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聲演唱方法在中國原創音樂劇《花木蘭》中的應用

2024-04-20 10:05姚翠翠
中國音樂劇 2024年1期
關鍵詞:花木蘭

姚翠翠

摘要:本文以中國原創音樂劇《花木蘭》為研究對象,對美聲演唱方法在中國原創音樂劇《花木蘭》中的應用展開研究。首先介紹了《花木蘭》主創團隊及創作背景和音樂劇劇情,其次明確美聲演唱方法應用在《花木蘭》對于表達人物情感以及體現舞臺表現的優勢,最后針對性提出美聲演唱方法在中國原創音樂劇《花木蘭》中的體現及具體運用,旨在為更多的中國原創音樂劇學習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美聲演唱;中國原創音樂??;《花木蘭》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第一部原創音樂劇《現在的年輕人》上演并取得巨大成功后,中國原創音樂劇便成為了我國音樂市場的發展重點。中國原創音樂劇《花木蘭》在充分彰顯中國民族元素的基礎上,融入了西方和聲寫作手法,因此對角色演唱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聲演唱方法在中國原創音樂劇《花木蘭》中的應用對于促進角色情感表達、推動劇情發展均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

一、音樂劇《花木蘭》概述

(一)主創團隊及創作背景

中國原創音樂劇《花木蘭》由郝維亞作曲,邱玉璞、喻江編劇,王燕為主演。郝維亞為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我國知名作曲家,《花木蘭》音樂劇的最初創作時間為2004年;邱玉璞不僅是音樂劇《花木蘭》的編劇,也是司儀官的扮演者,從70年代末期開始從事劇本創作;喻江在27歲時參與了現代音樂劇《花木蘭》的創作;花木蘭的扮演者女高音歌唱家王燕師從女高音歌唱家瓊·道勒門以及郭淑珍老師,是我國著名的女高音藝術家。

三代創作者與藝術家組成了中國原創音樂劇《花木蘭》的創作團隊,也使得《花木蘭》無論在表演形式、音樂創作還是劇情編排方面,均體現著制作的精良與創新,最終中國原創音樂劇《花木蘭》在北京保利劇院與觀眾見面。通過訪談資料以及相關文獻的信息整合后筆者了解到,《花木蘭》最初設計準備以歌劇的形式呈現,但是經團隊研究后認為歌劇對于現代文化產業消費主力年輕化情況不相契合。因此,在人物塑造以及劇情推動等方面的設計,均參考了當代觀眾的審美需求,在劇情設計上采用了較為戲劇性的表達。因此,最終《花木蘭》呈現形式由歌劇改為了音樂劇。

(二)劇情概況

音樂劇《花木蘭》的創作來源為北朝民歌《木蘭辭》,音樂劇《花木蘭》將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彰顯出的善良勇敢、忠孝兩權的精神作為劇情發展的核心,在舞臺渲染以及演員詮釋方面向觀眾傳遞了作品的精神內核,即愛與和平。該音樂劇共有四幕。

第一幕:序曲。劇情背景為皇帝在全國征兵,而花木蘭的父親過于年邁從軍吃力,而弟弟年紀尚小參加戰爭九死一生,出于忠孝目的花木蘭決定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形式上由開場舞蹈引入劇情。

第二幕:花木蘭與青梅竹馬白玉溪共同參軍,并在戰爭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誼。而此時戰爭也進入到白熱化階段,出現了重大轉機事件——巴丹王子被擒。

第三幕:因巴丹王子被擒使得巴丹公主決定比武招親,與鄰邦建交并向慕容將軍發起決戰?;咎m與白玉溪出于組織戰爭的目的參加了比武招親,并由花木蘭贏得了比賽。后來花木蘭身份被識破,

但是巴丹公主對花木蘭一見傾心,并被花木蘭說服簽訂了停戰協議。同時,花木蘭與巴丹公主約定戰爭結束后與花木棣成親。

第四幕:在戰爭結束后,花木蘭與白玉溪共同返鄉,但是巴丹公主與王子在尋親時發現木蘭是女兒身,花木棣這個名字是花木蘭的弟弟。在接受真相后,巴丹公主也愛上了一表人才的花木棣,最后在眾人的祝福中巴丹公主與花木棣,花木蘭與白玉溪結永世之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二、美聲演唱方法在中國原創音樂劇《花木蘭》中的體現及具體運用

