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游戲工作坊中促進幼兒深度學習

2024-04-22 13:40董欣然
中國教師 2024年4期
關鍵詞:深度學習

董欣然

【摘 要】游戲是幼兒的主要學習方式。本文以游戲工作坊“彭城美食街”為例,深度觀察與分析幼兒游戲過程,拓展游戲資源,挖掘幼兒深度學習契機;提供經驗支持,提升幼兒深度學習可能性;立足兒童立場,為幼兒深度學習提供鷹架支持,促進幼兒深度學習,實現全面發展。

【關鍵詞】深度學習 游戲工作坊 觀察分析

游戲是幼兒的主要學習方式。筆者所在幼兒園根據幼兒的需要創設游戲工作坊。觀察幼兒在游戲工作坊“彭城美食街”中的表現引發了筆者關于“如何在工作坊中促進幼兒深度學習”“教師應如何提供鷹架支持”等思考,并嘗試提供能夠激發幼兒深度學習的工作坊游戲活動策略。

一、拓展游戲資源,挖掘深度學習契機

“彭城美食街”游戲工作坊是一個角色扮演類游戲?!芭沓敲朗辰帧笔侵敢患乙约亦l徐州的特色美食為背景的“美食店”,游戲包含服務員、收銀員、客人等角色扮演成分,“烙饃卷馓子”“蒸包子”等美食制作游戲成分,數的組成與應用的數學成分以及幼兒交往成分。蒙臺梭利認為,幼兒積極地游戲是一種“工作”,在“工作”中,幼兒能夠手腦結合、全情投入,表現出持久的興趣和專注力,同時實現自我發展和成長。筆者發現,每一名進入工作坊的幼兒都能夠充分投入游戲,承擔起自己在游戲中的“任務”。筆者記錄了三次幼兒游戲的時間,整體情況為:一共有7名幼兒在“美食街”有“工作”任務,其中2~3名幼兒能夠全程玩完游戲,3~4名幼兒能堅持30~40分,只有1名幼兒只能堅持20分。其他幼兒扮演顧客,輪流參與游戲,不少幼兒會來若干次??梢?,幼兒對“彭城美食街”有很濃厚的興趣,愿意在美食街里“工作”,這就是幼兒深度學習的契機。

二、提供經驗支持,提升深度學習可能性

觀察幼兒行為是教師了解和解讀幼兒的基本和主要途徑,也是促進幼兒深度學習的重要舉措。通過觀察幼兒游戲的情形,教師能夠了解幼兒的身心、思考與需求、情感態度等五大領域發展水平,從而更好地支持幼兒發展。通過對游戲工作坊“彭城美食街”的定點觀察,筆者及時分析思考幼兒的問題和需要,以促進幼兒的深度學習。

觀察一

“彭城美食街”是一個角色扮演類游戲,有“工作人員”和“顧客”等角色,也有一些根據現實生活制訂的游戲規則,筆者將其視為“預設目標”。幼兒遵照游戲規則玩耍,既能有秩序地游戲,又能在游戲中掌握社會規則,發展規則意識。在一次游戲中,筆者觀察到了這樣一個情形。

教師原本設計的購買過程是:挑選美食→交換貨幣→發放糧票→換取美食??墒怯螒蜻^程中,許多“顧客”把糧票扔在地上,直接去拿購買的食物,沒有按照設計的流程完成游戲。于是,“服務員”來向“老板”(為了更好地開展游戲,教師以“老板”的身份加入游戲)反映問題。

服務員1:老板,有顧客買東西,我給他“糧票”,他們直接就給扔到了地上。

服務員2:是啊,老板,很多小朋友還拿走了,特別亂,要不要報警?

這一現象讓筆者開始思考:幼兒的學習以直接經驗為基礎,而他們的日常生活中沒有“糧票”這種事物的存在。所以,這個預設的規則超出了幼兒認知,幼兒的直接經驗達不到。筆者意識到,此規則需要調整。

幼兒是游戲的主人,規則變更也應尊重幼兒的想法。游戲結束后,他們就此問題展開了討論。

服務員1:我看媽媽直接掃碼支付,然后服務員就給她了。

服務員2:有時候我去人多的地方吃飯,我知道是需要叫號的,叫到我的號我才能去取餐。

服務員3:我也覺得叫號的方式好,這樣還能去休息等待,不用一直站著排隊。

服務員4:嗯,我同意叫號!那我們把規則改成取號領餐吧!

