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郡縣制

  • 中國古代國家治理 ——從文化象征的“大一統”到政治制度的“大統一”
    有種聲音,認為郡縣制的“大一統”體制是中國最好的治理體制,而所謂“政治科學回到歷史”的說法,大多數學者也主要是追溯秦統一中國的歷史(1)關于“大一統”的討論,近代始于梁啟超對“大一統”的評價,即政治上的君主專制和意識形態的控制。這里所指的就是秦統一中國之后的歷史,這也是第一次把中國政治置于“專制-民主“的框架之中來分析。隨后,錢穆也是從秦開始探討中國政治制度的發展問題的。他在”大一統“的問題上卻第一次提出了“中國式民主”。錢穆最先把“大一統”區分為封建的“

    黨政研究 2023年4期2024-01-08

  • 重溫明清之際的地方自治學說*
    古代在封建制與郡縣制之爭框架下所提的地方自治學說,特別是明清之際思想家的觀點,仍影響著包括法學在內的當代社會科學。封建制與郡縣制的根本區別在于,前者允許地方統治者世襲,至少要由本地人治理地方社會,而后者的實施則依賴流動性較高的普通官僚。支持封建制的理由包括:其可防范和化解中央政權的危機,減輕人民負擔,本地統治者更加親民等。支持郡縣制的理由則包括:封建制加重人民負擔,導致外侮,使人才無法脫穎而出等。民初以來,學界一般認為顧炎武、黃宗羲等人的地方自治設計意在限

    浙江社會科學 2022年9期2023-01-09

  • “分封”與“郡縣”之辨的復雜意蘊
    )自秦代以來,郡縣制成為社會治理結構的基本定式。然而,中國作為一個地域大國,明顯具有地方性與割據性,因而,自秦漢以來,是否分封諸侯,如何分封諸侯,一直是朝野上下爭論不休的問題。這一問題涉及皇權的長治久安、君臣關系、公與私的關系,以及中央與地方的權力分配,等等,一直是困擾最高統治者的難題。一、血親屏藩之悖謬先秦時期的社會治理結構采用的是分封制(也稱“封建制”),并以周代最為成熟和完善。在這種制度下,一方面,宗親盡享封地之優渥和貴族特權,體現了“親親”之道;另

    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2年5期2022-12-31

  • 封建之義的解構與重構 ——以柳宗元和張載為中心
    度價值上論證了郡縣制優于封建制,全面否定了封建制作為實現儒家政治理想的制度載體的意義,解構了封建之義。面對這一挑戰,張載調整封建制的具體設計并在新的理論基礎上重構了封建之義,有力地為封建制作了辯護。然而,目前學界的研究大都聚焦于柳宗元的解構,對于張載之重建的研究遠未充分,更未展開對這一解構和重構過程的考察。因此本文嘗試側重從張載的角度考察封建之義的解構與重構:首先,我們探討柳宗元對經典中的封建之義的解構及其影響;其次,我們討論張載如何回應柳氏的挑戰以為封建

    平頂山學院學報 2022年3期2022-11-23

  • “變古”與“革俗”
    除分封制、建立郡縣制,最終,秦國通過“變古”建立了偉大的功業,但秦始皇未能處理好“循俗”和“革俗”的矛盾,導致秦朝土崩瓦解。劉邦鑒于秦亡教訓,實行郡國并行制,即秦的郡縣制和周的王國制并存。隨著時間的推移,漢初的分封制逐漸威脅到中央的權威和社會的穩定。漢文帝時,賈誼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漢景帝時,晁錯主張削藩,引發“吳楚七國之亂”。漢武帝采納了主父偃的推恩令,允許諸侯王分封自己的土地給子弟,促成諸侯國封地不斷裂變,漢朝完成了對分封制的徹底改革。據此可知,

    中外文摘 2022年11期2022-08-02

  • 論儒家政治哲學的制度之維
    制度 封建制 郡縣制前輩學者的研究奠定了儒家政治哲學研究的基礎,指出了儒家政治哲學鮮明的倫理政治特征,但也往往認為儒家政治哲學在制度性思考上存在缺憾,內圣有余,外王不足。①事實上,造成此種偏見的主要原因在于論者往往忽略體現儒家政治哲學制度性特征的封建郡縣之辨。② 封建郡縣之辨是關乎政治制度選擇的關鍵論題,不僅柳宗元、張載、顧炎武等人直接討論了這一議題,事實上荀子、程頤、王國維等人的制度論也間接討論了封建郡縣之辯。哲學家們之所以積極窮究封建郡縣之辨,是因為其

    人文雜志 2022年4期2022-05-19

  • 論儒家政治哲學的制度之維 ——以封建郡縣之辨為中心
    的相似性而批評郡縣制的中央集權,煥發了封建郡縣之辨的現代政治價值。但晚清民初思想家無論新舊,大都因應政治形勢,從權力制衡的角度審視封建郡縣之辨,得其外而遺其內?;蛟S受康德政治哲學的影響,王國維的《殷周制度論》則深入其內,從道德共同體的角度為封建作辯護,進一步打開了封建郡縣之辨所蘊含的政治哲學向度。民國以降對封建郡縣之辨的詮釋和重構在接續康梁和王國維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偠灾?,目前主要有三種不同的研究進路:其一,社會史乃至社會哲學研究進路。其中以繼承費孝通雙

