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真實性作業設計的師范生核心素養發展研究

2024-04-29 00:06周鷺
河南教育·高教 2024年3期
關鍵詞:作業設計師范生核心素養

作者簡介:周鷺(1990— ),女,長江師范學院美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為課程與教學論。

摘 要:美術課程與教學論是美術教育專業的核心課程,課程目標與課程實施存在脫離中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實際的問題。如何發展師范生的核心素養,提升師范生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成為美術師范專業人才培養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以真實性作業設計為視角,探討課程作業設計如何發展師范生核心素養,以期為提升美術專業課程育人水平提供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美術課程與教學論;作業設計;師范生

美術課程與教學論是師范類院校美術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掌握美術教育教學理論、美術教學技能和美術教育研究方法等,具備從事中小學美術教師的必備素質和關鍵能力。當前,如何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已成為師范類院校美術課程教學的一大難題,迫切需要實現從知識本位向素養本位的轉變,這對接下來在作業設計中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出了挑戰。

一、美術課程與教學論發展師范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美術課程是重要的藝術課程,也是美育的有機組成部分,中小學美術課程應以核心素養發展為導向,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培育學生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塑造真善美的價值理念和美好的心靈品格。美術教育專業肩負著培養中小學美術教師的重任,師范生能否了解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要求與意義,能否具有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優良品格,能否具備以美潤心、以美培元的關鍵能力,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水平和質量。

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藝術課程標準》)根據藝術學科的特征及其獨特育人價值,提煉出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與文化理解四個核心素養,為中小學生藝術學習能力發展指明了具體方向和要求。作為綱領性文件,《藝術課程標準》詳細規定了美術課程的課程性質、理念、目標、內容和實施步驟,既對基礎教育階段美術課程的教學規范和質量提出了嚴格要求,也成為美術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制定、美術教材編寫的重要依據。

美術課程與教學論作為美術教育專業的學科核心課程,應聚焦核心素養提升、堅持以美育人,注重學生的藝術體驗,圍繞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設計課程內容并組織實施教學。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師范生的獨特思維和創意表現,引導他們發掘審美潛能,幫助他們實現個性化發展?!皩W科知識不是指儲存的一堆事實,而是指學科觀念和思維方式,其目的在于讓學生像學科專家那樣去思考?!笨梢哉f,發展美術教育專業師范生核心素養,就是要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教學,提升其運用美術核心觀念與思維、美術知識技能與實踐,具備解決復雜問題的美術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二、美術課程與教學論教學存在的問題

美術課程與教學論是師范類院校美術教育專業的核心課程,其課程效果好壞直接影響師范生對核心素養的認知與理解,以及走上工作崗位后師范生核心素養在教學實踐方面的能力體現。目前,美術課程與教學論課程教學雖然取得了一些經驗,但在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問題,與《藝術課程標準》規定的核心素養的發展目標以及中小學美術教師職業能力發展的要求不匹配。

首先,課程設置不合理。美術教育專業師范生在學習美術課程與教學論之前通常需要完成美術史論、藝術概論、繪畫、書法和設計等相關理論與技法課程的學習。該課程一般安排在大三上學期,課時為32學時,課程內容較多,師范生既要學習美術教育理論知識,又要進行模擬授課訓練。僅僅依靠32學時難以提升學生感悟“美”、闡釋“美”的審美感知能力與文化理解能力,難以培養學生迸發“美”的靈感、創造“美”的形象等藝術表現和創意實踐能力。

其次,教學方法缺乏多樣性。美術課程與教學論的教學方法較為傳統單一,講授式的方法使得教師在教學中偏重知識灌輸而較少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忽略了學生對審美藝術情境的真實體驗和感受?;陧椖炕?、實踐性的跨學科主題學習設計不完善,很少聚焦欣賞、表現、創造和融合等藝術實踐活動的任務驅動式教學,不能很好地為師范生營造開放的學習情境、提供豐富的藝術表達方式,也難以激發他們的教學實踐水平,難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審美體驗,以及藝術共情和創造能力。

最后,教學評價不夠科學。美術課程與教學論期末考核通常由過程性成績和期末成績構成,但期末成績權重占例過高。過程性成績偏重技能訓練,包括說課、試講和課程設計;期末成績側重紙筆測驗,多為選擇、填空、簡答、論述等題型,考試內容多為理論知識。這種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價值的教學評價很難提升教學成效。比如,“三習”不貫通導致師范生缺少實踐教學經驗,教學設計脫離學情和問題情境,僅考慮知識技能的習得而忽略價值觀和審美情趣的養成。

