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史傳家?詩文淑世(下)

2024-05-08 13:23舒大剛
文史雜志 2024年3期
關鍵詞:愛心教育蘇軾

摘 要:蘇軾《過于海舶得邁所寄書酒,作詩,遠和之,皆粲然可觀。子由有詩相慶也,因用其韻賦一篇,并寄諸子侄》,從家庭環境、經濟生活、文化教育、價值理念,全方位揭示了蘇氏家族的家風和家教。詩中提倡以“愛”為本的家庭環境和積德行善的家族傳統,借以培育正確的價值觀和健全的人格;提倡以“農”為本業的經濟生活,腳踏實地、男耕女織,借以培養自食其力、團結奮斗的精神;提倡以“經”為本、文史為輔的教育模式,借以造就堅實的學術功底和優美的文章詞翰;提倡以“德”為本,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超越富貴榮華、個人得失,力求有益于世,窮達自如。正是這些綜合因素,決定了三蘇家族獨特的家風和家教。認真提煉其中的思想、方法、價值和成功經驗,是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家教文化,指導現代家庭建設的重要途徑。此乃“詩書傳家久,忠孝繼世長”真諦所在。

關鍵詞:蘇軾;東坡家風;愛心教育;農本觀;經史詩騷;立德立言

三、經史傳家,詩賦濟時:

以“經”為治學之本

詩曰:“春秋古史乃家法,詩筆《離騷》亦時用?!碧K氏家族以經史研究、詩詞文章傳家,父子兄弟遍注群經,擅長詩賦,既樹立起書香門第的形象,也延續了“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58]的儒者傳統。

東坡先生具有非凡的器識、辯論、文章和治理能力?!端问贰ぬK軾傳》評價蘇軾說:“器識之閎偉,議論之卓犖,文章之雄雋,政事之精明,四者皆能以特立之志為之主,而以邁往之氣輔之。故意之所向,言足以達其有猷,行足以遂其有為。至于禍患之來,節義足以固其有守,皆志與氣為也?!盵59]贊揚他器識閎偉,文章雄雋,見識卓遠,政事精明,為民造福??鬃铀f的德行、政事、言語、文學四科,蘇東坡都具備了。因此,當他寫文章時,能夠將自己的奇謀妙思,暢暢快快地表達出來;當他主政一方時,又能夠利國利民,做成許多政績來。而當禍患到來的時候,他又沒有改變自己的操守,以一種高尚人格和浩然正氣來堅持自己的理想與追求。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東坡成就如此非凡能力的呢?是博覽群籍,無書不讀,無書不通。蘇轍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銘》揭示了東坡的讀書經歷:

公之于文,得之于天。少與轍皆師先君,初好賈誼、陸贄書,論古今治亂,不為空言。既而讀《莊子》,喟然嘆息曰:“吾昔有見于中,口未能言。今見《莊子》,得吾心矣?!蹦顺觥吨杏拐摗?,其言微妙,皆古人所未喻。嘗謂轍曰:“吾視今世學者,猶子可與我上下耳?!奔榷喚佑邳S,杜門深居,馳騁翰墨,其文一變,如川之方至,而轍瞠然不能及矣。

先君晚歲讀《易》,玩其爻象,得其剛柔、遠近、喜怒、逆順之情,以觀其詞,皆迎刃而解。作《易傳》,未完,疾革,命公述其志。公泣受命,卒以成書,然后千載之微言,煥然可知也。復作《論語說》,時發孔氏之秘。最后居海南,作《書傳》,推明上古之絕學,多先儒所未達。既成三書,撫之嘆曰:“今世要未能信,后有君子,當知我矣?!敝疗溆鍪滤鶠樵?、騷、銘、記、書、檄、論、撰,率皆過人,有《東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奏議》十五卷、《內制》十卷、《外制》三卷?!盵60]

