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的PEST-SWOT模型分析與路徑研究

2024-04-27 15:49李雪莉,李盡暉
高等職業教育探索 2024年2期
關鍵詞:SWOT模型農村職業教育鄉村振興

李雪莉,李盡暉

摘要: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農業強國的必然要求。對我國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進行PEST與SWOT分析,并以此構建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的PEST-SWOT模型,提出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的政策建議:發揮政策引導作用,優化完善政策體系;對接地方產業需求,完善專業課程建設;消弭社會公眾偏見,提升農村職教認同;數字賦能鄉村振興,積極推進產教融合。

關鍵詞:農村職業教育;鄉村振興;PEST-SWOT模型

中圖分類號: G719.2文獻標識碼: A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農村職業教育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當前,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時期,探索新時代背景下我國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對于防止規模性返貧、推動農民農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自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正式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眾多學者從政治、經濟、社會以及技術研究領域出發,圍繞“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進行了深入的探索?;诶碚撘暯?,寧永紅等(2021)提出,不同歷史時期農村職業教育對于喚醒農民救國意識、脫貧攻堅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1]。趙國峰等(2022)提出,農村三產融合是實現鄉村產業興旺和富民增收的主要著力點[2]。董芩等(2023)探討了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的四重邏輯向度(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3],強調農村職業教育對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趯嵺`視角,張旭剛(2018)探索了新發展理念視角下農村職業教育在經濟領域聚焦“三農”需求,以及賦能鄉村振興戰略的治理路徑[4]。祁占勇等(2021)探究了職業教育促進農村勞動力增收的效度[5]。徐國慶等(2023)闡述了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對職業教育未來技能培訓模式的影響[6]。

可見,學界主要從實踐困境、融合模式、邏輯向度、優化路徑等方面對“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展開討論。為此,本文基于近年來我國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在政治、經濟、社會以及技術等領域的發展現狀,嘗試構建我國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的PEST-SWOT模型,力圖根據模型結果提出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希冀為后扶貧時代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提供參考。

一、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的運行邏輯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7]。農村職業教育作為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最緊密的類型教育,能夠依靠其職業性、教育性等基本屬性,助力鄉村振興。

(一)人才振興: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持

作為培養有知識、懂技術的勞動者“最集約化”的渠道,農村職業教育肩負著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時代重任,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持。

第一,農村職業教育通過打造“校園+田園”雙園育人模式,培育高素質農民。2023年5月印發的《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3年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充分發揮農廣校主陣地作用,注重吸納農技推廣機構、涉農院校等參與承擔高素質農民培育任務”。在此背景下,農村職業教育結合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發展狀況,合理設置專業、搭建協同育人等方式,打造“校園+田園”雙園育人模式,培育高素質農民。例如,作為山東省鄉村振興示范性職業院校,壽光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實行“校園+田園”分段、分重點培養,采用共建教學站等方式,用“校園”把涉農專業學生培育成“準新型職業農民”;用“田園”把社會農民培育成有技術、懂管理、會經營的高素質農民,不斷壯大新時代農民隊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持。

第二,農村職業教育通過打造“產業+企業”雙業育人模式,培育高素質農民。2023年1月出臺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出,“全面推進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培育壯大縣域富民產業”“促進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這是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積極探索,在此形勢下,廣東省梅州市職業技術學院依托“廣東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試點學?!?,采用“工學結合、半工半讀”的教學模式與梅縣區、五華縣等縣委組織部合作,立足縣域產業發展實際,打造“產業+企業”雙業育人模式,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智力保障。

(二)產業振興: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產業支撐

農村職業教育作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的主渠道,可充分利用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優勢,推動城鄉產業融合發展,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第一,形成新型工農城鄉關系,拓展鄉村產業發展空間。作為強農惠農的關鍵樞紐,農村職業教育不斷適應社會變化和科技進步,有機結合產業園區建設、特色小鎮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方略,形成新型工農城鄉關系,拓展鄉村產業發展空間,為推進鄉村產業振興提供助力[8]。例如,山東省日照職業技術學院在新疆麥蓋提縣實施的“東蝦西移”技術援疆項目,該項目產出的澳洲淡水優質龍蝦在當地市場供不應求,幫助當地農民增收致富。這一實踐數據表明,農村職業教育以產業為重要載體,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第二,完善利益聯結機制,集聚鄉村產業發展動能。2022年5月1日起修訂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明確提出:“職業教育實行政府統籌、地方為主、行業指導、校企合作、社會參與的多元主體治理體系?!鞭r村職業教育持續深化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以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為核心,助力鄉村產業振興。例如,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作為全國首批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范基地,立足蘇南地區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優勢,打造出“校地聯動、教產銜接”高素質農民培養的“蘇農模式”,先后為社會培訓新型職業農民超1.3萬人次[9]。這一實踐數據表明,農村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可以通過完善校企、校地利益聯結機制,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三)文化振興:傳承弘揚鄉土文化,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文化支撐

