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作為“師魂”內蘊的邏輯理路

2024-05-10 04:54王資博申恩慧
關鍵詞:教育家精神教育

王資博,申恩慧

(上海體育大學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育強國建設研究中心,上海 200438)

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凝練出場,緣于經驗之升華、理性之凝結、歷史之淬煉,其生成理路是一個融貫理論、歷史與實踐邏輯的有機系統。2023年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致全國優秀教師代表的信指出:“教師群體中涌現出一批教育家和優秀教師,他們具有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現了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盵1]于漪、衛興華、高銘暄等就是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最好的代言人。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黨的紅色基因的鮮明體現,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精神密鑰之一,是教師隊伍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和建功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師魂”。

一、文獻述要及研究的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后,教育部強調強化教育家精神高位引領[2]。理論界和實務界已有對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之“內涵意蘊”“生成邏輯”“弘揚路徑”及“時代價值”等方面的宣傳闡釋,相關研究呈現方興未艾之態勢。首先是主要內涵研究。東北師范大學鄔志輝、王蘇平認為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本質上回答的是“為何當教師、為誰當教師、怎樣當教師”這一根本性問題[3]。陜西師范大學董輝、孫少帥認為其蘊含著服務家國、慎獨律己、鑄魂育人、躬耕實踐、仁愛高尚、弘文傳道的科學內涵[4]。北京科技大學李紫娟從政治靈魂、鮮明品格、本質要求、動力源泉、崇高情懷、國際格局等層面進行了內涵闡釋[5]。其次是生成邏輯分析。西安交通大學岳瀟、盧黎歌認為教育家精神是對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的創新發展,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賡續發展[6]。陜西師范大學李森強調要從文化的角度進一步闡釋教育家精神[7]。再次是弘揚路徑探討。江蘇大學陳澤雄、王寶璽強調弘揚教育家精神不僅僅是對少數教育家群體的肯定和鼓勵,更是要讓教育家精神體現在每一個教師身上[8]。東北師范大學龐立生、李鐵錚認為大力弘揚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需要營造“安心從教、熱心從教、舒心從教、靜心從教”的氛圍環境[9]。最后是時代價值思考。北京師范大學張志勇、史新茹從教育的價值觀、主體觀、方法論、認識論、倫理觀、實踐哲學等層面揭示了其時代價值[10]。中國人民大學張東剛強調其從更高站位為新時代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提供了目標方向,以更高標準為我國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供了精神號召[11]。這些研究從不同角度展開,突出表明這一偉大精神指導和引領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相關探究對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宣傳、弘揚和培育、踐行具有重要作用。

總體來說,理論界和實務界對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研究投入了熱情和關注,為本研究提供了新鮮的素材和良好的基礎。課題組將在現有成果基石之上,著力對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作為“師魂”內蘊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實踐邏輯開展研究。其一,在理論邏輯研究上,探析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與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關系,思考“第二個結合”下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內容呈現,并且分析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充分彰顯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特質,構成有機有序整體,從而具有深化學理闡釋、強化理論話語建設的意義。其二,在歷史邏輯研究上,旨在將歷史演進、時代特征、精神風貌、經驗例證等四者融為一體,從而對梳理總結經驗、深化相關規律性認識有所幫助。其三,在實踐邏輯研究上,緊扣“魂”字,提出塑魂、凝魂、鑄魂、立魂等一攬子思路和對策建議,從而對優化實踐路徑、推動相關工作有所裨益。

二、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作為“師魂”內蘊的理論邏輯

從理論邏輯來看,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作為“師魂”內蘊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母體殷實稟賦、馬克思主義理論扎實根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厚實根脈。習近平總書記凝練提出教育家精神,為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增添光譜,充分彰顯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特質,貫穿于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的大業,是“第二個結合”的重要精神升華。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引領和激勵我們鍥而不舍為實現民族復興而團結奮斗。