    人文雜志 2022年4期2022-05-19

  • 秦并蜀初期蜀地建置探究
    在何時開始推行郡縣制。但由于可供參考的史料并不豐富且存在史書記載混亂等問題,從而造成了學界對這一問題的討論出現多種看法。如任乃強先生在《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中認為:“惟滅蜀后守相并置則可定?!盵2](P130)羅開玉先生在《四川通史》中指出:“這三十年是郡國并行還是只行封國而未置郡縣?我認為還缺乏郡國并行的史料,‘國’有證,而‘郡’無據?!盵3](P8)林劍鳴先生在《秦漢史》中提到蜀郡“原為蜀國地。公元前285年秦在此設郡”。[4](P105)蒲孝榮先生在《

    哈爾濱學院學報 2022年2期2022-03-18

  • 唐代文儒柳宗元
    是針對分封制和郡縣制兩種制度的優劣之爭,柳宗元認為整個社會歷史的演變是一個自然發展的過程,有其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發展的必然趨勢。在他看來,天子分封制度的產生,“非圣人意也,勢也”。分封制有著種種嚴重弊端,而郡縣制恰能克服分封制的弊端,郡縣制取代分封制,乃是歷史的必然。這是一種進化的歷史觀。柳宗元的見解豐富而深刻,其哲學論著有《非國語》《貞符》《時令論》《斷刑論》《天說》《天對》等。在這些論著中,他首先明確否定了“天”有意志的說法,認為“天”并沒有人

    作文周刊·八年級版 2022年10期2022-03-15

  • 以地方行政制度的變革(從分封制到郡縣制)為例談歷史材料題的解題技巧
    知識,分析說明郡縣制比分封制更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通過審題可知,該題分為3個小題,第(1)題和第(2)題又都含兩個問題。第(1)題要求同學們不僅指出“變”與“不變”,而且要分析原因。第(2)題要求同學們指出“其專在下”“其專在上”的含義及作者的思想主張。第(3)題要求同學們說明郡縣制為什么比分封制更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2.仔細閱讀材料,把握解題的關鍵解題時,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很關鍵。要想找到解題思路,需要認真閱讀材料。還以上面例題為例,解答第(1)題時,應

    中學政史地 2021年26期2021-11-28

  • 秦漢時期歷史重難點突破
    秦朝大規模推廣郡縣制的原因1.政治方面的原因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郡縣制為秦朝推行郡縣制奠定了政治基礎。2.思想方面的原因法家思想奠定了秦朝推行郡縣制的思想基礎,郡縣制本身就體現了法家中央集權的思想,有利于中央對地方的管理。3.疆域方面的原因秦朝疆域空前擴大,為秦朝推行郡縣制提供了現實可能。4.文化方面的原因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局面的形成,加速了秦朝郡縣制的推行。三、兩漢特殊的世族莊園經濟(1)由戰國到秦,再由秦入漢,先后產生了大批平步青云的軍功地主,他們

    中學政史地 2021年32期2021-11-24

  • 初中歷史中考復習策略
    理有關分封制、郡縣制的知識為例,我們可以運用列表格的方法來分析兩種制度,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通過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兩種制度產生的歷史時期不同,分封制萌芽于夏朝(有歷史學者認為,分封制萌芽于原始社會時期),盛行于西周時期;郡縣制則萌芽于春秋戰國時期,正式推行于秦朝;基礎不同,分封制與宗法制相聯系,它是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郡縣制是在中央集權的基礎上推行的地方管理制度……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分封制的實行還是郡縣制的推行,都是統治者為了鞏固統治而采

    中學政史地 2021年28期2021-11-12

  • 以地方行政制度的變革(從分封制到郡縣制)為例談歷史材料題的解題技巧
    知識,分析說明郡縣制比分封制更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通過審題可知,該題分為3個小題,第(1)題和第(2)題又都含兩個問題。第(1)題要求同學們不僅指出“變”與“不變”,而且要分析原因。第(2)題要求同學們指出“其專在下”“其專在上”的含義及作者的思想主張。第(3)題要求同學們說明郡縣制為什么比分封制更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2.仔細閱讀材料,把握解題的關鍵解題時,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很關鍵。要想找到解題思路,需要認真閱讀材料。還以上面例題為例,解答第(1)題時,應

    中學政史地·高中文綜 2021年9期2021-10-27

  • 楚國封君制度的形成、發展及影響
    楚國;封君制;郡縣制 楚國封君制度的形成和發展前后經歷了近兩百多年。史料記載楚國封君制最早發端于魯哀公十八年,至楚滅亡之時。通過現有的史料和考古發掘成果,對楚國封君制度的形成、發展及影響進行探究。一、楚國封君制度形成的背景 結合文獻材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楚國封君制的形成有三大原因:一是周朝分封制的影響;二是兼并戰爭的需要;三是維護自身統治的需要。 (一)周朝分封制度的影響 對于楚國封君制的形成,劉澤華學者論說了封君制與以往分封制的關系,認為“封君制

    客聯 2021年3期2021-09-10

  • 中華文明對人類文明的重要貢獻
    精神文明? 郡縣制? 器物文明【中圖分類號】D64? ? 【文獻標識碼】A中華文明包容、開放與重視有機性的思想傾向中華文明經典系統的開放性,主要表現在精神內涵的一體多元,有體有用、有道有器有技的嚴密系統性與可容受性(即開放性)?!傲洝毕到y里,《詩》《樂》主要表現為對人的審美情感的重視,《書》則表現為對人類政治史上得失成敗的大事及其原因的關注,體現了政治理性與歷史理性的高度結合?!洞呵铩芳昂髞淼摹叭齻鳌?,主要是在尊重政治上王道原則的前提下討論各種實際政治

