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高”背景下高職《汽車構造》課程思政建設實踐研究

2024-04-22 07:18李嬌嬌
時代汽車 2024年3期
關鍵詞:汽車構造雙高職業教育

李嬌嬌

摘 要:在“雙高”建設過程中,教育和教學的變革對于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高等職業教育至關重要,而加強課程思想政治建設則是其中的關鍵工作?!镀嚇嬙臁纷鳛槠噷I的核心課程,教學中要深度探索思政教育內涵,建立符合課程特點的思政教學體系,真正實現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為國家培養具備高尚職業道德、優秀綜合素養及扎實專業技能的應用型汽車人才。

關鍵詞:“雙高”建設 職業教育 課程思政 汽車構造

在“雙高”建設背景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核心是將思政要素融入到專業教學中。在課程改革持續推動過程中,高校要積極轉變教育理念,深度探索思政教育內涵,將思政教育整合到課程教學之中,有力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優化人才培養質量,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堅持學科價值的基礎上,研究其學理、價值、倫理等,將學科特點與思政內容相結合,使得每一個理工科課堂都擁有自己的特色[1]。

1 《汽車構造》課程思政建設重要性

課程思政建設是高校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將思政教育融入到專業教學中,不僅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養合格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要途徑?!罢n程思政”的構建并非是新增一門課程或者新增一項活動,也不是將課程“思政化”或者“去知識化”,而是要通過優化課程設計,整合各專業課程中的思想元素,將其融入到課堂教學每個環節中,實現思政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一,從而達到立德樹人的目標[2]。

汽車專業作為新工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致力于為國家培養具備赤誠家國情懷、高尚職業道德、優秀綜合素養及扎實專業技能的應用型汽車專業人才,從而真正實現為黨育人、為國育人的根本目標?!镀嚇嬙臁纷鳛槠噷I核心課程,課程內容緊密對接汽車產業前沿,不僅要求學生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較強的實踐能力,更要具備專業的職業素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堅定的愛國信念。課程采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始終堅持以企業人才需求為目標,注重實踐教學,著重培養學生專業志向和剖析汽車復雜結構的能力,同時要根據課程內容特點,將愛國主義精神、職業素養、工匠精神等思政內容融入課程教學始末,培養學生規范嚴謹的操作流程及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激勵學生樹立為我國汽車工業發展而奮斗的理想信念。

2 《汽車構造》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建立

各高校要明確教育的首要任務是立德樹人,在新時代背景下,專業技能型人才應具備追求卓越、嚴謹求實、吃苦耐勞及工匠精神等基本品質[3]?!镀嚇嬙臁氛n程堅持以思政育人為主導,以企業真實工作任務為引領,以教學成果為導向,通過理實一體的教學方式,將傳統課堂、翻轉課堂、網絡課堂相融合,在傳授專業知識與職業技能的過程中,依據課程內容適時融入我國在相關領域的歷史往事、名人事跡、法律法規、發展成就等德育元素,將職業道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主義精神、大國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到專業知識學習中,不斷完善課程思政要素,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增強學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使學生樹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堅定信念。

2.1 因材施教,合理制定教學目標

學情分析是教學目標制定的基礎,是教學內容選取的依據,是教學設計實施的重要一環,只有以學生為中心,深入了解學生的理論水平、實踐能力和認知狀態,結合企業對人才培養的實際需求,才能合理制定教學目標,實現因材施教、成果導向、思政育人的根本目標。

2.2 理實一體,有效開展教學實施

課程采用理實一體的教學模式,將網絡課堂、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相結合,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提高學生信息獲取能力。網絡課堂為學生提供了靈活的學習方式和優質的資源共享,可以實現課前預習、知識拓展、在線測試、師生互動等多項學習活動,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也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傳統課堂系統講解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幫助學生分析理解復雜的汽車結構,使學生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翻轉課堂以真實工作案例為引導,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制定工作計劃、明確任務分配、完成任務實施,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主動學習,提高學生實踐技能,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攀登精神和嚴謹求實的職業素養。

