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養導向下跨學科主題學習的現實困境與實施策略

2024-04-13 04:39俞莉丹
教學與管理(中學版) 2024年3期
關鍵詞:學科知識跨學科血糖

*該文為上海市教委2020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一般項目“指向創新素養培育的初中跨學科課程開發研究”(C20010)的研究成果

2022年新課改提倡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學生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跨學科主題學習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切入點和突破口。本文基于當下跨學科主題學習的現實困境,從學習目標、學習任務、學習過程、學習支持和學習評價五個要素構建了素養導向下跨學科主題學習的實施框架,并提煉出跨學科主題學習的實踐路徑:整體規劃跨學科主題學習、基于問題解決整合多學科知識、由差異化任務引導學生深度投入。

核心素養;跨學科主題學習;跨學科教學;血糖探秘

俞莉丹.素養導向下跨學科主題學習的現實困境與實施策略[J].教學與管理,2024(07):53-57.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的育人方式難以適應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面向未來的學校教育已從“知識本位”逐步走向“素養本位”,從學科綜合走向學科實踐,從知識學習走向實踐創新,重在培養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新一輪課改要求:“各門課程用不少于10%的課時設計跨學科主題學習”[1],其意在打破學科藩籬,實現課程的綜合化和實踐化??鐚W科主題學習是圍繞某一研究主題,同時運用具有內在邏輯和價值關聯的兩門或兩門以上的學科知識、觀念、技能或方法,開展綜合學習的一種方式,“是一種融合知識與問題解決為一體的深度學習方式,是素養時代課程整合的重要實施途徑”[2],也是廣大教師落實新課標的實踐難題,是推動教育變革和落實核心素養培育亟待思考的問題。

一、素養導向下跨學科主題學習的現實困境

根據筆者2019和2023年兩輪調查表明,隨著課改推進,教師對跨學科主題學習的價值認同有所提升,包括學習認同度(4.52>4.37)、開發和實施意愿(4.26>3.83)均顯著提升(p<0.05,Likert 五級量表),教師普遍意識到開展跨學科主題學習是培育學生素養之需。但跨學科主題學習在真正落地的過程中面臨許多困難,主要來自學生素養發展訴求的轉變和教師跨學科實踐的落地兩方面的挑戰。

1.學生素養發展訴求:知識習得轉向問題解決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認為“核心素養”是“在特定情境中,通過利用和調動心理社會資源(包括技能和態度)以滿足復雜需要的能力”?!读x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明確提出“聚焦核心素養,面向未來,重視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培育,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將“核心素養”概括為“學生適應未來發展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3]。

從學校實踐來看,學生知識學習和素養培育脫節,已經難以承擔起保障未來社會期許的知識基礎[4],需要從強調學生“知識習得”轉向關注“問題解決”,才能滿足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迫切訴求。具有真實性、開放性、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的跨學科主題學習能夠打破原有的學科邊界,幫助學生多角度分析問題、自主建構知識體系,提高問題解決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引導學生形成運用跨學科整合知識去探索和適應未來的能力。

2.教師跨學科實踐:分科教學走向跨學科整合

根據筆者2023年對982位初中教師的調查發現,其中主動嘗試開展長周期系統性跨學科主題學習并取得較好效果的占13.75%;主動嘗試開發并實施過但效果不太理想的占5.7%;僅在學科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嘗試開展過跨學科教學的占34.93%;產生過開發的想法但不知如何開發的占28.21%;沒有想過主動開發的占17.41%。對于未開展過跨學科教學的教師而言,精力不夠(86.16%)、難度較大(63.39%)、課時不足(44.42%)是主要影響因素。同時,教師認為跨學科主題學習存在僅關注活動體驗(31.2%)、知識主題的拼接沒有內在邏輯關聯(20.8%)、目標不明確(20.8%)、虛假跨學科(20.1%)等突出問題。

究其原因,還是長期“分科教學”帶來的理念固著和實踐慣性作祟,如何結合新課改提出的“加強課程關聯”的要求,凸顯跨學科主題學習的內涵、實質,開發深層次、高融合性的跨學科主題學習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素養導向下跨學科主題學習的實施框架

主動嘗試跨學科主題學習,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難度、學習興趣和認知特點等真實學情,創設更符合學科學習難度、學生認知水平的主題。在明確學習主題后,從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過程、學習支持和學習評價五個要素進行設計實施(如圖1)。通過五要素的優化,打破學科壁壘,幫助學生實現橫向知識聯結和縱向學習進階[5,6],使學生從能夠準確使用簡單的相關概念來解釋和說明相關現象到能將學習的核心概念相互銜接,實現學科概念和跨學科概念的系統建構、概念互通和深度理解,從而有效解決復雜問題[7]。以下以“血糖探秘”跨學科主題學習為例展開分析。

