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政治教育賦能社區治理的實踐路徑研究

2024-05-04 23:26宋怡倪曉璐
現代商貿工業 2024年7期
關鍵詞:社區治理實踐路徑思想政治教育

宋怡 倪曉璐

摘要:隨著我國城鎮化的加速發展,社區治理已經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發揮功能的主要陣地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和社區治理都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助力實現社會治理共同體,具有理論和現實上的相通性。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進程中,明晰思想政治教育在社區治理中的功能定位,從思想整合、價值引領、關系協調、心理疏導等方面,為社區治理工作者提出實踐中的可行路徑,有助于推進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開展,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發展貢獻力量。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社區治理;功能;實踐路徑

中圖分類號:F2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7.011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歷了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在這一進程中,社區數量隨人口規模擴大也明顯增加,社區治理問題逐漸突出,傳統的社區“管理”模式不再完全適用。新時代,社區治理的創新階段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在社區治理中的功能,不僅有助于其自身的守正創新發展,同時也符合完善社會治理體系的時代要求。

1思想政治教育與社區治理的耦合性

黨的二十大強調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持續推進中,社會治理方面的一個重要維度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兩者間存在著內在的邏輯關聯。探尋思想政治教育與治理之間的內生意蘊,讓思想政治教育在社區治理中發揮功能,有利于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1.1思想政治教育發揮社區治理功能的理論耦合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一定的政治宗旨下教育人、說服人、團結人和培養人的工作。社區,則是由一定數量的人所組成,參與治理的主體是人。當思想政治教育以“現實的人”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它與社區治理之間就存在了一種理論上的聯系。

1.1.1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是思想政治教育與社區治理的最終目標

馬克思的全面發展理論認為,實現人的解放和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一生的理論宗旨和價值追求。習近平總書記在闡明社會治理的基本關系問題上,強調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核心就在于“人”。中國式現代化歷程反映出我國人口規模巨大是建設的基本底色,而社區作為城市人口生活最廣泛的聚集地,發展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皥猿忠匀藶楸?,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鄙鐓^發展的實質就是實現社區內“人”的全面發展。同樣,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發點落實到“人”,發揮它在社區治理中為人提供調節社區矛盾、學習培訓知識的相關功能,是實現對社區內人的全面發展、獲得社區“善治”的關鍵。從本質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和社區治理的最終目標都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它們的目標具有一致性。

1.1.2社會治理共同體是思想政治教育與社區治理的融合邏輯

我國的現代社會治理體系,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治理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在提到建設社會治理共同體的思想時,指出社區作為傳統的生活共同體,將成為基層治理的重要基礎,要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思想政治教育是為了認識和解決人們的思想、行為與實際問題,從社會運行層面,為促進社區有序治理提供科學方法。例如,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心理疏導功能,以人文關懷的方式分析社區居民的心理矛盾,調節居民心態,化解社區中可能存在的關系沖突,提升居民的社區歸屬感??梢哉f,思想政治教育為社區治理提供功能發揮上的方法遵循,而社區治理可以凸顯思想政治教育優勢所在,兩者在社會治理共同體下相互作用,一齊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越走越寬廣,正是他們相通交融的契合之處。

1.2思想政治教育發揮社區治理功能的現實耦合性

社區,是社會有機體中最基本的內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發揮功能的重要場所。習近平不僅強調要做好高校、軍隊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時也要求抓住社區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與社區治理的現實關聯就在于此。

1.2.1社區廣泛提供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實踐場所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歷程中總結出來的寶貴財富,黨對其進行過多次創造性的探索。在20世紀初期,中國共產黨人就深入農村、工廠進行調查研究,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城鎮化進程加深,人口規模擴大,社區數量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在社區治理中發揮的功能愈發突出。早在1999年9月,黨中央就指出要重視和加強社區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與社區建設、社區管理結合起來。之后,我國也多次強調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社區已然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發揮功能最廣泛的實踐場所。

可以說,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及時關照和回應社會問題,與時俱進地參與到社會治理中來,就需要社區這樣的平臺為其提供社會實踐場所。在社區中,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街道黨群服務中心、社區中的黨員等多維度發揮作用,有效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空間。

