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輿論戰態勢下的中國國際傳播策略轉變

2024-04-23 19:28李風
國際傳播 2024年1期
關鍵詞:國際傳播

李風

【內容摘要】當下,美國和西方一些國家對華輿論戰呈現長期態勢。本文通過分析中國面臨的國際輿論環境以及如何理解和認識中國媒體國際傳播的核心任務,研究當前輿論戰態勢下中國國際傳播策略如何轉變、中國敘事如何優化。

【關鍵詞】輿論戰;國際傳播;中國敘事;策略轉變

2021年5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明確指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本文遵循習近平總書記為中國國際傳播工作指明的方向,從我國面臨的國際輿論環境出發,探討應對美西方輿論挑釁的策略,以期對我國媒體提升國際傳播能力有所助益。

一、當前的國際傳播新形勢

近年來,中國國際傳播面臨波詭云譎的國際形勢和嚴峻挑戰。這不但與我國綜合國力大增、國際地位上升有關,更源于一些美西方國家根深蒂固的與中國意識形態對抗的執念,他們對我國政治制度的攻擊和科技領域的打壓不斷升級。

美國自詡為“民主、自由”的化身,每每宣稱其維護“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把當前“維護全球霸權還是反對霸權”的斗爭性質偷換成 “民主與專制”的爭議,在中國周邊不斷挑起矛盾和爭端,以圖遏制中國、維護自身霸權。

近年來,一些美西方媒體配合其政府的需要,利用新冠疫情這一全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起對中國的輿論攻擊。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美國和西方一些國家更是迅速利用國際組織在國際多邊場合對中國展開輿論戰。

在與美西方連番輿論較量中,我們針對美西方慣用的“遏制、打壓、封鎖、制裁”等行徑開展輿論反擊。在此過程中,中國主流媒體總結經驗、調整對策,美西方國家也逐漸采取對中國打壓與合作結合的長線操作。因此,當前的中西輿論戰正在轉向持久和更加膠著的狀態,其間仍不時爆發局部的激烈沖突。

二、新形勢下中國國際傳播的核心任務

在國際話語權仍然不夠平衡、信息尚不對稱的現實下,一些美西方媒體對中國的惡意抹黑、造謠污蔑使我們置身于更加嚴峻的國際輿論環境。我國主流媒體亟須采取有效策略加以應對和回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刻認識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國際傳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氣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為我國改革發展穩定營造有利外部輿論環境,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边@就指明了我國國際傳播是以“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為目標,從而完成“為我國改革發展穩定營造有利外部輿論環境,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的歷史使命。

國際話語權,是一個國家在國際輿論場中外交、經貿、科技、軍事、氣候與環境、媒體等諸多領域話語權的總和。經過多年的艱苦實踐,我國媒體在傳播理念、報道技巧、新聞采編播專業性、傳播效果、受眾認可度等方面都有了長足進步。但是也要看到,中國媒體的國際傳播能力仍然有很大提升空間。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是我國媒體在國際輿論場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的根本途徑。我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強大,為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奠定了相應的物質基礎,但“必須加強頂層設計和研究布局,構建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戰略傳播體系,著力提高國際傳播影響力、中華文化感召力、中國形象親和力、中國話語說服力、國際輿論引導力?!?/p>

三、輿論戰態勢下中國國際傳播策略轉變

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有責任也有能力在全球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同各國一道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作出更大貢獻。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相繼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等重大理念和倡議,贏得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廣泛認同與支持。發展、安全、文明三大倡議,是回擊國際輿論場惡意抹黑中國的有力武器。

(一)高舉人類命運共同體大旗,傳播中國主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高舉人類命運共同體大旗,依托我國發展的生動實踐,立足五千多年中華文明,全面闡述我國的發展觀、文明觀、安全觀、人權觀、生態觀、國際秩序觀和全球治理觀。要倡導多邊主義,反對單邊主義、霸權主義,引導國際社會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建設新型國際關系?!睆娜虬l展倡議到全球安全倡議,再到全球文明倡議,在世界深受各種挑戰困擾之時,中國貢獻的系統性方案,順應了各國人民對和平發展、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渴望與期盼,反映了新時代中國對完善全球治理的新思考,成為新形勢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依托。我們鮮明高調地不斷重申自己的主張,占據道義制高點,贏得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積極響應。

