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聾校小學數學應用題的可視化教學策略

2024-05-10 15:32蘆松敏
現代特殊教育 2024年7期
關鍵詞:應用題教學聾校數學

【摘要】 聾生語言能力與思維能力發展相對緩慢,在數學應用題學習中存在讀不懂題意、難以理解題中數量關系等困難。為了幫助小學階段的聾生突破應用題學習難點,聾校數學教師可充分發揮聾生的視覺優勢,采用規范解題步驟、編制可視化圖解手冊、呈現真實問題情景、畫出數量關系等教學策略,提高聾生應用題解決能力。

【關鍵詞】 聾校;數學;應用題教學;可視化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62

【作者簡介】 蘆松敏,廣東省佛山市啟聰學校(佛山,528000)。

《聾校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6年版)》強調數學教學生活化,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在數學教學中,要基于聾生熟悉的生活去選擇素材,創設情境,聯系生活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并在此過程中完成數學抽象與數學建模;二是強調數學應用的廣泛性,體現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注重培養聾生的問題解決能力[1]?!读x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提出,數學課程要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2]。應用題源于生活,解決的也是生活中的問題,它是將數學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的一種題型。因此,應用題的學習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抽象能力、推理意識、應用意識及運算能力等。由于聽力受損,聾生的語言能力與思維能力發展受阻,應用題成為小學階段聾生數學學習的難點,主要表現為:多數聾生讀不懂題意,不理解問題中的關鍵詞以及題目所表示的數量關系;小學階段聾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解題時習慣死記硬背套公式,不能進行有效推理,難以靈活運用解題技巧來解決問題;等等。

知識可視化是指將原有的抽象與隱性知識,通過各種圖解視覺手段形象表征出來,使知識形象化、顯性化,從而促進知識的表征與傳遞[3]。為了幫助小學階段的聾生突破應用題學習難點,聾校數學教師可以充分發揮聾生的視覺優勢[4],采用規范解題步驟、編制可視化圖解手冊、呈現真實問題情景、畫出數量關系等教學策略,幫助聾生理解題意、建構數量關系、明確解題步驟,進而提升其應用題解決能力。

一、規范解題步驟,外顯解題思路

在解答應用題的過程中,從審題到列出式子,聾生是用內部語言的形式進行思維的,教師不能直接了解和判斷聾生的思維是否合理、正確。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聾生清晰、簡潔地呈現解題思路,讓聾生的解題思維過程由內隱變為外顯,據此為聾生解決應用題搭建腳手架。教師可指導聾生采用如下的解題步驟。

讀。聾生通過讀題了解題中講的是什么事,已知條件有哪些,問題是什么。讀題的過程,就是了解題意的過程。聾生需要手口并用,養成讀題的意識和習慣。

標。把題目中的重點詞句,用符號(箭頭、著重點、圓圈、橫直線、曲線等)標出來,以便更好地了解每個數量的意義及數量間的內在聯系。

畫。一般是畫圖示或線段圖,用圖把題中所講的各個數量及其相互關系表示出來,直觀形象地反映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說。即說理,在分析、解答應用題的過程中,讓聾生用簡潔、準確的語言,說出自己分析解答應用題的思維過程及相應的原理。說理的過程不僅可以幫助聾生理清解題思路,而且可以培養他們用數學語言表達現實世界的能力。

驗。檢驗包括兩個方面:一看是否符合數學規律;二看是否符合生活實際。例如,當求出爸爸的年齡只有10歲的時候,就需要思考解題方法是否正確或者計算是否正確等。

通過讀、標、畫、說、驗,聾生把解題的內在思維過程表達出來,既掌握了解題思路,培養了解題能力,也方便教師找出解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二、編制可視化圖解手冊,促進題意理解

應用題的解決需要從理解題意入手。針對聾生數學語言積累不足的問題,筆者所在學校數學科組嘗試編寫了數學詞語圖解手冊,作為聾校數學教學的輔助資源。圖解,即用具體、形象、直觀、生動的圖示解釋或說明一個詞的含義??平M教師收集、分析、整理出聾校小學階段數學教學中使用頻率較高的常用數學詞語,特別是蘊含解題條件等關鍵信息的詞語,然后把每一個詞語的對應手語、圖示解釋、語言積累、應用舉例等幾方面內容進行整合,以視覺資源的形式呈現給聾生,作為聾生自學知識手冊和教師課堂教學輔助資源。圖解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

(一)直觀呈現內涵

用一張典型、直觀的圖片把數學詞語(概念)展示出來,讓聾生一看就明白其對應詞語的意義和內涵。例如,“一刻鐘”一詞在生活中雖然應用廣泛,但很多聾生不理解其涵義,教材也沒有將其作為一個專門的教學內容呈現。利用圖解把該詞語及其對應的手語、圖示、應用場景等有機整合在一起呈現出來(見表1),可促進聾生理解和記憶。

(二)展示變化過程

聾生對概念定義中的部分詞匯存在理解不透徹的問題。如“周長”中的“周”字,用手語表示是“用右手食指在左手食指和拇指捏成的半圓上繞一圈”,但因為是在半圓的內部繞一圈,可能會讓聾生誤解為半圓內部的大小,和面積概念相混淆。教師可采用圖解,以一個動態演示圖的部分截圖向聾生直觀說明“一周”的含義,即起點繞邊線一圈后再回到起點的完整路徑就是“一周”(見下頁表2)。數學教學中涉及需要動態演示的概念都可以參考這種編制思路。