幼兒對規則的認識發展是有差異的。參與討論的幾名幼兒年齡稍大,可以理解并遵守“叫號取餐”規則,但是“彭城美食街”同時面向3~6歲幼兒開放,小班、中班幼兒游戲能力較低,能否遵守規則進行游戲呢?于是,筆者在幼兒制訂“取號領餐”規則時加以提醒:小班、中班的弟弟妹妹不懂規則,怎么辦呢?

服務員1:要么直接讓弟弟妹妹取餐呢?

服務員2:不好吧,我弟弟也3歲,他上次都能自己買棒棒糖了呢!

服務員3:那我們就安排一個服務員當“經理”,專門引領,給客人提供幫助吧!

討論的結果,不僅保留了各年齡段幼兒的游戲體驗形式,而且還滿足了各年齡段幼兒的發展需求,“老板”大力贊同。于是,“服務員”共同商定把游戲規則改成“取號領餐”,他們在工作坊內增加了數字紙片,根據客人來的順序取號領餐。并且,從“服務員”中推選出一位當“經理”,引導客人購買,再以“招聘”的形式又招了一名“服務員”,繼續他們的游戲。

經過討論,工作坊的規則發生了變化,流程變為:挑選美食→交換貨幣→拿取餐號碼→換取美食。

工作坊的這一現象,是在預設目標的基礎上,幼兒主動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幼兒能夠根據自己的直接經驗提供新的規則建議,共同商討規則。教師加入幼兒游戲,根據理論基礎提出更多思考方向,引導幼兒制訂更完善的游戲規則,并在游戲中感受規則。幼兒在游戲中完成了一次社會領域的“深度學習”,促進了社會性的發展。

觀察二

一位教師來到美食街,作為“顧客”加入了幼兒游戲,發生了這樣的對話。

服務員:顧客您好,您需要買點什么?

顧客:我想要兩個包子。

服務員:給您,一共6元錢。

顧客:???怎么那么貴??!那一個包子多少錢?

服務員沒有馬上回答,而是轉過頭,用小手算賬。算完后,轉過來對顧客說:顧客您好,一個包子3元錢。

游戲結束后,這名幼兒在“游戲記錄本”上記錄了這一事件,并與伙伴分享。這次游戲,幼兒遇到了一個數學上的問題。遇到問題后,他并沒有去尋求幫助,而是借助自己的雙手積極動腦進行解答。許卓婭教授在解讀“游戲精神”時認為,幼兒的游戲體驗應該是自由的并充斥自我實現感。幼兒為了追求自我實現感,愿意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是一次很好的經驗積累[1]。這個游戲環節,在幼兒的最近發展區之內,可以讓幼兒“在生活中發現數的有用和有趣”。

通過以上兩個案例,可以發現,幼兒社會領域的交往能力、科學領域的分類能力、健康領域的制作能力等,都會在游戲中得以發展,在工作坊游戲中具有深度學習的需要和可能。教師需要及時觀察并進行評價與總結,集零為整,將幼兒在游戲中偶發的好奇心、問題等進行歸納,促進幼兒深度學習的發生。

三、立足兒童立場,為深度學習提供鷹架支持

游戲工作坊中幼兒能否進行深度學習的關鍵,是活動中是否給予幼兒自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機會,能否激發幼兒主動學習、主動解決問題的熱情。幼兒對問題的興趣對于深度學習至關重要。教師也要幫助幼兒在游戲中發現問題,發現深度學習的契機,支持幼兒進行深度學習。

1. 提供游戲材料與時間保障

游戲材料與時間保障是游戲的基礎。馮曉霞提出,盡管幼兒的自由游戲(角色游戲、建構游戲、表演游戲等)帶有明顯的不可預測性(受活動主體的興趣、動機、機會、經驗、發展水平等因素的影響),但它仍然會受到材料與環境的影響[2]。因此,教師應通過游戲環境的創設與游戲材料的提供,將學習與發展期望融入其中。教師要保障幼兒游戲的材料與時間,讓幼兒充分游戲,對游戲中的問題與發現進行充分思考,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幫助幼兒實現想法。例如,游戲過程中,有“服務員”提出,有“顧客”想“在家里”吃,于是詢問“老板”是否可以加上“外賣服務”,增添“外賣員”?!袄习濉毙廊粦?。于是,幼兒先去車站借了一輛車,做了簡單裝飾變成了“外賣專用車”,然后幾名“服務員”商討選出“外賣員”??墒?,還缺少打包的材料。幼兒提出可以用蒸籠直接外送,或者制作一些打包袋。這時,教師及時提供牛皮紙袋,幼兒開始在牛皮紙袋上畫畫,制作打包袋。不一會兒,打包袋做好了,“外賣服務”開始了。