鄉村振興既要從物質層面進行“塑形”,也要從精神層面“鑄魂”,而文化振興是為鄉村“鑄魂”的關鍵。

第一,提升農村人口科學文化素質。農村職業教育作為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持、智力支撐和產業支撐外,還肩負著普及文化教育,提高農村人口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使命。隨著農村人口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認知水平的普遍提高,將有效改善農民整體精神面貌,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為鄉村振興持續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第二,激活鄉土文化生命力。鄉土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中國社會特有的鄉土性使中華文化深深植根于農耕的鄉土社會。隨著現代化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商業文化、娛樂文化等的擴張對鄉土文化發展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并滲透到鄉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對鄉土文化提出了挑戰,但鄉村社會的鄉土性依然把持與固守著傳統文化的精髓[10]。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助力鄉村文化振興,著力培育文明鄉風,通過培養鄉村藝人、非遺傳承人等鄉土人才,傳承弘揚鄉村文化,以文明鄉風“滋養”鄉村振興。

二、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的PEST-SWOT分析

(一)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的PEST分析

1.政治因素分析(Political)

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國家戰略和現代化全局的高度作出了“促進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的重要論斷。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11],面對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發展思路彰顯了黨和政府對職業教育工作、對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重視程度,也為新時代農村職業教育助力鄉村振興提供了行動指南。2019年1月24日,國務院頒布的《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指出,農村職業教育要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推進培養以新型職業農民為主體的農村實用人才。無論是2021 年2月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還是2022年5月新修訂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聚焦“三農”工作,深刻認識到農村職業教育在鄉村振興中的關鍵性作用,真正在國家層面將農村職業教育在助力鄉村振興工作中的重要性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彰顯了黨和國家解決“三農”問題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戰略。

2.經濟因素分析(Economic)

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工作,提出了“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的重大課題。對口支援政策、脫貧攻堅以及鄉村振興等重大戰略的實施進一步夯實了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的經濟基礎。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發展格局發生深刻變革,中國經濟能夠在全球百年大變局下經受住沖擊,率先實現正增長,這離不開農業農村的穩步發展[12]。在此背景下對2017年和2022年全國31個?。ㄊ?、自治區)的經濟發展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從宏觀層面來看,全國31個?。ㄊ?、自治區)的地區生產總值在黨的十九大以來近5年的時間里翻了一番,實現了經濟的快速發展。從微觀層面來看,全國31?。ㄊ?、自治區)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與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在黨的十九大以來均呈現增長態勢。以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為例,對口支援政策、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等進一步推動各地區“三農”工作提質增效。

3.社會因素分析(Social)

黨的十九大以來,對口支援政策作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社會輻射作用。1979年4月召開的全國邊防工作會議上正式確定了北京市支援內蒙古自治區,上海市支援云南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江蘇省支援廣西壯族自治區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全國支援西藏自治區等對口支援方案[13]。

一旦出現“對口支援”梯度失配,黨中央將大幅調整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的結對關系,實現新的適配。例如,2013年對貴州的幫扶力度進一步提高,由原來的4個地級市調整為上海與7個較發達地級市幫扶貴州的8個市州。2021年將一對多、多對一的結對關系調整優化為一對一的省際間長期固定結對幫扶關系,城市幫扶在調整后的省際結對幫扶框架下開展??梢?,對口支援政策不僅促進了各地區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增進了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交流交往。

4.技術因素分析(Technological)

隨著元宇宙等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職業教育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鄉村產業結構的持續轉型升級對于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在數量和質量方面的要求日益提升[14]。作為鄉村振興輸送人才的主陣地,農村職業教育也要隨之做出相應調整。

元宇宙作為一種整合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多種新技術的互聯網新形態,其沉浸性體驗、群體性創造以及虛實性交互等特征為農村職業教育更好地賦能鄉村振興提供了新渠道。元宇宙依托其數字技術優勢,通過優化職業教育元宇宙教學模式與教學策略、打造虛實結合的教學情境助力產教深度融合趨向數字化。為了實現“多元數字技術+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的目標,一方面,政府部門可以借助元宇宙為職業院校、行業企業和社會組織搭建數字化溝通平臺。另一方面,行業企業可以為學生提供虛擬實驗室、虛擬實訓場景等,學生可以進行高度仿真的實踐操作和培訓,提升技能水平和應用能力。

