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維協同,推進融合教育普惠高質量發展

2024-05-10 17:53劉春生李霞
現代特殊教育 2024年7期
關鍵詞:融合教育協同育人

劉春生 李霞

【摘要】 在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背景下,融合教育的推進面臨區域發展不均衡、升學轉銜不順暢、保障支持不健全、教育實施不規范等問題。江蘇省高郵市結合本地實際,統籌城鄉、普特職、校家社、醫康教多維度協同,推進融合教育普惠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 協同育人;普惠高質量發展;融合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60

【作者簡介】 劉春生,高級教師,江蘇省高郵市特殊教育指導中心、江蘇省高郵市荷花塘特殊教育學校(高郵,225600);李霞,高級教師,江蘇省高郵市荷花塘特殊教育學校(高郵,225600)。

在推進特殊教育城鄉一體化發展過程中,江蘇省高郵市(以下簡稱高郵市)著力解決區域發展不均衡、升學轉銜不順暢、保障支持不健全、教育實施不規范等問題,多維度協同,推進融合教育普惠高質量發展。

一、城鄉協同促進融合教育區域均衡

一是建立聯盟互助。出臺《高郵市城鄉融合教育發展聯盟建設實施意見(試行)》,以“1+N”的多法人聯合方式分層次推進均衡發展。第一層次是市特殊教育指導中心(資源中心)與全市44所融合教育資源中心結盟;第二層次是學前、小學、初中、高(職)中4個分支聯盟,由該學段的城區頭部優質學校與融合教育資源中心及融合學校結盟;第三層次由各鄉鎮(街道、園區)的初中、小學、學前融合教育資源中心與相關融合學校結盟,初中融合教育資源中心作為引領學校。各層次聯盟明確參與方的權利、義務,商定年度工作計劃,采用基地孵化、輪值宣展、聯合教研等方式推動所在區域融合教育均衡發展。

二是開展督評聯動。高郵市政府教育督導室、教體局將特需兒童的科學適性安置、專業師資隊伍的建設情況、融合課程與教學質量等納入對普通學校(幼兒園)的高質量發展考評和校長的工作績效考評,每學年組織一次對融合教育學校、融合教育資源中心、融合教育資源教師的對標考核,不定期開展對融合教育學校的專項質量視導、對融合教育教師的案頭資料“飛檢”等,督促各校把融合教育作為辦學重點工作來落實。根據融合設施、融合文化、融合師資、融合課程、融合研究、融合成效6個方面的基礎評估,全市融合教育學??稍u為示范學校、先進學校、培育學校、潛力學校,學校按梯級創建,有路徑,有目標。獲評“融合教育示范學?!薄叭诤辖逃冗M學?!笨勺鳛閷W校質量考核的加分項目。

三是推動研訓提升。高郵市設立專項培訓資金,分層分級開展融合教育專題培訓,促進相關管理人員和教師更新特教理念,提升專業技能。市特教指導中心巡回指導團隊堅持“專兼結合、劃片分組、平急兩顧、以考促進”的原則,常態巡回和應詢巡回、跑面巡回和重點巡回相結合,“巡”到真處,“導”在實處。組建“高郵市特殊教育工作室”,通過專家引領、骨干領航、教學研討等形式促進城鄉教師互學互鑒,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各融合學校、資源中心組建融合教育教研組,開展了“融合班級情緒行為問題學生的管理”等形式多樣的融合教育研訓活動。