蘇轍在這里完整敘述了蘇軾的學術歷程與學術成就。說他初好賈誼、陸贄書,知道古今治亂,為科舉對策打下基礎;繼而讀《莊子》,獲得超脫物外,因任自然的觀念;再讀《中庸》撰《中庸說》,掌握了中正中和的辯證法;再因進取受阻,遭遇牢獄之災,貶謫黃州,對世道人心更有深刻認識,超越自我,為文超然。再就是回歸經典,先是繼父遺志作《易傳》,“卒以成書,然后千載之微言,煥然可知也。復作《論語說》,時發孔氏之秘。最后居海南,作《書傳》,推明上古之絕學,多先儒所未達”,而將“至其遇事所為詩、騷、銘、記、書、檄、論、撰,率皆過人”的《東坡集》等放在最后。

蘇軾在整個讀書過程中,讀賈誼、陸贄文是為了科舉入仕,實現現實關懷;讀《莊子》《中庸》是解決方法和境界問題,實現人生自我超越;讀史,是為了知道古今得失;最后讀經,著《易傳》《書傳》《論語說》三書,解答宇宙、人生、政治、社會等諸多問題,解決終極關懷,最終實現立德、立言而不朽之舉。

(一)讀史抄史

蘇軾在黃州時,曾讀《戰國策》與佛書、道書,又讀史抄史。據楊慎《丹鉛余錄》記載,他讀漢書,讀得十分仔細,于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貨財,全部分類地抄寫。一部《漢書》他都能背。只要告訴每一篇的第一個字、每一段的第一個字,他全都能背出來,下的功夫非常深。他在惠州叫兒子讀唐詩、讀《漢書》,在海南島繼續注釋經典,令兒子抄《唐書》《漢書》,以為可令“窮兒暴富”;還致書侄孫蘇元老,告誡他:“侄孫近來為學何如?想不免趨時。然亦須多讀書史,務令文字華實相副,期于適用乃佳;勿令得一第后,所學便為棄物也?!薄爸秾O宜熟看前、后漢史,及韓、柳文。有便,寄近文一兩首來,慰海外老人意也?!盵61]

(二)黃州注《易經》《論語》

蘇軾在《與滕達道》書中說:“某閑廢,無所用心,專治經書。一二年間,欲了卻《論語》《書》《易》,舍弟已了卻《春秋》《詩》。雖拙學,自謂頗正古今之誤,粗有益于世,瞑目無憾?!盵62]其又于《黃州上文潞公書》曰:“到黃州,無所用心,輒復覃思于《易》《論語》。端居深念,若有所得,遂因先子之學,作《易傳》九卷,又自以意作《論語說》五卷?!盵63]

(三)海南注《書經》

蘇軾到海南島繼續注《尚書》,回來時他跟朋友李端叔說:“所喜者,海南了得《易》《書》《論語》傳數十卷?!盵64](《答李端叔》)他跟很多朋友都說:“某前在海外,了得《易》《書》《論語》三書?!彼终f:“吾作《易》《書傳》《論語說》,亦粗備矣。嗚呼!又何以多為?”[65]他在被貶的人生最低谷的地方,寫了三部不朽的著作。

為什么蘇軾這個天下奇才的文學家還要讀史書、讀經書呢?打一個比喻,文學就像一棵樹的花朵,諸子百家思想相當于果實,史書是樹干,經典就是樹根,所以讀了詩文會辭章,讀了諸子會思想,讀了正史知得失,讀了經典有信仰。按孔子的說法:“《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盵66]志即情感,屬于文學;事即政事,屬于歷史;行即規范,屬于社會學;和即和諧,屬于藝術;陰陽即事物運動變化的原理,屬于哲學;名分即政教道德倫理,屬于政治學?!兑住芬缘狸庩?,《易》為群經之首而大道之源,撰《易傳》是要探索宇宙真理、人生道理、社會原理等變化問題的?!墩撜Z》為六經原理的提煉,撰《論語說》無異于對六經的主體精神有了總體把握?!稌芬缘朗?,此事即二帝三王禮讓為國、仁政德治之史。通《書》即既可通歷史又通政治。所以蘇東坡在整個三段貶謫時期,其他都不足以讓他扎下根來,安心立命、心安理得。他將《周易》《尚書》《論語》三部經書讀通了、讀透了,并寫成了自己的注書,才感覺到此生不虛過,能夠告慰于孔老夫子。