(一)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生發枝葉,形成共生共榮體系

從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視角去把握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聚焦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的時代要求。我們黨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與踐行者,致力于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繁榮發展,孕育和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精神。這是黨鑄魂及黨的事業興旺發達的強大支柱。如果說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作為“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12],那么,教育家精神有如其“母體”生發的“茁壯旺盛枝葉”。教育家精神在實踐中孕育誕生,在奮斗中成長成熟,在新時代閃耀光芒。一方面,從源流關系來看,教育家精神是偉大建黨精神傳承創造的又一生動展現,是偉大建黨精神在教育領域、教育戰線的具體呈現。價值內核即教育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服務。其具有契合歷史與現實發展訴求的精神品格,凸顯出巨大人格力量。偉大建黨精神是教育家精神的精神之源,其作為紅色基因注入血脈代代相傳。中國共產黨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教師群體中涌現出一批教育家和優秀教師,他們用自己的雙手書寫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艱苦奮斗、自信自強史,以其模范實踐培育鑄就了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另一方面,教育家精神同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科學家精神、企業家精神等偉大精神一樣,成為可聽、可視、可感、可實踐復現的精神文化,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仍然是中國共產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教師群體中涌現出一批教育家和優秀教師,成為高揚的旗幟,成為值得尊敬與追隨的榜樣,成為教育家精神的現實承載?;诖?教育家精神內涵要義的提煉和闡發,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新充實和新拓展,是對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的新敘事和新表達,是對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新開掘和新貢獻。

(二)“第二個結合”的重要精神升華,育成共情共鳴系統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更多時代楷模的典型化精神傳遞、人格化文明弘揚?!暗诙€結合”揭示了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深厚意蘊與內生邏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得以塑造和生成的厚實土壤。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于割斷命脈。我們決不能拋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根脈,而要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教育家精神激活了中華尊師重教文明傳統的強大生命力,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被賦予新的內涵,早已融入共產黨人的血脈深處,增強了行動力、影響力和感召力。從特有的精神文化淵源來看,教育家精神傳承了偉大民族精神,發展了時代精神。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契合“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情懷,可謂綿延數千年的家國情懷的代代相傳。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契合知行合一、見賢思齊的美德,反映了人格品質上的鮮明表征。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本身就蘊含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核,契合“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職責。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契合“學而時習之”“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思想,持續得以從觀念轉化為行動,并育成社會文化認同??鬃釉?“仁者愛人?!睒方虗凵?、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契合仁者愛人、以德立人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境界,反映了崇高向善的教育態度。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契合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和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理念,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念與話語范式。他們皆是“第二個結合”的結晶,共同構筑起了偉大的精神圖景。精神引領、價值支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教育家精神是守正創新地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雙創轉化發展,其讓我們的精神得到升華,靈魂受到洗禮。

(三)充分彰顯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特質,構成有機有序整體

馬克思主義是肩負使命與時俱進的理論,是科學的、人民的、實踐的、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從“經驗”的凝練到“精神”的概括,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在內涵拓展中始終以馬克思主義為根本遵循,并以此為理論基礎來豐富發展自己的內蘊要義。其培育踐行表達了我們黨的教育初心使命,充分反映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使命性與實踐性、科學性、發展性、人民性、開放性,品格特質不斷提升顯現。教育家精神有著辯證統一的嚴密的理論邏輯結構。一方面,從6大核心要義來看,他們是各有側重、有機統一的。心有大我、至誠報國凸顯了使命性,肩負初心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教育同國家前途命運緊密相連”[13]。言為士則、行為世范展現了實踐性,是人民教師精神風貌的生動寫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14]。啟智潤心、因材施教彰顯了科學性,涵養大國良師的躬耕準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老師要用心教,學生要用心悟,達到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斗志[15]。勤學篤行、求是創新表征了發展性,是教師與時俱進的修養底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深化教育改革創新”[16]。這也標識了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永不停滯的精神狀態和風貌。樂教愛生、甘于奉獻體現了人民性,凝聚了教師隊伍的價值共識。習近平總書記肯定“教師樂教善教、潛心育人”[17]。胸懷天下、以文化人反映了開放性,體現了內外聯動的辯證智慧。習近平總書記闡明“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18]。另一方面,這6個層面是緊密關聯、有序銜接的。正是由于“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目標方向,才有了“言為士則、行為世范”和“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準則。同時由于要做到“言為士則、行為世范”和“啟智潤心、因材施教”準則,故而需要“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過程。而通過“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過程,才產生了“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效果。這一效果的保持和提升,需要把握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強化“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支持。歸結起來,這些構成了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對教師的要求。我們要堅持系統觀念,從整體上全面把握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的內在要求。