    人民論壇 2021年11期2021-05-17

  • 秦漢時期歷史重難點突破
    秦朝大規模推廣郡縣制的原因1.政治方面的原因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郡縣制為秦朝推行郡縣制奠定了政治基礎。2.思想方面的原因法家思想奠定了秦朝推行郡縣制的思想基礎,郡縣制本身就體現了法家中央集權的思想,有利于中央對地方的管理。3.疆域方面的原因秦朝疆域空前擴大,為秦朝推行郡縣制提供了現實可能。4.文化方面的原因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局面的形成,加速了秦朝郡縣制的推行。三、兩漢特殊的世族莊園經濟(1)由戰國到秦,再由秦人漢,先后產生了大批平步青云的軍功地主,他們

    中學政史地·高中文綜 2021年11期2021-01-16

  • 鄉村振興視野下的中國鄉村治理傳統及其轉型
    成的復合體系:郡縣制的傳統、公共政府的傳統和黨的組織傳統。黨的組織傳統對于郡縣制傳統的舊弊病和全球競爭帶來的新任務給予了最有效的回應,尤其是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基層政權組織的建設,從而為鄉村的治理振興帶來了希望。當前,中國鄉村治理體系的制度結構正在發生從郡縣制傳統為“體”向黨的組織傳統為“體”的體系之變。鄉村的治理振興必須進一步發揚黨的組織傳統,更好地將黨的政治優勢轉化成治理優勢。關鍵詞:鄉村振興;治理傳統;黨的組織傳統;郡縣制中圖分類號:C912.82?文

    社會科學 2020年9期2020-09-22

  • 關于郡國并行制的淺談
    摘要:封國制和郡縣制的爭論由來已久,尤其秦漢時期為甚,本文從封國制與郡縣制實行的爭議入手,以及秦漢時期所實行的兩種制度互相存在的背景、興起的深層次原因,其發展及對后世的影響角度進行分析。關鍵詞:封國制;郡縣制;并行;影響中圖分類號:K234.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177(2020)18-0057-021封國制與郡縣制實行的爭議關于封國制度起于西周,西周為強化與諸侯之間的聯系和控制以宗法制為基準進行了分封,因此在血緣疏離的情況下,此制度便會

    海外文摘·學術 2020年18期2020-02-22

  • 秦漢時期分封制與郡縣制的斗爭*
    、監”,確立了郡縣制為基礎的中央和地方國家體制,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政體。郡縣制全面推行之后,與之相對的分封制卻并沒有因秦始皇統一六國而退出歷史舞臺。由于歷史文化傳統的影響,堅持分封制的思想和輿論依然廣泛存在,分封制甚而在秦漢之際和西漢初年發生一定程度上的復辟。在秦漢時期分封制與郡縣制的斗爭對統一的中央集權皇帝制度的演變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一、分封制與郡縣制的歷史糾葛作為中央和地方關系的體制,分封制和郡縣制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前都廣泛存在

    陰山學刊 2020年2期2020-02-20

  • 柳宗元政治思想之郡縣制優越性
    優越性,論證了郡縣制的歷史必然性,反駁了廢除郡縣的言論,對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影響深遠。關鍵詞:柳宗元;封建論;郡縣制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中國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稱“柳河東”。柳宗元一生著作頗豐,大眾最熟悉的莫過于膾炙人口的“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和發人深省的“苛政猛于虎也”。其實,柳宗元的《封建論》在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中占據重要地位,通過與分封制進行對比,分析分封制被替代的歷史必然性以及郡縣制的優越性。1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0年1期2020-02-14

  • 古代散文寫作藝術賞析舉隅
    鼓吹分封制優于郡縣制。熱心政治、才華橫溢的柳宗元,揮動如椽大筆,寫下《封建論》一文,縱論古今,針砭時弊,撥亂反正。1.開門見山,高屋建瓴。文章開篇目光高遠,并不拘泥于作者所處的朝代,而是放眼到天地之初的上古時代,提出論點:“封建,非圣人意”(實行分封制,不是圣人的本意)。這樣的開端,立意深刻,富于雄辯,是優秀議論文開頭的典型代表。它讓讀者可以抓住文章的關鍵信息,跟隨作者一起進行深度思考。2.論據典型,真實可靠。作者在選取論據證明論點的時候,較為謹慎,他舍棄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響樂 2020年7期2020-01-01

  • 中國古代文明的發展
    、三公九卿制、郡縣制等)。西漢初年實行郡國并行制,漢武帝推行“推恩令”。2.經濟方面小農經濟繼續發展,重農抑商政策進一步強化。3.思想文化方面西漢初年,統治者吸取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采取休養生息的政策,經濟實力逐漸恢復和增強。由于實行郡國并行制,諸侯國實力膨脹,威脅穩定,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思想,“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樣,在思想文化方面,從“百家爭鳴”局面變為“思想專制”局面。二、重難點解析比較異同是歷史試題的常見設問方式。同學們在復習中要注意運用比