眉山土風“貴經術而重氏族”[67],蘇氏家族也是“治經獨傳于家學”[68]。老蘇壯年折節事學,自謂“取《論語》《孟子》、韓子及其他圣人、賢人之文,而兀然端坐,終日以讀之者七八年”[69]。張方平謂其“杜門絕賓友,《詩》《書》經傳、諸子百家之書,貫穿古今,由是著述根柢深矣”[70]。老蘇著有《易傳》百篇(未完。軾《病中聞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之三“《易》可忘憂家有師”[71],即指其父洵),《太常因革禮》一百卷(合作),《蘇批孟子》(疑偽)和《六經論》《洪范論》《太玄論》《謚法》等經學、史學著作。

蘇轍“性沉靜簡潔,為文汪洋澹泊,似其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氣終不可掩,其高處殆與兄軾相迫。所著《詩傳》《春秋傳》《古史》《老子解》《欒城文集》并行于世”[72]。此外,他還有《論語拾遺》《孟子說》以及《經論》《經說》多篇。合三蘇父子之經史著作,《易》《書》《詩》《禮》《春秋》《論語》《孟子》《老子》諸經皆有著述,《太常因革禮》《古史》《東坡志林》《龍川別志》《龍川略志》等皆傳史法。

三蘇父子將六經都研究了一遍,加之以他們自己的人生經歷,無疑就獲得了最全面的理學修養和道德提升,因此他們才見事而明,議事而精,遇事而定,做事而成,這一點在東坡身上體現最為充分。那么為何東坡于此獨提“《春秋》《古史》乃家法”呢?一則是謙虛不自提所著各書,而提子由之書,有表彰老弟之意;二則“《春秋》者禮義之大宗也”(見董仲舒《春秋繁露·楚莊王》,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為綜合運用道德仁義禮樂政刑以論斷歷史的專著??鬃诱f:“吾志在《春秋》”(見《孝經鉤命決》)。軾《與張嘉父之七》亦曰:“《春秋》學,此儒者本務”[73];《古史》乃重修《史記》,是歷史的借鑒,“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三則是蘇軾對《春秋》念念不忘,他在海南有《夜夢》詩:“夜夢嬉游童子如,父師檢責驚走書。計功當畢《春秋》余,今乃粗及桓莊初?!盵74]說明他心心念念的還是要講完《春秋經》。

當然,在文學作品方面,這更是三蘇父子的看家本領?!稏|都志略》也稱:“(歐陽修)以其(蘇洵)書獻諸朝,公卿士大夫爭傳之。其二子(軾、轍)同舉進士,又同登制科。一日,父子隱然名動京師,而蘇氏文章遂擅天下,一時學者皆尊其賢,學其文,以為師法?!盵75]父子三人竟使北宋文風為之一變。南宋遂有“蘇文熟,吃羊肉;蘇文生,吃菜羹”[76]之諺。這一影響,整個科舉制時代,猶受其滋潤。

由是可見,蘇軾之學有經有史,有文有藝。用體用本末來考察,他也是有末有本,有用有體的。文章展示了東坡的議論與謀猷,史學增高東坡的古今治亂認識,而經學才是東坡的器識、志氣的根本源泉。因此我們說在知識領域,東坡是以經為本的。

三蘇富于藏書,蘇軾《答任師中、家漢公》有所謂:“門前萬竿竹,堂上四庫書?!盵77]他還時常讀書校書,使成善本。蘇軾《和陶〈郭主簿〉》其一:“家世事酌古,百史手自斟?!盵78]他又在海南作《借前韻賀子由生第四孫斗老》:“長留五車書,要使九子讀?!盵79]蘇轍《藏書室記》也回憶其父藏書、校書之事:“先君平居不治生業,有田一廛,無衣食之憂;有書數千卷,手緝而校之,以遺子孫。曰:‘讀是,內以治身,外以治人,足矣。此孔氏之遺法也。先君之遺言今猶在耳,其遺書在櫝,將復以遺諸子。有能受而行之,吾世其庶矣乎!”[80]藏書、愛書、讀書、著書,就是三蘇遺留給后世子孫的良好家風。

