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團體自我表露的心理干預對胃癌照顧者的影響

2024-04-17 01:11薛茗予徐艷華
齊魯護理雜志 2024年5期
關鍵詞:團體胃癌量表

梁 賽,薛茗予,徐艷華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河南鄭州450000)

根據流行病學結果顯示,近年來我國胃癌發生率不斷上升,與此同時,病死率在消化系統惡性腫瘤中具有較高的占比[1]。近年來,由于臨床醫療技術和護理技術的不斷進步,胃癌生存率有所上升。然而,臨床研究發現,胃癌患者由于對疾病認知不高,加之出現內分泌系統紊亂,導致治療期間產生負性情緒和不良反應,進而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2]。有研究顯示,家屬作為患者的主要照顧者,同樣面臨較大的心理壓力,直接影響其對患者的照顧能力[3]。所以,在提高患者護理質量的同時,也應對其家屬的心理狀態進行高度關注。團隊自我表露指的是將自己的信息、想法和感受告訴別人,然后在某種程度上,對別人進行激勵,并幫助其緩解負性情緒,以改善心理適應性[4]?;诖?本研究主要探討團體自我表露的心理干預對胃癌照顧者的影響,為提高臨床護理質量提供新的指導方向?,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采用前瞻性研究,選擇2021年2月1日~2022年2月1日收治的140名腫瘤科胃癌照顧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患者符合《中國胃癌放療指南(2020版)》[5]中的診斷標準,同時經臨床觀察和組織病理學檢查確診;②照顧者照顧時間≥2個月;③照顧者年齡≥18周歲,且為健康人群。排除標準:①患者伴有其他惡性腫瘤;②照顧者同時參與其他臨床研究;③照顧者為保姆或護工等其他付費工作人員;④照顧者存在聽力或表達障礙。根據單雙號法將所有照顧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70名。對照組男28名、女42名,年齡29~54(48.21±6.77)歲;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9名,高中27名,大專及以上24名;工作狀態:在職21名,離職18名,退休12名,無19名;與患者關系:父母21名,配偶32名,子女17名。觀察組男27名、女43名,年齡27~55(47.98±6.82)歲;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7名,高中28名,大專及以上25名;工作狀態:在職25名,離職17名,退休10名,無18名;與患者關系:父母19名,配偶31名,子女20名。兩組照顧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颊呒罢疹櫿呔现橥庠瓌t,且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6]相關倫理原則。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具體內容如下。①住院后,對患者及照顧者解釋治療中可能存在的問題。②通過圖片、視頻、現場演示對患者及照顧者進行整個治療過程的健康教育。③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的同時評估照顧者的心理狀態,安排管床護士對照顧者進行治療期間的訪視,借助語言和非語言的互動模式,鼓勵照顧者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并表達自己希望達到的預期治療效果。④向照顧者講解治療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并在治療期間耐心解答照顧者對治療的疑惑。觀察組采用團體自我表露的心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①建立團體自我表露心理干預小組。小組成員主要包括腫瘤科護士長、主管護士各1名,責任護士4名,心理咨詢護士1名,同時由責任護士為主要照顧者提供咨詢。②實施過程將每9名照顧者劃分為1組,由干預小組開展團體干預。團體干預活動每周開展2次,每次≤1 h。并進行階段性心理干預。a.初始階段:此階段為干預開始的第1周,主要是團隊內患者、醫護人員進行相互認識。并由護理人員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鼓勵照顧者提出對疾病的困惑以及內心的感想。確保照顧者與護士之間的正常順暢交流。b.第二階段:此階段為干預開始的第2周,邀請團隊成員分享經歷,并鼓勵照顧者說出對患者病情近階段的擔憂和態度,且由專業的醫師或者照顧者本身講述患者成功康復的病例,幫助照顧者樹立信心。c.第三階段:此階段為干預開始的第3周。團隊照顧者分享為患者康復做過的努力,以給予鼓勵并增強其信心,同時針對其錯誤的認知進行委婉地解釋和糾正。了解家屬在患病后對照顧者生活的影響。指導照顧者可以通過唱歌或者放松訓練等形式來緩解壓力。d.第四階段:此階段為干預開展的第4周。請照顧者總結在照顧患者過程中的感受和心得,鼓勵其分享在照顧患者過程中的收獲和經驗。聆聽照顧者的想法,以贊賞和鼓勵的形式貫徹照顧者整個陪護過程,并肯定其取得的進步,同時給予團隊成員建議,鼓勵主要照顧者以積極正確的態度面對疾病。兩組照顧者均干預4周。

