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涼山彝族依諾土語區民間文藝中的“佐”

2024-05-08 13:23羅曲馬欣萌
文史雜志 2024年3期

羅曲?馬欣萌

摘 要:流行于大涼山美姑、雷波、峨邊、馬邊等依諾土語群體中的民間文藝活動“佐”,又稱為“佐格”,其內容稱為“佐木莫”?!白簟币栽?、歌、舞三位一體的表演形式呈現于觀眾,具有欣賞娛樂性,也是傳承彝族歷史文化的載體和形式。

關鍵詞:迎親;斗智;克智詩;勒俄

一、引言

四川彝族,除川南敘永、古藺以外,主要是所地、圣乍、依諾三個土語群體。[1]這三個土語群體中,在民間傳說方面,除共性之外亦各有其個性。比如就人們所常見的史惹傳說而言,依諾土語群體中廣流傳著“阿樹史惹”“麻其史惹”“沙馬史惹”的傳說,圣乍土語群體流傳著“勒革史惹”的傳說,所地土語群體中則流傳著與火把節有關的“黑鐵拉巴”的傳說。在民間文藝方面,作為涼山彝族依諾土語群體的一種民俗文藝活動,具有娛樂說唱表演特點的“佐”,則無疑表現出依諾土語群體的鮮明特點。

“佐”又叫“佐格”,其內容稱為“佐木莫”?!白簟痹跐h語語境里其意有“互對”“對賽”“比賽”“說唱”等,“格”有“娛樂”“玩?!敝??!白裟灸笔恰白簟钡膬热?。彝語“木莫”,在漢語語境里有“話語”“詩語”“段落”等意。狹義的理解,“佐木莫”指“對歌”“對說”“對唱”的內容等;結合“佐木莫”的內容構成廣義的理解,有在“對”“說唱”“賽”中闡述有關知識、歷史等意。彝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在傳統社會里主要通過古彝文文獻、平時的生產勞動以及日常生活、婚嫁及喪葬儀禮等大型民俗活動得以表現?!白簟本褪菦錾揭妥逡乐Z土語區群體婚禮上女方進行的一種民俗文化娛樂活動。在這種活動中,張揚著人們的詩性智慧,傳承著相關知識和歷史文化,體現著彝族的文化精神。

二、“佐”的表現形式

“佐”的表演場景是依諾土語群體的婚禮儀式:女方出嫁的頭天晚上,迎親的男方和嫁女的女方主人家,各派出一對歌手在女方家堂屋進行“佐”比賽娛樂?!白簟钡谋硌?,有以下的明顯特點——

進行“佐”的表演時,有開場白性質的“格佐簇”。屆時,嫁女方主人家,先要派兩名女士上場“格佐簇”,迎親的男方派兩位男士上場“格佐簇”。上場“格佐簇”者,不一定是當晚“佐木莫”的主唱者。主人方之所以要派兩位女士上場“格佐簇”,是因為彝族有這樣的習俗文化背景:過去彝族冤家械斗的戰場上,只要出現一方的某女士披著特制彩旗走向戰場中間,械斗的雙方必須立即暫停交戰。所以,主方開始派兩位女士上場“格佐簇”,有希望雙方以和睦為上的寓意?!案褡舸亍焙?,主方(嫁女方)派主唱、跟唱兩名男子上場,客方(迎親男方)也派主唱、跟唱兩名男子上場,主客雙方邊舞邊唱直到一方認輸為止。

在進行“佐”這種民俗文化娛樂活動時,但凡表演“佐木莫”,則主要以彝族民歌演唱的形式;演唱曲調多采用“阿斯牛?!盵2],音韻旋律簡短,單一高亢而抒情,重在歌詞的講述,邊舞邊唱。自始至終,表演“佐”的雙方,在任何環節,都是主方唱一段后,客方接著唱另一段。

