懸念或疑問,提高學生對古詩詞作品的期待和興趣,激發學生的思考和探究。在教學《春曉》一詩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欣賞古詩詞中的前兩句,然后問學生:“你覺得作者為什么會‘春眠不覺曉’?他是在什么地方睡覺的?他是怎么知道‘處處聞啼鳥’的?”等問題,引導學生想象作者的心境,預測古詩詞中的后兩句。

在教學《贈汪倫》一詩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欣賞這首詩詞中的前兩句,然后問學生:“你覺得李白和汪倫是怎樣的朋友?他們在江南游歷了什么地方?他們為什么要分別?”等問題,引導學生想象李白和汪倫的友情故事,預測古詩詞中的后兩句。

(二)設身處地引導學生代入

設身處地引導學生代入是指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立場,以主觀的態度和方式,參與到古詩詞作品中去,體驗作者或者人物的情感和心理,感受古詩詞作品所營造的氛圍和意境。設身處地引導學生代入有助于增強學生對古詩詞作品的理解和欣賞,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同理心和人文關懷。

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作者或者人物的角色,用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的口吻,復述或表達古詩詞作品中的內容或情感。在教學《春曉》一詩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作者,用“我”或“你”的口吻,復述或表達自己對春天的感受和期待。例如,“我昨晚睡得很香,一覺醒來就聽到了鳥兒們唱歌。我想春天一定來了。你呢?你喜歡春天嗎?”

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象作者或者人物活動的場景或情境,用繪畫或表演,展示或呈現古詩詞作品中的景物或情感。在教學《贈汪倫》一詩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象李白和汪倫的相聚相別的場景或情境,用繪畫或表演,展示或呈現他們的友情或感傷。例如,用水彩畫畫出李白和汪倫在桃花潭邊相擁而別的畫面,或者用話劇表演出李白和汪倫在詩歌中互贈的情景。

三、抒發情懷——鼓勵學生審美創造

抒發情懷是指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和支持學生根據自己對古詩詞作品的理解和感受,用自己的語言和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創造自己的作品。抒發情懷有助于鼓勵學生的審美創造,即對美的事物或現象的主動塑造和改造。審美創造是審美活動的高級階段和目標,也是培養審美素養的第三步。

(一)誦讀教學引導學生體會詩詞韻味

誦讀教學引導學生體會詩詞韻味是指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和幫助學生正確、流暢、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詞作品,使學生能夠體會到古詩詞作品的語言之美、音樂之美、節奏之美等。誦讀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感和音感,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審美鑒賞能力。

首先,教師可以教授學生古詩詞作品的正確讀音、語調、停頓等基本技巧,使學生能夠準確地發音、流利地朗讀古詩詞作品。在教學《春曉》一詩時,教師要教授學生“曉”“啼”“夜”“花”等字的正確讀音,以及“春眠不覺曉”“夜來風雨聲”等句子的正確語調和停頓。

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理解古詩詞作品的意義、情感、氣氛等內在因素,使學生能夠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詞作品。在教學《木蘭辭》一詩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木蘭替父從軍的勇氣、忠孝、智慧等情感,以及戰爭的殘酷、艱難、危險等氣氛。

最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調動不同的聲音、語氣、表情等外在因素,使學生能夠有變化地朗讀古詩詞作品。在教學《贈汪倫》一詩時,教師要鼓勵學生運用不同的聲音、語氣、表情等,表現出李白和汪倫的友情或感傷。例如,用高亢而激昂的聲音,帶有一點歡樂和自豪,朗讀“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用低沉而哀怨的聲音,帶有一點悲傷和不舍,朗讀“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二)拓展文本增進學生的想象

拓展文本增進學生的想象是指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在古詩詞作品的基礎上,進行一些延伸和拓展,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想象和聯想,增加古詩詞作品的內容或情感。拓展文本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審美創造能力。

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古詩詞作品的主題或情感,寫出與之相關或相反的另一首古詩詞作品。在教學《春曉》一詩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春天的主題或情感,寫出與之相關或相反的另一首古詩詞作品。例如,“秋夜不知寒,四處聞蟲鳴。晚來風雨急,落葉滿地紅?!?/p>

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或感受,寫出與古詩詞作品有關或無關的另一首古詩詞作品。在教學《贈汪倫》一詩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或感受,寫出與李白和汪倫的友情有關或無關的另一首古詩詞作品。例如,“我有一位好朋友,他名叫張三。我們從小一起玩耍,共同成長。他去了遠方求學,我留在家鄉工作。他給我寫了一封信,說他想念我很多?!?/p>

(三)寫作創造鼓勵學生自主表達

寫作創造鼓勵學生自主表達是指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審美創造成果,用自己的語言和方式,組織和呈現自己的作品。寫作創造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表達力和創新力,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審美創造能力。

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寫出的另一首古詩詞作品,進行修改或潤色,使其更加完善和優美。在教學《春曉》一詩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寫出的與之相關或相反的另一首古詩詞作品,進行修改或潤色,使其更加符合春天的主題或情感,更加貼近自己的經驗或感受。例如,“秋夜不知寒,四處聞蟲鳴。晚來風雨急,落葉滿地紅”可以修改為“秋夜寒氣逼,四處蟲聲寂。晚來風雨狂,落葉如血泣”。

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想象,對與古詩詞作品相關或無關的場景或情境進行描述或展示,使其更加生動和有趣地表達和創造古詩詞作品。在教學《贈汪倫》一詩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想象或呈現的李白和汪倫的友情相關或無關的場景或情境,進行描述或展示,使其更加生動和有趣地表達和創造李白和汪倫的友情。例如,“我畫了一幅畫,畫面上是李白和汪倫在江南游歷的一些地方,比如蘇州、杭州、西湖等。他們在畫中穿著唐代的服飾,手持酒壺或筆硯,相互交談或吟詩作畫。他們看起來很快樂和滿足?!?/p>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是中華語言的藝術。古詩詞不僅具有豐富的思想內容和深刻的哲理意蘊,而且具有優美的形式和韻律,能夠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啟迪。古詩詞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培養小學生審美素養的有效途徑之一。審美素養是指人們在審美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品位、能力、情操等方面的綜合素質。審美素養是人類文化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階段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體現。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從學生的審美體驗出發,不斷對語文古詩詞內容進行教學優化,循序漸進地帶領學生走入古詩詞的世界當中,體會古詩詞本身的文化之美、情感之美,獲得美的體驗,得到審美素養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歡
汪倫李白古詩詞
踏青古詩詞
贈汪倫
紙上的李白(三)
紙上的李白(二)
紙上的李白(一)
我和古詩詞
趣讀古詩詞
贈汪倫
古詩詞中的新年
倒下的那一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