2.3 多元評價,全面實現教學考核

校企共同制定課程考核方案,考核內容涵蓋知識理解、技能評價、職業素養三方面。對于理論知識、實踐技能考核,主要以項目為載體,結合小組任務完成情況、團隊精神、個人表現、實操過程是否規范等元素,考察學生對專業知識、實踐技能的掌握情況,培養學生扎實的理論功底和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對于素質評價,要將思政要素納入考核中,將課程平臺與線下教學相結合,對學生愛國主義、團隊精神、個人修養、創新能力、職業素質、工匠精神、服務意識等方面進行全面綜合評定。

3 《汽車構造》課程思政建設實施路徑

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要求,各高校要全面推動專業課程思政的建設,在人才培養體系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發揮每門課程的思政育人作用,從而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4]。教學團隊要全面挖掘課程體系中的思政要素進行教學設計,根據思政目標合理配置教學內容,將思政育人與專業教育相結合,實現立德樹人根本目標。

3.1 將思政教育融入到專業知識

在“三全育人”視角下,不僅要將“課程思政”工作融入到各課程建設中,更要將思政內容與課堂知識交織結合,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5]。依據“兩個一,四個有”的課程思政總體要求,以課程教學內容為基礎,將愛國主義、職業素質、大國工匠精神等元素融入課程,讓學生在掌握汽車構造專業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心懷使命、科技報國”的擔當精神,真正實現專業課程育人的目標?!镀嚇嬙臁氛n程要求學生具備扎實理論基礎的同時,還要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在理論學習過程中,要培養學生形成科學的思考方法,理解綠色協調的發展理念,樹立正確的三觀并形成終身學習意識;在實踐環節中,要引導學生學思結合,形成團隊意識,提高學生在拆裝過程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1.1 引入經典案例,講好汽車故事

在講解汽車發展史時,重點回顧我國汽車工業發展歷程,將中國制造2025、中國汽車行業杰出人物先進事跡等思政內容納入到課程教學,使學生了解到在合資品牌的技術攻勢下,自主品牌迎難而上的不屈精神,宣揚老一輩汽車人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攻破技術難關、自主研發汽車的民族精神,弘揚民族工業,發揚實干精神,彰顯中華民族的優良美德。結合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形勢,使學生了解汽車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我國智能網聯技術研發,引發學生對于智能制造的思考,激發學生科技創新意識,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勉勵學生認真學習專業知識,使學生樹立“科技自信,技能報國”的理想信念,成長為中國優秀汽車人才。

3.1.2 多種教學模式,實現師生互動

通過“任務驅動”、“案例分析”、“小組討論”、“時事分享”等多維度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生參與度,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在專業知識講解中,融入我國在相關領域的技術成就,將愛國情懷與授課內容相結合,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對我國汽車發展歷程中老一輩汽車人攻堅克難典型事跡的感悟,使學生樹立民族自信。在實踐教學中,引入工匠精神,將課堂教學與思政要素進行深度整合,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刻苦鉆研、不怕困難的攀登精神和職業榮譽感。

3.1.3 完善課程內容,挖掘思政要素

圍繞企業崗位需求合理安排理論內容與實踐環節比例,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可以體驗到崗位工作的真實情況,在提升學生職業認同感的同時,加強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使學生養成善于思考、敢于創新、勤于鉆研的優良作風及不怕困難、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1.4 學以致用,以賽促學

鼓勵學生組建團隊積極參與專業相關的競賽活動,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精神、提高學生工程實踐能力,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3.2 加強教師團隊課程思政建設

高校教師的思政素養是保障課程思政實施效果的關鍵要素,專業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政治理論素質和能力水平,明確課程思政建設的指導思想,調整教學方法,轉變教學理念,培養思政思維,深挖思政要素,使專業教學與思政教育緊密結合,將課程思政全面融入到教學各環節。理論教學中,要根據課程內容尋找思政要素的切入點,在教學設計中融入愛國主義教育、大國工匠精神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思政內容,使學生認識到國家的富強和我國汽車技術的飛速發展,增強職業自豪感,樹立民族自信,激發學生科技報國的信心。在實訓教學中,要以企業對實際崗位能力的真實要求作為出發點,通過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讓學生體驗到真實的工作過程,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作業規范,加強學生對職業的認同感,使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生職業素養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3 完善課程思政考核評價體系

