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循證護理模式在手術室手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

2024-04-17 01:11汪云慧于鵬威蔡允嬌葉露露
齊魯護理雜志 2024年5期
關鍵詞:循證手術室證據

汪云慧,于鵬威,蔡允嬌,葉露露

(1.海警醫院 浙江嘉興314000;2.嘉興市中醫醫院)

手術室是醫院中重要的部門之一,其護理工作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手術效果。然而,由于手術室護理人員面臨著多種復雜和不確定的因素,如手術類型、時間、風險、技術、設備等,導致手術室護理存在盲目性、隨意性[1-2]。這些因素不僅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壓力和不良情緒,還影響護理人員的決策能力和專業水平,容易導致護理差錯和并發癥的發生[3]。因此,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和安全性是當前臨床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循證護理模式能夠幫助護理人員解決臨床實踐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提高護理水平和專業能力,增強護理人員的自信和職業滿足感。本文旨在探討循證護理模式在手術室手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以期為我國循證護理實踐的推廣和發展提供參考?,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120例手術室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年齡25~70歲,男女不限;②接受擇期或急診手術治療者;③手術時間30~180 min;④主動簽署知情同意書,愿意參與本研究者。排除標準:①接受微創或大型手術治療者;②伴有心理或生理疾病影響手術和護理者;③不配合護理人員進行心理評估和干預者;④不愿意參與本研究或不遵守本研究要求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循證組和常規組各60例。循證組男32例、女28例,年齡(54.3±8.7)歲;手術類型:胸外手術18例,泌外科手術15例,腹部手術12例,骨科手術10例,其他手術5例;手術時間(120.5±15.3)min。常規組男34例、女26例,年齡(55.6±9.2)歲;手術類型:胸外手術20例,泌外科手術14例,腹部手術13例,骨科手術9例,其他手術4例;手術時間(121.4±16.2)min。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并獲得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

1.2 方法 常規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按照醫院的護理規范和流程進行護理實施,不使用腹帶,不進行循證問題的提出、證據的檢索、評價、綜合和應用等步驟。循證組采用循證護理模式,即根據循證護理六步驟[4]進行護理實踐,具體如下。a.提出問題:根據患者的臨床問題,使用PICO格式構建明確的臨床問題,如“對于接受腹部手術的患者,使用腹帶與不使用腹帶比較,對于減少切口并發癥和促進康復有何影響?”b.檢索證據:使用關鍵詞“腹部手術”“腹帶”“切口并發癥”“康復”等,在國內外主要的醫學數據庫(如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等)中檢索相關的文獻,并根據納入和排除標準篩選出符合條件的文獻。c.評價證據:使用約翰·霍普金斯護理循證實踐模型[5]中的《證據評估工具》對檢索到的文獻進行質量評價和分級,包括證據水平和質量等級。d.綜合證據:使用約翰·霍普金斯護理循證實踐模型中的《單項證據總結工具》和《綜合與建議工具》對評價后的文獻進行總結和分析,并根據證據強度和質量給出相應的建議意見。e.應用證據:根據綜合證據和建議意見,制訂相應的護理方案,征得患者或家屬同意后,手術前后實施。具體包括:術前教育患者正確使用腹帶的方法和注意事項,鼓勵其積極配合;術后立即給予患者腹帶固定,并根據其生命體征和切口情況調整腹帶的松緊度;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咳嗽、活動等康復訓練,并監測其切口愈合情況和并發癥發生情況。f.評價結果:使用結局指標評價工具評價護理方案的效果,主要包括:切口并發癥發生率(如感染、裂開、血腫等)、心理狀態[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護理滿意度(采用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評分)等。所有指標于術前和術后1周進行測量,并與常規組進行比較。

1.3 觀察指標 ①心理狀態:采用SAS和SDS進行評估,分別于術前1 d和術后1周進行測量,計算兩次評分的差值。②護理滿意度: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調查,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3個等級,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③并發癥發生情況:并發癥包括感染、出血、潰瘍,并發癥發生率(%)=(發生例數/總例數)×100%。

