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家校合作推進小學語文教學中經典誦讀的思考

2024-04-22 12:27成岱
求知導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經典誦讀家校合作小學語文

摘 要: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扒竽局L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著,必浚其源泉?!睘榱思訌娭腥A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小學語文教師要組織開展經典誦讀主題教育活動,以優秀傳統文化滋養學生品德、浸潤學生心靈。家校合作旨在密切學校與家庭之間的聯系,通過家庭引導以及學校指導為學生營造優質學習環境,是實現學科教學目標的重要力量。分析家校合作推進小學語文經典誦讀的意義,結合具體課例探究實踐策略,旨在落實經典誦讀教育改革,培養時代新人。

關鍵詞:家校合作;小學語文;經典誦讀

作者簡介:成岱(1980—),男,甘肅省隴南市成縣西關小學。

中華經典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其以精練的語言、深刻的寓意、和諧的音韻,千百年來被人們廣為傳誦。在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出之后,根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土壤,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成為我國教育的重要目標。家長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責任人,在家校合作推進經典誦讀教育活動的過程中,通過學校指導,家校合力,可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誦讀氛圍,借助經典誦讀凈化學生心靈,提高學生道德品質,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學校要加強家校合作力度,通過多種形式的經典誦讀活動提升教育價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家校合作推進小學語文教學經典誦讀的意義

(一)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道德品質,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經典誦讀內容十分豐富,是學生接觸、了解傳統文化的重要渠道。中華傳統經典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和智慧積淀,包含待人接物的方法、為人處世的哲理等。學校要引導學生進行經典誦讀,發揮經典誦讀的育人作用,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經典誦讀活動有助于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植于學生內心,培養學生正確的文化觀念,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學校的力量是有限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還需要借助家庭的力量,通過家長協助為學生構建良好環境,通過家庭教育活動以及學校教育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有利于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樹立文化自信

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面對國際上的不可控因素,傳統文化力量能夠增強民族凝聚力,提升我國文化競爭力,因此要加大經典誦讀教育活動開展的力度,促使學生在經典誦讀活動中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形成正確文化觀念,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心[1]。在家校合作模式下,家長從家庭視角完成傳統文化知識的輸出,通過家校合力幫助學生形成對傳統文化的全面認識,促進學生民族認同感以及責任感的形成,增強傳統文化在新一代青年中的影響,促使新一代青少年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以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

二、家校合作推進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學校的經典誦讀教學工作仍需優化

在開展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學校的引導工作效果直接影響活動質量,影響學生正確文化觀念的形成。但當前階段的小學語文經典誦讀工作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學校不能長期穩定組織開展經典誦讀活動;經典誦讀活動形式單一;學校引進經典誦讀書目較少;經典誦讀沒有納入語文教學范圍;等等。從這些問題來看,學校需要進一步增強引導能力,為經典誦讀進校園提供穩定支持,以提升經典誦讀教學效果。

(二)家校合作不到位

正確文化觀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學生需要在學校的系統教學以及引導下進行持續性學習,需要在良好的文化環境中得到熏陶與感染。教育事業不僅需要學校的努力,也需要家庭的配合和社會的支持。在開展經典誦讀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家庭也要發揮引導與輔助作用。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部分學校并沒有與家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也沒有發揮家長的教育功能。部分家庭沒有形成對傳統文化的正確認識,采用的經典誦讀教學方式缺乏科學性,不利于學生道德品質的發展與提升。

三、家校合作推進小學語文教學經典誦讀的策略

(一)認識經典,點燃火種

國學經典彰顯中國智慧。在中華文化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具有先進思想的文學著作,是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的精神支柱[2]。國學經典在中華民族發展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對中華民族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比如《詩經》《論語》《孟子》等。在進行家校合作推進經典誦讀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學校首先要發動全校師生以及學生家長認識國學經典,可以通過“經典誦讀知多少”的活動點燃誦讀的火種。

