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教學中學困生心理問題矯正策略研究

2024-04-25 09:32袁華美
高考·中 2024年1期
關鍵詞:高中生物學困生

袁華美

摘 要:心理問題是學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解決學生心理問題是做好學困生轉化的關鍵。本文從做好引導工作,培養學生積極心理;構建和諧關系,創設良好學習環境;健全人格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做好情緒調節,輔助保持良好狀態四個方面對高中生物教學中學困生心理問題矯正策略展開探究。旨在通過多種方法讓學困生具備良好的心理狀態,應對高中教學中更大的挑戰。

關鍵詞:高中生物;學困生;心理問題矯正

學困生的轉化問題一直是學科教學的難點之一,其原因不僅在于學困生知識基礎薄弱,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追趕學習進度,還在于學困生往往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消極、焦慮、叛逆等特征。在高中生物學困生的轉化中,教師不僅要在知識上予以學生指導,還需要在心理問題上輔導學生[1]。也只有從學生關系、親子關系、情緒等多個方面出發,幫助學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讓學生以更好的狀態應對生物的學習,教師才能持續提高學生學科知識水平,更好地完成學困生的轉化工作。

一、做好引導工作,培養學生積極心理

消極心理是學困生的特征之一,相比一般的學生,學困生對學習新知識持有抗拒心理,往往自我設限,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效率。如今的教學重視學生中心地位的突出,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有效調動學生動力成為教師需要關注和思考的問題。而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就需要通過多種方法做好引導工作,幫助學生塑造積極的心理狀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

主動[2]。

(一)引入趣味素材,激發學生興趣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對所學知識興趣不足是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成為學困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有效激發學生興趣成為了教師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在學生自主學習充分受到重視的情況下,問題情境的創設占據著更加重要的地位。而如今,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教師提供了更加有趣的教學方法和更加多樣的素材,這對于教師更好地激發學生興趣有著重要的作用。這就需要教師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積極引入趣味素材,有效提高學生學習動力。

例如,在細胞器知識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引入《細胞的戰爭》這一紀錄片的片段。這一紀錄片形象地展現了細胞與病毒之間的爭斗,而教師所引入的片段能形象地展示細胞中各個部分的結構和功能。在這一紀錄片片段播放的過程中,教師能明顯發現學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在課堂練習環節,教師則可以合理利用智慧課堂,設計“森林運動會”游戲,以判斷正誤的形成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如“線粒體在細胞中負責提供能量”。在游戲中,學生判斷正確和錯誤,中間的卡通角色會有不同的反饋。這樣借助信息技術導入的趣味素材,教師更好地激發了學生興趣,提高了學困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這對于更好地完成學困生轉化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落實鼓勵評價,培養自信態度

自我設限是學困生心理狀態的另一大特點之一,在失敗歸因中,很多學生將自己學習成績不佳的原因歸結于自己沒有天賦。這使得在追趕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往往一受到挫折就會退縮,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困生轉化的效果[3]。要讓學生對學習具備積極的態度,培養學生自信心理相當關鍵。在中小學教學中,教師的反饋對學生心理狀態有著相當大的影響,通過鼓勵性評價,教師能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從而將學習活動堅持得時間更長,引導學生以積極的心態更好地提高生物學科成績。

例如,在日常的作業練習中,教師需要改變以統一的正答率評價學生的方法,而是結合分層教學理念,以是否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任務作為評價學生的主要指標。具體方法為教師向學生分發量表,如果學生完成教師要求的任務,則在量表中做出相應的記號。在這一過程中,每當學生合格完成一定次數的作業,教師都可以給予學生不同的稱號和不同顏色的量表,以對學生進行鼓勵。這樣,通過分層作業和累積性量表,教師有效讓學困生感受到了自己的進步,以鼓勵性的評價方法幫助學困生樹立了自信心,更好地促進了學困生轉化工作的完成。

二、構建和諧關系,創設良好學習環境

人際關系是影響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原因,良好的人際關系能讓學生得到更多的鼓勵和關心,通過反饋進一步提高學生主動性。因此,要有效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教師需要關注學生人際關系,通過多種方法幫助學困生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

(一)合理構建小組,促進合作交流

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影響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學習效率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實際的教學中,能否構建和諧的學生關系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困生的參與度。在學科教學中,學習小組是最重要的關系之一,科學的學習小組不僅能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還能讓學生感受到關懷,通過反饋有效提高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動性。反之,不合理的小組不僅會影響到合作學習的效果,還會影響到學生之間的關系[4]。因此,教師需要結合新型的教學理念合理構建學生小組,有效促進學生交流。