    中學政史地·高中文綜 2019年10期2019-11-29

  • 《國史大綱》中的中國封建論
    、封建本質以及郡縣制的推行三個方面簡要論述《國史大綱》中的中國封建論。關鍵詞:封建制度;封建本質;井田制;郡縣制中文古義的“封建”是周朝時期“封邦建國”之義?!秶反缶V》中的封建制從西周創興至秦大一統政府建立而瓦解。書中分別從政治需要,政治組織,軍事占領,土地占有等方面介紹封建制度的興衰。筆者嘗試從三個方面詮釋《國史大綱》中的封建論。一、封建年限斷代:西周-秦《國史大綱》中封建制度起源于西周,春秋戰國時期逐漸衰落,繼而在秦大一統后瓦解。按照封建年限的斷代劃

    蘭臺內外 2019年5期2019-09-10

  • 歷史解釋與歷史連續性
    ,比如秦王朝的郡縣制、漢武帝的推恩令、董仲舒罷黜百家的建議、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等內容,越是令學生費解的概念,老師放置的精力就越大。于是,重大歷史現象能夠解釋到位,而不少零碎的歷史概念一帶而過,要么是不予解釋。這樣的處理自然可以理解,畢竟在有限的時間內,不大可能把所有歷史現象解釋得頭頭是道。但問題是,由于缺乏相應的鋪墊,使得重大歷史概念之間產生了斷裂感;與其說歷史課敘述的是歷史,不如說是解釋得當但已片段化的若干歷史現象。即便老師精心地過渡,用人物線索或其他方式

    中學歷史教學 2019年4期2019-09-10

  • 編戶齊民制與傳統中國的國家能力
    國家能力? 郡縣制傳統中國國家能力之強弱,是影響中華文明存續的重要因素。凡言歷史上的強盛期,常以秦漢相舉。倘若從制度層面探索其國家能力,編戶齊民制是不可回避的重要議題。在施行郡縣制的地區,無論是賦稅征收,還是兵員征發,均是以編戶齊民制為前提。國家能否掌握相當數量的編戶齊民,將影響國家力量的強弱,因而國家施政以維系小農的再生產為基本目標。中唐以后,歷代雖有諸多制度改創,但制度精神并未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梢哉f,“國家-編戶齊民”關系是傳統中國國家構造中最基本

    文化縱橫 2019年2期2019-05-13

  • 中國古代的治國智慧
    度的新變革,“郡縣制”由此成為其后歷代封建王朝所一直沿用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郡縣制作為國家的一種治理制度,其內容非常豐富,決不是在地方上設置一些郡和縣那么簡單。在郡縣制下,國家從行政上管理郡,郡管理縣,郡縣的長官由國家任命。與分封制最大的不同在于,這些官員不能世襲,而由國家“擇優選拔”,從而形成了一個技術型官僚系統,成為國家治理的基礎力量,較之以往的世襲貴族具有很大的先進性。由于農業經濟所涉及的領域并不復雜,所以中央層面設置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

    中國發展觀察 2019年22期2019-01-26

  • 中國古代文明的發展 ——秦漢
    、三公九卿制、郡縣制等)。西漢初年實行郡國并行制,漢武帝推行“推恩令”。2.經濟方面小農經濟繼續發展,重農抑商政策進一步強化。3.思想文化方面西漢初年,統治者吸取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采取休養生息的政策,經濟實力逐漸恢復和增強。由于實行郡國并行制,諸侯國實力膨脹,威脅穩定,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思想,“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樣,在思想文化方面,從“百家爭鳴”局面變為“思想專制”局面。二、重難點解析比較異同是歷史試題的常見設問方式。同學們在復習中要注意運用比

    中學政史地 2019年29期2019-01-11

  • 秦帝國——短命王朝的歷史功績
    響?!娟P鍵詞】郡縣制;中央集權;大一統;封建統治一、王朝起源說起秦朝,不得不提的一位重要人物就是秦始皇嬴政。戰國時期,諸侯爭霸,裂土封王。秦國作為七國之中唯一一個起源西北,遠離中原的諸侯國,在經歷了三代秦王的勵精圖治及商鞅變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發展,國力蒸蒸日上,一躍成為七國之中實力最強的諸侯國。在大力推行的遠交近攻、合縱連橫的政治軍事政策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結束了長期的諸侯割據局面,建立了一個以咸陽為首都的幅員遼闊的國家。這個國家的疆域

    絲路視野 2018年16期2018-05-14

  • 閱讀古代論述類散文的五個步驟
    二段剖析了采用郡縣制的秦朝滅亡的原因,強調秦朝是第一個采用郡縣制的朝代,郡縣制有許多地方需要完善。C.第三段采用了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把封建制(即分封制)和郡邑制(即郡縣制)相比,進一步論證郡縣制的進步性。D.第四段,作者進一步分析了封建制的嚴重弊端,表明自己堅決擁護唐代實行秦以來的郡縣制,即中央集權制。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余以為周之喪久矣,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2)削其半,民猶瘁矣,曷若舉而移之以全其人乎?(責任編校/

    高中生·天天向上 2018年3期2018-04-14

  • 封建論
    定封建制,肯定郡縣制?!斗饨ㄕ摗肥紫戎赋龇饨ㄖ贫鹊脑O立“非圣人意也,勢也”;然后指出封建制的弊端;接著又從正面維護了郡縣制設置的正確性,如實行郡縣制的秦朝“不數載而天下大壞”的原因是“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漢朝“郡國居半”“有叛國而無叛郡”,唐設州邑而桀猾時起,“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隨后柳宗元依次抨擊了三種維護封建制的世俗觀點:封建者比守宰者在治理方面更用心,“夏、商、周、漢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殷、周,圣王也,而不革其制,固不當復議也”;最后,柳