1.2.2社區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治理功能

在社區中,常常會使用各種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來充分發揮其社會治理功能。追溯到中國古代,“教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存在方式,目的就是為了影響人們道德心理的形成。在社區中,經常會以中共黨員作為榜樣,還會給社區內表現優異的個人主體頒發獎章,以此來鼓勵其他人向模范學習。視野拓寬至國際,西方國家同樣十分重視社區內公民教育的功能發揮,除開顯性課程,青年公民還能在社區的親身實踐中體驗多元文化,從而實現塑造人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社區治理中發揮功能的現實關聯,就是在社會治理的理論構建與實踐活動中,借鑒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資源與實踐智慧意義越來越大。

社區治理作為國家治理必不可缺的構成和基礎,同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發揮功能的重要途徑。它們二者之間既有著研究的理論基礎,也存在大有可為的現實機遇,具有高度的契合性。隨著時代發展和國家政策的鼓勵,探尋思想政治教育在社區治理中的功能發揮,符合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研究。

2思想政治教育在社區治理中的功能定位

習近平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社區作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較為廣泛的場所資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思想政治教育除了發揮自己傳統的個體功能和社會功能以外,對于社區內的成員而言,還有一些具體功能。

2.1思想整合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具備的思想整合功能,是在社區內傳播思想教育理念,整合社區成員的思想觀念,在他們心中形成穩定的價值認知,達到規范社區成員行為,保證社會秩序良性運行的目的。一般來說,思想政治教育在社區內發揮思想整合功能,主要針對社區成員的政治思想、文化思想、利益思想三個方面來進行整合。政治思想的整合,是由社區居委會成員牽頭,將社區內的各個團體有機的組織起來,讓每個社區成員都根固正確的政治立場,促進他們的政治認同。文化思想的整合,是針對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化局面,將社區成員思想觀念中有益治理的部分充分挖掘整合,形成具有一定認同度的社區文化,規范他們的行為。利益思想的整合,就要對社區內各部分的利益關系都加以監督,在居民心中塑造社區“大家”和家庭“小家”同等重要的觀念,增加他們的社區歸屬感。

當今是全球化的世界,各類文化思潮交流碰撞。例如網絡文化的不當傳播影響到傳統美德的發揚,個人主義沖擊到集體主義價值觀等,這些都會對社區成員產生巨大影響。對于社區工作者和居民來說,思想觀念上的不統一,可能導致出現不規范的行為,給社區治理帶來障礙。在這種情況下,思想政治教育在社區治理中發揮思想整合功能,是讓每個社區成員在思想上擁有共同的信念,從而進一步地將這種信念轉化為統一行動力,助力社區治理目標,推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

2.2價值引領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具備的價值引領功能,是要解決社區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各種現實問題,澄清社區成員的價值誤區,改正他們的價值觀錯誤,起到引領思想前行的作用。在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在社區內發揮價值引領功能,就是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融入社區日常,成為每位成員普遍認可的共識。在社區實踐中,強化社區成員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精神信仰,繪制社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美好發展藍圖,以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為個人價值觀的準則,把居民成員的思想和行為引導到社會發展要求的正確方向上來。

現代社區治理存在許多難題,例如隨意占用他人停車位、公共樓道堆放雜物等,這些問題歸根結底都是價值觀問題。社區的居民一旦缺乏正確的價值引導,就會讓錯誤思潮“乘虛而入”,形成扭曲的價值觀。思想政治教育在社區治理中發揮價值引領功能則可以對社區成員進行社會價值的理念教育,提高他們對自身社會價值的認知與覺悟水平,從而消弭扭曲價值觀帶給社區成員的消極影響,促進社區有序治理。

2.3關系協調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具備的關系協調功能是在準確把握人際關系和諧重要價值的基礎上,實現教育和協調利益關系的功能。在社區治理中,主要包括經濟和人際兩種關系的協調。社區治理過程中經常出現經濟利益上的糾紛,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過對社區內經濟需求的關注,在分析各方訴求的前提下更好地協調好各種經濟關系,化解社區成員矛盾,發揮自己在社區治理中協調經濟關系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發揮人際關系的協調功能則是通過說服教育等多種方式,促進社會成員間真誠有效的溝通,以“人文關懷”的方式使各方更容易接受彼此的觀點和意見,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

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社區成員在實際生活中往往要和許多人打交道,繼而形成各種各樣的人際關系。思想政治教育在社區治理中發揮關系協調的功能,可以補充以往在處理社區成員關系方面的不足,真正協調社區成員之間的關系,有助于保證社區和諧,邁步走向現代化。

