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太丘

  • 孩子夠優秀,吃飯吃粥都一樣
    了反轉。賓客詣陳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团c太丘論議,二人進火,俱委而竊聽。炊忘著箅,飯落釜中。太丘問:“炊何不餾?”元方、季方長跪曰:“大人與客語,乃俱竊聽,炊忘著箅,飯今成糜?!碧鹪唬骸盃栴H有所識不?”對曰:“仿佛志之?!倍泳阏f,更相易奪,言無遺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飯也!”《世說新語·夙惠12-1》孩子這么聰明好學,記性好,說話又有條理,當然讓做家長的非常欣慰。相比之下,干飯做成了粥又算什么事兒呢?哪怕是燒成了鍋巴,相信陳也會說:

    小讀者 2023年21期2023-11-30

  • 巧用對比, 增強作文感染力
    鮮明深刻。如《陳太丘與友期行》中,主要人物是陳太丘的兒子陳元方和他的朋友。陳元方的父親與友人相約“日中”同行,但友人“過中不至”,因此陳太丘丟下朋友離開,離開后朋友才到。當朋友得知陳太丘已先行離開時,“便怒曰:‘非人哉!”通過對文中友人的神態描寫“怒”和語言描寫“非人哉”,將友人不守信用且無禮、語言粗野的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對此,陳元方據理力駁:“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薄盁o信”“無禮”,僅僅四個字,就讓友人自慚形穢。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陳

    作文周刊·七年級版 2023年31期2023-08-17

  • 交流得體
    稱的區別,如《陳太丘與友期行》中的“尊君”就是尊稱對方的父親,“家君”就是謙稱自己的父親。常見的敬辭有:令尊、令堂、令郎、令愛;惠顧、惠存、惠贈;垂問、垂詢、垂念、垂愛;賜教、賜復;高見、高論、高壽、高就、高朋;賢弟;奉勸、奉送、奉還、奉陪;久仰、勞駕、賞光、貴姓、大作、大駕等。常見的謙辭有:家君、家父、家母;舍弟、舍妹;小弟、小女、小兒、小店;愚兄、愚見;拙作、拙著、拙見;敝人、敝姓;鄙人、鄙見;寒舍、見教、見諒等。(2)正確使用禮儀語。如:初次見面用“

    作文周刊·七年級版 2023年32期2023-08-17

  • 謝公泛海
    道韞的才智;《陳太丘與友期行》運用語言描寫表現了陳元方的聰明、正直;本文則運用語言描寫和對比的手法表現謝安的氣量。運用簡明生動的語言、動作、神態等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是《世說新語》的寫作特色,閱讀時需認真體會?!x 有 所 思 ——謝太傅①盤桓東山時,與孫興公②諸人泛海戲。風起浪涌,孫、王諸人色并遽③,便唱使還。太傅神情方王④,吟嘯不言。舟人以公貌閑意說⑤,猶去不止。既風轉急,浪猛,諸人皆喧動不坐。公徐云:“如此,將無歸!”眾人即承響而回。于是審其量,足

    初中生世界 2022年37期2022-11-03

  • 精練之中見精神——讀《陳太丘與友期行》
    高簡瑰奇”?!?span class="hl">陳太丘與友期行》與《世說新語》中的大部分篇章一樣,全篇寥寥數語,作者卻以簡馭繁,截取生活的片段,通過精練的語言敘述故事,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風貌。陳太丘與友期行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唬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從細節描寫看人物情

    讀寫月報(初中版) 2022年3期2022-07-06

  • 謝公泛海
    道韞的才智;《陳太丘與友期行》運用語言描寫表現了陳元方的聰明、正直;本文則運用語言描寫和對比的手法表現謝安的氣量。運用簡明生動的語言、動作、神態等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是《世說新語》的寫作特色,閱讀時需認真體會?!?讀有所思 ——《世說新語》是志人小說的代表,其內容充分展現了漢末魏晉士人的形象與精神風貌。按內容分為德行、言語(指人的口才辭令)等三十六門,其中《詠雪》選自言語門,《陳太丘與友期行》選自方正門,本文選自雅量門。你能根據這三篇短文,分析一下言語、