在這種尊經貴史、詩書傳家的家風熏陶下,蘇家子孫皆能為文?!端问贰份Y本傳:“三子邁、迨、過,俱善為文?!盵81]蘇轍亦有三子遲、適、遜,亦能著述。軾《和猶子遲贈孫志舉》:“我家六男子,樸學非時新。詩詞各璀璨,老語徒周諄。愿言敦宿好,永與竹林均。六子豈可忘?從我屢厄陳?!盵82]其《與侄孫元老書》又云:“海外亦粗有書籍,六郎(過)亦不廢學,雖不解對義,然作文極峻壯,有家法。二郎(遲)、五郎(適)見說亦長進,曾見他文字否?”[83]

蘇軾又向元老告訴幼子蘇過陪他在貶所的情形:“老人與過子相對,如兩苦行僧耳。然胸中亦超然自得,不改其度。知之,免憂?!盵84]六子之中,唯蘇過最擅屬文,蘇轍曾經贊嘆:“吾兄遠居海上,惟成就此兒能文也?!盵85]蘇軾《游羅浮山一首示兒子過》:“小兒少年有奇志,中宵起坐存黃庭。近者戲作凌云賦,筆勢仿佛《離騷經》。負書從我盍歸去,群仙正草《新宮銘》。汝應奴隸蔡少霞,我亦季孟山元卿?!盵86]他又在《答劉沔都曹書》告訴自得其樂曰:“幼子過文益奇,在海外孤寂無聊,過時出一篇見娛,則為數日喜,寢食有味。以此知文章如金玉珠貝,未易鄙棄也?!盵87]蘇過著有《斜川集》二十卷。

長子蘇邁“文學優贍,政事精敏,鞭樸不得已加之,而民自不忍欺?!盵88]《東坡志林》卷十稱贊“兒子邁幼嘗作《林檎》詩云‘熟顆無風時自脫,半腮迎日斗先紅。于等輩中,亦號有思致者”;又贊其“亦時出新句也。嘗作《酸棗》詩云‘葉隨流水歸何處,牛載寒鴉過別村,此句亦可喜也?!盵89]他在黃州與邁聯句,贊邁:“傳家詩律細,已自過宗武。短詩膝上成,聊以感懷祖?!盵90]

蘇軾又贊次子蘇迨:“諸子惟迨,好學而剛”(《祭歐陽文忠夫人》)[91],知為楚辭,有世外奇志。迨亦有詩才,陳師道有詩贊之:“胸中歷歷著千年,筆下源源赴百川?!碧K軾《迨作〈淮口遇風〉詩,戲用其韻》:“我詩如病驥,悲鳴向衰草。有兒真驥子,一噴群馬倒。養氣勿吟哦,聲名忌太早。風濤借筆力,勢逐孤云掃。何如陶家兒,繞舍覓梨棗。君看押強韻,已勝郊與島?!盵92]

可見,三蘇家族富于藏書,世代以經學相傳,以文章相勖,不僅造就得三蘇父子的經術杰出、文章蓋世,還使其子孫人人能文,個個有詩,是典型的詩書傳家的名門望族。

四、立德立言,糠粃軒冕:

以“德”為立身之本

詩曰:“但令文字還照世,糞土腐余安足夢?!比逭哌_則兼濟,窮則獨善,進要致君堯舜,退可立德立言,只要文章載道、德行垂世,何必區區以軒冕為念?