我們要廣泛傳播中國主張、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在這場國際輿論戰中,我們不僅要及時回應質疑,還要主動出擊。

(二)將新聞事實用于國際輿論戰

輿論戰的實質是信息戰,以信息帶觀點,影響受眾的認知、立場和態度。信息是“事實+觀點+情緒”的結合體,其中事實是基礎,更是關鍵。例如,一條中國華為Mate60手機上市的消息,為兩年來中美圍繞“芯片封鎖”在高科技領域的輿論戰作出精彩的“總結”。再如,2023年9月12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上回答提問時表示,“似乎每過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中國崩潰論。事實是,中國經濟沒有崩潰,反倒是‘中國崩潰論屢屢崩潰?!蔽鞣降摹邦A言”之所以屢屢崩潰,正是因為他們精心構筑的話語陷阱,在無可辯駁的中國發展事實面前不攻自破。

新聞事實用于國際輿論戰,主要分兩種類型和功能:一是多元事實,比如報摘類信息,能為受眾提供多元視角,有助于打破個人的“信息繭房”,故而在世界各國都很受歡迎;二是獨家核心和權威事實,比如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的《玉淵譚天》,通過大數據分析得到深藏表象之下的核心事實,觀點獨到且有說服力。

(三)平視對手,區別對待

面對復雜的國際輿論形勢,想在輿論戰中取得速勝并不現實。在應對不利于我方的國際輿論時,如果急于講清楚自己的道理,在國際傳播實踐中便容易操之過急。我們不應鼓動排外情緒和民粹思想,既不沉迷自我夸耀,也不抵觸別人批評;我們不懼怕任何質疑甚至污蔑,也不要輕易沾沾自喜。唯有平視對手,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才能無往而不利。我們平視對手的底氣何在?就在于我們有五千多年文明積淀的智慧,有幾代人奮斗創造的綜合國力。

西方人喜歡預言中國,有善意也不乏惡意。我們要相信,這是常態;我們更要認真分析,區別對待。對中國事實上的歪曲、抹黑一般分為蓄意的、認知有偏差兩種情況。蓄意抹黑往往經過精心包裝,邏輯自洽,所以極具欺騙性。對于蓄意抹黑者,我們必須應戰,但是要有策略地進行回擊——在輿論戰里,善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一方,往往穩操勝券。至于那些認知偏差者,他們只是對中國有誤解或誤判,并非都懷有惡意,我們也不需要疾言厲色地進行批評,大可求同存異。中國道路是經過長期實踐檢驗在不斷發展中獲得成功的,我們緣何不能寬容別人一時的認知偏差?何況其中還有因為文化背景不同而導致的理解差異呢!

(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廣交朋友、團結和爭取大多數,不斷擴大知華友華的國際輿論朋友圈。要講究輿論斗爭的策略和藝術,提升重大問題對外發聲能力?!苯栌谩敖y一戰線”的策略,我們在輿論戰中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比如境外有公信力、有影響力的媒體和群體。

在一些美西方政客和媒體利用涉臺、涉港、涉疆、涉人權等題材,瘋狂抹黑中國的輿論戰中,西方的友華人士及媒體承受巨大壓力,在事實不清、某些西方媒體單方面渲染的時候保持緘默。我們要反擊對手,僅僅亮明我方觀點是不夠的,還要為海外廣大不明真相的受眾提供真實的“反向事實”,讓友華派、知華派人士有據可依、有理可論。只有充分提供扎實的反向事實,占領道義制高點,以謙和方正的姿態直面惡意污蔑和抹黑,才能有效扭轉在輿論戰中的“挨罵”局面,從而在國際輿論場上建構一個開放大氣的現代化中國形象。