    初中生世界·七年級 2022年10期2022-07-05

  • 教師專業發展的現象學考察
    完楊RY老師《陳太丘與友期行》課后,國培督導馬XY教授提出,楊老師解釋“非人哉”為“不是人啊”不是很好,可以翻譯成“不符合朋友之道”。培訓專家顏J老師也發表了不同的意見,認為這樣翻譯是對文本的誤讀,沒能體現文本蘊含的魏晉風度。接下來的教學研討,授課教師楊RY進行了《陳太丘與友期行》的說課,五位國培學員提出了問題,培訓專家對問題做出了解答。培訓專家之間的思想沖突和教研活動的現場交流激活了培訓知識內容。下文以教育現象學本質直觀的哲學方法為理論視角,考察教師培訓

    貴州師范學院學報 2022年5期2022-06-17

  • 《世說新語》之方正篇
    來為人所不齒。陳太丘與友期行原文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唬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注釋期行:相約同行。期,約定。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乃至:乃,才? 至,到。時年:當時的年齡。戲:嬉戲。引:拉。顧:回頭看。譯文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定的

    作文周刊·小學五年級版 2022年36期2022-05-30

  • 妙用對比,形象鮮明
    面,我們結合《陳太丘與友期行》一文進行分析?!?span class="hl">陳太丘與友期行》屬于《世說新語》中的《方正》篇,是一篇篇幅短小的文言文,內容淺顯易懂,語言擲地有聲。作者通過七歲兒童陳元方駁斥父親友人“無信”“無禮”的故事,告訴人們做人要講誠信、為人要“方正”的道理。通過兩處對比,我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如果大家能讀懂這兩處對比,就不難理解文章的主旨了。一、人物形象的對比在《陳太丘與友期行》這篇文言文中,主要人物是陳太丘的兒子陳元方和他的朋友。文中,陳元方的父親與友人相約“日中

    作文周刊·七年級版 2022年31期2022-05-30

  • 培養批判性思維助力個性化閱讀
    材七年級上冊《陳太丘與友期行》一課,全文僅有103個字,卻把一個關于是否守信的故事完整地敘述了出來。陳太丘久等朋友不來,認為朋友不守信用就離開了,而朋友來了以后發現陳太丘先走了,認為陳太丘不守信用而勃然大怒,那么這兩個人到底是誰不守信用呢?學生對此莫衷一是,再讀課文,就對“期日中”這個句子產生了質疑?!捌谌罩小钡囊馑际恰凹s定在中午”,陳太丘約定與朋友中午見,他是根據什么判斷朋友逾時未到的?聯系自己平時跟人約時間的事例,約定的時間應該是一個具體的時刻,那么到

    語文天地·高中版 2022年11期2022-05-30

  • 語法知識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偽。下面,就《陳太丘與友期行》一文的相關問題談幾點看法:一、關于本文的“去”的詞義——運用語體色彩理解詞義與教材配套使用的比較權威的教師教學用書《教材解讀》(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學資源編輯室組編)(以下簡稱《解讀》)和與教材配套使用的比較權威的教輔資料《解析與測評》(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學資源編輯室組編)(以下簡稱《解析與測評》)在翻譯帶“去”的句子的時候,一會兒將“去”解釋為“離開”一會兒又解釋為“走了”,不統一,顯得很隨意。就是一句話的前后兩個“去”,在翻譯時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5期2022-04-22

  • 假如是你,如何回答?
    洋地掛在當空。陳太丘又一次站在大門外朝遠處張望,已經是中午了,約好的朋友還是沒有來,沒辦法再等了。他整理了一下衣服,向家人交代了一聲,就匆匆走了。陳太丘走后,朋友來了。朋友看到一個孩子在門口玩耍。他認識這個孩子,正是陳太丘的兒子陳元方。他問陳元方:“你父親在家嗎?”陳元方回答說:“父親等了您好長時間,您沒有來,就走了?!睕]想到客人聽了以后非常生氣:“真不是人??!跟別人約好,他自己先走了?!标愒铰犓@樣罵自己的父親,心里非常不高興,馬上反駁道:“您和我父親

    雪豆月讀·高年級 2022年1期2022-03-21

  • 培養批判性思維 助力個性化閱讀
    材七年級上冊《陳太丘與友期行》一課,全文僅有103個字,卻把一個關于是否守信的故事完整地敘述了出來。陳太丘久等朋友不來,認為朋友不守信用就離開了,而朋友來了以后發現陳太丘先走了,認為陳太丘不守信用而勃然大怒,那么這兩個人到底是誰不守信用呢?學生對此莫衷一是,再讀課文,就對“期日中”這個句子產生了質疑?!捌谌罩小钡囊馑际恰凹s定在中午”,陳太丘約定與朋友中午見,他是根據什么判斷朋友逾時未到的?聯系自己平時跟人約時間的事例,約定的時間應該是一個具體的時刻,那么到

