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E康復模式在氣管切開患者人工氣道管理中的應用

2024-04-17 01:12孫艷芳練志梅沈巧芬
齊魯護理雜志 2024年5期
關鍵詞:護士長氣管氣道

孫艷芳,練志梅,沈巧芬,尤 月

(蘇州市立醫院東區 江蘇蘇州215001)

氣管切開術被應用于危重癥需建立人工氣道患者中,危重癥患者出現昏迷、嘔吐、誤吸等癥狀造成呼吸道阻塞,給予氣管切開術可保障呼吸道通暢,降低病死率[1]。但氣管切開術長期氣管插管會增加患者肺部感染發生率,且拔管失敗率為50%[2]。當氣管插管時間較長,機體呼吸道喪失保護能力,易使病菌侵襲肺部造成感染、呼吸道黏膜脫落等不良反應,引起其他并發癥,影響疾病治療[3]。氣管切開術是通過外科手術形成長期或暫時的呼吸道,手術較特殊且對護理環境等要求較高,需加強護理難度,但當前護理人員長期處于高強度護理中,導致護理人員體能下降,在實際護理工作中出現差錯,進而影響護理管理質量和患者康復效果[4-5]。5E康復模式包含鼓勵、教育、運動、工作、評估5個方面,且在重癥患者中取得良好應用效果,降低患者再次入院風險[6-7]。2019年8月1日~2022年8月1日,我們對收治的41例氣管切開患者人工氣道管理實施5E康復模式,取得滿意效果?,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同期收治的82例氣管切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颊呒{入標準:①符合《2016年循證指南:危重患者氣管切開術》診斷標準[8]者;②出現分泌物滯留、氣管異物等癥狀者;③接受氣管切開術治療者。排除標準:①合并張力性氣胸者;②合并低血容量休克、肺大皰者;③合并心肌梗死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1例。對照組男28例、女13例,年齡39~69(48.56±1.52)歲;研究組男26例、女15例,年齡39~70(48.75±1.57)歲。護理人員納入標準:①符合本研究條件且獲取護士執業資格證者;②工齡≥2年者。排除標準:①合并肝、腎等重要器官疾病者;②因個人因素中途退出者;③妊娠者。將護理人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10名,分別對應護理兩組患者。對照組男1名、女9名,年齡28~45(35.26±1.25)歲;工齡2~8(5.21±1.23)年。研究組男2名、女8名,年齡28~46(35.52±1.16)歲;工齡2~9(5.65±1.32)年。兩組護理人員及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實施常規氣道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1.2.1.1 組建氣道護理小組 由1名護士長和10名護理人員組成,護士長對整體護理流程進行培訓、考核、抽查等,培訓內容包括氣管切開術氣道護理能力、氣管切開相關護理知識、模擬實踐等,考核形式為集體考核,若考核不合格者重新進行考核并實施獎懲制度,10名護理人員主要負責落實護理內容。

1.2.1.2 氣道護理 ①濕化護理:因氣管切開患者失去呼吸道加濕、加溫功能,護理人員對該類型患者合理應用氣泡濕化器釋放4%氧氣,同時根據患者口腔濕度增加減濕化接觸面。②臥床護理:對臥床患者每2 h翻身1次,且給予叩背、排痰,避免墜積性肺炎發生,待患者生命體征及各指標平穩后,護理人員協助患者進行直立站立訓練,根據患者康復情況增減運動量。③吸痰護理:護理人員加強對患者氣道護理,每3 h應用聽診器了解1次氣道是否有痰鳴音,監測肺功能及血氧飽和度指標變化,若患者指標突然下降或升高,護理人員需調整吸痰負壓15 mm Hg(1 mm Hg=0.133 kPa),并于吸痰前給予高濃度氧氣,吸痰時間<15 s,每次吸痰時間間隔5 min,連續吸痰次數<3次。④口腔護理:護理人員應用復方氯己定擦拭患者口腔污垢,若污垢較難清除可應用抗菌膏涂抹,避免口腔細菌聚集。⑤氣管管道護理:護理人員應用碘附等消毒液擦拭氣管切開切口,且更換藥物時確保切口周圍皮膚干燥,同時觀察患者切口有無感染,一次性聲門下氣管套管每28 d更換1次,金屬氣管套管每周更換外套管,金屬內套管每8 h更換1次,連續護理7 d。

1.2.2 研究組 實施5E康復模式氣道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1.2.2.1 組建5E康復護理小組 由1名護士長、10名護理人員組成。10名護理人員主要負責落實5E康復護理。氣道護理、考核制度同對照組。