三、利用真實性作業設計發展師范生的核心素養

課程作業是檢驗教學目標達成度的重要手段,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與補充。作業設計是學習評價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發展師范生核心素養的有力抓手?!端囆g課程標準》指出,作業設計要有核心素養立意,體現開放性、情境性和整合性。正確的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等核心素養不是通過聽課、記誦或刷題獲得的,必須通過真實情境的實踐才能遷移和內化?!罢鎸嵭詫W習是讓學生置身真實或類真實的生活情境,圍繞‘真實問題自主探索,建構知識、發展思維、生發能力,從而促發個體真實認知的復雜過程”。真實性學習是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路徑,真實性作業設計是真實性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

與傳統作業設計相比,真實性作業設計以真實問題為導向,緊扣核心素養的涵育。在真實性作業設計中,教師需要積極創設真實的問題情境,讓師范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核心素養所要求的關鍵能力,潛移默化地掌握教學基本技能。隨著問題情境的深入,師范生逐漸理解知識的內在邏輯,變被動灌輸為主動探索,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建立情感聯系、塑造必備品格,將課程任務作為自身的學習興趣。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設置真實性問題時應當體現問題的層次性與差異性,作業設計要充分考慮師范生不同的個性及心理特征,“對癥下藥”,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間,從而突出每個學生的個性優勢,促進其學習興趣和欲望由內而外地生發。

以美術課程與教學論中“什么是課程”一章中民間美術校本課程開發真實性作業設計為例。要求教師樹立課程開發與設計的意識,以研究者的姿態置身教學情境,具備對年畫、風箏、折扇等課程“基本內容”進行拓展研究的能力。教師通過設計情境化的項目驅動式任務,將創作命題引向師范生原有的生活經驗,在作業設計中引導他們“像藝術家一樣創作”“像優秀教師一樣思考”,旨在有效激活師范生的審美感知力、增強藝術表現力、提升創意實踐力、增進文化理解力。真實性作業設計的具體步驟如下:

一是設定學習目標。師范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能夠了解美術課程標準、藝術課程標準,掌握美術教材以及校本教材開發的步驟和方法,理解美術核心素養以及生態美術教材觀。師范生能夠在撰寫教案的過程中,按照《藝術課程標準》以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要求,正確進行教材分析并合理安排后續教學活動。

二是明確設計思路。該作業設計基于真實性學習模式展開,鼓勵學生“像藝術家一樣創作”“像優秀教師一樣思考”,對接社會需求提升學習能力和職業素養。教師要為師范生創設真實的學習情境,使其“在做中學”,在問題解決過程中掌握知識技能、塑造正確的價值觀。教學不能僅就本章某個知識點要求學生進行機械記憶,而是要與整個學科緊密聯系,系統地培育師范生的職業素養。

三是進行作業布置。師范生以小組為單位,以當地某種民間藝術為主題,開發中小學美術校本教材。調查與民間某種藝術相關的日常生活、民俗文化等,掌握這種民間藝術蘊含的美術知識與技能,開發出適合中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校本教材。同時師范生也要完成調研報告、教材開發和教參設計三項任務。

該作業設計以美術核心素養發展為導向,旨在培養師范生校本課程開發的團隊協作能力,涵養優秀美術教師的職業素養。深入了解民間美術的材料、工藝、審美和地域特點,加深師范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在任務驅動的項目化學習中掌握美術教學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充分發展美術教師的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美術教育專業課程教學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發展師范生的核心素養為導向。美術知識與技能是動態、開放和發展的,美術教育專業師范生應當在真實情境下進行項目驅動式作業設計,學會“像藝術家一樣創作”“像優秀教師一樣思考”,綜合運用美術知識和媒介工具進行有意義的美術創作,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把審美體驗融入能力培養和品格塑造中,潛移默化地生成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等美術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張華.論核心素養的內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

[2]王大根.小學美術課程與教學[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

[3]代建軍,王素云.真實性學習及其實現[J].當代教育科學,2021(12).

[4]王大根.美術教案設計[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

責編:勉 耘

猜你喜歡
作業設計師范生核心素養
構建“兩翼三維四能”師范生培養模式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探討
關于優化小學語文作業的教學探討
初中數學教學中作業設計策略探討
新課標下高中化學作業設計探究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師范生MPCK發展的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