    新高考·語文學習(高一高二) 2017年6期2018-02-05

  • 漢初郡國并行制的歷史必然性探討
    邁入中央集權的郡縣制是社會制度發展史上的一次質的飛躍,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所以王夫之說:“郡縣之制,垂兩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勢之所趨,豈非理而能然哉?”[1]秦并天下盡廢封建而行郡縣,把中央集權制的功能發揮到空前程度,強大無比不可一世的秦王朝未能千代萬世地傳下來,反而十多年便土崩瓦解。兩千年來,秦亡于制還是亡于政的論爭歷久不衰,但幾乎都以為秦亡于政,與當時推進的進步的郡縣制是無關的。筆者以為秦之速亡在于政與制二者并失,人為地強硬地不顧當時

    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8年5期2018-02-01

  • 誰說劉項不讀書
    則繼承了秦朝的郡縣制。要言之,項羽所期待的新型國家,乃是封建制與郡縣制的結合體——這一政治創意,為劉邦建漢之時,直接抄襲。明末清初的顧炎武,針對長達千年的封建與郡縣之爭,試圖折中、兼容,取二者之所長,以郡縣制為主體,封建制為補充,名曰“寓封建之意于郡縣之中”;項羽的思路,以及此后劉邦的思路,則以封建制為主體,郡縣制為補充,這可叫“寓郡縣之意于封建之中”。姑且不論其成敗,能有這般創見,足以證明項羽絕非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一勇之夫。再說劉邦。他的讀書經歷,《史

    特別文摘 2017年23期2018-01-23

  • 國家權力的縱向配置對社會穩定的影響
    置上的規范化。郡縣制的推行實現了國家權力的集中以及國家權力對地方的強有力控制?,F代民主政治背景下,國家權力進一步深入社會基層,現代意義上的政黨通過嚴密的政黨組織網絡實現了對基層社會的控制和治理。在此過程中,國家權力在縱向上的配置更加嚴密,社會治理也更加有效。一、引言社會穩定是任何一個社會都追求的狀態。然而,不同時期不同社會狀況之下的各種因素對社會穩定的影響是不同的。從國家宏觀的制度層面來看,不同的國家權力配置結構在不同的歷史階段產生,所帶來的影響是不一樣的

    求知導刊 2017年24期2018-01-03

  • 中國政治傳統中的郡縣制
    國政治傳統中的郡縣制》。郡縣制是歷史研究中的老話題,但李磊的文章,從治理的視角,另辟蹊徑地將郡縣制的緣起置于商周政治發展實踐的考量之中,論述了作為治理方式與政治制度的郡縣制在中國政治發展中的沿革。這種獨特的歷史政治學的研究,為我們今天重新認識郡縣制提供了啟發,也豐富了中國政治研究的內容。商周政治傳統中郡縣制的起源秦始皇的暴君之名,一定程度上來源于“焚書坑儒”。焚書之舉的緣由,則是因一場有關地方行政制度的辯論而引發的。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秦始皇

    文化縱橫 2017年5期2017-11-06

  • 運用史料教學核心概念的價值與策略
    學習能力。秦朝郡縣制奠定了中國古代地方政治行政體系的基礎,構建了兩千多年中央集權封建王朝的基本框架。我們以郡縣制為例談談史料教學的策略:第一,充滿歷史情境性,彰顯歷史味。傳統課堂教學偏重非情境化、普適性與抽象性,注重傳授概括性的知識,歷史的去情境化,去事實性,導致歷史教學索然寡味,以致出現學生喜歡歷史而不喜歡歷史課的怪病。歷史教學應注重設置歷史情境,因為“概念放在一定的應用情境下才會顯得生動和有意義”。⑤劉恩山:《核心概念在理科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從記憶

    歷史教學問題 2017年2期2017-04-25

  • 十六國北朝政區演變的背景、特征及趨勢略論 ——以特殊政區為中心
    徙,秦漢以來的郡縣制政區從北方邊境漸次后撤,而代之部落組織式的或軍事統制式的特殊政區,即領民酋長、地方護軍、軍鎮,以及地方行臺等。北朝后期(大致始于北魏孝文帝朝),隨著民族融合的深化,統一進程的加速,反映在政區上則是特殊政區的普遍退出,郡縣制政區的全面回歸,這正是十六國北朝政區演變的大勢所趨。十六國北朝; 政區演變; 特殊政區一、十六國北朝政區演變的總體趨勢自晉惠帝永興元年(304)巴賨李雄在四川、匈奴劉淵在山西相繼建立政權,至北魏太武帝太延五年(439)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7年5期2017-02-27

  • 郡縣中國與當代國家治理
    曹錦清筆談:郡縣制傳統與當代中國治理郡縣中國與當代國家治理曹錦清(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針對“郡縣制傳統與當代中國治理”這個主題,我簡要談以下幾點思考:第一,郡縣制傳統與當代中國的治理。第一個核心詞我認為是“傳統”。何為“傳統”?歷史上發生過,且經過近代百年革命政黨的批判否定仍然傳到當代的,即為“傳統”。這些制度只是“名”發生了變化而“實”沒有變,是為“傳統”。凡歷史上發生又在歷史流變的過程中消逝的制度、習俗、觀點還有其他等等,即