三、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作為“師魂”內蘊的歷史邏輯

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中國精神的重要體現與生動詮釋。注重歷史本源的深入挖掘,厘清其內蘊的歷史邏輯,是重要的、帶根本性的深層次問題。教育、教師、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將“個人夢”“國家夢”“民族夢”“人民夢”有機融合,攸關國家民族的前途和命運。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貫穿于中國革命、建設與改革的全過程,是黨的自我革命和社會革命有機統一歷程的精神結晶,承載了特殊使命任務,是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的組成部分。從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大歷史觀來看,教育家精神形成的過程,是重教救國筑基、重教興國培元、重教富國固本、重教強國圓夢的過程。其始終把握正確的大方向,助力譜寫了中華民族奮發崛起的壯麗史詩。

(一)孕育生長:堅持浴血奮戰、百折不撓,以重教救國筑基

在革命斗爭的錘煉中,教師群體中涌現出一批教育家和優秀教師,他們展現的精神生發了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雛形。中國共產黨堅持厚植紅色精神沃土,永遠都要從革命歷史中汲取智慧與力量。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站在人民的立場上,在革命文化滋養中生發、成長?;跁r代使命的擔當,教育家精神反映了我們黨革命性發展中育成的時代精神的精華,傳承著偉大建黨精神的革命風骨、紅色基因。在崢嶸歲月中,李大釗、何叔衡等,用生命和熱血鑄就鐵肩擔道義,顯現的是崇高信仰的價值追求,表現出對光明前途的堅定信念。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專門強調李大釗是一代名師。李大釗堅持真理、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堅守理想,激勵中華兒女拼搏奮進,其卓越貢獻已經鐫刻在偉大的黨、偉大祖國、偉大民族的歷史豐碑上。一二·九運動后,在中國共產黨的幫助和影響下,陶行知積極宣傳抗日,進一步認識到教育應為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服務。新安小學由陶行知創辦,該?!靶掳猜眯袌F”以文藝為武器,宣傳抗日救亡。在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關懷指導下,“新安旅行團”積極宣傳黨的主張,歷時17年,足跡遍及全國22個省份,努力為爭取抗戰勝利、全國解放作貢獻[19]。董必武、徐特立、成仿吾、李伯釗等挺起了精神脊梁,貢獻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成為革命風范的生動反映?!皹阏\勇毅”是董必武任武漢中學校長時制定的校訓。徐特立堅持為革命辦教育,用革命精神辦教育。革命時期教育家精神承載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經歷生與死、血與火的磨礪演進,救國興邦、化人育民。知識分子紛紛奔赴延安參加革命,壯大了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教師隊伍。魯迅藝術學院冼星海創作了《黃河大合唱》等不朽名作,以文藝教育人,振奮了民族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對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在“紅軍大學、蘇維埃大學、抗日軍政大學、陜北公學等高?!钡挠藢嵺`予以了充分肯定。特別是抗日軍政大學,一個永載中國革命史冊的名字,越抗越大,其高歌“救國的責任,全靠我們自己來擔承”,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在師生員工中激情燃燒[20]。習近平總書記還強調,育英學校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和鮮明的紅色基因[21]。這說明,教育家精神的育成和實踐歷程也是浴血奮戰、百折不撓的過程。人民教師隊伍完全是為著徹底為人民利益工作的。其啟示我們,夯實國家強盛之基,永遠不能忘記革命理想與革命宗旨,永遠不能忘記革命先輩和教育先賢。