例如,為了充分發揮每個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作用,提高學困生參與小組活動的積極性,教師可以以同組異質的原則劃分學生小組。在這一過程中,語文、數學、化學等學科教師可以以學科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主要標準,而其他無法用考試證明的能力則參考學生日常的表現。這樣,在跨學科活動中,每個學生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學困生參與度更高,也能更好地在學習活動中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同時,在課后活動中,教師也可以構建興趣小組,布置個性化作業。這樣的小組有利于將同興趣的學生集中到一起,對于學困生與其他學生更好地交流,構建和諧的關系也有著積極的影響。這樣,通過合理的小組劃分,教師有效促進了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幫助學困生構建了和諧的人際關系,這對于提高學困生學習效率有著積極的影響。

(二)尊重學生差異,轉變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學校人際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也是相當必要的。在過去的教學中,很多學生都“懼怕”教師,教師與學生根本無法深入交流,這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整體的教學效果。在學困生的轉化過程中,給予學生足夠的關懷是教師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務。這就需要教師注重學生差異,并充分落實情感育人的觀念,以針對性的教育矯正方式和外在的和諧關系進一步增強學生學習動力,更好地做好學困生矯正工作。

例如,有的學困生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愿意努力學習生物知識。應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就可以以“失敗與成功”為主題與學生展開談話,讓學生認識到每個人都會有失敗的時候,失敗本身也并非錯誤。而有的學困生因為初中知識基礎過于薄弱,導致高中的生物學習舉步維艱,這讓學生產生了厭學情緒。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制訂零基礎的學習計劃,給學生布置專門的作業,同時以“不錯”“真棒”等積極語言進行鼓勵。這樣,通過個性化教學、針對性的談話和積極語言,教師更好地與學困生構建了和諧關系,有效提高了學困生學習動力和學習能力。

三、健全人格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困生的轉化與學生人格密切相關,在學困生轉化過程中,教師也需要從人格方面入手,采取相應的措施。在高中生物教學中,也只有全面培養學生健全人格,教師才能更加順利地提高學困生學習動力和水平,進一步提高學困生學習效果。

(一)做好教學觀察,全面分析學生

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經歷,成為學困生的原因也不同。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采取同樣的方法很難滿足所有學生需求。在人格養成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突出學生中心,落實因材施教理念。這一方面需要教師做好教學觀察,全面分析學生,找出影響學生學習效率的癥結;另一方面也需要開展對應的心理教育和實踐活動。也只有落實以人本位的理念,教師才能在生物教學中有效促進學生人格全面發展,讓學生以更好的狀態應對生物知識學習中的挑戰,更好地從學困生轉變為一般學生以及優秀學生。

例如,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發現一名學困生無法轉化最重要的原因是自律能力不足,每次在教師做完要求后幾天表現得較好,一旦時間較長就松懈。在學困生的轉化過程中,教師就需要采取合適的方法有效培養學生自律能力。如結合生物學特點,教師給學生布置在教室內養花的實踐作業。為了培養學困生自律能力,教師就可以要求學困生作為這一任務的主要負責人。當然,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完成任務,教師還可以讓這一學困生的同桌同樣作為負責人,以讓兩個學生互相鼓勵、監督。而通過這樣的活動,教師能有效針對學困生實際情況,培養學困生自律能力,這對于健全學困生人格,促進學困生轉化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落實家校共育,做好協同工作

學生的人格養成與家庭教育密切相關,而家庭關系的不和諧也是導致學困生問題出現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學生的人格教育中,單單憑借教師的努力往往效率較低。家校共育理念要求教師與家長密切聯系,形成合力。通過與家長統一觀念,采取相應的行為,教師能更好地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人格和品質,這對于學生更好地應對學科知識學習中的困難,在生物學科中有效培養自身能力和素養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在高中生物學科學困生問題的解決中,教師需要積極落實家校共育理念,做好家校協同工作。

例如,在日常的探究活動中,教師發現一位學困生從來不主動參與小組合作活動,很容易產生低落情緒,表現出不合群的情況。經過分析,教師發現其原因主要是學生受到專制型家庭教育的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就可以聯系學生家長,向家長拓展家庭教育對學生重要性的資料,引導家長重視對學生的積極性反饋,讓家長能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而非批評。這樣,通過與家長的密切聯系,教師有效通過家校協同健全學困生人格,有效在生物教學中促進學困生的轉化。