(二)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的SWOT分析

1.優勢分析(Strengths)

改革開放伊始,黨和國家通過改革中等教育結構、舉辦職業技術學校等方式,以此來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1996年頒布的《關于進一步辦好農村中等職業學校農業類專業的意見》指出,農村職業教育必須為農民致富服務,為農村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服務。2003年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指出,要以就業為導向,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大力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培訓。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2010—2020年)》指出,必須加快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

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2020年頒布的《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指出,通過職業教育的形式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實現鄉村振興。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進一步提出,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決防止規模性返貧??梢?,黨中央先后頒布的一系列政策文件為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提供了強大的政策保障。

2.劣勢分析(Weaknesses)

黨的十九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農村職業教育改革,持續強化涉農職教服務鄉村建設力度。雖然農村職業教育服務“三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面對覆蓋面更廣、要求更高的鄉村振興大任,問題與短板也十分突出[15]。一方面,我國涉農院校數量總體上偏少,農學專業吸引力較弱。尤其隨著新型城鎮化加速,“學農無用”等偏見導致涉農院校招生困難重重,人才供需矛盾嚴重阻礙了鄉村振興的步伐。另一方面,部分涉農院校沒有結合當地產業企業的實際情況合理設置專業,導致所培養的人才與“三農”的適配度存在一定的差距,從而無法有效服務地方鄉村經濟的發展。

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尤為顯著。以2022年31個省份生產總值(GDP)為例,從GDP總量來看,廣東、江蘇和山東為前三大經濟體,寧夏、青海和西藏分別排在全國第29、30、31名,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不利于社會主義現代化農業強國的建設。以2022年新疆地區生產總值(GDP)為例,分區域看,南疆、北疆和東疆地區的地區生產總值在全區的比重分別為30.1%、62.0%和7.9%,省區內部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阻礙了鄉村振興的步伐,不利于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愿景的實現。

3.機會分析(Opportunities)

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是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的物質保障基礎。隨著對口支援政策、脫貧攻堅戰、鄉村振興戰略等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的不斷深入,區域經濟以及省內區域經濟的發展水平實現了質的飛躍。例如,湖南省在脫貧攻堅戰中利用精準扶貧首倡地的政治契機,以駐村幫扶工作隊激活了村莊發展的內生動力。內蒙古自治區在西部大開發戰略背景下依托農村牧區特色優勢資源,積極探索了鄉村旅游、文化體驗等新模式。

鄉村戰略的實施也離不開精神文明的建設。隨著元宇宙、GhatGPT等多元數字技術的到來,產教深度融合走向數字化已成為必然趨勢。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高瞻遠矚,對數字化賦能鄉村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戰略部署。2021年元宇宙引發熱議,全國各省各級政府以“十四五”規劃為定調,紛紛出臺促進元宇宙及相關產業發展的系列政策,明確以“元宇宙+產業”的模式,建設數字孿生空間,促進產業全場景與實體經濟深度結合。例如,浙江省臺州市某村依托5G網絡建立了全覆蓋式的數字綜合服務平臺,實現了現有產業資源的整合。

4.威脅分析(Threats)

受“重知識輕技能”等傳統文化觀念的影響,農村職業教育長期被視為是“次等教育”。據調查,農村家庭畢業生的從農比例相較其他家庭更高。鄉村難留住年輕人,對非農家庭畢業生的吸引力也不高。農學的畢業生的職業和自己的所學專業相關度較低。當前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鄉村人才短缺”成為制衡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瓶頸。

多元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更新換代在給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提供發展契機的同時,也給鄉村社會的發展帶來了一些風險與挑戰。一方面,我國的多元數字技術尚處于完善與發展階段,新型數字技術與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的契合點探索仍處于初級探索階段,缺乏數字技術賦能產教深度融合的創新意識。另一方面,雖然新型數字技術為智慧鄉村的建設提供了新渠道,但數字空間信息技術的非均衡擴散,使得地理信息技術資源基礎較差的鄉村在數字技術獲益中處于相對劣勢地位,以數字空間賦能鄉村振興的旨趣尚是空中樓閣[16]。

(三)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PEST-SWOT模型

1.一般PEST-SWOT模型

PEST模型是對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所處宏觀環境內的政治(Politics,P)、經濟(Economy,E)、社會(Society,S)、技術(Technology,T)四個要素進行綜合分析,進而從整體上把握宏觀環境對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產生的影響;SWOT分析是從微觀環境剖析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過程中的優勢(Strengths,S)、劣勢(Weaknesses,W)、機會(Opportunities,0)和威脅(Threats,T),以此提出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