《宋史·蘇軾傳》史評中說,蘇軾還在讀小學時,有人將石介《慶歷圣德詩》傳到蜀中,蘇軾歷舉詩中所言韓(琦)、富(弼)、杜(衍)、范(仲淹)諸賢,問老師這些人是誰?老師覺得很奇怪,小小孩子為什么問這些大人物呢?蘇軾說:“我正想跟這些人結識哩!”可見蘇軾當時“蓋已有頡頏當世賢哲之意”,想與這些宰執賢哲平等對話、共議國政?!端问贰酚终f蘇軾20歲左右,和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一起到京師,兄弟倆同登進士,父親文章也被廣為傳頌,一時之間父子的聲名傳遍朝野。不久,蘇軾倆兄弟又“登上第,擢詞科”(詞科是制舉的意思,專門為公卿宰相人選來選拔人才)。蘇軾本人“入掌書命”(代皇帝起草各種文告,即進翰林院),“出典方州”(做知州,類似行省省長)。 可見三蘇皆是科舉求仕的士子中之一員,也是通過讀書、考試進入仕途的。

不過,蘇軾與蘇轍入仕,目的卻與他人不同,他們是為了化民成俗,致君堯舜。這在他們兒時接受母親教育時便已經決定了的。司馬光《武陽縣君程氏墓志銘》載蘇母曾對兒子“戒曰:‘汝讀書,勿效曹耦,止欲以書自名而已。每稱引古人名節以厲之,曰:‘汝果能死直道,吾亦無戚焉。已而,二子同年登進士第,又同登賢良方正科目?!盵93]在母親的教育下,二子自幼便確立了讀書為民,致君堯舜的理想。

蘇軾《沁園春》曾回憶:“當時共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盵94]因此在王安時新法推行期間,蘇軾、蘇轍在任地方官時,盡量因法以利民,減少新政擾民。蘇軾《戲子由》有“讀書萬卷不讀律,致君堯舜知無術”[95]句,重申致君堯舜志向。后來蘇軾在貶途中作《南康望湖亭》仍然表明:“許國心猶在,康時術已虛。岷峨家萬里,投老得歸無?!盵96]可見其公而忘私,國而忘家的本心。

蘇軾當時將這一理想自謂為“初心”,不論順境還是逆境,他都始終未改。其《送俞節推》鄙視“異時多良士,末路喪初心”[97];宣稱:“我生不有命,其肯枉尺尋?!盵98]他又在《杭州召還乞郡狀》中表示自己要“守其初心,始終不變”[99],又在《謝宣召入院狀》說:“臣敢不益勵初心,力圖后效?!盵100]在《謝翰林學士表》說:“敢不激昂晚節,砥礪初心!”[101]又在《謝兼侍讀表》表達:“臣敢不淬勵初心,激昂晚歲,誓堅必死之節,少報不貲之恩?!盵102]還在《謝除兩職守禮部尚書表》中表達“下無所見其能否,上無考其幽明。循省初心,有面目”[103],無愧幽明,不慚鬼神。他甚至倒霉至極之時,在與他人合伙陷害自己者之前,表態仍然要直言極諫,其在《與章子厚參政書》中言:“而軾乃以罪廢之故不為一言,以負其初心,獨不愧乎?”[104]

可是現實是殘酷的,后來他在《沁園春》中感慨:“孤館燈青,野店雞號,旅枕夢殘。漸月華收練,晨霜耿耿,云山摛錦,朝露漙漙。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似此區區長鮮歡。微吟罷,憑征鞍無語,往事千端?!盵105]他無可奈何,只好自己轉換心態,隨遇而安:“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身長健,但優游卒歲,且斗尊前?!盵106]

不過,在個人得失、榮辱上,蘇軾一向追求不高,處之泰然,而更多重視精神愉悅、個性解放。他說:“人生悲樂,過眼如夢幻,不足追,惟以時自娛為上策也。某名位過分,日負憂責,惟得幅巾還鄉,平生之愿足矣?!盵107]他又借漁樵之語說:“人之有禍福成敗、盛衰得失,窮達榮辱、興亡治亂,莫非命也?!盵108]又說:“抑人生自有定分,雖一飽,亦如功名富貴不可輕得也耶?”[109]