    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年5期2017-02-25

  • 郡縣制國家的強大與脆弱 ——中國古代學者的觀點
    曹正漢論郡縣制國家的強大與脆弱 ——中國古代學者的觀點曹正漢(浙江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歷史有一個特點:王朝更替通常伴隨著國家瓦解和天下大亂。所以,中國歷史既有王朝循環,同時,也有治亂循環(Yang,1954;Usher,1989)。不過,受“天命觀”的影響,古代學者似乎對王朝循環不太在意,因為“天命無常,唯德是依”,天命轉移終將帶來政權轉移和王朝更替。但是,為什么王朝更替通常伴隨著國家瓦解?這一問題更能引起古代學者的深思,因為這一問題是對“天

    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年5期2017-02-25

  • 研究郡縣制需要重視的三大制度性背景和原則
    唐亞林研究郡縣制需要重視的三大制度性背景和原則唐亞林(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當代中國研究郡縣制問題,我認為要重視相互關聯的三大制度性背景和原則。一是央地關系背景與堅持利害相一致原則。宋亞平(2017)強調要釋放“縣”的功能,就是要給“縣”松綁,要把“縣”做大做強。有人曾把當代中國經濟發展的奇跡歸功于“縣”成為“廠商”的角色,其背后的道理也是一樣的。我們知道,中國有句古話:郡縣治,天下安?!翱h治”,自古以來就在我國行政管理體系中居承

    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年5期2017-02-25

  • 郡縣制傳統的當代意義再闡釋*
    李 寬郡縣制傳統的當代意義再闡釋*李 寬(上海行政學院社會學教研部講師、博士)郡縣制自秦朝實行以來,在維護國家統一,保障中央集權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有人認為,郡縣制的核心要素在于中央集權、文官制度、鄉土自治和行政區劃。兩千多年來,郡縣制的形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其所具有的內涵卻被傳承了下來,成為了穩定性的制度。形成于傳統農業社會、主要適用于中原地區的郡縣制,對靜態社會的治理卓有成效,對它的理解主要是在保持穩定方面。隨著工業化、市場化和城市化的推進,社會流動性

    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年5期2017-02-25

  • 從另一個角度看秦朝的統一與速亡
    源這項政策就是郡縣制,在秦朝統一前就有一定的歷史了??ず涂h都是古代的行政單位,郡在縣之上、縣受郡管理是一般常識,但最早卻不是這樣的?!墩f文解字》記載:“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為百縣,縣有四郡?!边@段話說明了兩點:一是至少在周朝的時候設立郡和縣就已經成為制度;二是縣在郡之上,郡受縣的管理。但考察先秦史料,在春秋之前并沒有關于縣、郡作為行政單位的任何記載??h作為一級行政單位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的楚國,楚武王在位時滅掉了商朝國王武丁后裔所建立的權國,將其改為縣,史

    中國發展觀察 2017年1期2017-01-11

  • Uncoupling protein 2 in the glial response to stress: implications for neuroprotection
    個新的制度,即郡縣制。重要的是,他舌戰群儒,最終使得秦始皇采納了他的意見。郡縣制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也為現代的行政區劃分提供了重要的歷史參考。Mitochondrial Uncoupling is Highly RegulatedIn order to exploit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UCP2 in glia or any other cell type, we must understand t

    中國神經再生研究(英文版) 2016年8期2016-12-01

  • 從王朝興替看大型企業經營管理
    鍵詞:分封制;郡縣制;股權結構;反向收購;事業合伙人制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2-0000-02大型企業從管理控制角度講,與國家治理類似,都是在“分封制”與“郡縣制”間謀求動態平衡,“分封制”對應于企業就是集團化結構,“郡縣制”對應于企業就是部門制管理。從歷史上看,以周代為例,采用“分封制”的王朝,持續時間往往較長,但中央權威相對較弱,其原因在于“分封制”條件下,“諸侯”在承認“天子”為共主并定期繳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2期2016-10-27

  • 秦漢郡縣制淺析
    ◇本刊述評秦漢郡縣制淺析●張 銳秦漢是我國郡縣制國家全面形成和確立的時期。在中國這片廣大的區域內建立起穩定的中央集權制大一統國家,源于多種因素的復雜作用。全面分析其形成和確立過程,對于理解中國特色政治和行政制度具有重要意義。一、郡縣制的形成春秋時期,秦、齊、晉、楚等國依靠軍事實力兼并周邊小國,逐步壯大。對于新占領地區,列國不同程度地采取了兩種辦法:一種是沿用西周時期的封建制,將之分封給貴族卿士或有功之臣;另一種是設置國君直轄的郡縣,國君派隨時可以撤換的官吏

    中國機構編制 2016年7期2016-08-30

  • 從王朝興替看大型企業經營管理
    鍵詞:分封制;郡縣制;股權結構;反向收購;事業合伙人制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9-0000-02大型企業從管理控制角度講,與國家治理類似,都是在“分封制”與“郡縣制”間謀求動態平衡,“分封制”對應于企業就是集團化結構,“郡縣制”對應于企業就是部門制管理。從歷史上看,以周代為例,采用“分封制”的王朝,持續時間往往較長,但中央權威相對較弱,其原因在于“分封制”條件下,“諸侯”在承認“天子”為共主并定期繳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9期2016-05-24