二、普特職協同暢通轉銜發展路徑

高郵市先后出臺《關于加強特需兒童教育統籌、控輟保學統一行動方案》《高郵市特需學生教育安置與轉銜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明確了普通學校、幼兒園、職業學校、特教指導中心等在特需學生轉銜過程中的責任,形成了從發現、評估、干預、鑒定到安置、教育、轉銜的全鏈條服務機制。普通學校(幼兒園)、特教學校、職業學校主要負責本學段特需學生的評估、教育,市特教指導中心負責跨校特需學生的評估、轉銜。市特教指導中心建立全市特需兒童的招生入學信息網絡,每一名特需學生從接案開始,便進入規范的流轉程序,實現“評估精準、轉銜順暢、適應良好”。對因各種原因不能升學的特需學生實行嚴格的“紅線審核”,確保不出現非正常的學生輟學失學的情況。各融合教育資源中心設立學生發展支持中心,給每一名特需學生配備生涯導師,協助做好生涯規劃。

三、校家社協同優化融合教育生態環境

融合教育生態環境的建設需要各類物理環境、社會心理環境和學習環境等多方面的優化。高郵市特教學校、各融合教育學校成立“家長委員會”“家長互助協會”“家長志愿服務團”等家長組織,充分發揮家長資源的支持、聚力、參謀作用;積極開發“融老師家長指導微課程”,開展系列家長培訓。市特殊教育指導中心申報了江蘇省前瞻性重大科研課題子課題“幸福教育視域下特需學生家長教育指導機制的研究”,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提升家校合作效能的新理念、新做法。

高郵市在完善特教學校、融合學校無障礙設施配備的基礎上,大力推動“融合文化進校園”活動。各校充分利用殘疾人節日、“融合節”等契機,開展“‘同在藍天下融合運動會”“‘愛的力量融合主題團輔”“融合主題繪本閱讀周”“殘疾人勵志電影節”“融合教育文化長廊、小品環創”等豐富多彩的融合教育宣導活動,讓融合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

市特殊教育指導中心牽頭成立了協同育人工作委員會,積極動員社會力量關心支持特殊教育(融合教育)工作。一是吸收陽光志愿者協會、四葉草志愿者協會等社會愛心單位成為“融合伙伴”,與學校開展“手拉手”愛心互助活動;二是利用各類社會資源開展融合教育。如到超市、理發店、銀行、車站等場所開展融合實踐生活課程教學,聘請鄉鎮農技站專業人士執教“果樹栽培”“水產養殖”等農事課程,企事業單位為特教學校的職業教育提供實習、就業機會等。

四、醫康教協同提升融合教育實施質量

融合教育的質量提升離不開與醫學、康復力量的有機結合。每學年始,高郵市教體局牽頭市特殊教育指導中心,依據《高郵市特需學生教育評估與認定制度》,匯合教育、醫療、康復等專家咨詢委員會之力開展特需學生的篩查申報、評估鑒定、集中安置工作,確保每一名特需學生認定科學、安置合理。充分發揮學業評價指揮棒作用,研發制定《義務段特需學生個別化教育評估調整指南》《高郵市特殊需要學生診斷與教育評估報告》等評價工具,為學生的評估、診斷和科學適性教育提供客觀專業的參考。市特殊教育指導中心與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醫院、市殘疾人康復中心、市婦幼保健院等建立友好合作關系,每月開展一次醫康教結合活動,為特需學生提供醫學檢查、問題咨詢、康復訓練等服務。

特殊教育是教育公平的重要標志,體現的是社會發展的溫度。高郵市秉持“生命多元、共生發展”的融合教育理念,堅守“全面育人、適性發展”的育人目標,通過多維協同育人,為特需學生的優質發展、充分發展、適宜發展構筑了系統支持、適宜融合的綠色生態圈。

(責任編輯:葉 萍)

猜你喜歡
融合教育協同育人
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在大學生就業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專業教師與思想政治教師協同育人機制研究
協同育人視角下高校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
基于融合教育視角下國內學前特殊教育發展對策
農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師的角色與使命
由“依附”走向“聯動”:學校與政府協同育人策略研究
特殊兒童與普通兒童的融合教育之我見
“融合教育”理念下的聾生“隨班就讀”
融合教育中的同伴支持:一個未被利用的資源
人文素養與職業精神融合教育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