蘇軾少年得志,文采飛揚,豪氣干云,大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氣概!可一旦步入仕途,又忠直耿介,卻事與愿違,時時碰壁,并不如意;甚至一貶再貶,從黃州、惠州,直到海南儋州,離權力中心越來越遠,實現自己政治抱負的機會也越來越小。前后貶居11年,自己的政治生命也在這遷謫中被浪費掉了。好在東坡熟讀經史、諸子、佛道之書,洞悉宇宙人生、成敗榮辱之理,讀書、注經、訪古、吟詩,反而贏得了更多的文學成就和學術成果,表現出深邃的思想造詣和達觀的人生態度。

蘇轍《初發彭城有感寄子瞻》[110]回憶當年年少讀書,心存治道,文章濫翻,豪氣干云:“念昔各年少,松筠悶南軒。閉門書史叢,開口治亂根。文章風云起,胸膽渤澥寬。不知身安危,俯仰道所存?!蹦闹朗虏⒉蝗缛艘?,兩兄弟雖然連科及第,但仕路并不順暢:“橫渡一傾潰,萬類爭崩奔?!睖婧M渡,魚龍混雜,本欲“誓將貧賤身,一悟世俗昏。豈意十年內,日夜增濤瀾?!眱尚值芷磳⑿悦?,大力爭取,也未見好轉,生民仍在水深火熱之中。蘇轍晚年所作《歷代論》引說:“予少而力學。先君,予師也。亡兄子瞻,予師友也。父兄之學,皆以古今成敗得失為議論之要,以為士生于世,治氣養心,無惡于身,推是以施之人,不為茍生也。不幸不用,猶當以其所知,著之翰墨,使人有聞焉”[111],表達了少年積極入仕,中年倍受打擊,晚年著書立言,將自己的思想傳諸后世的心路歷程。蘇軾《借前韻賀子由生第四孫斗老》而效顏淵潛心經學,尋求簞瓢之樂:“簞瓢有內樂,軒冕無流矚?!盵112]其海南《夜夢》詩也說:“我生紛紛嬰百緣,氣固多習獨此偏。棄書事君四十年,仕不顧留書繞纏。自視汝與丘孰賢,《易》韋三絕丘猶然,如我當以犀革編?!盵113]既然仕路不順,何不轉而研究經典,效法圣人孔夫子“韋編三絕”,將編連《易經》的繩子系得更牢靠!

正是這種超越自我,親近自然,親近歷史,親近經典,使東坡先生渡過了人生苦厄;超越功利,超越得失,成就了他文學家、思想家和政論家的初心,甚至完成了“天下奇才”的形象塑造!

綜觀東坡經歷,他詩文最多的時期是在貶謫時。他的三部學術著作《易傳》《書傳》《論語說》也完成于貶謫處,實現了他“立德立言”、名垂不朽的士大夫追求。這正是蘇氏家族重視經史教育、德言垂范的重要成就。

結? 語

細讀蘇軾《過于海舶得邁所寄書酒,作詩,遠和之,皆粲然可觀。子由有詩相慶也,因用其韻賦一篇,并寄諸子侄》一詩,前半表達了他對連累子侄們的愧疚,后半則系統提出了家教以愛為本、家事以農為本、學業以經為本、事業以德為本的家教方案。結合蘇軾、蘇轍兄弟的相關作品,充分證實這一家教路徑是存在的,也是成功的、有效的。正是充滿愛和鼓勵的家庭氛圍,培育了二蘇及其子孫健全的人格。也是腳踏實地、農耕??椀慕洕?,讓二蘇及其子孫能經受住各種突然來臨的災難和考驗,渡過了一次又一次難關。是以經史教育為基礎、詩文訓練為輔助的教育模式,造就了三蘇及子孫堅實的學術功底和優美的文章表達。是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不求富貴榮華,但求有益于世的思想準備,為三蘇及其子孫提供了可進可退、能達能窮的寬廣道路。這些綜合的因素,形成了三蘇獨特的家風和家教。只要認真提煉其中的思想、方法、價值和成功經驗,滋養出溫良恭儉讓的家庭溫情,立足于生產自救自力更生的經濟基礎,加強經史教育文章垂范,端正實學實務、立德立言的價值觀,就能夠涵養成優秀的家教家風,培養出杰出的子孫后代。這也許就是“詩書傳家久,忠孝繼世長”的真諦之所在吧!

