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人為本的零缺陷護理對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影響

2024-04-17 01:11張金霞程碧珠邵麗娜
齊魯護理雜志 2024年5期
關鍵詞:呼吸衰竭呼吸機通氣

張金霞,程碧珠,邵麗娜

(都昌縣人民醫院 江西都昌332600)

在臨床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較常見,由于患者呼吸功能障礙和高碳酸血癥等,會導致其不能進行有效的氣體交換,造成機體出現缺氧、休克等。臨床通常采用無創正壓通氣治療,以改善患者呼吸功能[1]。然而由于COPD患者呼吸衰竭反復發作,預后較差,常規護理模式忽視患者的心理支持,且護理過程存在護理系統性欠缺等諸多問題,易加重患者心理負擔[2]。因此,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具有重要意義。而以人為本的零缺陷護理干預以尊重患者、尊重特性、尊重本質為基礎,在臨床護理過程中采取各項預防措施,并定期開展護理質量檢查,及時發現存在的護理缺陷并進行改進,使護理過程中各環節缺陷趨向于“零”,提高醫護人員護理水平,將醫療質量提升至無缺陷狀態[3]。2021年6月1日~12月1日,我們對4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實施以人為本的零缺陷護理干預,效果滿意?,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同期收治的8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COPD診斷標準[4]者;②合并呼吸衰竭者;③意識清晰者;④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①合并精神疾病者;②伴有免疫系統障礙者;③合并其他部位感染者。依照區組隨機化分組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0例。研究組男27例(67.50%)、女13例(32.50%),年齡(57.26±8.95)歲;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4例(35.00%),高中及以上26例(65.00%);病程(3.11±0.86)年。對照組男29例(72.50%)、女11例(27.50%),年齡(59.61±9.17)歲;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5例(37.50%),高中及以上25例(62.50%);病程(3.04±0.91)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實施常規護理干預,干預1個月。包括健康教育、密切監測病情變化、重癥監護相應護理、脫機后相應護理指導等。

1.2.2 研究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以人為本的零缺陷護理干預,干預1個月,具體內容如下。①以人為本:在ICU治療時,向患者介紹相關設施并講解COPD發生原因、治療過程及相應注意事項,使其擁有知情權;同時全方位評估患者病情、肺功能、缺氧程度及家庭狀況,制訂詳細的護理計劃,給予患者積極心理護理,與其多交流,了解患者所需,使患者感受被關心、被照顧。②零缺陷護理干預:a.護理人員需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核對患者姓名、藥物、呼吸機參數等,保證治療安全;在通氣治療過程中,一對一指導患者進行呼吸,讓患者學會正確的呼吸方法,保持呼吸道通暢,每2 h進行1次翻身、叩背、排痰處理;耐心傾聽患者治療感受,了解通氣治療中不舒適狀況,嚴密觀察患者意識、生命體征、血氧飽和度、呼吸、呼吸機運轉情況,如有異常及時匯報醫生進行處理。b.針對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以往治療經驗,采取各項護理預防措施,如治療期間患者易出現胃脹氣、吸入性肺炎或口咽不適等并發癥,指導患者保持正確的呼吸方式、適當飲水、禁止餐后立即使用呼吸機等預防措施;定期開展護理質量檢查,及時發現存在的護理缺陷并進行改進。c.當COPD患者肺功能恢復較好且處于穩定期時,對患者進行相應健康知識教育,講解肺康復治療重要性,鼓勵患者進行自我監測、自我管理;根據實際情況指導患者進行呼吸肌訓練、日?;顒佑柧?、運動訓練、持續氧療和呼吸道管理,同時為患者提供營養支持護理。

1.3 評價指標 ①肺功能:比較兩組干預前、干預1個月后肺功能,使用呼吸機檢測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②心理狀況:采用心理狀態評估量表(MSSNS)[5]比較兩組干預前、干預1個月后心理狀況,包括焦慮抑郁程度(13項)、孤獨程度(8項)、總體心理狀況(17項)3個維度,每項采用1~4級評分法,分數越高表示情緒反應越強烈。③生活質量:采用圣喬治呼吸問卷(SGRQ)[6]評估兩組干預前、干預1個月后生活質量,包括呼吸困難癥狀(28分)、活動受限程度(17分)、對日?;顒拥挠绊?55分)3個維度,分數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差。④不良事件:統計干預1個月兩組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包括出現相應并發癥及因護理操作不當造成的事故。

2 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FEV1/FVC%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FEV1/FVC%比較

2.2 兩組干預前后MSSNS評分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MSSNS評分比較(分,

2.3 兩組干預前后SGRQ評分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SGRQ評分比較(分,

2.4 兩組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 見表4。

3 討論

由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情危重,肺部通氣功能明顯障礙,代謝功能、生理功能明顯紊亂,故無創通氣治療可明顯改善患者氧合功能,使CO2潴留減輕,將酸堿失衡的內環境盡快恢復正常范圍,減輕呼吸困難,使血流動力學趨于穩定[7]。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1個月后,兩組FEV1/FVC%高于干預前(P<0.05),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其原因可能是在以人為本的零缺陷護理干預中,患者接受通氣治療同時,護理人員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保證治療安全;在治療過程中,一對一指導患者呼吸,讓患者學會正確的呼吸方法,耐心傾聽患者感受,消除通氣治療中不舒適等情況;在患者恢復較好階段時,提供相應健康知識教育,指導進行肺功能鍛煉,從而促進肺功能恢復。

由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進入ICU治療,對未知環境感到陌生,且無法與家屬取得聯系,易出現焦慮、恐懼等負性情緒,喪失治療信心[8]。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1個月后,兩組MSSNS評分低于干預前(P<0.05,P<0.01),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分析其原因:以人為本的零缺陷護理干預在患者住院治療階段時,向其介紹ICU相關設施并講解COPD發生原因、治療過程及注意事項,讓患者擁有知情權,消除患者對治療設備、儀器的恐懼;以人為本護理過程中,根據患者病情進行全方位護理評估,了解肺功能、缺氧程度及家庭狀況,制訂詳細護理計劃的同時,給予積極的心理護理,了解患者所需,使患者感受被關心、被照顧,消除孤獨感,從而改善心理狀況[9]。

以人為本的零缺陷護理干預提倡關注、重視患者的個性,滿足患者的需求,尊重患者權利,在進行護理、治療時,讓患者擁有知情權,提高治療依從性[10]。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1個月后,兩組SGRQ評分低于干預前(P<0.05,P<0.01),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這可能是因為在處于COPD穩定期時,可以指導患者進行呼吸肌訓練、運動訓練、持續氧療和呼吸道管理,增強患者呼吸耐力和運動耐力,改善肺通氣功能,減少氣促,避免呼吸困難發生;同時鼓勵患者進行自我管理,積極開展日?;顒佑柧?減輕氣促對日?;顒釉斐傻挠绊?進而有效提高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以人為本的零缺陷護理干預,通過定期開展護理質量檢查,使護理人員全面掌握各項護理操作,消除存在的護理缺陷,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確保有效通氣,提高呼吸機應用效果。

綜上所述,對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實施以人為本的零缺陷護理干預,能促進其肺功能恢復,改善心理狀況和生活質量,減少不良事件發生,從而利于預后。

猜你喜歡
呼吸衰竭呼吸機通氣
PB840呼吸機維修技巧與實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機質量控制
呼吸機日常養護結合護理干預對降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作用
探討風險管理在呼吸機維護與維修中的應用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不通氣的鼻孔
實用無創機械通氣技術進修班招生簡介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