推進課程思政建設,除了要將思政元素與課程內容進行結合外,還需要改變傳統考核方式,通過引入有效的跟蹤反饋機制對課程目標達成度進行客觀的評價[6]。課程思政教學主要目的引導學生形成積極正確的三觀理念,教師既要根據課程特點制定考核評價體系,還要注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課堂表現,以便及時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課程教學評價以項目為載體,由企業評價、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共同組成,校企全過程參與課程教學工作,共同制定含知識、技能、素質三方面內容的考核方案,實現對學生理論知識、專業技能、團隊精神、職業素養、工匠精神等方面的綜合評定。

3.3.1 知識考核 30%

重點考核學生對汽車理論知識的學習情況,通過構建“互聯網+”在線考核體系,快速準確了解學生對汽車基本結構及主要系統工作原理的掌握情況,有效實現因材施教;借助知識競賽、在線測試、小組展示等多種形式,實現實時動態的考核評價方式,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與課程參與度,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評價理念。

3.3.2 技能考核 40%

以學生為主體、以企業真實案例為主線,圍繞企業崗位需求建立技能考核標準、設置考核內容,重點考核學生對發動機、底盤基本部件的拆裝與調試能力,及拆裝過程的規范性與安全意識等。通過實踐環節,讓學生體驗真實的維修崗位工作,培養學生信息獲取能力、團隊協作意識、客戶服務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拆裝過程中考核學生安全意識和作業規范,使學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時,具備正確的專業學習觀和良好的職業素養與服務意識,提升職業認同感和責任意識,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勞動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及勇于開拓的創新精神,為學生將來步入職場做好充分準備。

3.3.3 素養考核 30%

注重職業素養,提升學習能力。在小組任務中,重點考核學生團隊協作精神、大局意識及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善于分析問題和探究結構奧秘的工程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實踐環節中,重點考核學生信息獲取能力、團隊協作意識、安全意識、服務意識和工匠精神等,引領學生以發展中國汽車工業為內心追尋,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提高學生職業素養,鑄造大國工匠精神,提高學生。

4 結論

在“雙高”建設背景下,將思政教育融入到教學全過程是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核心所在,各高校要充分發揮各專業課程優勢,結合課程內容創新教學模式。在《汽車構造》課程教學中,要結合課程特點,充分發揮思政育人的關鍵作用,將傳統文化、家國情懷和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愛國主義精神,使其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提升職業認同感,勇擔“科技強國”的時代重任,成為國家需要的新時代汽車專業人才。

項目基金:遼寧機電職業技術學院2023年院級教研課題《“雙高”背景下高職汽車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研究與實踐——以<汽車構造>課程為例》(JYLX2023022)。

參考文獻:

[1]楊和文,陳袁碧瑩.基于“三全育人”的理工類高?!罢n程思政”工作模式研究[J].上海電力學院學報,2018,34(S1):55-57.

[2]韓憲洲.以“課程思政”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流大學建設[J].中國高等教育,2018(23):4-6.

[3]吳晨.高職《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課程思政探索與研究[J].時代汽車,2021(06):53-54.

[4]張志強,路學成,張海,等.課程思政理念下專業課程的教學探究與實踐——以“飛機結構失效與預防”課程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2(15):5-8.

[5]梁茂,劉秀杰,王秋生,等.課程思政在《有機化學》一流課程建設中的實踐[J].廣東化工,2020,47(11):228+208.

[6]曹玉華,毛廣雄.基于課程思政的課程考核評價體系的構建——以經濟地理學課程為例[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21(03):262-265.

猜你喜歡
汽車構造雙高職業教育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年5期)2022-11-03
我校2020年“雙高計劃”建設研究成果展
我校隆重召開“雙高計劃”建設啟動大會
牽手教育: 中等職業學?!八脑⑴e, 德技雙高” 的校本實踐
《汽車構造》教學分析
提高“汽車構造”課堂教學質量的探討
“動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論七年一貫制體系下本科學科建設中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PLC應用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