四、輿論戰態勢下如何優化中國敘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國際傳播的理論研究,掌握國際傳播的規律,構建對外話語體系,提高傳播藝術。要采用貼近不同區域、不同國家、不同群體受眾的精準傳播方式,推進中國故事和中國聲音的全球化表達、區域化表達、分眾化表達,增強國際傳播的親和力和實效性?!睆膰H傳播的基本規律出發,回顧和總結近年來中國在國際輿論戰中的豐富實踐,我們還需要探討如何優化中國敘事的問題,以便將我們的傳播策略落到實處。

(一)中國敘事的國際化表達

第一,國際化表達絕不等同于西方化表達,國際傳播的實質是跨文化傳播。與不同政治制度、社會形態、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能有效地傳達信息并獲得認同,對于任何國家的媒體都是一項高難度的挑戰。有關跨文化傳播的研究著述很多,其中關于國際化的敘事表達概括起來大體有以下幾點。

表達尊重。對不同文化和宗教特有的價值觀、傳統和禁忌表達足夠的尊重,有助于建立信任。激發共鳴。盡量找到相互之間的共同和共通點,求同存異,容易贏得認同和共鳴。避免爭論。通常情況下最好避免公開討論容易引發爭執又糾纏不清的話題,避免讓對方感覺不適甚至引發沖突。摒棄假設。不要以自己的認知和理解為標準,假設對方的目的或看法,避免因強加于人引發不良結果。用語簡明。過于深奧和生僻的用語,有時會導致不同文化語境下的理解偏差。

第二,故事化敘事是國際化表達的常見做法。故事化敘事雖然是傳播學中的老話題,但在目前的國際輿論戰中尤為重要。故事中有人情味、戲劇性,就有了吸引力、說服力、感染力。即便在不同文化傳統的國家或地區,人們對于感情和命運的起伏往往最能產生共鳴。因此,中國故事國際化表達的基本范式應該是對事件和情感的展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善于運用各種生動感人的事例,說明中國發展本身就是對世界的最大貢獻、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智慧?!敝袊暙I、中國智慧,這些概念的內涵極其豐富,在理論上闡述清楚已屬不易,進行跨文化傳播更是挑戰。但是,講一個好故事往往勝過千言萬語。正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原主任趙啟正所言,輿論斗爭拼的就是講故事,“講中國真實的事情,講中國的制度、國情、內外政策、歷史、文化,最重要的是講好今天的中國,講好今天中國的鮮活故事?!?/p>

第三,中國式現代化實踐是國際化表達的好材料。貼近性是新聞傳播的核心要素之一,對于當下生活的體驗和未來生活的向往,是普通人最為關注的傳播內容。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創造的舉世矚目的經濟發展奇跡及其給中國人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反映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對世界許多國家都具有天然的、強烈的吸引力。因此,中國式現代化實踐是國際傳播的好材料。當然,中國式現代化飽含中國五千多年文明的智慧,古代的絲綢之路與今天的“一帶一路”在全球化視角下的國際貿易異曲同工,以故事化、現代化表達的中國敘事,可以讓中國國際傳播縱橫古今中外,展現無窮魅力。

(二)中國敘事的謙和化表達

在構建中國話語和敘事體系過程中,在國際傳播的媒體實踐中,我們“要注重把握好基調,既開放自信也謙遜謙和,努力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中國古人遵從“水利萬物而不爭”的道理,謙和若水乃是上善。謙遜謙和體現自信,更蘊含一種力量。國際輿論戰的戰場猶如“秀場”。輿論戰的終極目標并不是消滅對手,而是贏得受眾。誰能贏得最廣泛的受眾,誰就是輿論戰的勝利者。

要贏得受眾,就必須爭取議題設置權。近年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在重大消息的全球首發上不斷有突破,就是爭取國際議題設置權的第一步。議題設置是國際傳播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影響和引導著國際輿論的方向。中國主流媒體要著眼大勢,不斷增強國際傳播工作的前瞻性、主動性、針對性、實效性,牢牢掌握議題設置權,著力提升國際輿論引導力。