(二)逐步形成:堅持自力更生、發憤圖強,以重教興國培元

在新中國教育事業建設中,教師群體中涌現出一批教育家和優秀教師,他們展現的精神促進了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逐步形成。用歷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可知,重教興國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本質要求,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題中之義。教育事業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大成果。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開展偉大社會革命,始終高度重視發展教育,創造了人類掃盲史上的“中國奇跡”,堅持教育興邦、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科學回答了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重教興國培元的鮮明表征,蘊含著深厚博大的精神力量。它闡明了共產黨人的世界觀、歷史觀、價值觀,是我們篳路藍縷、創業興國的必備條件。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得到進一步發揚光大和涵化外顯。吳玉章、劉伯承、陳賡、茅以升、蔣南翔和交通大學西遷教師群體等在磨礪中奮起、在艱苦中發展,為新中國教育事業進步作出了貢獻,展現了建設新中國新世界的立國興邦、經世濟民新氣象。吳玉章始終堅持教育要為人民服務和理論聯系實際的方針。其是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立場的有力證明。劉伯承、陳賡等是我軍院校建設的重要奠基人。我們需要傳承弘揚寶貴歷史經驗。2023年9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強調,哈爾濱工程大學要發揚“哈軍工”優良傳統[22]。茅以升用一生踐行科學報國的誓言,思想認知內化與行動擔當外化相統一。蔣南翔為發展我國國防事業與和平利用原子能做出了貢獻。交通大學西遷教師群體,內蘊了非凡的報國情懷,體現聽黨指揮跟黨走的精髓,用實際行動豐富了黨和人民的精神寶庫。他們言為士則、行為世范,讓信念的種子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使得千千萬萬學子實現思想境界的升華,將個人命運融入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時代潮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教育家精神是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艱苦奮斗、砥礪前行的生動體現。要始終堅持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扎根中國大地辦好教育,為國家和民族振興立新功。北京體育大學鐘師統、上海體育大學張匯蘭等為新中國體育教育事業建設與發展工作數十年,其言行與事跡寄寓的先進思想、道德觀念及崇高品質,影響一代又一代的體育人。其啟示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黨的初心和使命,永遠不能忘記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要甘當人梯、鋪路石。

(三)發展壯大:堅持解放思想、銳意進取,以重教富國固本

在改革開放進程中,教師群體中涌現出一批教育家和優秀教師,他們展現的精神推動了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發展壯大。時代主題的變化與社會潮流的進步,造就新坐標。改革開放掀開了嶄新而恢弘的時代篇章,培育和踐行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激勵舍我其誰報國行的現實需要。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在重教富國固本實踐活動中進一步凝結和彰顯的精神品格,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符合廣大人民期待科教興國美好生活的價值共識,是黨的宗旨的真實縮影,是激勵中華民族砥礪前行的寶貴財富。擔當的勇氣、決心構成了我們黨擔當的魄力,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創造和培育的教育家精神其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建構與發展的過程,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生機勃勃、浸潤神州。蘇步青、李國豪、衛興華等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凸現出崇高思想境界。他們凝聚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優秀品質,擦亮教書育人、矢志報國、建功立業的底色,成為行業的標桿、人民的楷模,是實現繼往開來、改革創新、鑄就輝煌的重要推動。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表現出強烈的主體意識,體現前沿意識、世界眼光,其契合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以及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等重大論斷。衛興華緊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代脈搏,從事經濟理論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數十年,始終秉持立學為民、治學報國,秉持教書和育人相結合,生動踐行了教育家精神。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跨世紀(從20世紀推向21世紀)、跨領域(產學研日益協同)敘事既是精神和物質之間的轉化與強化過程,也是解放思想、銳意進取這一歷史記憶不斷演繹和重教富國空間不斷刷新拓展的“復調”過程。其啟示我們,永遠不能忘記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發展、促進創新,實現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共奮進。

(四)成熟定型:堅持自信自強、守正創新,以重教強國圓夢

在新時代偉大征程中,教師群體中涌現出一批教育家和優秀教師,他們展現的精神標志著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成熟定型?;貞獣r代的召喚,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由“四有好老師”標準至“四個引路人”期望,再至“經師”與“人師”相統一的要求,師德內涵日益彰顯,及至教育家精神的凝練提出——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成熟定型于當今教育事業日新月異的新時代,凝結熔鑄成了“師魂”。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把握歷史主動必須牢牢抓住根本,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滋養,為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提供持久精神動力。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在新時代的深入踐行,聚焦于推進實現中國夢的歷史使命,錨定建成教育強國的戰略目標,以歷史主動性推進培育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教育事業。新時代教育家精神通過人民教育家等“典型模范”的示范力量感染眾人,助推我們的文化自信明顯增強、精神面貌更加奮發昂揚。于漪、高銘暄、黃大年、張伯禮、張桂梅、李保國等作為重教強國圓夢楷模,盡展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富有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彰顯了“師者為師亦為范”的境界。于漪長期躬耕于中學語文教學事業。高銘暄把青春熱血傾注給法學教育事業。黃大年毅然放棄國外優越條件回到祖國,為科技自立自強而奮斗。張伯禮致力推動中西醫結合。張桂梅為大山女孩點亮夢想。李保國被譽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彰顯了“心系群眾、扎實苦干、奮發作為、無私奉獻的高尚精神”[23]。還有許許多多的優秀教師激揚愛國情、報國志、強國行,抒寫了中國故事,彰顯了中國精神,凝聚了中國力量。他們將青春、熱血甚至生命獻給了偉大而光榮的事業,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燃燒自己、點亮夢想。他們深深植根于人民的沃土中,樹立起黨性和人民性高度統一的精神豐碑,其承載的教育家精神可歌可泣,為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提供了強大思想動力與精神營養。2021年9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勉勵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代表:“希望你們繼續學習弘揚黃大年同志等優秀教師的高尚精神,同全國高校廣大教師一道,立德修身,潛心治學,開拓創新,真正把為學、為事、為人統一起來,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不斷作出新貢獻?!盵24]深學細照篤行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這啟示我們,精神文化的發展是連續性、創新性的發展,將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有機貫通,扎根當代中國實踐,聚變為新的精神文明優勢,是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的體現。新時代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就是要做好師德表率、文明示范。