2.4心理疏導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具備的心理疏導功能是要圍繞心理有關的問題,讓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和溝通,首先要能解決問題,然后促進人的身心健康。在社區治理中,心理疏導功能主要體現在對個人和群體兩個方面?;趥€人心理的疏導,是針對社區成員個人出現的認知、情感和行為失調,例如緊張、焦慮和行為障礙等問題,進行內心情緒上的開導?;谌后w心理的疏導,則是指對社區內思想文化、社會行為的失調進行社會心態的疏導。社會心態的兩種狀態分別是平衡與失衡,失衡表現為居民對于社區的不滿情緒引起對社會發展的認同度下降,或者由社會焦慮引發社區內矛盾的惡性事件。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導功能可以對社會群體的心態失衡進行干預,使之恢復心理平衡的狀態。

我國正處于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歷史進程中,隨著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社區居民也能明顯感受到生活節奏的加快。這樣激烈的競爭環境,對于居民來說則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居民的總體生活水平提高;另一方面,近年來頻繁發生不利于社區和諧的案件,小至家庭間的吵鬧,大至物業和居民之間的矛盾對立,造成了一系列不和諧事件甚至是慘劇。在這種情況下,思想政治教育在社區治理中發揮心理疏導功能,可以從個體和群體兩個角度滿足社區成員的心理需求,做到引導社區成員自覺主動地參與疏導活動,這對于社區治理實現現代化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3思想政治教育在社區治理中發揮功能的實踐路徑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在社區治理中所體現出來的功能,要想落實到實際的思想政治工作中,關鍵還要靠居委會工作者的努力。居委會工作者作為社區的基層管理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發揮的社區治理實踐過程里,不僅要發揮應有的帶頭作用,而且也要積極地促進自身與社區物業、居民個人間的三方聯動,以推動社區治理能力的提高和治理體系的完善。

3.1以“德”立人,整合社區成員思想

社區治理能力要發展,最重要的是要體現政治站位。居委會工作者要結合社區治理實際,充分利用社區內的各項優勢,在治理過程中不斷加強對社區主體的教育,通過整合社區成員思想,做到以“德”立人。

居委會工作者作為社區治理中的重要管理人員,首先必須根固自身的政治立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于居委會工作者起著思想上的整合作用,首先可以通過定時定期地開展各項教育培訓,持續加強自身對黨和國家的忠誠度以及對法規政策的理解度,提高自己思想上的認知水平。其次,居委會工作者可以整合社區內成員思想上的有益部分,因地制宜地制定具有共識的統一規范,無論是自己的管理還是物業服務和居民生活,都必須遵從,從制度上把握社區治理方向。物業作為社區治理的“協助者”,最重要的是思想上不能“跑偏”。因此居委會工作者可以協助物業開展類似座談會的形式,向每位物業成員傳播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灌輸正確的服務觀念,從服務社區的層面,與居委會的治理工作實現資源互補。居民是社區治理中最龐大的主體,居委會工作者應當引導每位居民樹立自覺遵守社區公約的思想觀念,讓居民積極的態度配合社區的意識形態宣傳工作,在思想上牢固每位居民的政治站位。

3.2以“勢”導人,強化榜樣教育力量

樹典型、立標桿是中國從古至今都善用的一種方式。居委會工作者可以通過建立創先爭優的機制,選拔出模范典型,鼓勵其他個人向其學習,營造積極向上的社區氛圍,強化榜樣教育力量,以“勢”導人。

首先,居委會工作者要發揮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的精神引領,在社區內開展內部自評活動。居委會工作者自身要評選出帶頭為社區服務的優秀模范,也要落實物業評選出為社區服務盡心盡責的行業標桿,還要在居民中評選出積極志愿履行社區義務的先進個人。居委會工作者還應該將評選出的模范在社區的宣傳欄中設置積極向上的宣傳內容,或者是舉辦表彰大會,讓每位社區成員都了解模范的先進事跡,感受他們的美好精神,從根本上引領社區成員的價值觀向優向良,推動全社區見賢思齊、爭做先鋒。除此之外,居委會工作者要善于發揮社區內黨員同志的作用。無論是居委會工作者、物業成員還是社區居民,只要是黨員,都應該亮明身份,主動挑起引導社區主體價值觀方向的大梁,以“黨員”身份,以優秀行動,做好社區成員的模范。如此,居委會工作者就可以通過發揮黨員的帶頭作用,調動起每個人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

3.3以“境”塑人,營造和諧社區氛圍

伴隨著時代發展,社區內各主體的實際需求增加,社區成員關系的問題頻發,居委會工作者需要將社區內各主體有機地聯合起來,創新社區治理的方式,營造和諧社區氛圍,達到以“境”塑人的目的。