將PEST與SWOT分析模型實現有機嵌入融合,即可形成如表1所示的一般PEST-SWOT模型。

2.PEST-SWOT模型下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分析

根據表1所示的一般的PEST-SWOT模型及前文對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的PEST和SWOT分析,嘗試構建了如表2所示的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的PEST-SWOT模型。運用嵌入混合式的分析模型對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的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進行綜合分析,不僅有利于營造和構建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的宏觀社會環境,也有利于鞏固和深化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的微觀實踐路徑。

嵌入混合式的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PEST-SWOT模型清晰地顯示,既存在對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具有積極作用的因素,亦具有對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起消極作用的因素。具體而言:其一,政治領域,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先后頒布的一系列政策文件,為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工作提供了行動指南,但由于政策本身的制定及執行過程中各種內外因素的影響,政策在實施過程中會出現一定的偏差,從而致使政策目標難以完全實現。其二,經濟領域,對口支援政策、脫貧攻堅戰與鄉村振興戰略等發展思路為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但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給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其三,社會領域,對口支援政策在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工作中發揮著巨大的社會輻射作用,不僅促進了各地區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增進了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交流交往,但參與對口支援的各級、各方政府的具體利益存在的差異性可能會影響對口支援政策的效能[17]。其四,技術領域,ChatGPT等多元數字技術助力產教深度融合趨向數字化,但我國現代化數字技術正處于完善和發展階段,多元數字技術與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之間的契合點仍在初步探索階段。

三、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的政策建議

以鄉村振興戰略為背景,基于嵌入混合式的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的PEST-SWOT模型結果,從政治、經濟、社會、技術四個方面提出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的政策建議。

(一)政治:發揮政策引導作用,優化完善政策體系

農村職業教育承擔著為鄉村產業培養高素質農民和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職責,農村職業教育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和引導。

第一,黨和政府要為農村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政策的制定、實施與完善過程提供相應的政策引導和支持,建立從中央到地方的統一、完善的政策體系,從而保證政策制定的一致性、系統性、連貫性,從而有助于農村職業教育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更多優質人才和智力支撐。此外,要不斷完善與涉農人才相關的補償性政策和發展性政策,提高涉農人才的服務待遇,讓涉農人才有動力、有方向。

第二,為縮小城鄉職業教育差距,黨和政府要在農村職業教育與城市職業教育之間構建起有效融通機制,提升農村職業教育的辦學實力和吸引力,使其在服務鄉村振興工作中更好地發揮賦能效應。一方面,打破城鄉職業教育在招生制度與學生上升通道上的“壁壘”,建立城鄉職業教育學生升學一體化通道。另一方面,建立城鄉職業院校教師“交流輪崗”激勵機制,促進城鄉職業院校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二)經濟:對接地方產業需求,完善專業課程建設

農業農村的現代化依托鄉村產業的振興,需要增強農村職業教育對鄉村產業發展需求的適應性。

第一,地方人民政府要根據區域經濟發展和行業產業發展的實際需要,積極貫徹落實我國農村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政策,制定深化產教融合、加強校企合作的具體辦法。

第二,農村職業院校要根據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優化的需要明確其人才培養定位,根據產業結構特點和行業崗位需求進行專業設置、課程改革和教材建設,不斷提升辦學水平,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技術技能復合型人才。例如,為更好地服務當地產業,促進當地產業發展,山東職教援疆教師團隊認真研究喀什產業發展狀況,深入企業、鄉村、學校等地,立足喀什地區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人才現狀及需求等,優化專業布局,幫助喀什職業技術學院與新疆智慧呼叫、疆果果、眾合財務等國內知名企業建立了緊密的校企合作關系。

(三)社會:消弭社會公眾偏見,提升農村職教認同

社會對農村職業教育是“次等教育”等刻板印象對農村地區職業院校發展造成了不良影響,需要重塑農村職業教育在鄉村振興中的定位。

第一,行業企業要樹立正確的選人用人理念,從“唯學歷”的用人導向轉變為“能力本位”的用人導向,根據不同類別崗位需求,科學合理設置學歷、職業資格等用人條件,給予職教學生與普教學生同等的就業機會和權利。

第二,進一步加大教育經費投入,根據農業現代化市場化的發展需要,以專業建設為導向,打造省市之間、院校之間、校企之間的“協同育人鏈”,這不僅有益于農村職業教育擴大招生范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還有利于提高農村職業教育社會認可度,進而增強農村職業教育的吸引力。