2 結果

2.1 兩組手術前后SAS、SDS評分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前后SAS、SDS評分比較(分,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例)

2.3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例)

3 討論

循證醫學是一種以最佳可得的科學證據為基礎,結合臨床經驗和患者偏好,制訂合適的診療方案,并持續評價其效果的醫學模式[6-8]。循證護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查閱相關文獻和指南,獲取最新的科學證據,為護理決策提供依據。②根據患者的手術類型、時間、風險、技術、設備等因素,制訂個體化的護理方案,并與患者溝通和協商。③在手術前、中、后分別實施相應的循證護理措施,如心理干預、生命體征監測、切口護理、并發癥預防等。④記錄、評價循證護理的效果和不良反應,及時調整護理方案,保證護理質量和安全性。

本研究旨在探討循證護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及其對質量控制的影響。本研究結果顯示,循證組SAS評分、SDS評分、護理滿意度、并發癥發生率均優于常規組(P<0.05,P<0.01),說明循證護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提高護理滿意度,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對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和安全性有積極作用。究其原因:①循證護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心理干預通過心理學原理和方法,對患者進行心理評估、教育、咨詢、支持等活動,以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增強其自信和自我效能感。手術前后,患者易產生焦慮、恐懼、緊張、抑郁等負性情緒,這些情緒不僅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還會影響其免疫功能和手術恢復情況[9]。因此,在手術室護理中進行心理干預非常重要。本研究中,術前1 d和手術當天,循證組接受專業護理人員的心理評估和咨詢,并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心理干預方法,如放松訓練、積極性情緒激發、認知重構、自我暗示等,心理干預方法可緩解術前緊張和焦慮,增強患者的自信心,提高其心理適應能力。因此,循證組患者的心理狀態得到改善。②循證護理模式可提高護理滿意度。溝通和協商是指通過有效的語言和非語言交流,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偏好,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護理方案,并征求患者的意見,取得其同意。在手術室護理中,溝通和協商可以增進護患之間的信任和理解,提高患者對護理方案的接受度和配合度,保障患者的知情權和自主權。本研究中,在術前1 d和手術當天,循證組接受專業護理人員的溝通和協商,向患者介紹手術類型、時間、風險、技術、設備等因素,使其了解自身疾病情況和手術過程,消除患者的疑慮和擔憂,增強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和尊重。因此,循證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組(P<0.01),表明循證組對護理工作更加滿意和認可。③循證護理模式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可能與循證護理中的預防性護理有關。預防性護理是指根據臨床經驗和科學證據,分析手術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并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以減少或避免并發癥的發生。在手術室護理中,預防性護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a.生命體征監測:通過使用先進的儀器設備,實時監測患者的血壓、心率、呼吸、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并及時處理異常情況。b.切口護理:通過使用無菌材料和消毒液,對切口進行清潔和消毒,并使用無菌敷料進行覆蓋,以防止切口感染和出血。c.并發癥預防:根據患者的手術類型和風險因素,預防性地使用抗生素、止血劑、鎮痛劑等藥物,以預防感染、出血、疼痛等。本研究中,在手術前、中、后,循證組接受專業護理人員的預防性護理,并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預防措施,如生命體征監測、切口護理、并發癥預防等。這些預防性護理可減少或避免手術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提高其安全性和舒適度。因此,循證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組(P<0.01),說明循證護理模式可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護理安全性。

綜上所述,將循證護理模式應用于手術室手術患者護理中,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提高護理滿意度,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對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和安全性有積極作用。本研究存在局限性,如樣本量較小、觀察時間較短、循證護理措施不夠全面等,需在今后的研究中進一步完善和改進。

猜你喜歡
循證手術室證據
《循證護理》稿約
術前訪視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位置大數據偵查循證研究
對于家庭暴力應當如何搜集證據
手術室專用頸肩保護罩的設計與應用
走進手術室的3D打印
手上的證據
“大禹治水”有了新證據
手上的證據
循證醫學的人文精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