(三)情景對比展示

在數學應用題中時常會出現表示數量增減或意義相反、相對的詞匯,對這類詞匯的正確理解直接關系到應用題的解答準確性。例如:上車、下車;買進、賣出;游來、游走;等等。教師可以將情景對比展示的圖解出示給聾生,讓聾生對比這兩個詞的手語、內涵之間的異同,從而加深對這兩個詞的理解和掌握。如表3中對于“飛來”和“飛走”這兩個詞的對比展示。

三、呈現真實問題情景,促進遷移運用

新課標建議,教學過程要注重發揮情景設計與問題提出對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促進作用,使學生在活動中逐步發展核心素養。情景創設本身就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可視化教學途徑。教師可圍繞教學任務,選擇貼近聾生生活經驗、符合聾生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的教學情景與生活情景,通過真實的情景調動聾生用視覺及其他感覺通道體驗外部世界,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質量。

(一)將問題情景轉化為聾生熟悉的生活場景

在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有余數的除法”中,教科書分別用9根小棒和10根小棒擺三角形,通過對比剛好擺完和剩余1根,引入有余數的除法。在設計這節課時,教師采用乘除法轉盤,讓聾生在復習表內乘除法的基礎上,通過思考“12÷3=4,12÷4=3,12÷5=?”引發認知沖突,再引出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而在設計正式學習內容時,教師設計了學生春游的情景:10個學生參加春游,每2人一組,可以分幾組?11個師生參加春游,每2人一組,可以分幾組?通過讓聾生站起來排隊分組的方法,讓他們體驗分組的概念和分組的過程。同時,引導聾生將“10個學生,每2人一組,可以分成5組”用算式“10÷2=5(組)”表示,將“11個師生,每2人一組,可以分成5組,還剩下1人”用算式“11÷2=5(組)……1(人)”表示,從而引出余數的概念。聾生在分組過程中體驗余數,并用語言和數學算式表示分組的過程。通過兩次分組的對比,聾生加深了對余數的理解。聾生在充分理解余數之后,通過練習來鞏固余數的概念,如開展拓展練習“春游分食物”,實際操作分發食物,進一步理解余數的概念以及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二)將問題適當變形以提供學習腳手架

在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混合運算”中有這樣一道題目:“二(1)班有男生17人,女生19人。每4人為一個學習小組。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可以分成多少個學習小組?”對于這種較為復雜的問題,聾生會存在理解上的困難,理不清題目到底需要求解什么,無法有效解決問題。

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讀題目的過程中,要求聾生把問題1“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和問題2“可以分成多少個學習小組?”分別用①②標出來,先明晰需要解決兩個問題。隨后,教師為聾生提供學習腳手架,如聯系聾生的生活實際:本班有男生8人,女生2人,每2人為一個學習小組。三年級一共有多少人?可以分成多少個學習小組?對于自己班級的情況,聾生比較了解,很容易就可以解決班級一共有多少人的問題。對于問題2,可以通過兩兩組隊,切身體會除法的含義。教師把要解決的問題轉化成聾生熟悉的真實情景中的問題,再引導聾生遷移運用,培養了聾生解決應用題的能力。

四、畫出數量關系,強化直觀理解

理解題目中的數量關系,對于小學階段聾生來說是很困難的。教師可以用情景圖、線段圖等建構數量關系,強化聾生直觀理解。針對應用題中“幾倍數、一倍數和倍數”這類問題,如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倍的認識”中的例3“軍棋的價錢是8元,象棋的價錢是軍棋的4倍。象棋的價錢是多少元?”,一般可以采用畫線段圖的方法幫助聾生理解題目中的數量關系(見圖1)。

教師也可以用橋型圖來表示這種數量關系。橋型圖通過對已知概念和陌生概念進行類比,從而使概念更容易被理解。如上述題目中,可以利用橋型圖進行類比:A(象棋)是B(軍棋)的4倍,如果B是1元錢,那么A就是4元,如果B是8元錢,那么A就是32元,從而推導出“B×4=A”。教師還可以利用橋型圖進行拓展延伸,如B是2元、3元等情況,幫助聾生建立類比的概念。

綜上所述,為了提高小學階段聾生應用題解決能力,教師可以利用聾生的視覺優勢,采用可視化教學策略,幫助他們把解題的內在思維過程直觀地展現出來,在應用題學習中更好地理解題目中的關鍵詞、數量關系等,并進一步幫助他們制訂有效的解題計劃,達到發展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聾校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6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3]趙國慶,黃榮懷,陸志堅.知識可視化的理論與方法[J].開放教育研究,2005(1):23-27.

[4]鄭曼.聾生可視化教學資源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3:6.

(責任編輯:黃春露)

【基金項目】 本文為廣東省佛山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特殊教育專項課題“可視化資源對提高小學聾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實踐研究”(2022FSTJXX0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應用題教學聾校數學
等待·自主·探究
聾校語言教學中的
立足聾校語文課堂,探尋高效教學之路
淺談小學應用題教學
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及有效策略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電子白板讓聾校英語課堂更精彩
聾校語文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拓展
錯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