  • 郡縣制與現行縣制
    同學們對秦朝的郡縣制及其發展,以及它與中國現行縣制的關系疑問很多,教材中也沒有相關的解釋,現簡單介紹如下。商、周王朝實行的是分封制,即“封邦建國”,各個領主在自己的封國內享有相當大的獨立性,如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征派賦役等,整個商、周王朝無所謂任何行政區劃。但是,到了春秋時期,諸侯國勢力逐漸膨脹,終于導致王室衰微,大國爭霸,戰爭四起,傳統的政治秩序受到沖擊,原有的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結構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出現了“禮崩樂壞”局面,而這些都是分封制的弊端帶來

    魅力中國 2016年7期2016-05-14

  • 政治制度史教學應關注其演進歷程——以“郡縣制的建立”為例
    歷程 ——以“郡縣制的建立”為例沈克學(江蘇省昆山中學,昆山 215300)政治制度史的教學重點在于制度的演進.對于郡縣制而言,縣初始于春秋時期的楚國,設于新兼并的地區,后為他國效仿.而郡的出現較晚,且初時二者之間并無統屬關系,但同樣多具軍事功能.秦統一后,決定在全國推行郡縣制的原因在于:一是進行有效治理,鞏固國家統一;二是促進文化認同,遏制分裂勢力;三是借助官僚體制,完善地方管理.郡縣制的建立,既是自春秋戰國以來歷史長期發展的結果,更是當時的現實要求.政

    新課程教學(電子版) 2016年4期2016-03-05

  • 淺析兩漢社會與后土祭祀
    鍵地位。漢朝時郡縣制的成熟、社會生產的恢復、儒教思想地位的確立影響著兩漢時期的社會歷史文化狀況。后土祭祀作為國家進行文化控制的手段,也隨著兩漢社會的發展而變遷。關鍵詞:兩漢社會;郡縣制;儒家;祭祀改革;后土祭祀本文主要討論兩漢時期的社會歷史文化狀況對后土祭祀的影響。漢朝開始于公元前202年,在漢朝建國的時候,因為打了多年的仗,天下殘破,民不聊生,急需恢復生產,讓天下百姓休養生息,所以以黃老之道治理國家,推行無為而治。劉邦繼承了秦朝的祭祀傳統,秦朝的祭祀最主

    卷宗 2015年5期2015-06-10

  • 郡縣制城鎮體系形成及國家控制的強化
    秦漢以來實行的郡縣制對后世城鎮體系的發展產生著深刻的影響,而這一城鎮體系的形成也反過來影響著國家對地方的控制。一、權力再分配:從“建諸侯”到“置守宰”中國特定的社會結構造就了自古以來中央集權與地方割據的矛盾。這一矛盾也成了周秦之際的國家行政體制演變和發展的動力。恰是這一沖突促使統治集團內部不斷進行著權力的再分配,以致達到一種相對平衡的狀態來維護王朝的統治。周秦之變是中國社會發展的重大拐點,從分封制到郡縣制,國家政體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國家內部權力分配也發生著

    寧夏社會科學 2014年3期2014-12-02

  • 淺論吐魯番郡王統治下維吾爾族的經濟情況
    在新疆建省后,郡縣制度逐步擴大到吐魯番盆地。結果,吐魯番地區成為扎薩克制度消失最早的地區。[關鍵詞]吐魯番;扎薩克制度;郡縣制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隨著清朝統一天山南北戰爭的結束,清朝政府統治西域的地位最終確立。清朝開始了對吐魯番地區的全面治理。其主要設施集中表現在設官、駐軍、建城、征稅等方面。在吐魯番地區,清朝實行了兩種治理方式:一是由中央政府直接委派官員,對所屬軍民進行治理的郡縣制,二是由額敏和卓及其家族對所屬維吾爾族的治理,史稱為“扎薩克制度”

    黑龍江史志 2014年1期2014-11-11

  • 郡縣制與現代城市體系的改革與發展
    市。藉此回顧了郡縣制在我國城市體系中留下的深刻痕跡,并剖析現行的城市設置標準與體系,從而就行政體制的改革方向進行討論,并提出可能的改革途徑。關鍵詞: 郡縣制城市體系結構 體制改革中圖分類號: B834 文獻標識碼: A一、郡縣制的概念與歷史源流1.1郡縣制的概念郡縣制是以郡統治縣的兩級地方行政制度,成于戰國,盛于秦漢。郡縣制是古代中央集權制在地方政權體系上的體現,是分封制瓦解后,為適應新興地主階級的政治需要而建立起來的一種政治制度。1.2郡縣制的歷史沿革春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25期2014-09-24

  • “等級森嚴”是誤讀古代中國
    度的形成,以及郡縣制的形成。土地私有化導致人員流動和土地流轉大約從公元前600年前后開始,中國社會由于內部頻繁的戰爭而出現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以土地私有化為基礎的平民運動,這場平民運動最終導致井田制和傳統血緣等級制的崩潰。從社會結構上看,井田制是西周封建制的基礎,每一級分封的諸侯都以授封的土地為爵位和經濟收益的基礎。要維系這種層層分封的等級制度,土地一定不能夠進入市場買賣,因為一旦土地成為商品進入市場,各級擁有采邑的諸侯必定在市場中分化,最后一些貴族將會失去