四、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作為“師魂”內蘊的實踐邏輯

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作為“師魂”,是高尚品格、光榮傳統與優良作風、弘道追求的集中體現,是對知、情、意的提取與凝練。新時代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以教育家精神為價值取向、根本遵循和保障支撐,要內化于心、融化于境、具化于行、固化于制,要遵循其實踐邏輯,彰顯其實踐特性,實現從外化到內化的塑魂、從感性到理性的凝魂、從單向到雙向的鑄魂、從倡導到常態的立魂。要注重理想引領,把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牢固內塑為師魂;注重載體運用,把教育家精神傳播弘揚為能量;注重動力激發,把教育家精神轉化產出為成效;注重機制保障,把教育家精神薪火相傳為規范。

(一)注重理想引領、內化于心

注重理想引領、內化于心,把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牢固內塑為信念,實現從外化到內化的塑魂。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體現了堅定的理想信念、鮮明的人民立場,是著力賡續中華文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典范,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師承擔著最莊嚴、最神圣的使命?!盵25]教育家精神將“小我‘融入’大我”,在教育領域彰顯了“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使命,是精神境界和人生境界的高度統一,成為彰顯中國共產黨人初心使命的重要象征,是我們堅定步履的寶貴精神財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不是一般的責任,而是事關“國之大者”的重大責任,要讓“人民教師,無上光榮”的觀念深入人心,為建設教育強國、實現民族復興提供堅強支撐。中國人民大學從陜北公學成立之初就鮮明提出要培養“革命的先鋒隊”,到新中國成立之初提出培養“萬千建國干部”,到改革開放新時期提出培養“國民表率、社會棟梁”,再到新時代提出培養“復興棟梁、強國先鋒”,始終不變的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這也“引領社會主義國家發揮強大的政治動員能力”[26]。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27]”。精神文化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確證自己的本質規定性。為此,要注重信念引領,實施“信仰鑄魂”工程,把教育家精神牢固內塑為師魂。習近平總書記寄望從教者,努力成為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28]。我們要不斷從教育家精神中讀出理想信念,學到責任擔當,樹牢“躬耕教壇、強國有我”之志向抱負,由此實現從外化到內化的塑魂。

(二)注重載體運用、融化于境

注重載體運用、融化于境,把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傳播弘揚為能量,實現從感性到理性的凝魂。文明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進步的標志。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的職業之一,這是社會文明持續發展的必然結果。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歸屬于思想、意識、文化領域,展現了大中小幼教師隊伍精神狀態,成為教育家和優秀教師崇高思想與優秀品質的結晶。依托西南聯大、抗大等紀念場所和新安小學、北京育英、楊浦高中、人大交大、清華北大等教育陣地,以及全國各地優秀教師所在的學校,其作為載體,從不同層面逐漸生發、累積、淬煉了教育家精神鮮明品格,共同呈現了教育家精神高尚價值追求,對涵育核心價值觀、提升全社會文明程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建構立體式傳播范式,以現身說法、實體傳播等為基本依托,同時呈現出數字化、新媒體化等多種載體形式,講好教育家和優秀教師的故事。要運用智慧展陳、智慧教室、館課融合等載體踐行好教育家精神、傳遞好教育家精神。通過展陳語言將教育家精神內涵表現出來并傳遞給觀眾,實現館課融合式沉浸體悟,把教學相長與思政育人結合起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多用正能量鼓舞激勵學生[29]。師要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引導學生學以成人、求真向善、孜孜以求。新時代要善用“大思政課”實踐基地,創新方式方法,“培養學生愛國情懷、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30],幫助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要以教育家精神的傳揚為整個社會提供強大的正能量。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教育家精神始終貫穿著人民性這一本質社會屬性,尤其體現在對促進社會團結進步的示范感召機制。要注重全媒體載體運用,創新傳播,使得教育家精神不僅通過個人特質實現價值引領,更融入日常、鑄魂育人,感染人、影響人,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教師要成為大先生,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范”[31]。要結合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好影視與舞臺劇的闡釋和形塑,通過紀念品、文創產品設計,把至誠報國、求是創新、甘于奉獻、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等精神精髓推廣到全社會,從增進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到提升社會認同、文化認同,由此,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培根凝魂、凝心聚力、匯集動能。

