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德育鑄魂,經典培根,實踐固本”理念的《黃帝內經》課程建設

2024-05-07 21:33臧知明
廣西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內經黃帝內經德育

蔣 筱,袁 媛,姜 梅,臧知明,武 麗,張 萌

(廣西中醫藥大學,廣西 南寧 530200)

中醫經典是中醫之魂,是中醫理論與實踐之根,是現代中醫創新發展之源,中醫經典課程在中醫人才培養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饵S帝內經》(以下簡稱《內經》)作為中醫四大經典課程之首,不僅是中醫藥理論與臨床的奠基之作,更蘊含著豐富的中華傳統文化精髓,體現出家國情懷、大醫精誠、醫德醫風、仁心仁術等價值觀念。廣西中醫藥大學內經教研室,依托《內經》校級精品課程建設、《內經》自治區級一流本科課程建設,歷經多項校級及省級教育教改課題實踐,遵循中醫學術特點,逐步形成德育為魂,經典為根,臨床為本之理念,強調以品德育人,鑄中醫之魂;以經典化人,培中醫之根;以實踐礪人,固中醫之本;達到“體悟-認知-實踐-再體悟”螺旋上升式發展的教學效果,助力培養德才兼備的優秀中醫藥人才。

1 《內經》教學主要問題

1.1 人文教育不足,醫者情懷欠缺 確保實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是教育工作者在教學探究中要考慮的重要課題。醫學生的培養不僅要求他們具備廣博的學識和卓越的技術能力,更需要具備高尚的醫德。中醫經典課程蘊含豐富的思政元素,是一座亟待挖掘的人文教育寶庫[1]。當前,針對《內經》課程思政教育的有效開展,以及如何形成一套較為完整的課程思政理念來指導實踐,教育工作者仍在不斷探索。盡管教師對課程思政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但在實踐中,思政教育的持續性不足及《內經》課程思政元素挖掘的全面性仍有待提升。這些問題影響了該課程在德育方面優勢的充分發揮。

1.2 教學供給單一,學生多樣化需求難以滿足 傳統教學模式在保障學生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學習目標的綜合實現方面存在局限性,這在當前教學中是顯而易見的[2]。一方面,《內經》作為中醫經典之首,其內容廣泛且深厚。然而,單向灌輸的教學方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很難將這部經典的全部內容深入、系統地傳授給學生。另一方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更加重視技能的掌握,而非純粹的理論知識?!秲冉洝方虒W中,教師則常常側重于傳授學科知識,導致教學無法與學生關注技能的需求相匹配。此外,在現代教育環境中,教育者需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包括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然而,傳統的理論課堂往往無法滿足學生在情感與綜合素質方面的學習需求,從而導致教學效果的提升受限。

1.3 中醫經典應用能力與臨床思辨能力不足 中醫經典應用能力與臨床思辨能力對于培養合格的中醫藥人才具有重要意義。對于中醫師來說,中醫經典應用能力具有堅守中醫特色、發揮中醫優勢的重要作用;而臨床思辨能力則能夠幫助醫生發現新的病因、病機和治療方法,從而推動中醫學術的發展。這兩方面能力相輔相成,與中醫藥“守正創新”的發展目標相契合?!秲冉洝肥侵嗅t辨證思維能力培養的沃土[3]。然而,在過去的課程體系中,教學重點主要側重于知識目標的實現,與臨床實踐的聯系并不緊密,對于能力目標的達成缺乏有效的教學手段。加之在本科階段的臨床實習過程中,由于存在“西醫為主,中醫為輔”的現象,可能導致部分學生逐漸脫離中醫臨床實踐,甚至對經典的應用價值產生質疑。

2 “德育鑄魂,經典培根,實踐固本”理念下的《內經》課程建設

2.1 品德育人,鑄中醫之魂 在新時代背景下,課程思政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在中醫人才培養過程中,將德育內容有機融入課程體系,著力培養具備高尚醫德和精湛醫術的中醫人才。課程思政的核心在于尋找到與專業課程的無縫對接點,將德育元素巧妙地融入能力培養與知識傳授過程中,達到潛移默化地深入人心的目的[4]。

