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學習視野下小學語文隨文練筆教學策略研究

2024-04-22 21:41王倩
求知導刊 2024年3期
關鍵詞:隨文練筆深度學習小學語文

摘 要:在語文課堂中科學開展隨文練筆活動,既可以幫助學生遷移運用語言知識,又能夠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诖?,闡述當前小學語文隨文練筆教學存在的問題,探索深度學習理論對小學語文隨文練筆教學的指導意義,從目的、內容、評價三個方面分析小學語文隨文練筆教學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深度學習;隨文練筆

作者簡介:王倩(1995—),女,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武勝驛鎮中心小學。

隨文練筆指語文教師挖掘文本中的練筆素材,有機融合閱讀與寫作,引導學生依據自己的經驗、感悟進行模仿創作活動,培養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及創造性思維的活動。而深度學習理論倡導聯結新舊知識,重視知識的遷移與運用。在隨文練筆教學中引入深度學習理論,有助于改善隨文練筆教學效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結合隨文練筆教學的現狀,依據深度學習理論改變教學策略,豐富隨文練筆教學的形式和內容,逐步提升隨文練筆教學的有效性。

一、當前小學語文隨文練筆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實施目的模糊

近年來,語文教師們充分認識到了讀寫結合的重要性,能有意識地開展隨文練筆活動,但部分教師沒有明確練筆的目的,未能準確設置隨文練筆教學的訓練點,存在刻意化、隨意化等問題,無法激發學生的練筆興趣,導致練筆效果達不到預期。

(二)內容設計隨意

目前,部分語文教師隨意設計練筆內容,沒有將隨文練筆教學與學生年齡特征、心理特點等緊密結合,僅依據教材上的課后習題組織練筆活動,將教學大綱上的目標和要求作為練筆的出發點,沒有結合班級學生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

(三)教學指導低效

教師如果不能夠給予學生有效的指導,就難以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開展隨文練筆教學前,部分語文教師沒有向學生詳細介紹練筆要求及目標,沒有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活力。在隨文練筆課堂上,部分語文教師沒有從結構、選材、立意等方面指導學生,導致學生在隨文練筆中偏離主題,寫出的文章結構不合理等,影響了教學效果。在隨文練筆活動結束后,部分教師沒有進行科學有效的評價,也沒有跟進學生的修改情況,導致隨文練筆教學效果不理想[1]。

二、深度學習理論對小學語文隨文練筆教學的指導意義

(一)體現“學者中心”的教學方針

傳統教學模式下,語文教師主要結合自身經驗與教材要求開展隨文練筆教學,具備明顯的“教者中心”特點。而深度學習理論要求語文教師將學生的真實需求納入考慮范圍,結合班級學生的語文基礎水平、學習能力等設計適宜的練筆內容和形式,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此外,為促進學生實現深度學習,教師需要遵循情境性、開放性的原則設計教學活動,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提升隨文練筆教學的實效

深度學習理論以知識的遷移與運用為核心,在深度學習理論的指導下,語文教師可圍繞文本內容、學生基礎水平組織類型多樣的趣味練筆教學,引導學生借鑒文本的寫作方法,運用積累的語文知識等進行練筆,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與創造思維,提升隨文練筆教學的實效。

(三)有機融合練筆與評價

目前,部分語文教師忽視隨文練筆教學中的講評環節,沒有給予學生及時的點評與反饋,導致學生難以全面了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而深度學習理論倡導教師將評價貫穿于教學全過程,要求教師及時點評學生的練筆情況,采用自評、互評等諸多評價形式,幫助學生正確認知自己,不斷提升寫作能力。

三、深度學習視野下小學語文隨文練筆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明確練筆目的,找準切入點

1.精心研讀課標

部分語文教師在隨文練筆教學中存在隨意化問題,沒有認真貫徹課標的要求,無法幫助學生系統掌握語言知識。在深度學習理論下,語文教師要從整體視角來看待教材中的各篇文章,認真研讀課程標準,明確學段目標、單元目標,圍繞這些目標確定隨文練筆教學的目的和重點,以提升隨文練筆教學的針對性。