(一)在對人物情緒的傳達中,美聲唱法的優越性

在《花木蘭》這部音樂劇中,主角花木蘭需要通過美聲演唱技巧來呈現角色的豐富情緒變化,這也代表著演唱者面臨著音節上的挑戰。某些音區偏低或淺聲低吟部分可以借助流行歌唱手法進行詮釋。但是在需情感爆發以達劇中的高潮等場合,由于音域跨度大,就需要將美聲唱法選為主要的演唱手法加以詮釋。以第一幕二場中花木蘭的第一句為例“我希望這是昨夜的噩夢,淚水無聲無息落下”,這句歌詞的演繹至關重要,對我們來說,這不僅是要著重關注的元素,也是基于劇情需要使花木蘭顯現出無奈和沮喪的情緒必須借助一些氣聲準備。在此期間,演唱者同時要保持嗓音的實質,采用美聲演唱中對共鳴腔體保持開闊和用橫隔肌支撐呼吸等方法的巧妙運用。這種方式既保證了音量,又為后期情緒爆發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刻畫人物角色形象、推動劇情發展和增強觀眾的代入感做了鋪墊。

(二)美聲演唱方法在《花木蘭》中的聲音表現及技術要點運用

1.完全展開的共鳴腔體對于言語呈現的優點顯現。

核心的美聲演唱技術包含精準的呼吸控制和有效利用共鳴腔體,這同樣是所有唱歌技巧的關鍵組成部分。比如,在唱段的2—22小節的女高音部分時,演唱者需要利用充足的氣息,開啟共鳴腔體,讓呼吸帶動情感,以訴說的形式展現聲音用以凸顯角色情緒。第14—22小節歌詞結尾部分的每一個詞,如“飄散”,“蔚藍”,“呢喃”和“平安”這樣含前鼻音韻母的詞,其發音點偏前。由于這部分為副歌,需要含足夠氣力才能讓歌聲完整傳達,讓觀眾感受到深刻的心境描繪。期間需要注意的是,演唱48—49小節的高音部分時,在小字二組的A音上要避免刻意的躲聲,必須防止力量過強以防聲音出現破裂,適度推動聲音,使呼吸運動的肌肉群得以持續施力。保持喉部位置較低,如咽后壁、鼻腔等部位要充分張開,元音發音時要控制力度,尾音時保持積極的狀態和氣息推動力,否則聲音的驅動力將會不足,影響后續的演唱。

2.連貫統一的聲音位置對樂句連接的體現和運用。

音樂劇《花木蘭》中的藝術手法,如元音的融合或者元音和輔音的結合得到了充分展示。以《我希望》選段為例,在“我希望”這三個音節中元音與輔音的連接展現得淋漓盡致。以“我”為例,“wu o”的發音在唱歌時要力求流暢自然地串聯兩個元音?!跋!苯M合了元音和輔音,“xi yi”的發音就要特別注意不拖拍,及時清晰地發出輔音,然后迅速返回元音的位置。在此過程中,必須精細地調控嗓音,避免因音色波動而改變,確保在保持嗓音穩定的同時,發音位置的連續性也要保持?!巴币约斑x段《我希望》2—13小節中經常出現的含有元音和后鼻音韻母的詞,例如“wu”“yi”“e”“o”等各種發音狀態要保持穩定然后盡量向前,像是訴說一般地歌唱每一音節,以及元音至后鼻音韻母的連接部分也要保持一致。如果能達到發音連貫一致的要求,那么每一個音節、每一句歌詞,甚至每一段旋律所傳達的情感,就能自然流暢地連貫起來。詞句發音之間的有機連接,對于劇情演繹以及任務情感表達、凸顯音樂劇故事性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3.呼吸支撐的力量在音樂情緒變換中的表現。