注釋:

[58]何晏、邢昺:《論語注疏·陽貨》,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269—270頁。

[59][72][81][85]脫脫等:《宋史》第31冊卷三百三十八,點校本《二十四史》,中華書局2019年版,第10818—10819頁,第10835頁,第10817頁,第10818頁。

[60][80][111]蘇轍:《蘇轍集》,曾棗莊、舒大剛主編《三蘇全集》第18冊,語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223—224頁,第378頁,第140頁。

[61][83][84]蘇軾:《蘇軾文集》,曾棗莊、舒大剛主編《蘇東坡全集》第13冊,語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308頁,第308頁,第307—308頁。

[62][64][67][74][77][78][79][82][86][90][92][94][95][96][97][98][105][106][112][113]曾棗莊、舒大剛主編《蘇東坡全集》,中華書局2021年版,第1867頁,第1923頁,第2864頁,第735頁,第282頁,第748頁,第744頁,第798頁,第687頁,第394頁,第454—455頁,第934頁,第152頁,第697頁,第349頁,第349頁,第934頁,第934頁,第744頁,第735頁。

[63][73][99][104]蘇軾:《蘇軾文集》,《三蘇全集》第12冊,第315頁,第506頁,第117頁,第349頁。

[65]蘇軾:《題所作〈書〉〈易傳〉〈論語說〉》,《蘇東坡全集》第2389頁。

[66]方勇譯注《莊子·天下》,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568頁。

[68]蘇軾:《蘇軾文集·謝制科啟一》,《三蘇全集》第12冊,第259頁。

[69]蘇洵:《蘇洵集·上歐陽內翰第一書》,《三蘇全集》第6冊,第78頁。

[70]張方平:《文安先生墓表》,邱少華點?!短K洵集》,中國書店2000年版,第192頁。

[71]蘇洵:《蘇洵集》,《三蘇全集》第6冊,第414頁。

[75]王稱:《東都事略》卷一百一十四,孫言誠、崔國光點?!抖鍎e史》,齊魯書社2000年版,第988—989頁。

[76]李劍雄、劉德權點?!独蠈W庵筆記》卷八,《 唐宋史料筆記叢刊》,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100頁。

[87]蘇軾:《答劉沔都曹書》,《蘇東坡全集》第1822頁。

[88]《饒州府志》卷二十一,清康熙二十二年刻本,第87—88頁。

[89]蘇軾:《東坡志林》卷十《書邁詩》,《三蘇全集》第5冊,第261—262頁。

[91]蘇軾:《蘇軾文集》,《三蘇全集》第15冊,第440頁。

[93]司馬光:《武陽縣君程氏墓志銘》,邱少華點?!短K洵集》,第181—182頁。

[100][101][102][103]蘇軾:《蘇軾文集》,《三蘇全集》第11冊,第376頁,第377頁,第396頁,第410頁。

[107]蘇軾:《與王慶源十三首》其十一,《蘇東坡全集》,第2164頁。

[108]蘇軾:《漁樵閑話錄》上篇,《三蘇全集》第19冊,第627頁。

[109]蘇軾:《東坡先生志林》卷一《書田》,《蘇東坡全集》第3990頁。

[110]蘇轍:《蘇轍集》,《三蘇全集》第16冊,第205頁。

作者: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四川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猜你喜歡
愛心教育蘇軾
“蘇說蘇軾”蘇軾與圓照
從善如流
蘇軾錯改菊花詩
蘇軾“吞并六菜”
蘇軾吟詩赴宴
淺析幼兒進行舞蹈教學的必要性
以“愛”為基礎,做好職業學校班級管理工作
農村初中留守兒童教育中的困境及對策
幼兒禮貌教育的實施策略
淺談高職院校輔導員如何在工作中實施愛心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