2.解讀編者意圖

為了更加高效地組織隨文練筆活動,語文教師需要對教材編者的意圖進行準確的把握,圍繞單元導語及課后練習題實施隨文練筆。第一,基于單元導語開展隨文練筆教學。語文教材中的單元導語對此單元的教學思想、內容、人文主題、語言表達訓練要求等進行了介紹,能為隨文練筆教學的實施提供良好的指導。以統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為例,單元導語提出的“體會作者描寫的場景、細節中蘊含的感情”要求,揭示了此單元的編排主題,而“用恰當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的要求則體現了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目標。該單元中的《慈母情深》《父愛之舟》通過刻畫、描寫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等展現母親、父親對孩子的關愛。因此,語文教師在隨文練筆教學中要緊緊圍繞單元導語內容,引導學生運用閱讀課上習得的描寫方法和技巧,利用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神態描寫等充分展現某一人物的形象特征。例如,在學習《慈母情深》一課時,語文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作者拿到錢后為什么會“鼻子一酸”,自己是否有過與作者類似的經歷,鼓勵學生用文字進行詳細表達和描述。第二,基于課后練習題開展隨文練筆活動。語文教師要仔細分析課后練習題,準確把握編者的意圖,了解語言文字的訓練重點,進而明確隨文練筆教學的切入點。例如,《我們奇妙的世界》課后練習題中的“小練筆”要求學生閱讀一些句子,分析如何描寫普通事物的美。練習題提供的范例采用比喻、擬人手法,對雨后水洼、夜空群星、大樹乘涼進行了生動的描繪?;诖?,語文教師可引導學生學習比喻、擬人手法,讓他們嘗試利用比喻、擬人手法來描寫某一景物,表現景物之美[2]。

3.了解班級學情

在制訂隨文練筆教學的目標時,語文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能力,保證練筆要求、練筆內容與學生的真實情況相適應。練筆難度過大,或缺乏挑戰性,都難以調動學生的興趣。因此,語文教師要結合各年段學生的普遍特征以及個別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具備挑戰性的練筆目標及內容。例如,在《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學習中,學生雖然已經學習過議論文,但對議論方法的認識還不夠深入。結合這一學情,語文教師可將“利用具體事例說明觀點”這一議論方法作為隨文練筆的側重點,提升教學的針對性和深度。

(二)結合練筆內容,創新練筆形式

1.學會表達

教材中的文章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蘊和運用精妙的表達手法,模仿文本的寫作手法,有助于學生提升寫作能力。在隨文練筆教學中,教師要帶領學生深入分析文本語言特點,鼓勵學生展開仿寫,使其熟練掌握相應的表達方法。第一,句式仿寫。引導學生仿寫文本的經典句式或段落,既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相應的語言運用技巧,又能豐富學生的寫作經驗。例如,在《記金華的雙龍洞》一文中,作者利用“時而寬,時而窄……”這一句式生動描寫了溪流隨著山勢變化而變化的特征。教師可先帶領學生感受該句之精妙,再鼓勵學生利用這一手法描述常見景物,如天上的白云、雨后的草地等,有效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第二,結構仿寫。教材文本的謀篇布局往往十分巧妙,語文教師可帶領學生模仿教材文本的布局結構、寫作順序,從而提升學生的謀篇布局能力。例如,《美麗的小興安嶺》采用了總分總的寫作結構,先總體介紹小興安嶺之美,再以季節變化為順序分別介紹小興安嶺的四季之美,最后進行總結。為幫助學生掌握這一結構布局方法,語文教師可設計隨文練筆活動,引導學生采用總分總的方式介紹家鄉風景。第三,立意仿寫。文章立意的清晰性、深刻性會直接影響文章的可讀性。為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語文教師可引導學生對教材文本的主旨及表達方式進行分析和模仿。例如,《落花生》一文以借物喻人的方法闡明了深刻的道理。在學生理解文章主旨后,教師可鼓勵學生對文本的立意及寫作方法進行模仿,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3]。

2.啟發思維

作者在創作時,往往會設計一些留白,讓讀者結合經驗和感受進行填補。深度學習理論強調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要求教師引導學生打破常規思維的束縛,創造性遷移和運用知識。因此,在隨文練筆教學中,語文教師可深入挖掘和利用文本留白,引導學生對文本留白處進行揣摩和想象。第一,填補空白。教材中的一些文章采用了言猶未盡的表述方式,為讀者提供了想象的空間。語文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空白點組織隨文練筆教學,鼓勵學生結合自身經驗充實文本內容。例如,《女媧補天》一文只描述女媧找了五彩石來補天,并未詳細介紹尋找的方法。結合這一空白點,語文教師可鼓勵學生聯系上下文內容進行大膽想象,思考女媧從哪些地方尋找五彩石,采用了什么方法等。這樣的隨文練筆活動既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內容,又能夠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的發展。第二,拓展延伸。部分教材文本具有余味無窮的特點,學生閱讀過后會產生深刻的感受。語文教師可鼓勵學生描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開展隨文練筆教學。例如,《月光曲》一文描寫了皮鞋匠聽到優美琴聲后聯想到一系列美好的畫面。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可能也會有類似的經歷,聆聽動聽的音樂時腦海中會不自覺地浮現相關畫面。語文教師可鼓勵學生用文字詳細描述聆聽某一首音樂作品時想到的情景。