《花木蘭》唱段的2—22 小節,主要表現木蘭對被征召去戰的恐慌和沮喪感。這部分情感表達主要展現出木蘭作為女性的柔軟之處。在這部分節奏處理時,以每分鐘62拍為準,當配以歌詞場景時,其演唱方式應偏向于情感的宣泄。在情感宣泄時需要將其理解為一種表達,音調可以適度降低,無需過多追求技藝和音量,保持穩定的呼吸、準確的節奏以及吐氣口徑;第28—62小節相較于前部分來說,更注重情感與形象的塑造,即對木蘭角色的核心品質、高尚追求進行呈現。在音樂的渲染下、在歌詞的烘托下,木蘭決定替父從軍這一行為的情感性進一步彰顯,替父從軍、安撫父親兩個情節具有較強的戲劇張力。因此,在演唱過程中需要遵循legato(圓潤的連接)的原則,盡可能保持持續的長氣息,聲音斷而氣息持續走高。在此期間,演唱者需要確保聲音的放送與氣息的持續支持,讓共鳴腔有平穩的工作狀態,使演奏者能夠全力以赴的表達情感。雖然從音樂內容來說,28—36小節屬于第一樂段的重復,但從歌詞和劇情的進展看,其情感表達完全不同。在這個部分,演唱者不再需要通過大幅度使用氣聲來表達情感,而是要把花木蘭的堅韌、勇氣和樂觀的品質傳遞給觀眾。因此,在這部分的演唱中,需要清晰的咬字,穩定的腔體,以及更高程度的氣息流動性。這首歌有力地呈現了兩種對比,“一起等待天亮”是本節中的最后一句歌詞,也是最能發揮美聲延長優勢的一句歌詞,全面彰顯了流行唱腔和美聲演唱結合的藝術美感。在演唱中,“天亮”兩個字是本段演唱最關鍵的字段,應按照由實至虛,再由虛到實的流程進行演唱的切換?!疤臁钡难莩?,需要演唱者實現腔體的充分打開并自由延長到降B,即由實變虛,增強段落演唱的結束感;“亮”的演唱需要將氣息落在上面,結合譜面提示,確保腔體充分打開,進行氣息的猛烈沖擊,使氣息能夠均勻地沖擊聲門。第60小節中,這種持續、快速的震動因為滑音出現需要改變發生點。為了保障整個句子在演唱過程中的完整性,演唱者需要從小字一組降A直接跨八度到小字二組降A。這一要求對演唱者的演唱功底極為嚴格,也對演唱者聲音高位置把控能力以及氣息控制能力提出了嚴格要求。上述要求是美聲演唱必須要掌握的基本功,也是演唱者實現大幅度音域跨越、在音樂中表達復雜情緒所需要具備的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美聲演唱風格在中國原創音樂劇《花木蘭》中的應用,對于促進情感表達、推動劇情發展、凸顯音樂特點都有著積極影響?!痘咎m》整體基調為現代原創民族音樂劇,因此在音樂風格、舞臺布設以及舞蹈美術設計方面均采用了大量的流行元素與民族元素,使中國民族特色與西方和聲寫作手法產生了交融。但也正因為這種中西結合方式,使得創作團隊對花木蘭這一情感層次變化較多的角色演唱要求極高。因此,在對花木蘭這一復雜角色進行情感抒發時,借助美聲演唱風格能夠更加細膩,深刻地表達出人物角色的內心情感,也為作品帶來了更強的表現力。

(作者單位:山東省德州市平原縣文化藝術中心)

參考文獻:

[1]黃玥婷.中國聲樂作品的“民族風格”在美聲演唱中的體現分析[J].藝術品鑒,2023(26):174-177.

[2]朱洪男.美學視域下美聲演唱特色及技巧分析——以《我要建一座王宮》為例[J].參花(上),2023(04):68-70.

[3]劉暢瑞.一帶一路視域下中國民族聲樂演唱與美聲演唱技巧的融合探究[J].黃河之聲,2022(14):94-97.

[4]彭亮.聲樂教學中美聲演唱技巧和風格與中國本土聲樂藝術的融合研究[J].戲劇之家,2022(17):132-134.

[5]常振華.美聲唱法在歌劇演唱中的運用——評《美聲演唱技巧及其在歌劇演唱中的應用與實踐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20(09):141.

猜你喜歡
花木蘭
What an Exciting Film
撲朔迷離
王春艷:戰“疫”場上的“花木蘭”
防御“黑飛”的“花木蘭”蘇穎
勇氣與愛
——重新認識花木蘭和小王子
花木蘭
好萊塢第一個“花木蘭”——溫明娜
花木蘭
中國原創芭蕾舞劇《花木蘭》劇照
《花木蘭》導演和他的大女主故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