1.學習目標:基于核心素養的挑戰目標

跨學科主題學習目標是確立學習任務、學習活動和評價的依據,教師需借助學習目標引導整個主題實踐過程。素養導向下的跨學科主題學習一方面強調學生通過學習獲得學科的深度理解,滋養學科素養;另一方面重在提升學生的跨學科素養,彌補分科教學的短板。大概念是勾連學科內和學科間知識的橋梁[8],是設計跨學科主題學習的起點,可據此設計以下步驟:①研讀課程標準,明晰學科核心概念和跨學科概念;②分解概念,厘清下位概念及概念間的關聯;③圍繞學生的認知表現,以及核心素養培育要點,開發學習目標。如新課標中生命科學、化學、物理等自然科學類學科的核心素養強調了學科觀念、科學思維、探究實踐和態度責任[9],筆者參考該類課程標準,提煉出其目標表達的關鍵詞和樣例(見表1)。

2.學習任務:基于真實情境的進階任務

跨學科主題學習任務設計以“跨學科”為主要特征,創設具有探究進階特點的任務情境,圍繞核心任務構建序列化、結構化的學習任務群,以利于課程的逐步深入與學生思維的縱深發展[10]。據此,素養導向下的跨學科主題學習任務設計基本步驟為:①找準主題涉及的關鍵問題;②對關鍵問題進行分解,形成問題鏈;③針對每個子問題,設計相應的進階性任務,構成任務簇;④針對學生個體差異設計多樣選擇性任務,讓不同水平、不同特長的學生都能“卷入”。通過有序進階的學習任務實現思維從散點到結構化的轉變,支撐起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訴求。

如在“血糖探秘”任務設計中,以“作為一名初中生,如何利用所學知識,為所住小區居民設計一期預防糖尿病和健康飲食的科普宣傳”為題,創設真實的問題情境,并分解對應的核心概念,設計相應的進階任務,在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對生物、化學、信息科學、藝術等多學科以及外部世界的興趣(如圖2)。尤其是在科普宣傳這個實踐任務上,針對不同學生設計了運用信息技術制作視頻和運用藝術創作設計海報兩種形式。通過這些任務,用多學科知識關聯學生的主體經驗,幫助學生構建整體性認知。

3.學習過程:基于問題解決的螺旋探究

跨學科主題學習的實施關鍵在于以學生為本,基于學生視角,創新學習方式,并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根據教學環節與學生反饋采用不同的活動方式,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OECD提出創造力培養的四階段:探尋、想象、行動、反思[11]。在參考創造力培養四階段的基礎上,結合跨學科主題學習的特征和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訴求,本研究認為跨學科主題學習的過程可以分為激趣生疑、信息獲取、想象設計、探究創造和展示評價五個階段,每個環節根據主題學習內容的差異,可設計相應的實踐活動(如圖3)。

(1)激趣生疑階段

這一階段是跨學科主題學習的起點,教師根據設定的主題,引導學生在真實情境的體驗中提出問題,或教師提出引導性問題,激發學生觀察周邊事物和自然現象,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以“血糖探秘”為例,教師通過KWL表,引導學生主動提出有關“血糖”“糖尿病”等相關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2)信息獲取階段

為了解決問題,學生首先需要獲取信息。此階段可以通過信息檢索、調查走訪等活動方式獲取有效信息,感知、觀察、描述相關經驗、知識和信息;與其他概念、想法建立聯系,整合其他學科觀點 為問題解決提供有效支撐[12]。以“血糖探秘”為例,學生要在完成“血糖知識卡”“糖尿病成因分析”等任務的過程中主動制定計劃,查找和加工信息。

(3)想象設計階段

此階段重在根據主題學習內容,通過創意設計、實驗方案設計和提案策劃等形式,產生不尋常的、有挑戰性的想法,提出真實情境下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如在“血糖探秘”任務中,學生需要基于信息獲取階段所得的知識積累和主題總任務,制定一份合理的膳食食譜建議。在這過程中,學生充分發揮創意和想法,在多學科共生中感受思維的迸發。

(4)探究創造階段

此階段的任務是根據跨學科主題學習的目的,開展實驗探究、模型制作等實踐活動。學生在參與甚至獨立研究創新或創意課題時,能嘗試將自己的設計和創意付諸實踐,探討解決方案的優點和局限性,提升實踐創新能力。在“血糖探秘”案例中,學生通過“不同食物中糖含量的測定”“不同濃度血糖溶液配比”“胰島素3D模型設計”等過程,經歷深度科學探究和藝術創造,在探究中實現知識與技能的綜合運用,從而建立學科概念之間、個體經驗與學科知識之間的聯系,獲取問題的多元解決方案與多樣答案。