3.升華情感

在隨文練筆教學中,語文教師不但要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與思維能力,還要結合文本主題與情感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實現語文課程育人的目標。第一,小結抒懷。語文教師可在帶領學生解析文本內容后,圍繞文本表達的情感設計隨文練筆任務,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感受,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文章主旨,深化情感共鳴。例如,《四季之美》一文采用優美的語言描寫了四季的美景,在教學中,教師可先利用情境教學、配樂朗讀等方式讓學生體會文本內容,感知四季之美,而后鼓勵學生結合現實生活,利用文字描述自己最喜歡的季節的美景,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第二,寫讀后感。語文教材中的文本往往有深刻的內涵,能夠給予學生有效的啟迪。語文教師要善于利用這些教育資源,通過隨文練筆培養學生的精神品質與價值觀念。例如,在《金色的魚鉤》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兩個練筆任務:(1)閱讀本文后,你覺得可以怎樣描述老班長的形象?是否有一些感悟?(2)假如你遇到了老班長,你會對他說些什么?這樣的隨文練筆教學圍繞文本的深層次內涵展開,可讓學生充分理解老班長的高貴品質,促進學生成長[4]。

(三)重視練筆評價,優化反饋形式

1.評價內容應具有針對性

小學語文隨文練筆教學應具有明確的訓練點,在活動后期,教師要圍繞訓練點進行評價反饋,提升評價的針對性。若隨文練筆教學側重于培養學生的環境描寫能力,教師要著重評價學生是否能恰當運用環境描寫方法,描寫的內容是否具體詳細等??傊?,語文教師要以練筆要求確定評價內容,避免評價內容與練筆目的脫離。

2.評價主體應多元化

語文教師要組織開展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等活動,提升學生的自我反思能力。第一,進行教師評價。教師評價是隨文練筆評價不可或缺的部分,具備激勵引導、反饋總結等功能。在具體實施中,語文教師要注重采用積極評價策略,肯定學生的優勢和長處,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同時采用委婉的方式指出學生的不足,鼓勵學生不斷提升寫作能力[5]。第二,開展學生自評。在完成隨文練筆教學后,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客觀判斷自己作文的優缺點,反思自己是否熟練掌握相關知識。學生結合自我反思與評價結果,及時修改練筆內容,既可以進一步掌握相關知識,又能夠提升寫作能力與反思能力。第三,開展學生互評。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相互評價各自的隨文練筆內容,使學生借鑒其他同學的優勢,實現自我提升與進步。在學生互評之前,語文教師要先為學生提供評價標準,讓學生客觀、公正地進行評價,從而保證學生互評的效果。

結語

隨文練筆教學緊密融合了閱讀與寫作,充分體現了讀寫結合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小學語文教師要依據深度學習理論,從練筆目的、練筆內容、練筆形式以及練筆評價等多個方面著手,優化隨文練筆教學策略,充分發揮隨文練筆的作用,提升語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楊文靜.讀寫結合模式下的小學語文隨文練筆教學策略[J].新智慧,2021(35):103-105.

戴潔萍.小學語文隨文練筆有效策略探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2(12):65-66.

趙麗娜.小學語文隨文練筆的訓練探究[J].東西南北(教育),2021(5):376.

林明珍.芻議小學語文隨文練筆教學[J].中學生作文指導,2021(37):86-88.

張甜.小學語文隨文練筆策略研究[J].教育藝術,2022(6):31.

猜你喜歡
隨文練筆深度學習小學語文
隨文練筆,隨意不得
淺談隨文練筆的幾種形式
MOOC與翻轉課堂融合的深度學習場域建構
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中隨文練筆的策略分析
大數據技術在反恐怖主義中的應用展望
深度學習算法應用于巖石圖像處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積網絡的人臉年齡分析算法與實現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