本教學團隊創造性地在教學實踐中引入“知-信-行”教育理念,將《內經》德育功能落到實處,打造《內經》德育課堂,為當前醫學人文教育不足,醫者情懷欠缺的現實困境提供了新的改革思路?!爸?信-行”理念既源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又根植于科學心理學理論[5]?!爸笔莻€體的認知,是形成理想信念的基礎?!秲冉洝繁旧砭褪且蛔掠枷氲膶殠?,著眼“大思政”格局,立足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雙主體,深入挖掘《內經》德育思想[6]。具體而言,本團隊創編課程思政集體備課制度,提煉《內經》德育思想,挖掘思政元素,設置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為核心,著力培養學生在科學精神、家國情懷、仁心仁術、文化自信、專業自信、道德修養、學習態度、為人處世等主題方面的德育目標;構建《內經》思政庫,全面覆蓋授課章節(共30個章節,64個學時),涉及46個知識點,形成48項互不重復的思政元素,引導學生認知德育思想?!靶拧笔莾然蟮闹R和行為規范,信仰建立是德育的關鍵。學生需要從內心深處接受和認同《內經》中的德育觀念,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德育的功能。通過教學準入/認證制、行業專題培訓、青年教師導師制、教學督導與同行評議等方式提升教師德育能力。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傳承《內經》德育思想,提升崗位勝任力。利用本科生導師制、師承導師制、兼職班主任制、后進生幫扶制、學生社團指導制等師生交流機制踐行并弘揚《內經》德育思想,做到以德施教,激發學生《內經》德育信念?!靶小笔侵R的外化,是運用所學知識、原理來解決問題的過程,行動實踐是德育的目的。學生需要將所學到的道德觀念付諸實踐,通過實際行動來體現其價值。本團隊利用第二課堂,搭建實踐平臺,以德促行。學生將信念轉化為內驅力,積極參與中醫文化宣講、義診服務、中醫專業學科競賽、中醫經典等級考試等,實現由不知到知,由知到信、由信到行的德育蛻變。

總的來說,本課程教學團隊通過創新方式,將德育內容有機融入《內經》課程,利用“知-信-行”教育理念,深入挖掘和實踐《內經》德育思想,有效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道德素質,為新時代培養具有高尚醫德和精湛醫術的中醫人才。

2.2 經典化人,培中醫之根 《內經》以中華民族獨特的思維方式,建立研究人體生命活動的角度和方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醫藥理論體系。對于本科階段中醫學專業學生,《內經》提供了中醫入門必備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通過深入學習中醫經典著作,學生能夠全面、系統地理解中醫理論體系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觀念,從而為今后的臨床實踐和學術研究夯實基礎。

基于中醫經典學科特色,拓展時空,圍繞理論課堂,搭建實踐課堂、網絡課堂,構建《內經》課程“三課聯動”立體化課堂群,有效破解教學供給單一與學生需求多樣的失衡。理論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基本場所,是教師系統、全面傳授《內經》知識的重要平臺。理論課堂上,擺脫傳統填鴨式教學,引入BOPPPS教學法,凝煉學習目標,深耕教學設計,從宏觀層面為學生搭建內經學學科整體框架,明確學習目標達成的基本要求。引入對分課堂“亮考幫”及角色設定與扮演等方法,側重點由教師的“教”轉變為學生的“學”,從細節上解析教學重點與難點,改進參與式教學環節。通過擷取多元化教學法各自的優勢,對標“兩性一度”金課標準,促使教學效果不斷優化。實踐課堂是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應用能力的必要環節。本課程團隊設置了豐富多樣的實踐形式。例如,建立《內經》“練、誦、背”朗讀亭教學基地,協助學生鞏固記憶;組織“古韻·新聲”誦讀比賽,提高學生對中醫經典學習的興趣;組織“藥山識藥,亭臺誦典”活動,加深學生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認識;組織經典傳唱活動、香囊防疫知識支教活動來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開展校內經典講座、《內經》知識競賽,組織學生參加《內經》學術會議來滿足學生學習形式與內容多樣化的需求。網絡課堂是新媒體時代下對傳統教學方式的有力補充。網絡課堂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學生可以在線學習《內經》。教研室完善了智慧樹習題庫與線上拓展學習平臺,學生可以自主安排學習進度,且課程資源可重復利用,有利于學生復習和鞏固。此外,教研室還開發了《內經》養生知識庫、“背寶”中醫經典訓練APP,可實現學生線上互動學習,提升課程趣味性及參與度,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進行學習。