(四)技術:數字賦能鄉村振興,積極推進產教融合

以多元化新型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振興,應從理念革新和技術創新兩個層面發揮新型數字技術的賦能效應,為鄉村振興開辟新路徑,提供新渠道。

第一,從理念革新層面來看,新型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振興的根本目的是促進鄉村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不斷提高農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一方面,隨著智慧鄉村建設行動的推進,新型數字技術已逐漸為農業的提質增效、農村的文明進步、農民的增收致富營建了新驅動。另一方面,新型數字技術在賦能鄉村振興中始終秉持著均衡發展和高效共享的理念,從而推動產教深度融合趨向數字化。

第二,從技術創新層面來看,從人工智能到元宇宙再到GhatGPT等技術的不斷變革為產教深度融合趨向數字化提供了根本動力。一方面,新型數字技術的推陳出新產生的空間外溢效應打破了信息資源要素的時間和空間限制,有利于區域之間、城鄉之間、村莊之間信息資源的高度共享和合理配置。另一方面,技術的不斷革新推動著產業的優化升級,產業的優化升級要求農村職業教育要為鄉村振興培養出一大批能夠適應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的高技術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寧永紅,馮利臻,石秋香,等.中國共產黨百年農村職業教育的歷史作用、基本經驗及展望[J].職業技術教育,2021(25):26-33.

[2]趙國鋒,王仙先.職業教育服務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研究[J].教育與職業,2022(16):91-96.

[3]董芩,阿木古楞.西部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的邏輯、困境與路徑[J].教育與職業,2023(9):21-26.

[4]張旭剛.農村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實踐困境與治理路徑[J].職業技術教育,2018(10):59-64.

[5]祁占勇,謝金辰.投資職業教育能否促進農村勞動力增收——基于傾向得分匹配(PSM)的反事實估計[J].教育研究,2021(2):97-111.

[6]徐國慶,蔡金芳,姜蓓佳,等.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與未來職業教育[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3(7):64-77.

[7]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J].中國合作經濟,2022(10):4-31.

[8]王斌,張霞.農村職業教育服務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研究[J].教育與職業,2023(19):99-105.

[9]盛崢.讓更多新農人逐夢鄉村振興大舞臺[N].新華日報,2023-07-21(A02).

[10]胡宏亮,王慧,張健.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作用機理、現實挑戰與調適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3(27):17-23.

[11]王紅霞.精準理解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12):9-13.

[12]李天祥,萬悅,易福金.全球百年大變局下的農業發展新格局:壓力挑戰與應對方案——中國國外農業經濟研究會2021年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研討會綜述[J].中國農村經濟,2022(1):135-143.

[13]王玉玲,徐峻,劉瀟奕.對口支援民族地區政策:簡約治理視角的分析[J].民族研究,2023(1):21-30+143.

[14]沈霞,謝昌煒,楊敏.教育新基建賦能產教深度融合:應然向度、現實困厄與破局路徑[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3(4):55-61.

[15]劉紅梅,肖澤平,楊素丹.涉農職業教育增強服務鄉村振興適應性的實踐困境及破解策略[J].教育與職業,2022(12):44-50.

[16]劉先春,孫志程.賦能與重塑:數字空間助力鄉村振興的創新機制[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3):1-10.

[17]丁忠毅.對口支援邊疆民族地區中的府際利益沖突與協調[J].民族研究,2015(6):15-25+122.

PEST-SWOT Model Analysis and Path Research for Rural Vocational?Education Empowering Rural RevitalizationLI Xue-li1, LI Jin-hui2

(1.Kashgar University, Kashgar 844006, China;?2.Xinjia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Urumqi 830043, China)

Abstract: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empower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accelerate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s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and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building a modern socialist agricultural country in all respects. The paper adopted PEST and SWOT to analyze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empower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China, and based on this, the PEST-SWOT model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empower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was constructed, and the policy suggestions for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empower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were proposed: playing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policy and optimizing and improving the policy system; docking with the needs of local industries and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eliminating public prejudices and enhancing the recognition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empower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with digitalization and actively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education.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factors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empower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cultivating and constructing a macro-social environment for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empower rural revitalization, but also conducive to consolidating and deepening the micro practice path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empower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PEST-SWOT model

猜你喜歡
SWOT模型農村職業教育鄉村振興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常州中小型企業經營戰略研究
基于SWOT模型下的政府審計制度創新探討
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影響及對策研究
我國農村職業教育政策的演變
湖南農村中等職業教育招生的影響因素分析
基于SWOT模型分析萬科核心競爭力
農村職業教育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問題研究
新型城鎮化下的農村職業教育的展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