    公務員文萃 2014年4期2014-05-24

  • 秦漢以來儒家地方行政思想的考察
    觀點者主張實行郡縣制與鄉里制,儒家人物內部圍繞此問題也產生了爭論,見仁見智,但基本上是主張實行封建制或半封建制的。以往,在極左的社會與思想背景之下該問題一直是一史學禁區,沒有人敢去進行系統探討。實際上,該問題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樣可怕。而且,其中所暗含的地方自治因素,以及地方自治權利主體的講究,等等,如果進行創造性的揚棄與轉換的話,對于我們當今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還具有極為有益的啟示意義。下面,我們就主要分為秦漢時期、魏晉南北朝至唐宋時期和元明清時期三個部分

    泰山學院學報 2012年2期2012-08-15

  • 經典論斷的評析與認同——柳宗元《封建論》的接受與再接受
    題,即封建制與郡縣制的得失優劣,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堪稱時評。首先,柳文針對“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堯、舜、禹、湯、文、武而莫能去之”[1](P447)的論點,進行分析闡述,并提出自己的觀點,即“封建非圣人意也,勢也”;“蓋非不欲去也,勢不可也”。然后,從社會下層到上層社會,又從社會上層再到社會下層,從不同的層面,多方論證自己的觀點。緊接著,柳文列舉周王朝分封王侯,設公、侯、伯、子、男五個等級,后來造成戰國七雄混戰爭霸的局面,最終導致周朝的衰落,乃至滅亡。其

    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綜合版) 2011年4期2011-08-15

  • 李斯“回憶”秦始皇
    封制的,有贊成郡縣制的。最后,秦始皇根據李斯的建議,除了堅持郡縣制外,還在全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焚書活動,除了醫藥、卜筮、農林方面的書,其余的一概燒光了,保證了思想統一,政令暢通。李斯寫道:“天下的父母沒有不為兒子著想的,秦始皇是尊貴的皇帝,但也是一個普通的父親,有作為一個父親的情感。從父子情出發,他自然希望將兒子們一個個封為王。但為了國家能長治久安,為了社會能和諧發展,為了人民能安居樂業,他聽取了大家的意見,放棄了分封制,實現郡縣制?!崩钏惯€說,“現在回想

    雜文選刊 2011年2期2011-05-14

  • 中國古代分封制和郡縣制的優劣比較及其當代啟示
    )一、分封制和郡縣制在中國古代的演進概況中國幾千年的帝制從根本上來說只實行了兩種地方行政體制:分封制和郡縣制。所謂分封制就是君主分封國土給王室和功臣,而且可以世襲,受封者在封地內享有統治權。據載:“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焉?!雹俪⑴蓛仁穼ζ浔O控,這是實封。另外一種是不給封土,只封給貴族封號、俸祿和特權,這是虛封。郡縣制是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始創,②由中央把國土分成郡和縣,任命郡守和縣令去治理,而且有任期不世襲,當然郡縣只是一種通稱,在發

    文教資料 2011年29期2011-03-20

  • 告別郡縣制
    的一個概念,“郡縣制”。近年來,我越來越強烈地覺得,用古典中國的概念,其實可以恰當地描述我們在中國所看到的政治現象。當我們要概括當代中國的政體結構是什么時,也許,“郡縣制”仍然是最合適的術語。郡縣制的核心特征就是自上而下的授權和控制,整個權力系統的運作是單向的、自上而下的。它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包括中央政府在內,縣以上各級政府都不直接執行法律,它們都是監督性政府,所謂“管官之官”。只有到縣一級政府才是真正管理民眾或者說服務民眾的政府,古人所謂“親民之官”,縣

    文化縱橫 2009年6期2009-08-27

  • 貴州的第一條官修之路
    地區納入了推行郡縣制的范圍,二是他決定并修建了由今川南經黔西北至滇西的“五尺道”。在全國推行郡縣制是秦始皇完成統一事業后的重大舉措。而他在推行郡縣制時,并沒有讓貴州成為例外,這一_點是有許多史事可以佐證的?!妒酚洝の髂弦膫鳌分杏羞@樣一段話:“秦時,命常頞略通五尺道,諸此國頗置吏焉?!毕韧?,然后設置郡縣,再任命官吏進行統治。這便是秦始皇的安排。在崇山峻嶺的云貴高原修建官道,是秦始皇的一個重要歷史功績。貴州歷史上的封閉是由區位和自然地貌導致的,由不得自己選擇

    當代貴州 2009年9期2009-07-17

  • 論春秋戰國時期貴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轉變
    代替分權體制,郡縣制就是適應中央集權體制的需要而出現的新的政治制度,與此相聯系的是任命制取代世襲制,集權制取代分權制,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關鍵詞:春秋戰國時期;貴族政治;官僚政治;分封制;郡縣制中圖分類號:D6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7408(2009)03-0104-03先秦時期的貴族政治是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世卿世祿”制基礎之上的由貴族代表人物掌握政權的政治制度。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選拔和任命制基礎之上,按照職能和職位分工、分層

    理論導刊 2009年3期2009-06-29

  • 淺析楚亡漢興的行政區劃原因
    區劃,分封制,郡縣制,郡國制[中圖分類號]K2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0457—6241(2009)18—0077—04只有研究的多角度、全方位才能更好地揭示楚亡漢興的實際情況。本文試從行政區劃的角度,來分析探討楚亡漢興的原因。一、從“分封制”到“郡縣制”行政區劃是一個動態的國家管理模式,是指一個國家根據行政管理的需要,將領土劃分成不同層次結構的區域,這一劃分的過程即是行政區劃。秦朝以前的行政區劃制度主要是分封制。所謂分封制是在地方上采用“封邦建國”

    歷史教學·高校版 2009年9期2009-03-1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