1.3 觀察指標 ①自我表露水平:干預前后采用痛苦自我表露指數量表(DDI)進行評定,受試者根據自身情況對其評分,量表采用5級計分法,最低分值1分(表示非常不滿意),最高5分(表示非常滿意),滿分為60分,分值越高說明其自我表露水平越明顯。量表的重測信度是0.979,效度是0.782。②心理狀態: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7]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兩組心理狀態,每個量表均為20個條目,評分越高反映心理狀態越差。SAS重測信度是0.958,效度是0.779。SDS重測信度是0.976,效度是0.761。③照顧能力:根據照顧能力量表[8]評定照顧者干預前后的照顧能力,該量表共包括5個方面,共25個條目。量表最低0分,最高50分,分值越高說明照顧者照顧能力越差。量表的重測信度是0.971,效度是0.752。④心理負擔:采用照顧者負擔量表(ZBI)[9]評定照顧者干預前后的心理負擔。量表包含22個方面,滿分為88分??偡衷礁哒f明心理負擔越重。量表的重測信度是0.983,效度是0.780。

2 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DDI評分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DDI評分比較(分,

2.2 兩組干預前后SAS、SDS評分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SAS、SDS評分比較(分,

2.3 兩組干預前后照顧能力評分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照顧能力評分比較(分,

2.4 兩組干預前后ZBI評分比較 見表4。

表4 兩組干預前后ZBI評分比較(分,

3 討論

目前,胃癌作為消化系統中發病率和病死率均較高的惡性腫瘤,嚴重影響人們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質量。同時,由于患者及家屬對該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情況認知程度不高,導致其長期處于低迷的狀態。因此,患者及照顧者的認知和態度,在患者的整個治療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相關研究報道發現,隨著腫瘤患者疾病的進展,其對照顧者的依賴不斷增加,影響照顧者的生活質量[10]。因此,采用針對性的心理干預,是改善照顧者生活質量、提高康復效果的關鍵。本研究將團隊自我表露的心理干預應用于胃癌照顧者中,干預效果滿意。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DDI評分均高于干預前(P<0.01),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1),提示團體自我表露的心理干預可提高照顧者的自我表露能力。究其原因:在團體自我表露心理干預的過程中,每名照顧者都會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團隊中的其他成員則會聆聽和理解這些表達,并給予反饋和支持。在這種情況下,每名照顧者都能夠得到他人的關注和支持,從而建立互相理解和支持的關系。同時,通過在團體中表達自己的想法、感受和需要,并得到護理人員和同伴的接受和支持,可使照顧者更加自信和充實,進而使其得到提升和成長,并提高其自我表露能力[11]。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SAS、SDS評分均低于干預前(P<0.05),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1),提示團體自我表露的心理干預可改善照顧者的心理狀態。究其原因:在團體自我表露的干預過程中,護理人員及照顧者之間進行語言和非語言的交流方式,了解和關注照顧者之間的情緒狀態,同時照顧者也能夠通過表達自己的情感需求和想法,從而更好地認知和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且在此過程中,照顧者能夠得到其他成員的傾聽、理解和支持,進而緩解負性情緒。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照顧能力評分低于干預前(P<0.01),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1),提示團體自我表露的心理干預可改善照顧者的心理狀態。究其原因:在自我表露的過程中,照顧者能夠通過團隊成員分享經歷,幫助其他成員更好地認識自己的問題和需求,同時,在護理人員對其錯誤的認知進行委婉地解釋和糾正后,能夠有效促進其問題解決的能力。本研究結果還發現,干預后,兩組ZBI評分低于干預前(P<0.01),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1),提示團體自我表露的心理干預可降低照顧者的心理負擔。究其原因:在團體自我表露的過程中,團體成員能夠更加清晰地認知和理解自己的感受、思想和需要,這種自我認知和理解能夠提高照顧者對自己的認同和信心,進而降低其心理負擔。

綜上所述,將團隊自我表露的心理干預應用于胃癌照顧者中效果顯著,能夠提高照顧者的自我表露能力和照顧能力,改善心理狀態,減輕其心理負擔。然而本研究尚存在不足之處,如研究中未探究干預前后患者的變化情況,同時研究干預時間較短,因此仍需要后期針對性地開展研究,以確保結果具有真實性、客觀性。

猜你喜歡
團體胃癌量表
中國隊獲第63屆IMO團體總分第一名
三種抑郁量表應用于精神分裂癥后抑郁的分析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初中生積極心理品質量表的編制
胃癌組織中LKB1和VEGF-C的表達及其意義
胃癌組織中VEGF和ILK的表達及意義
中學生智能手機依賴量表的初步編制
PM2.5健康風險度評估量表的初步編制
團體無償獻血難成主流
中醫辨證結合化療治療中晚期胃癌5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