在進行“佐”表演時,主客雙方必須遵守民間約定俗成的一些規則,即雙方對歌的內容必須遵從“格佐簇篇”“克智木莫篇”“木色久篇”“溯博琶篇”[3]“斯惹博琶篇”“勒俄木莫篇”“布此篇”“妞伙博琶篇”為主線的先后順序。進行“佐”表演時,“佐木莫”內容總體上分為“嘎幾”“嘎哈”兩個部分,二者之間以“木色久篇”過渡。按“佐”表演的規則,“格佐簇篇”和“克智木莫篇”是整個“佐”表演的“嘎幾”部分?!案聨住奔由蠌摹案聨住边^渡到“嘎哈”的“木色久篇”,人們習慣認為是“佐”比賽的“熱身”階段,在這個階段無論主客雙方演唱了多少首“克智”都不評判輸贏?!案鹿辈糠职ā八莶┡闷薄八谷遣┡闷薄袄斩砟灸薄安即似薄版せ锊┡闷钡?,每篇包括若干章。進入“嘎哈”才是“佐”的高級比賽階段,雙方只要出現一首說唱錯誤或跟不上對方的節奏就要被判輸。一般在場的聽眾很多也是知曉“佐”比賽中的“佐木莫”各篇說唱內容的,他們都可作為裁判員。

總之,“佐”是涼山彝族依諾土語群體婚禮的重要構成部分,其內容“佐木莫”是彝族傳統社會里有關知識和傳統文化。這些篇目中的絕大數作品,屬于傳說和史詩。通過“佐”的表演,使這些彝族史詩及其負載的知識、文化得以持續流傳并具有相對穩定性的特點。

三、“佐”的內容特征

流行于涼山彝族依諾土語群體中的民俗文化活動“佐”,總體上分為“嘎幾”和“嘎哈”兩個部分或兩個階段,“木色久”為二者之間的過渡,三者均是“佐”的有機構成,但其內容(“佐木莫”)各不相同。比如:在“格佐簇”中,首先是主人方問候到場的親友特別是迎親方客人們,接著以謙虛的姿態說:如果唱得不好希望到場的客人嘉賓不要取笑,等等。最后一段唱述說“今晚我們格佐簇啊如仙鶴跳舞,今晚我們吟唱牛牛呀如大雁飛舞,展望未來呀,家親姻親兩家關系愈加穩如泰山。好姻親相互尊重,好姻緣相親相愛,子孫后代一定興旺發達。阿斯呀牛牛喲,各種奇花異草聚在一起,看起來色彩繽紛;各種灌木燃在一起,嘩嘩啵啵響聲鬧;家親姻親相聚在一起,談笑風生很熱鬧;嫁女喜慶玩耍三天也不錯,嫁女三天大吃大喝也不錯。今晚啊想玩的青年來玩,今晚啊想耍的姑娘來耍。阿斯呀牛牛喲,不說阿斯不好起頭吟唱歌謠,不說牛牛詩文不好結尾。犁地數母牛最勤勞,母牛卻耕不了田??;能說會道數女人,女人難以下結論。格佐簇我們吟唱到這里?!盵4]對此,客人方即迎親方回應說,我們這支迎親隊伍,一大早就從家鄉出發了。從家里出發開始,就有人或動物勸阻我們,但我們都沒有動搖,要完成迎親任務。接著客人方說道:“我們來呀來,來到了顯赫主人家,原來顯赫主人家正在嫁女兒啊。一對美麗的姑娘正在格佐簇,我們也派一對小伙過來格佐簇。今晚是個良辰美景啊,好日好夜微風輕輕吹,好年好月莊稼一片金黃,一夜好睡值九支步槍,一天安寧值九匹驛馬,一月幸福值一副金馬鞍,一生幸福勝過萬兩黃金。好年好月才迎娶,好日好月才嫁女。今夜夜空星光閃耀,大地之上大路無阻石,嫁娶遇晴天好運滾滾來?!H之日沒有吃錯的時候,嫁女之日沒有玩錯的說法。今夜兩對男人在此斗智,屋中盛情美景如日中天,格佐簇我們這樣吟唱?!?/p>