(5)展示評價階段

此階段通過賦予學生充分表達展示的空間,呈現整合性成果和理解的機會[13],教師、學生等多主體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反思,增進多元互動理解、促進思維碰撞,在有意義學習中引導學生學會反思遷移。如在“血糖探秘”主題學習活動中,學生通過“低糖健康飲食海報”宣講、“糖尿病的預防與健康”等科普知識宣講,將多學科知識加以融合,構建起橫向知識的關聯,從而建構自我知識。

4.學習支持:促成高通路遷移的多維支持

素養導向下的跨學科主題學習具有長周期性和挑戰性等特征,與傳統教育通過大量練習而實現無意識、自動的“低通路遷移”不同,更為強調通過學習實現有意識、深思熟慮的“高通路遷移”。因此教師應設計有利于學生深度理解而促成高通路遷移的多維支持,以引導、帶動和支撐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匹配和輔助學生的學科探究,讓學生在跨學科主題學習中有目標感、決策感、創造感和獲得感[14]。學習支持越豐富、學習過程越開放,學生越能夠進行深度探索,實現“高通路遷移”(如圖4)。

(1)搭建學習支架,幫助學生拾階而上

在跨學科主題學習的實施中,恰當地運用學習支架可以促進學生對不同學科間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提升其創新實踐能力。學習支架可以分為情境型、策略型、資源型、交流型和評價型[15]。如在“血糖探秘”任務中,設計資源型支架,為學生提供血糖調節和糖尿病相關學習材料;設計情境型支架,為小區制作一期預防糖尿病的科普宣傳,讓學生通過探究,將學科知識應用到生活中。

(2)利用學習工具,將學習引向深度

素養導向下的跨學科主題學習強調在學習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主動性,賦予其思維空間,提升創新實踐能力,因此需借助合適的學習工具消弭學科之間的障礙,提供某一主題不同表征之間的快速聯結,幫助學生整合不同學科領域的知識和概念。常見的學習工具有啟發思維類、觀察記錄類、成果制作類、知識拓展類和學習管理類等(見表2)。在設計學習工具時,要結合主題學習內容和學習階段合理適時選擇相應的學習工具,并在使用工具之前給予學生適當的引導和介紹,幫助學生充分運用。

表 2? ?跨學科主題學習的學習工具

仍以“血糖探秘”為例,在“血糖科普視頻”和“血糖科普海報”的展示評價階段,采用創新思維學之父愛德華·德·博諾(Edward de Bono)博士開發的六頂思考帽思維訓練模式進行討論[16]。首先讓每個小組根據自己選擇的宣傳視頻或海報進行匯報;接著其他小組分別以不同思考帽的視角進行分析,或呈現事實數據(白帽),或表達自己的直覺感受(紅帽),或質疑批判(黑帽),或提出創意想法(綠帽);最后教師承擔組織調控的角色(藍帽)進行總結提煉。師生在六頂思考帽工具支持下,協同思考、審視、質疑、批判、創新,從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彰顯出跨學科主題學習的育人價值。

5.學習評價:目標導向的表現性評價

跨學科主題學習的評價在理念上強調逆向設計的思路,強調借助評價促進學生的自我反思和知識建構,促進學科素養和跨學科素養的同步提升??鐚W科主題學習的評價需要從評價過程、評價主體、評價方法三方面建立完善的評價機制(如圖5),凸顯評價在學習前、中、后三個階段的認知、調控和反思的作用。主題學習前,學生基于評價標準獲得對主題的基本認知;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自我監控、自我調整以確保學習行為不偏離評價要求;學習結束后,基于評價的雙向反饋,有指向性地進行反思??赏ㄟ^表現性評價衡量學生的理解,檢測跨學科主題學習目標達成的效度,包括跨學科知識學習水平和學習活動表現兩方面。

如在“血糖探秘”主題學習之初,先要讓學生明確學習所要達成的目標;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師生共同研討,結合表現性任務,制定評價量規,學生共同運用評價量規進行設計和創作;主題學習完成后,學生將所制作的視頻和科普海報通過社區推介的形式加以展示,讓家長、社區居民同步參與學習評價和反饋,借以加深學生對學科知識的深度理解,感悟學科知識對于社會的價值和意義。