在活動中,全體師生共同參與,了解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了解國學經典,認識經典誦讀的意義,學習誦讀的方法等。學??梢越M織教師、家長和學生共同參與交流活動,通過分享的方式展示學習成果;還可以組織專題講座活動,邀請教師代表、學生代表以及家長代表分享自己在經典誦讀活動中產生的感悟、積累的學習經驗等。

在專題講座中,家長、教師和學生分享自己對國學經典的認識,列舉受國學影響成為有用之才的名人以及具體事例,闡述學習國學經典的意義、方法等。在全體參與、共同學習、合作分享的過程中,教師、家長和學生都能對傳統文化進行深度學習,點燃經典誦讀的激情。

(二)傳授方法,事半功倍

家校合作推動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活動需要教師與家長的共同參與,由于家長缺乏專業指導的經驗,因此教師要向家長傳授國學經典誦讀方法,增強家長指導學生誦讀的能力[3]。學生是國學經典誦讀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掌握誦讀的方法,通過具體指導提升學生的自主誦讀能力,減輕學生學習壓力和家長輔導負擔。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是十分常用的一種方法,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經典誦讀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搭建情境,提供經典誦讀學習資源,讓學生在情境中理解國學經典,深入分析與感悟。比如在小學語文《大青樹下的小學》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分析作者筆下的云南獨特的校園環境,分析文章中描寫的校園與自己生活的校園有什么不同,作者通過對小學的描寫表達了什么思想感情等。借助情境創設引發學生思考,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見解。

教師可以將經典誦讀方法錄制成微課視頻發送給家長,促使家長掌握指導學生誦讀的方法。國學經典誦讀的方法主要有“誦讀五步法”以及“七步循環法”。以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綜合性學習:輕扣詩歌大門”為例,教師選擇《詩經》指導家長掌握誦讀方法。在活動中學生需要完成聽讀、跟讀、齊讀和自讀任務[4]。首先,家長要選擇正規出版社出版的古詩詞合集,然后為學生播放錄音,引導學生對其中的字詞進行學習,在完成三遍聽讀之后小聲跟讀。在跟讀環節,學生要準確把握每個字的發音以及節奏、韻律等。然后家長與學生齊讀,發現對方誦讀中存在的發音問題,互相糾正。最后學生進行自讀,在自讀中模仿錄音的發音和語調,調整自己的語速、情感等,并完成背誦。

(三)合作誦讀,彼此滋養

在掌握科學高效的誦讀方法之后,學生還需要通過誦讀實踐活動實現知識的內化與能力的外化,使經典誦讀成為一種習慣,伴隨終身。

1.親子誦讀

小學階段的學生認識的漢字有限,在誦讀的過程中容易因為閱讀障礙轉移注意力或者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在進行經典誦讀教學的過程中,家長和教師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誦讀興趣,激發學生了解傳統文化,參與經典誦讀的熱情。

在誦讀活動中,家長要做好帶頭示范,讓學生跟著自己誦讀,逐步培養誦讀興趣,通過不斷的引導與示范提升學生獨立誦讀的能力。

2.同伴誦讀

孤獨的誦讀學習容易讓學生出現退卻情緒,不利于經典誦讀活動的長遠發展。學校與家長可以借助微信或者釘釘等平臺將學生組織到一起,堅持每天完成誦讀打卡,或組織學生進行誦讀競賽。學??梢砸园嗉墳閱挝?,也可以以年級為單位,在語文教師的組織下有計劃地進行誦讀活動[5]。

學生每天將自己的誦讀音頻或者視頻發送到釘釘群或者微信群進行打卡,并接受語文教師的指導與糾正。教師可以為學生錄制標準的誦讀模板,帶頭打卡;也要對學生的誦讀情況進行反饋,表揚表現優異的學生,提出改進建議。每個月教師統計學生的誦讀打卡情況,評出誦讀標兵。在良性競爭氛圍中,學生齊頭并進,你追我趕。在堅持誦讀的過程中,學生互相陪伴,彼此打氣,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先進文化觀念,端正品行態度。