(三)注重動力激發、具化于行

注重動力激發、具化于行,把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轉化產出為成效,實現從單向到雙向的鑄魂。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寶貴動力。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弘揚,反映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實現著學與思、知與行統一的時代敘事,有植根固核、強筋壯骨的重要作用,體現了從中國社會內部生發起來的文化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快教育現代化”[32]。推進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發揮教育的多維職能,呼喚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走進公共生活,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偉大精神引領偉大事業,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始終與時俱進,承繼光榮與夢想,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是黨和人民心中永不褪色的精神豐碑,激勵和鼓舞了幾代人。篤行,方能堅定信仰、行穩致遠,將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逐步從理想變為現實。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教育強國、人才強國、科技強國使命,要充分發揮其行為激勵與力量凝聚等功能,煥發出更加燦爛的精神光芒。要順應文化自信自強的時代方向,把教育家精神轉化產出為成效,不斷奉獻無愧于時代的新成果,為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33]。2022年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科技大學的老教授回信強調,“為鑄就科技強國、制造強國的鋼鐵脊梁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34]。要在身體力行中激發守正創新、奮勇向前的智慧。2023年5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具有內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撐性,要把三者有機結合起來、一體統籌推進,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倍增效應”[35]。教育家精神內蘊團結奮斗、踔厲奮發,有著穿越時空的偉大力量。

(四)注重機制保障、固化于制

注重機制保障、固化于制,把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薪火相傳為規范,實現從倡導到常態的立魂。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生成和涵化有其邏輯必然性,要以完善實踐保障機制為重。它是不斷得到傳承弘揚的一種時代精神,也彰顯了中國制度的優越性,也反映了“四個自信”,深刻印證并詮釋了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創新、加快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豐富意涵與內在要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教育傳承過去、造就現在、開創未來”[36]。一代又一代優秀教師接續奮斗,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傳播文明、啟智潤心,他們用事業情懷、青春年華,甚至用血肉生命抒寫了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建功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教師隊伍是目前單一從業人群中最大的隊伍之一,同時其社會影響、時代作用廣泛而深遠。追求教育家精神的境界、踐行教育家精神的文明,是廣大教師躬耕教壇的“終身課題”,也是教師隊伍后繼有人、薪火相傳的“永恒課題”?!巴七M教育強國建設,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37],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注重機制保障。要在制度建設上下功夫,“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弘揚尊師重教社會風尚”[38],讓大國良師競相涌現。要一年接著一年干,譜寫教育對外開放新篇[39]。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40]。這就要求固化于制,完善配套制度體系,包括完善榮譽表彰體系,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把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薪火相傳為規范,實現從倡導到常態的立魂。

五、結語

總而言之,深入研究闡釋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強化有效的學術供給與學理支持,可謂前沿性和系統性的課題。因此,專題研究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作為“師魂”內蘊的邏輯理路,具拋磚引玉的預期意義。彰顯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作為“師魂”的地位和作用,科學把握其本質內涵,需要將其置于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發展圖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承揚語境、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視域中考察。彰顯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作為“師魂”的底蘊和成效,完整把握其演進脈絡,需要將其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百年教育事業歷程中深入認識。彰顯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作為“師魂”的功能和價值,系統把握其實踐路徑,需要建構“內化于心、融化于境、具化于行、固化于制”的運行體系和實踐創新機制。

猜你喜歡
教育家精神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教育家與兒童
虎虎生威見精神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初心,是來時精神的凝練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拿出精神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津派教育家成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