1.2.2.2 5E康復護理 ①鼓勵:a.護理人員。護士長了解護理人員每日工作流程,根據工作量合理分配任務,同時與護理人員進行溝通了解護理工作期間的困惑、憂愁等。b.患者。護理人員與患者溝通,鼓勵其表達內心情緒,根據患者心理狀態給予幫助,并引導與病房患者相互交流。②教育:a.護理人員。護士長通過查閱國內外相關康復護理文獻,制訂適應氣管切開患者護理內容,同時制訂護理項目完成表、交接記錄表等,定期抽查護理人員工作完成情況,針對未完成者進行考核培訓,若考核不合格實施獎懲制度。b.患者。因氣管切開患者長期處于臥床休息狀態,護理人員應用多媒體方式指導患者氣管切開后注意事項及氣管切開重要性,每次短于30 min,并與患者出院后保持聯絡,為患者制訂出院后飲食運動計劃,同時囑嚴格遵循醫囑。③運動:a.患者。待患者生命體征穩定后,護理人員根據患者情況指導其早期康復鍛煉,進行牽引推拉等規律性主動或被動訓練,促進血液循環。同時囑患者及家屬每日進食后應用生理鹽水漱口,保證口腔健康。④工作:加強監測患者肺功能、巡回次數、口腔護理等生命體征變化。⑤評估:入院時護理人員對患者基礎資料(患病因素、臨床指標、氣管切開術術后注意事項)進行調查,評估康復、管理情況,采用集體例會方式進行討論,了解患者肺功能、語言功能等恢復情況。

1.3 評價指標 ①護理人員工作效率:根據臨床自擬護理工作調查問卷,對兩組護理人員工作效率進行調查,包含團隊協作(護士長對護理人員工作協調性進行評分)、護理質量(由護士長對護理人員日常工作進行評分)、操作技能(人工氣道管理護理完成度、交接工作)、理論知識(護士長對護理人員氣管切開術相關知識進行考核),各項評分標準為百分制,分數越高表示護理人員工作效率越好。本研究中該量表Cronbach′s α為0.786。②不良反應:根據臨床不良反應調查表,對比兩組氣管切開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含痰痂、滲血、套管氣囊滑脫、黏膜脫落4個方面。③口腔健康:應用Kayser-Jones等研制的漢化口腔健康評估量表(OHAT)對兩組護理前后口腔健康程度進行比較,選取口、舌、牙齦組織、唾液4個條目進行評估,分數越高表示患者口腔健康程度越好,各條目效度為0.900、1.000、0.850、0.800,Cronbach′s α為0.710,重測信度為0.811[9]。④肺功能:應用肺功能儀測定兩組護理前后肺功能水平,包含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氣峰值流速(PEF)。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人員護理工作效率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人員護理工作效率比較(分,

2.2 兩組護理前后OHAT評分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前后OHAT評分比較(分,

2.3 兩組護理前后FEV1、FVC、PEF水平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前后FEV1、FVC、PEF水平比較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3 討論

氣管切開術是通過手術方式建立人工氣道,促使呼吸管或氣管切開管保持開放,是ICU常見治療措施[10]。近年來,外科患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且患病復雜類型多變,患病期間患者出現昏迷、嘔吐等臨床癥狀,發病急、病情嚴重,多數患者患病后無法進行自主呼吸,嚴重威脅生命安全[11]。氣管切開術是治療呼吸道阻塞常見措施,但治療期間氣管切開止血不徹底或導管壓迫、刺激、吸痰動作粗暴等損傷氣管壁,影響治療效果需配合臨床護理,確?;颊甙踩玔12]。近年來,越來越多學者提倡康復護理,認為康復護理在護理期間可控制疾病進展,常規康復護理雖然包含康復內容,但存在一定管理流程缺陷[13-14]。因此,針對人工氣道氣管切開患者給予康復護理,對功能恢復具有重要影響。

在臨床支氣管哮喘中應用5E康復護理模式,從鼓勵、教育、運動、工作、評估5個方面進行針對性、全面性護理干預[15]。5E康復模式通過調節護理人員工作量,確保每名護理人員工作流程化,同時減少護理人員工作量,提升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提高技能操作性。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通過主動、被動訓練,促進患者血液循環,能夠防止不良反應發生。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研究組護理人員護理工作效率高于對照組(P<0.01);護理后,兩組患者口腔健康、FEV1、FVC、PEF水平均優于護理前(P<0.05),且研究組優于對照組(P<0.01)。說明通過評估了解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減少并發癥發生,同時應用生理鹽水漱口,擦拭口腔會減少口腔細菌滋生。同時通過排痰、翻身訓練,增加吸氣肌肌力及耐力,提升呼吸道防御功能,促進咳嗽增加排痰量,提升肺功能。

綜上所述,對氣管切開患者實施5E康復護理模式,可有效提升護理人員工作效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升患者口腔健康程度,防止不良反應發生,提高肺功能狀態,根據患者實際需求情況選擇合適措施,并對常規口腔護理措施進行不斷補充修復,提升護理質量。但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樣本量較小、研究時間較短,且忽視各地區等級制度不同,具體應用價值仍需前瞻性研究進一步驗證,因此,在今后相關臨床研究中,通過補充樣本來源、擴大研究范圍、加大資金投入,提升研究的真實性及合理性。

猜你喜歡
護士長氣管氣道
《急診氣道管理》已出版
《急診氣道管理》已出版
《急診氣道管理》已出版
《急診氣道管理》已出版
探討開展護理行政查房對提高護士長管理水平的實際臨床意義和效果
氣管鏡介入治療并發大咯血的護理體會
探討早期氣管切開術對防治重型顱腦損傷術后并發肺部感染的作用
吸入式氣管滴注法的建立
護士長管理培訓需求分析及對策
正確處理正副護士長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