首先,居委會工作者自身要培育協調工作的能力。居委會工作者在社區中有著“為上而導,為下而督”的協調職能,在社區各主體的聯動中發揮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項必備的基本技能,必須引導居委會工作者從多方面發揮好自己的協調作用,真正使他們成為社區內主體聯動的紐帶,也能夠更好地聯系黨同人民群眾的感情。其次,要充分發揮物業的“增能”作用。物業作為社區中的主要社會組織,其對社區成員的作用程度不可忽視。居委會工作者應當協助物業力所能及地為社區主體提供服務,在服務不同人群時,采用靈活方式,例如集體問題辦會議、個人問題私下交談等,盡可能地減少社區內主體產生糾紛。最后,居委會工作者要注意居民的需求表達,對于社區內的問題,要和居民進行積極討論,做到征求居民個人的意愿,以實現社區治理的合作共贏。

3.4以“情”感人,疏導社區居民心理

社區居民在生活中,由于物質或者心理上的種種壓力,往往會出現一些負面情緒。面對如此現實,及時開展對社區居民的心理疏導工作,以“情”感人,對于社區治理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居委會工作者要及時關注居民的心理狀態。對于部分居民來說,有時工作和境遇上會出現不盡人意的情況,此類負面情緒積蓄起來,得不到有效疏導,最后對家庭生活或者社區環境產生破壞,勢必會引發社區治理矛盾。居委會工作者可以定時外聘專業的心理工作者,提供溝通交流的互動平臺,及時疏導居民的心理狀態。其次,居委會工作者還可以對物業成員進行一定的心理知識培訓,協助設置每個單元樓棟的物業傾訴員,體現管理者和服務者對居民的人文關懷,這也有助于及時發現并把握居民心理發展的態勢,對于社區治理是非常必要的。最后,居委會工作者還可以通過口頭上的宣傳或行動上的引導,在潛移默化間樹立居民個人尋求心理幫助的意識,引導居民在遇到難以解決的心理問題時能夠自發地接受心理輔導,有效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擴大化。

4結語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開放的理論品格,在治理方式從“管理”到“治理”的轉換中,思想政治教育以一種嶄新的思路為社區治理打開新局面。再從社區治理的角度來看,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新進程中,社區作為基層治理體系中最小的單元格,同樣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發揮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而社區治理能力也從思想政治教育中汲取到更多養分。思想政治教育和社區治理兩者的有效結合,解決了社區治理中出現的諸多問題和狀況,推動了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參考文獻

[1]史育龍.新型城鎮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選擇[N].人民日報,20221010(17).

[2]胡映蘭,王國斌.從管理到治理:中國共產黨社會建設的理念創新[J].湖湘論壇,2017,30(04):5054.

[3]余源培主編.鄧小平理論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348349.

[4]王然,徐苗苗.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理論之于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當代價值[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2,681(18):68+22.

[5]胡景濤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66167.

[6]鄭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

[7]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EB/OL].http://jtt.sc.gov.cn/jtt/c101702/2016/5/16/6ee8f66eb1084c19a8aeca91914dc1e5.htm,19990929.

[8]汪玲,張斌.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治理功能分析[J].求實,2014,(09):8691.

[9]商琳芳,姚翼源.社會整合視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8,702(24):1619.

[10]朱志剛.論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J].理論學刊,2007,(11):9395.

[11]包紅梅.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治理功能研究[D].鄭州大學,2016.

[12]曠永青,盧俞成.多重功能透析:思想政治教育服務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五個向度[J].思想教育研究,2021,(09).

[13]張濤.論思想政治教育協調人際關系的功能及其實現[J].中共山西省直機關黨校學報,2015,116(06):4345.

[14]鄔麗,周先進.論人際和諧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影響[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6(01):5053+61.

[15]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16]謝曉娟,馬其南.論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導功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0(02):3235.

[17]張鵬飛,徐柏才.思想政治教育在網格化管理中的功能及實現路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491(20):46.

猜你喜歡
社區治理實踐路徑思想政治教育
以“大扶貧”理念開辟精準扶貧新路徑
黨的作風建設科學化的實踐路徑和保障機制研究
依托社區學習共同體推進社區治理的路徑研究
心理建設:社區治理新方向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淺析高校黨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路徑
試析社區治理中提高居民參與度的臺灣經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