經過開場白“格佐簇”后,進入“嘎幾”階段的“克智”詩對賽?!翱酥恰笔且环N即興口頭創作文體,但作為克智詩賽手且識彝文者,往往有過去積累的文本,用于即將比賽的場景時,據實際情況作為藍本即興增減。作為彝族的傳統娛樂活動之特色內容,克智詩比賽是一種斗智、比賽口才的文化娛樂,能給聽眾以極大的美感享受,并在這種美的享受中增加知識?!翱酥恰笔且驼Z的音譯,有的異寫為“克則”“克哲”。學界最早在正式出版的著述中研究彝族“克智”的,是巴蜀書社2001年出版的《彝族民間文藝概論》一書。在該著中作者將“克智”寫為“克哲”。作者在該書中指出:“克哲詩是彝族民間文學詩體文學中內容最龐雜、表現最靈活、最風趣、最有氣派、最為普及的一個門類,有人據其某些突出特點意譯為‘巧言詩或‘巧辯詩。從彝語來看,彝語‘克哲中的‘克,是‘卡的音變,漢意為口或嘴,‘哲的本意為移動、后退。但在‘合成的‘克哲這個專用名詞里,哲的含義與其本意‘移動‘后退相比,已有新的‘合成的意義?!盵5]比賽“克智”是彝族紅白喜事及一些重要聚會場合中重要群眾文化娛樂活動,源遠流長,經久不衰。民族學家馬長壽先生于1937年和1939年先后兩次到涼山彝區考察,在考察成果中涉及當時彝族的教育與娛樂時,指出當時彝族中有“滔滔不絕的辯才”;訓練辯才的方法,一是多記格言(即現今彝語中所稱的“爾比爾吉”),二是時常進行“口賽”。據馬長壽先生當年在涼山彝區的調研,“口賽,羅彝[6]少年隨時隨地可作此種比賽。在婚筵時,在祭祀時,在集會時,在烈日柴堆上,在豆棚瓜架下,在圍坐鍋莊邊,皆可為口賽??谫愔畠热?,有為英雄故事,有為貴胄之家乘,有為顯族之譜牒,有為事物之起源,有為愛情之故事等等??谫愔δ?,在內質方面與技巧方面,皆與口辯者以無上之捷便?!盵7]很顯然,馬先生當年所說的彝族“口賽”,就是指的彝族民俗文化娛樂活動中的克智詩吟誦比賽??酥窃姷募磁d創作比較明顯,但在專門的克智詩比賽中,有其相應的程式和規則,按照寒暄、嬉戲、自詡、溯源、戲謔、說格比、克嚷、克格哈查、論辯的順序進行。[8]在“佐木莫”中,克智詩的演述僅是其中的一個內容而已,所以沒有像專門的克智比賽那樣,必須要有寒暄、嬉戲、自詡、溯源、戲謔、說格比、克嚷、克格哈查、論辯各環節和內容。在“佐木莫”中,克智的開篇是問候寒暄,其次是對生活的憧憬,再次是對和睦友好的點贊,以詩歌的形式傳播相關知識,比如《克智木莫篇》中的《彝域的大壩子》《有名的星夜》《彝域大山》等即是。在“嘎幾”和“嘎哈”兩個部分之間過渡的《木色久篇》,包括《祭祀源流》《守護神源流》《轉山神》(一)、《轉山神》(二)、《彝地甘洛名氣最大》《轉壩子神》各章,反映了彝族傳統社會中的信仰文化。比如《木色久篇》中的《彝地甘洛名氣最大》一章說甘洛的名氣大,也是因為涼山“有一半大山位于甘洛境內,神靈神仙甘洛的名氣大”的緣由。