要贏得受眾,就要體現足夠的氣度與誠意。一味“斗狠”的方法并不可取,狠話未必能傷到對手一根毫毛,反而容易落入對方的話語陷阱。中國成功舉辦進博會等國際博覽會,為世界提供“中國機遇”;中國企業走出去,為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送去“中國方案”;中國醫護人員踏出國門,幫助外國民眾解除病痛;中國優秀文藝作品落地海外,同外國受眾分享精彩的中國故事;中國張開懷抱接納全世界的留學生,將“中國經驗”傾囊相授……這才是中國氣度的最佳體現,中國誠心誠意為世界作貢獻,就是我們講好中國故事的不竭源泉。

要贏得受眾,傳播內容也要足夠精彩。許多經典國際傳播范式已經屬于過去,新的精彩來自不斷開拓和創新。印度尼西亞雅萬高鐵于2023年全線通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亞太總站以“印尼的愿景遇到中國方案”為主題講故事,把中國放在提供解決方案的“乙方”,既展現了中國的謙遜謙和,也彰顯中國方案對全球發展中國家的普遍適用性。這樣的立意與報道角度,對中國、對印度尼西亞、對全世界進行傳播,都容易被接受。

(三)中國敘事的人際化表達

信息傳播的人際化特征已成為社交媒體的主流,其實這也是大眾傳播向初始傳播規律的回歸。不同的是,以往大眾媒體將消息報道與評論嚴格區分開,消息專責報道事實而評論專責提供觀點。人際傳播的特征則是將事實與觀點糅合于一體。

人際傳播的誕生遠早于大眾傳播,可以說,將事實與觀點糅合于一體的人際化表達,反映了最初的傳播規律。如今的社交媒體就是古老的人際傳播的放大版,人人既說事也談觀點,顯然更容易左右輿論。由此,眾多國際媒體,特別是“客廳化”的電視媒體,紛紛主辦時事訪談、“脫口秀”節目,形態上是聊天,本質是人際傳播,專業分類屬于新聞述評,有敘述有評論,述評一體,其底層邏輯是提倡人際化表達。人際化表達不僅是大眾傳媒的必然選擇,更是中西輿論戰的優化選擇。

(四)中國敘事的多元化表達

除了新聞傳播,中國敘事還可以拓展到文化、體育以及其他領域。致力于在國際傳播中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積極開展“好感傳播”,通過媒體外交、中外聯合制作和宣發、在國際媒體闡發中國主張等方法,借助上合組織峰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國–中亞峰會以及北京冬奧會、成都大運會、杭州亞運會等契機,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腳踏實地走出一條國際傳播領域多元化中國敘事之路。

在當今的國際傳播環境下,我們可以籌劃中國–東南亞國家歌會、中非歌會、中國–中東國家歌會等,讓不同國家人民感知彼此的“心曲”。同時,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外總站可以加強媒體公關,通過與當地媒體、機構、團體聯合組織文化、體育等多種活動,強化人際傳播、好感傳播。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何以文明”全球巡展、“亞洲藝術家杭州亞運藝術創作季”展播等許多項目都是非常有益和成功的嘗試。

結語

面對美國和西方一些國家不斷對中國進行輿論挑釁的現實,我們必須迅速作出戰略調整,把應對和打贏國際輿論戰作為國際傳播的重要任務,遵循“戰時狀態”安排原則,合理調配資源,為打好“持久戰”提供有力支撐。要取得輿論戰的勝利不可能一蹴而就。美西方媒體是“制造”中國偏見的源頭之一,而西方社會當今意識形態的執念變得更加頑固。因此,我們完全可以預見,國際輿論戰會比貿易戰、金融戰更深刻、更持久。一國(地區)一策、一步一個腳印地探索、進取,及時調整中國國際傳播的策略,不斷努力、久久為功,才是我們直面國際輿論戰的應對之道。

(責任編輯:姜雨杉、張冬梅)

猜你喜歡
國際傳播
論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國際傳播的必然性
論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國際傳播的必然性
國際傳播視閾下的外宣翻譯特點探析
與西媒“錯位競爭”,合力發出影響國際輿論“最強音”
世界新格局下中國武術國際傳播方略研究
新時期長征精神國際傳播要素分析
全球化與國際傳播:媒體與公民的世界性互動
促進漢語國際傳播的十項策略
我國電視紀錄片國際傳播的路徑
新媒體語境下新華網國際傳播問題與對策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