3.誦讀沙龍

在學校組織開展的經典誦讀教育活動中,學生和家長會遇到一些誦讀問題,因此學校要組織親子進行誦讀沙龍活動,在活動中分享近期誦讀的國學經典內容,探討誦讀的方法,共同解決誦讀中遇到的問題。學生和家長還可以分享在一段時間的誦讀之后自己有哪些變化,進行現場誦讀等。

(四)誦讀社團,打造特色

學校開設誦讀社團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更好認識傳統文化,了解國學經典。同時,在語文教師的專業指導下提升學生的誦讀能力,通過豐富多樣的國學經典誦讀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指導學生形成正確文化觀念。

1.培養誦讀的興趣

國學經典誦讀活動應從培養學生的興趣開始。興趣是促使學生主動了解傳統文化,參與經典誦讀的動力,能幫助學生在誦讀活動中收獲知識與能力,獲得愉快體驗。在學校誦讀社團活動中,教師主要引導學生講述經典圣賢故事,欣賞教材中的經典名句。

故事對學生具有天然的吸引力,《論語》《詩經》等國學經典中有記載相關歷史人物以及事件,學生通過閱讀國學經典可以認識圣賢人物,激發誦讀興趣。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為中國發展建設做出貢獻的人,比如魯迅、朱自清、毛澤東、周恩來等。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書籍、互聯網等搜集與他們有關的內容,分享他們的故事,從他們身上學習優秀品質,獲得積極影響。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圍繞小學語文教材引導學生進行古詩詞以及國學經典的分析,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了解國學經典內容,分析其中的精神文化內涵,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2.誦讀常識的指導

誦讀常識的指導是學生正本清源,開展誦讀活動的前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種類多樣,內容豐富。在誦讀社團活動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開展飛花令活動;對學生進行誦讀五步法、七步循環法誦讀方法的指導;點評學生的誦讀表現,通過科學評價提升學生的誦讀能力。

3.樹立榜樣,互相激勵

在誦讀社團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競爭活動激發學生誦讀的興趣,如在“我是優秀誦讀者”活動的激勵下,每個學生都積極展示自己的誦讀能力,并且在互相點評的過程中發現他人的優點,看到自己的不足,向其他優秀的學生討教,提升自己的誦讀能力。教師將學生評選出的優秀誦讀者照片張貼在社團宣傳欄上,借助榜樣激勵學生堅持誦讀學習。

結語

綜上所述,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引導學生在經典誦讀的過程中品味中華文化,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是當前義務階段教育教學的一大重點。在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中,學校要重視發揮家庭的力量,增進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培養學生正確的文化觀念。學校要糾正家長錯誤的觀念,促使家長認識到經典誦讀的重要性,借助家校合作推進經典誦讀活動開展,通過良好誦讀氛圍的營造提升學生誦讀能力,提升學生文學素養。經典誦讀在家校合作模式下成為親子溝通情感的重要方式,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拓寬學生視野,沉淀學生氣質,促進學生道德品質提升。

[參考文獻]

李淑忠,于愛玲.淺析利用家校合作推進小學語文經典誦讀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3(9):149-151.

張愛云.淺談利用家校合作推進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經典誦讀[J].當代家庭教育,2022(27):29-32.

張婷.開展家校合作推進經典誦讀[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2(1):34-36.

巢秀珍.讓經典誦讀根植于家校合作[J].新課程研究,2020(19):24-27.

吳雪玲.開展家校合作 推進經典誦讀[J].甘肅教育,2019(9):38.

猜你喜歡
經典誦讀家校合作小學語文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經典誦讀教學實踐與思考
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及其研究
讓伏羲教育的陽光沐浴著孩子們健康成長
大學生心理危機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討
大學生心理危機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討
喚醒、發掘、傳達
家長參與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對青少年的外化問題行為的影響機制分析
家校合作問題分析及解決策略研究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