深度學習的重要目的是解決問題。對于增設“外賣服務”這一想法,教師積極配合;對于“沒有打包袋”這一問題,教師和幼兒一起想辦法,支持幼兒,但并沒有直接提供打包袋,而是邀請幼兒一起制作,共同解決問題。隨著游戲的深入,幼兒逐步開始進入深度學習,他們的想法、所需的時間與空間會更多。為幼兒提供支持,不僅要提供數量充足、符合幼兒年齡段的材料,而且最好讓他們動手制作自己認為最合適的材料。

2. 教師以游戲者身份融入游戲,適當“發難”支持

維果斯基認為,通過有經驗的同伴或成人的適當引導,幼兒具有獲得高級心理機能的潛力。作為教師,我們需要及時抓住深度學習契機,激發幼兒學習興趣,激發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促使幼兒主動學習。如上述觀察二中,教師以游戲者的身份“發難”:“怎么那么貴??!那一個包子多少錢?”激發幼兒解決問題的欲望。

“發難”也需要技巧,既不能脫離幼兒的直接經驗,高出幼兒的年齡發展特點,讓幼兒無力解決,打擊其自信心,又不能低于幼兒的認知,起不到引導作用。教師需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在幼兒原有經驗的基礎上,預測幼兒可能發現的問題或遇到的困難,在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內巧妙“發難”,讓幼兒在活動或某一行為中深入思考,從而增加學習效果,撥動幼兒“深度學習”的欲望。在觀察二中,化多物品售賣為單物品售賣就是教師主動“發難”的體現,可以讓幼兒在游戲中進行思考,達到大班幼兒科學領域目標。若面對的是中班幼兒,教師就要改變“發難”策略,不能從“數的組成”出發,可以考慮按照“物品的分類”“物品的顏色”進行適當“發難”。教師要觀察游戲并靈活思考,讓幼兒實現 “跳一跳,摘個桃”的發展目標。

3. 重視游戲后評價,讓幼兒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升

幼兒游戲評價是撬動幼兒成長的支點,可以讓幼兒更好地進行深度學習。游戲結束后,引導幼兒用畫圖記錄、語言表達等多種方式交流分享游戲中有趣的事、遇到的問題、產生的沖突等,用小組討論或班級集體討論的方法引導幼兒深入思考,并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最后進行總結評價,基于幼兒生活中的直接經驗以及游戲中所獲得的經驗,在原有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引導提升,挖掘游戲內蘊含的教育價值。抓住學習契機,激發幼兒在下次游戲中深入探究的興趣,生成幼兒感興趣的活動,進行深度學習。

深度學習是一種能夠提升幼兒思維的學習方式,對幼兒各項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游戲工作坊的創設更讓幼兒的游戲場景得以豐富,在幼兒的游戲中占有重要地位。游戲工作坊中的深度學習對幼兒來說是珍貴的且具有可持續性。在幼兒園生活中,教師應關注“游戲工作坊”這一組織形式,關注幼兒在特定游戲工作坊中的深度學習狀態與效果,給予適當及時的鷹架支持,讓幼兒的能力在游戲工作坊中得到可持續發展,讓深度學習在游戲工作坊可持續發生。

參考文獻

[1] 許卓婭.幼兒園音樂教學游戲化設計[M].南京: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14:36.

[2] 馮曉霞.游戲中的深度學習[J].奕陽幼教評論,2019(49):7-15.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第二實驗幼兒園)

責任編輯:胡玉敏

猜你喜歡
深度學習
從合坐走向合學:淺議新學習模式的構建
面向大數據遠程開放實驗平臺構建研究
基于自動智能分類器的圖書館亂架圖書檢測
搭建深度學習的三級階梯
有體驗的學習才是有意義的學習
電子商務中基于深度學習的虛假交易識別研究
利用網絡技術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幾大策略
MOOC與翻轉課堂融合的深度學習場域建構
大數據技術在反恐怖主義中的應用展望
深度學習算法應用于巖石圖像處理的可行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