從內容看, “佐木莫”的“熱身”階段,雖然也有知識的傳播,但從形式和內容都主要表現出娛樂特點,與涼山其他彝區的克智詩比賽情形相同。但是,進入“嘎哈”階段,在“溯博琶篇”“斯惹博琶篇”“勒俄木莫篇”“布此篇”“妞伙博琶篇”等篇,涼山彝族依諾土語區特點便很突出。比如《佐木莫》中《溯博琶篇》所載《皇帝源流》《土司的來源》等,《斯惹博琶篇》所載《狐貍三娘母》《神祇之母》等,即是明顯的例子?!案鹿彪A段所比賽的《勒俄木莫篇》,包括《天地演變史》《雷電史》《開天辟地》《創造動植物》《雪族十二子》《阿居阿聰祭神靈》《開放智啞水》《神奇的杉樹》《四棵梧桐樹》《阿牛舉日譜》《呼日喚月》《支格阿魯》《射日射月》《喊出獨日獨月》《石爾窩特》《洪水漫天地》《合侯賽變》《尋找君住地》《彝魂》等章。從這些內容看,與我們平時所見面世的《勒俄特依》有所差異,這就是彝族依諾土語區的特點。其中的任何一章都蘊含了特別的文化信息,比如《神奇的杉樹》開篇說“上界的勒俄,古朵二子持有;下界的勒俄,起于人類始祖;草原的勒俄,兩雙四篇章;人世的勒俄,如草如牛毛一樣多?!盵9]這說明在彝族先民傳統的認知系統之中,所謂“勒俄”就是歷史述說;而且所述說的對象,分為上界、下界、自然?!跋陆绲睦斩?,起于人類始祖”,其含義當是指這類勒俄所描述的是人類早期生活圖景。之所以有“草原的勒俄”一說,應當是彝族先民當時處于游牧社會階段,生活資源的索取主要在于牧場的原因。所謂“人世的勒俄”,當是反映人類社會隨著歷史的發展而生活內容多樣化的情況,其豐富到“如草如牛毛一樣多”的狀態?!渡衿娴纳紭洹芬徽吕镪P于“雪族十二子”說,天神阿俄蜀布種植在世間的草枯萎腐爛后,成為云霧上升天空,成為雪降于世間,誕生了雪族十二子。十二子中有雪的六種,無血的六種。這段記述,與人們常見的《勒俄特依》中描述的天上掉下祖靈燃燒,煙霧升天空降下雪生成雪族十二子的說法不相同,雪族十二子的具體指向也有差別。而且,《神奇的杉樹》與同處于《勒俄木莫篇》之下的《雪族十二子》,雖然都是說的雪族十二子,但對于雪族的來源述說卻不相同。后者的《雪族十二子》說,上界掉下的祖靈燃燒沒有成為人類,天上眾神之主恩梯古茲派偉惹吉支、曲部斯莫、迪施迪尼下凡,也沒能成為下界動物,而是成為“松身愚蠢人”,這“松身愚蠢人”最終也沒能成為凡間動物。后來上界又掉下動物靈魂到下界,霉爛三年后,變出三股白云升到天空,降下三場紅雪,“九天化到晚,九夜化到亮,為成為祖輩來融化,為成為父輩來融化。做了九咱除污儀式后,結冰來做骨,下雪來做肉,吹風來做氣,下雨來做血,星星來做眼,變成雪族的各類,誕生了雪族十二子。雪族十二子包括:有血的六種,無血的六種?!盵10]依諾土語群體與其他土語群體的“雪族十二子”在來歷淵源表述上的差異,說明了各地先民對生物起源的不同認識。在《佐木莫》的《勒俄木莫篇》中,《彝魂》一章也是很特別的。從題名看,似乎是反映的信仰文化,但檢閱其內容,是敘述彝族先民部落發祥地、分支及其居住地的。本章注解中說:“本文是一篇敘述各個朝代彝族君王(土目)的領土及其管轄域名的史詩,反映出從土司制度的興盛到逐漸衰落的過程,也是彝族各大黑彝家族奪取土司手中的土地而乘勢崛起的歷史史詩,它是一幅彝族地區各大土司和大家族勢力對彝族土地分割占有的分布圖?!盵11]接下來的《布此篇》所敘述的彝族古侯、曲涅譜系,與早已翻譯面世的《勒俄特依》中的相關章節相比較,情節大同小異,但具體細節卻帶有明顯的依諾土語地域特點?!蹲裟灸返摹舵せ锊┡闷?,通過主客雙方,以一方提問一方回答的形式,除了反映彝族先民的吉祥文化信仰之外,還包括農業生產常識、彝族歷史上發生過的有名事件、特產、異象、自然地理等,在此不贅述。

