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信息化平臺的智慧送教實踐探索

2024-05-10 17:53李森林天愿
現代特殊教育 2024年7期
關鍵詞:信息化平臺管理教學

李森 林天愿

【摘要】 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借助信息技術對傳統送教模式進行變革,開發建成集“教管評研”等功能于一體的信息化送教平臺,進而借助該平臺開展上門送教育教學、送康復訓練,實施遠程管理,實現智慧送教,切實提高送教上門工作實效。

【關鍵詞】 信息化平臺;智慧送教;教學;管理

【中圖分類號】 G760

【作者簡介】 李森,中學高級教師,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啟航學校(廈門,361102);林天愿,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啟航學校(廈門,361102)。

《“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提出:健全送教上門制度,規范送教上門形式和內容,加強送教服務過程管理,提高送教服務工作質量;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充分應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虛擬現實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推進特殊教育智慧課堂建設。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借助信息技術對傳統送教模式進行變革,開發建成集“教管評研”等功能于一體的信息化送教平臺,進而借助該平臺開展智慧送教,切實提高了送教上門工作實效。

一、建設及完善智慧送教平臺

該送教平臺系統集“教管評研”等功能于一體,主要囊括三大模塊:一是智慧送教教學模塊,即采用智慧送教系統,借助該系統中規范、分層、個性的教學資源,實現線上線下混合式網絡協作學習,開展師生互動性教學與康復。二是智慧送教管理模塊,即以智慧送教系統為載體,對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伴隨性的數據收集,通過送教大數據的匯聚、分析、研判,過程性記錄師生成長、形成檔案,有效促進師生共同成長。三是遠程送教指導模塊,即運用系統的雙向互動模式,邀請教育、醫療、心理等方面的專家,遠程在線為特殊兒童把脈診斷,提出家庭教育、康復的建議,使送教上門更科學、客觀、有針對性,提高送教上門質量。

為保障送教工作的順利開展,我們在做好硬件保障的基礎上,著力做好送教資源的開發和完善。送教上門教研組根據《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6年版)》和重度殘疾學生的多維發展需求,撰寫教案、制作微課、搜集相關教學資源,將之上傳至平臺上,形成豐富的規范化、系統化、個性化的高質量送教上門課程教學資源,并通過信息資源共享機制為智慧送教的開展提供資源保障。此外,在送教上門工作開展過程中,送教上門教研組定期組織成員開展教學研討,篩選新鮮出爐的優秀教案、微課,不斷充實送教平臺的資源。

二、借助平臺開展線上線下協作送教送康

送教上門教師利用送教平臺系統的相關資源,開展適性教學及家校協同的延續性康復訓練,實現線上線下協作送教送康。

首先,實施教學評估,制訂教學計劃。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有效的送教服務,送教教師需要為學生量身定制可行性的教育目標,而評估就是一個重要途徑。送教教師借助送教平臺開展生態評估和課程本位評估,找尋學生的“興趣點”“易怒點”以及“支持點”,從而建立學生發展的基點,為教學與康復指明方向。在此基礎上,教研組組織送教教師制訂教研組學期工作計劃。各送教教師根據對學生的生態評估和課程本位評估結果,找準最近發展區,制訂適宜的教學與康復訓練計劃,并進行教案的撰寫、教學具的準備、教學資源的調取與共享,以保障智慧送教上門教學與康復訓練的質量。

其次,調用系統資源,開展適性教學。送教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計劃中的教學課題,直接調取送教系統中教研組成員共享的教案、微課、微視頻等資源開展教學。在這一過程中,線下教師作為引導者、輔助者,注重調動并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同時引導學生進行多元的康復訓練。

再次,延續教康訓練,實現家校協同。根據每節課教學與康復訓練的目標和內容,送教教師還可調取送教平臺上的微課等資源,發送給學生家長,同時提供康復訓練的要領提示。家長便可在課后的親子時光,利用相關資源對孩子進行干預訓練,家校協同,促進孩子相關知識與技能的鞏固、遷移、泛化,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借助平臺進行送教管理、評估和研討

我們除了利用該送教平臺中的送教資源開展送教送康外,還借助平臺進行送教管理、評估和研討,保障送教工作有序優質開展。

其一,進行入戶簽到簽退、線上實時巡課,記錄學生成長并提供精準指導。在入戶開展送教送康過程中,教師在課程開始前,利用送教平臺,通過地圖定位進行簽到;教學互動中,借助平臺拍攝或錄制教學與訓練過程,形成送教課堂實錄;課程結束后,將拍攝和錄制的教學過程視頻保存、上傳至平臺,進行簽退,并讓學生家長在送教平臺上簽字。此外,學校管理者能隨時隨地通過送教平臺看到送教上門教學與康復訓練的情況,為學校常態化巡課工作提供便利。教學督導及相關專家也可以線上聽、評課,為任課教師的教和訓練、學生的學和康復提供指導,形成“實時巡課、指導診斷、及時反饋、反思改進、質量提升”的管理閉環,促進送教上門質量的持續提升和改進。

其二,縱橫分析送教相關數據,詳細呈現學生發展情況。利用送教平臺,在每次送教后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星級評價并撰寫評價語。一系列課程學習后,生成相應的評價數據。一方面,可直接了解每節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另一方面,通過每節課、每個教學時間段的數據對比,直觀查看學生知識學習與技能發展的水平,以便后續對教學與康復訓練目標與內容進行調整,為學生提供適性的送教送康服務,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

此外,該送教平臺可為教師的教學業務提供管理服務。如,送教上門教師在教學中,如遇到教學業務沖突等問題,可利用送教平臺進行調課,學校教務主任直接通過送教平臺進行線上審批;又如,每節課課程結束簽退時,通過送教系統讓家長進行星級評分,促進教師進行教學反思與改進;再如,教師利用送教系統收集、整理學生每學期的成長檔案資料,有效提高了送教上門工作實效。

(責任編輯:趙華麗)

【基金項目】 本文為福建省電化教育館教育信息技術研究課題“信息化背景下智慧送教模式的實踐研究”(KT223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信息化平臺管理教學
棗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盡棄
微課讓高中數學教學更高效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船舶行業質量管理信息化平臺的研究與建設
體驗設計導入校園網人事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之初探
信息化建設下多媒體教室管理的新模式初探
淺談物業企業內部會計控制
“這下管理創新了!等7則
人本管理在我國國企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