總之,堅守課堂主陣地,以經典培根為導向,將《內經》理論學習、實踐學習、線上拓展學習有機串聯,激發學生參與熱情,使學生接觸更豐富的學習資源,更多形式的學習活動,從空間與時間雙相拓展學習的廣度與深度,讓課堂活起來、連起來。通過三課協同共育,旨在幫助學生對《內經》實現更深入的專業認知和職業體驗。

2.3 實踐礪人,固中醫之本 《內經》不僅奠定了中醫理論體系基礎,還對許多疾病的病因、病機、病癥以及治法進行了深入剖析,至今仍然有效指導著臨床,對中醫經典的靈活理解,能夠啟迪學生在診治疾病方面的技巧,對于醫療水平提升有著深遠影響。因此,《內經》雖然歷經千年,仍具有巨大的實踐價值。

基于中醫人才成長規律,遵循研習《內經》“誦、解、別、明、彰”實踐路徑,打造《內經》課程“三階一貫制”新體系,有效解決中醫經典應用能力與臨床思辨能力不足的問題?!罢b、解、別、明、彰”出自《素問·著至教論》,將習醫之道分為五步?!罢b”即誦讀、背誦原文,是學習經典的基本功?!敖狻奔蠢斫饨浳牡睦碚摵蛯嵺`意義,是記憶的前提?!皠e”即對中醫理論的對比、歸納與鑒別,是甄別是非、掌握理念、強化記憶的有效手段?!懊鳌睆娬{在誦、解、別的基礎上,全面掌握和深刻理解《內經》的精微義理,是學習過程中由博返約的體現?!罢谩币馕吨趯W習《內經》過程中,要將醫學理論在臨床實踐中發揚光大,進而歸納新規律、提出新觀點,推動醫學的進步。

如同中國文化從未有過斷層一樣,中醫經典亦蘊含著延續性的特點。各高等中醫藥院校的《內經》教學以《內經選讀》作為主修課,常規安排在二年級進行。本教學團隊對教學質量標準進行了創新性修訂,將《內經》主干課程分為原著選讀與臨床應用兩部分,分別在一、二年級不同學期進行。此外,通過教師交叉授課的方式,實現了不同班級原著選讀與臨床應用的整合,為提高學生經典學習的連續性起到促進作用。在課程設置上,原著選讀側重經典原文文意梳理、理論闡發,臨床應用側重中醫思維與經典應用能力培養。臨床應用部分線下課堂以啟發式、討論式、PBL 式教學法為主,線上課堂以名醫大家對《內經》理論學用的經驗與體會作補充。此外,吸納附屬醫院中醫經典科資深醫師作為教研室兼職教師,在三年級開設了《中醫經典臨床應用》課程。由此形成了《內經》課程“三階一貫制”新體系,即一年級引領入門,搭建框架,重點解決對《內經》的“誦”“解”“別”;二年級拓展理論內涵與臨床應用,重點解決對《內經》的“明”“彰”;三年級進行辨證思維訓練,重點實現臨床靈活運用與經典的融會貫通。

新體系突出了中醫經典在中醫辨證思維、臨床能力培養中的獨特優勢,使《內經》課程成為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活體知識,強化了《內經》在中醫課程體系中的主導和橋梁作用。

3 小結與展望

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指導下,為解決《內經》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人文教育不足、教學供給單一和應用能力不足等問題,廣西中醫藥大學內經學教學團隊提出“德育鑄魂,經典培根,實踐固本”的中醫經典教學理念,推進了《內經》課程建設。通過上述工作,確保了《內經》教學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助力培養具備醫者情懷和優秀應用能力的中醫學人才,推動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和傳承。由于研究精力所限,課程建設的實施細節仍需進一步打磨。今后將持續深化對《內經》課程建設的研究,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改進,為中醫學的傳承和發展提供更多的理論和實踐支持。

猜你喜歡
內經黃帝內經德育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國德育》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內經》之“并精而出入者謂之魄”新解
關于《內經》“七損八益”研究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