三、素養導向下跨學科主題學習的實踐路徑

跨學科主題學習在實踐過程中要強調整體思維,學校統籌安排,凸顯多學科知識的有機統一、學習任務的差異化設計等,從而實現核心素養的長周期持續性培育。

1.整體規劃跨學科主題學習內容

跨學科主題學習周期可長可短,但一般基于真實問題的、學科整合度高的跨學科主題學習很難通過1-2課時完成,需要師生投入較多時間精力。因此,要根據不同年級和同一年級不同階段學生的特點、需求和學科知識的內在邏輯,進行跨學科主題學習內容的頂層設計,考慮跨學科的協同組團式教學安排,避免跨學科主題學習的重復或雷同[17]。體現學??鐚W科主題學習的序列化、結構化和進階性,形成持續開放、橫向貫通,縱向聯結,整體協調的跨學科主題學習系統,從而讓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進階式體驗跨學科主題學習的連貫性與深刻性[18],進行深度與持久的探究,以支持核心素養目標的達成。

2.基于真實問題解決整合多學科知識

基于真實情境的問題往往是復雜、綜合又多變的,很難借用一個學科知識得以解決。因此,結合學科課程標準,基于真實問題解決的需求,激活學生已有知識,將相關學科知識加以組織統整,促進學生在學科理解基礎上自主探究,建立起新舊知識、不同學科知識間的關聯,形成有邏輯的、嚴密的思維框架,這是將多學科知識深度整合的有效路徑。教師可以基于真實問題、學生能力和學科特點,設計邏輯關聯的問題鏈,引導學生整合多學科知識;也可鼓勵學生基于問題自主設計解決的路徑,形成子問題鏈,在子問題的逐個突破中實現不同學科知識之間的意義關聯、深度理解和實踐重構。

3.差異化任務引導學生深度投入

跨學科主題學習中的學習投入程度從低到高可分為無投入、淺層投入、常態投入、深度投入四個水平層級[19]。如何讓學生在跨學科主題學習中深度投入?維果斯基指出應針對不同的學生給予差異化教學指引。在跨學科主題學習過程中,要設計差異化的學習任務,為不同技能水平的學生規劃多種路徑,引導有多樣需求的學生沉浸于不同的實踐任務中,抵御外界干擾,持之以恒地對復雜問題進行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探究,從而提煉出解決這類問題的程序、策略和方法,促進學科素養和跨學科素養的整體提升,積蓄學生未來學習的潛力。

參考文獻

[1][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11,2+4.

[2] 安桂清.論義務教育課程的綜合性與實踐性[ J ].全球教育展望,2022,51(05):14-26.

[4] 鐘啟泉.基于“跨學科素養”的教學設計——以STEAM與“綜合學習”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22,51(01):3-22.

[5] 彼格斯,科利斯.學習質量評價SOLO分類理論,可觀察的學習成果結構[M].高凌飆,張洪巖,主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27-28.

[6] Wiggins G,Mctighe J.(2007).Schooling by desigh:mission,action,and achievement[M].Alexandria,VA:ASCD.

[7] 劉微.大概念教學:素養導向的單元整體設計[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22:97.

[8] 劉徽.“大概念”視角下的單元整體教學構型——兼論素養導向的課堂變革[J].教育研究,2020,41(06):64-77.

[9] 詹澤慧,季瑜,賴雨彤.新課標導向下跨學科主題學習如何開展:基本思路與操作模型[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23,35(01):49-58.

[10][13][14] 袁曉萍,陶文迪.跨學科主題學習的進階設計和實施[J].中小學管理,2023(05):13-16.

[11][12] OECD. Fostering StudentsCreativity and Critical Thinking:What it Means in School[EB/OL].(2019-10-24)[2023-09-27].http:www.oecd.org/education/fostering students creativity and critical thinking-62212037-en.htm.

[15] 張瑾.STEM+教育中學習支架設計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7,

27(10):100-105.

[16] 夏雪梅.PBL項目化學習工具:66個工具的實踐手冊[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22:132.

[17] 吳剛平.跨學科主題學習的意義與設計思路[J].課程·教材·教法,2022,42(09):53-55.

[18] 郭華,袁媛.跨學科主題學習的基本類型及實施要點[J].中小學管理,2023(05):10-13.

[19] 張玉華.跨學科主題學習的水平分析與深化策略[J].全球教育展望,2023,52(03):48-61.

【責任編輯? ? 趙武星】

猜你喜歡
學科知識跨學科血糖
高校圖書館學科化知識服務模式研究
細嚼慢咽,對減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跨學科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一吃餃子血糖就飆升,怎么辦?
初中歷史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品讀
應用型高校推進跨學科人才培養的路徑探索
學校德育要植根于學科知識的意蘊之中
妊娠期血糖問題:輕視我后果嚴重!
商標跨類保護的跨學科解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