四、結語

涼山美姑、雷波、峨邊、馬邊、宜賓屏山等彝族依諾土語區群體中,“克智詩”比賽和“佐”,作為一種彝族民俗文化娛樂活動是最為突出而有特色的。但是,由于各種客觀原因,到2004年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大涼山美姑彝族民間藝術研究》一書中,才首次從彝族民間文藝角度涉及到美姑彝族婚禮上的“佐”。在該著中,作者將“佐”與彝族的一種民間文藝形式“伙”放在一個平面上進行對比研究:“在美姑彝區,人們把平時在田間地頭、勞動休息、放牧場所、婚嫁場合吟唱的歌都稱為‘伙,也有在舉行女子成人儀式時主方及其鄰里鄉親通宵達旦吟唱‘伙的……‘佐作為一種民歌演唱形式 ,在美姑彝區 ,更多的時候專指在婚嫁場所中的男子對歌,一般在嫁女場所的晚上進行。主客坐定,互相問候,酒杯你來我往,主家先派兩名小姑娘唱述一段嫁女歌……而后迎親的男方(彝語稱‘席木)便開始‘佐,由此進入主客雙方的正式比賽。一般是主客雙方各出二人,其中一個領唱,另一人則合之。演唱時伴隨必要的旋轉動作,音調優美、抒情性強。若主方唱述上部分,另一方則唱下部分,既是知識的較量,又是文藝比賽。內容先唱述大家難得相聚、迎親的來歷(彝語稱“西波西帕”),再唱述神話傳說、生產勞動、述源詩、趣聞軼事等?!盵12]這種表述,作為首次對“佐”這種民間文藝的研究,還很簡略,并不深入,未涉及具體內容。

隨著國家對文化強國和文化自信的強調,民族文化事業得到高度重視。流行于美姑、雷波、峨邊等依諾彝語土語區的“佐”受到關注。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率先行動,從彝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角度加以重視,對“佐”的表演進行了文本和視頻的定格記錄,積極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并于2011年列為四川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接著,在峨邊縣廣電局和文化館編印的《峨邊非遺》上,簡略地介紹了流傳于峨邊的“佐”及其傳承人,從而,使“佐木莫”這個民俗文化,得到了以傳承人為代表的保護和傳承。它不僅傳承了彝族優秀傳統文化,也豐富了當代彝族群眾的文化生活,還為有關方面的文化創意和精神文化產品的生產,提供了文化資源和素材。從彝族史詩傳布與傳承的視角看,這也令學界看到了“佐”與彝族史詩傳布與傳承的生動場景?!白簟钡恼麄€表演,以生動的語言藝術演述“佐木莫”,展現了彝族的傳統社會生活,內容充實而且文化內涵豐富。其作為一種“混溶性”[13]的說唱藝術,極具文化資源學的價值,對其加以深入研究很有必要。比如在涼山彝族民間流傳的“博琶”詩體文本中,其內容主要涉及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動物、食物、器物的來源等,而在“佐木莫”中“博琶”內容更為豐富,還包括了“史惹博葩”。四川彝族的“斯惹”(意為神人)傳說中,所地土語群體中以與火把節傳說有關的“黑鐵拉巴”為代表,圣乍土語群體中以“勒格史惹”為代表,依諾土語群體以“沙馬史惹”“麻其史惹”“阿樹史惹”為代表。但在“佐木莫”中,未見這些具有代表性的“史惹博葩”,卻把“狐貍三娘母”作為“博葩”呈現?!昂側锬浮痹诋吥ξ墨I中稱為“狐仙三姐妹”,是一部分為“公篇”和“母篇”的優美長詩,負載了彝族先民深厚的文化內涵。它將文化的視野拓展于中華大地,其狐貍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很值得深入研究。他如在展現“佐”這種民俗文化活動時“佐木莫”中的“勒俄木莫篇”“布此篇”等,也與平常所見有所不同。其與平常所見文本加以比較研究,對于深入研究彝族歷史文化有重要作用。