四、做好情緒調節,輔助保持良好狀態

自制力較差、情緒不穩定是高中學困生的重要特點之一,這使得學習對于很多學困生而言,都成了一種煎熬。做好情緒的調節工作一直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水平的重要方法。而在生物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開展相應心理教育幫助學生排遣焦慮情緒,還需要教授學生正確的方法,讓學困生有相應的情緒管理能力,避免不良情緒的影響。

(一)教授正確方法,輔助情緒管理

情緒本身沒有好壞之分,但過度的情緒也會給工作和生活帶來不良的影響。在學困生的轉化過程中,讓學生保持情緒穩定是相當必要的。在學習過程中,教師的精力有限,很難每時每刻關注所有學生的情緒。如今的教學理念倡導以生為本,要保證學生情緒穩定,教授學生正確的情緒管理方法是相當必要的。這就需要教師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拓展情緒管理方法的教學,讓學困生能正確管理自身情緒,避免情緒大起大落影響學習活動。

例如,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教授學生正確的情緒管理方法,如“察覺—接納—轉化”三步法。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需要先想一件給自己帶來不快的事,找一支蠟筆瘋狂地涂,盡量多地將蠟筆用短,當然,之后學生還需要選擇代表壞心情的筆涂抹第二張和第三張紙。在涂完后,學生要將三張紙撕碎,想一想這件事困擾自己的是什么?有什么辦法解決?最后,學生則需要用自己撕碎的紙拼圖,并取一個名字。這樣,通過正確方法的教學,教師能引導學困生在日常生活中以合適的方法管理情緒,以更好的狀態應對生物知識的學習。

(二)選擇合適時機,排遣焦慮情緒

焦慮情緒是影響學困生學習效率和學習主動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相比一般學生,學困生本身成績較差,一旦想著去追趕進度,就會面臨比一般學生更大的壓力,這讓很多學生無法將正確的習慣堅持下去。面對這樣的情況,如何幫助學生排遣焦慮情緒成為教師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焦慮情緒的產生與時機有著密切的關系,在一些時間段,學困生焦慮情緒會更加嚴重。而在生物的教學中,教師就需要結合教學安排,選擇合適的時機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以幫助學生有效排遣焦慮情緒,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例如,考前是學生焦慮情緒出現的高峰之一。在考試之前最后一節課上,教師就可以開展額外的心理教育活動——“彩繪曼陀羅”,引導學生排遣焦慮情緒。這一活動分為五步:第一步,將意識聚焦于身體,讓思維平靜;第二步,思考清晰的意圖,想一想自己想要什么;第三步,觀察曼陀羅,體會曼陀羅給自己帶來的感受;第四步,根據感受,對曼陀羅進行涂色;第五步,為自己的畫作取一個名字,描述繪畫之前和繪畫之后的感受。而在活動之后,學生還需要對自己的繪畫進行分析,了解每個部分和每種顏色的意義。這樣,通過合適時機開展的心理教育活動,教師有效幫助學生排遣了焦慮情緒,也讓學困生能以更好的狀態應對之后的學習與考試。

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困生的出現與學生心理問題息息相關。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從積極性、學生關系、人格養成、情緒調節等多個方面對學困生進行指導,讓學困生以更好的狀態應對學科知識學習,教師能有效提高學困生學習生物知識的效率。如今的教學理念重視學科育人價值的發揮,也只有充分將心理教育與生物教育結合起來,教師才能更好地提高生物教學的整體效果,讓學困生能應對學習活動中更大的挑戰。

參考文獻

[1]蔣芊萍.淺議高中生物學困生的成因及其轉化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1(36):109-110.

[2]鐘仰期.高中生物學課程中學困生的成因分析和轉化策略研究[D].阜陽:阜陽師范大學,2021.

[3]龔金晶.團體心理輔導對中職英語學困生學業不良的干預研究[J].校園英語,2022(49):25-27.

[4]黃歡.心理技術,學困生轉化的魔法棒[J].第二課堂(D),2022(10):20.

猜你喜歡
高中生物學困生
轉化學困生的幾點體會
初中學困生轉化工作的思考
學困生的轉化措施
高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談初中物理學困生的轉化
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主動學習策略研究
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試論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主動學習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綠色生物實驗
高中生物解題教學中應用化學知識的可行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