彝族傳統社會中,婚嫁儀式是人們聚會交流的重要活動,也是一種文化的交流和傳播形式。從文化與時間的關系看,一定的文化是特定時間段的產物;而某些時間段,也需要一定的文化以充實。前些年,見一些彝區的婚禮,為了度過一個時段,有的飲酒閑聊,有的跳西方舞蹈。參加婚禮的彝族中的老年人,對搭肩摟腰的西方舞蹈極為不習慣。在涼山依諾土語群體的婚嫁儀式中,“佐”既是一種文化的交流和傳播,也是一種彝族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娛樂。所以,“佐”在當今社會語境下,無論是對于彝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還是開展具有彝族特色的群眾文化娛樂活動,都是重要的載體和形式。對之加以普及和升華,使之成為一種新時代的精神產品,可為現代信息社會彝族群眾的精神產品的豐富,提供有益的幫助。

注釋:

[1]彝語北部方言主要分為所地、圣乍、依諾三種土語。所地土語涵蓋布拖、普格、寧南、米易、會理、德昌等地。對操所地土語的群體,人們以“所地”稱之。圣乍土語涵蓋昭覺、喜德、越西、冕寧、西昌等地。操圣乍土語的群體,人們以“圣乍”稱之。依諾土語涵蓋美姑、雷波、峨邊、馬邊、屏山、云南永善等地。操依諾土語的群體,人們以“依諾”稱之。

[2]阿斯牛牛:彝族民間文藝中的一種常用曲譜,又簡稱“牛?!?。有時在“阿斯”與“牛?!敝g插入語氣詞,作為一首歌或一段歌的襯詞或開頭一句,如“‘阿斯羅‘牛牛尼”。

[3]“博琶”是四川彝族傳統文學中的一種特別文體,其內容是關于相關事物的來源。前些年出版的學術著作及論文中,有學者譯寫為“博葩”。這里的“溯”是對彝語“查”的翻譯。

[4][9][10][11]四川省少數民族古籍整理辦公室、峨邊彝族自治縣民族宗教事務局編《佐木莫》,團結出版社2022年出版,第4頁,第388頁,第373頁,第452頁。

[5]羅曲等:《彝族文藝概論》,巴蜀書社2001年版,第172頁。

[6]羅彝:即現在的“彝族”稱謂。歷史上,雖然云南的地方志早就有了“彝族”名稱的出現,但社會上仍以“倮倮”“玀玀”“羅羅”等不恰當的他稱異寫。馬長壽先生在不知云南相關地方志有“彝族”族稱的出現時,將所考察的涼山彝族稱為“羅彝”而不以“倮倮”“玀玀”“羅羅”稱之,表現出考察者當時對彝族群體的尊重。

[7]馬長壽:《涼山羅彝考察報告》(下),巴蜀書社2006年版,第382頁。

[8]阿牛木支、吉則利布在民族出版社2020年出版的其《彝族經典克智》一書中,對彝族克智內容的演述順序有所論述。

[12]曾明、羅曲、阿牛史日、吉郎伍野:《大涼山美姑彝族民間藝術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335—336頁。

[13]“佐木莫”為“混溶性”藝術的提法,來自團結出版社2022年出版的《佐木莫》一書的序言。

作者 羅 曲:西南民族大學教授,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

馬欣萌: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本科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