    語文天地 2022年11期2022-03-04

  • 文言文教學的“留白”之美 ——以《陳太丘與友期行》為例
    是重中之重,《陳太丘與友期行》中塑造了兩個主要人物——陳元方和友人。教學中,筆者將分析人物形象這一重點內容作為“留白”,指導學生通過朗讀,完成學習任務。師:請一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大家一起來聽聽哪里讀得好,哪里讀得不好,為什么?(一個學生讀文章)生:我覺得他友人那句讀得好,尤其是重音放在了那句“非人哉”,能看出友人非常生氣,很憤怒。師:非常好!他從語氣中看出了人物的心情,啟示我們要能通過讀來看到人物的性格。生:元方的語言語速有點兒快,應該緩慢些,因為元

    新課程教學(電子版) 2022年10期2022-03-01

  • 陳太丘與友期行課堂實錄
    的一個小故事《陳太丘與友期行》,同學們齊讀標題。生:陳太丘與友期行師:標題里含有兩個小文化,其中一個與稱呼有關,你知道嗎?生:“太丘”是地名。師:嗯,抓得很準,哪里看出來的?生:課下注釋1師:對,文言文我們一定要關注它的注釋。由此可知,古人會以地名稱呼他人,如孟浩然是襄陽人,他又被稱為“孟襄陽”。古人還會以官名稱呼他人,如杜甫是工部員外郎,他又被稱為“杜工部”。這些都是古人姓名的稱謂常識。師:標題里還有一個和標題來源有關的文化,你們看看標題與文章哪句話一樣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2年1期2022-02-23

  • 擋熊救駕的馮媛
    ??!”東漢名士陳太丘在廳堂與客人清談,吩咐他的兒子陳元方、陳季方在廚間做飯??稍?、季方聽著廳堂里的對談,聽得入了神,把飯煮成了一鍋稀粥。陳太丘問清緣故,沒有責怪他們,只讓他倆把聽來的話復述一遍。倆兒子你一言我一語,思路清晰、見解過人。賓客們對陳太丘說:“您有這倆聰明兒子,就是天天喝粥也值了!”隋末唐初的王績是有名的詩人,人稱“神仙童子”,可他并不熱衷于做官。后來唐高祖又讓王績做門下省待詔。王績的弟弟問他:“做官可樂否?”王績說:“唉,對我來說做不做官都一

    故事會 2022年1期2022-01-06

  • 陳元方年十一
    事第三》。在《陳太丘與友期行》中,陳元方給人留下了守信明禮、機智善辯的印象。在本文中,我們仍能讀出他的聰穎、機靈。袁公先是詢問陳寔為政受到稱贊的原因,然后故意說陳寔有效法自己之嫌。面對袁公刁鉆的問題,元方以周公和孔子兩位先賢作比,保全了雙方的面子,可謂應答得體。除了《陳太丘與友期行》和本文,《世說新語》還記載了陳元方的其他故事。同學們如果感興趣,可以找來看看。讀有所思1.陳元方的父親在太丘為何“遠近稱之”?2.請查閱資料,詳細分析陳元方的第二次應答妙在何處

    初中生世界·七年級 2021年10期2021-12-28

  • 世說新語
    軍王凝之妻也。陳太丘與友期行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唬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心有觸動,不妨來賞析一下文章吧——1.《詠雪》中,故事情節的發展是如何通過人物的語言來推動的?2.《陳太丘與友期行》中,如何通過人物語言的變化來展現人物的個性特

    十幾歲 2021年32期2021-11-22

  • 初中語文文本教學的“補白”藝術
    作品,也就是《陳太丘與友期》,這是一篇選自劉義慶編寫《世說新語》的課文。從故事情節來看,《陳太丘與友期》的故事其實很簡單,就是講的陳太丘和友人相約出去辦事,說好正午見面,結果友人卻遲到了,于是他便只管自己走了。陳太丘走后不久,友人來了不見他便破口大罵。陳太丘年僅七歲的兒子元方針鋒相對,友人倍感慚愧,可友人致歉示好時元方卻又毫不領情,扭頭進屋,弄得友人只能尷尬一笑,連連搖頭。[1]故事情節雖然簡單,但是每一次的教學卻總有新的發現,而在一遍又一遍的教學當中,關

    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 2021年9期2021-09-29

  • 《世說新語》中的趣辯
    因此又被人稱為陳太丘。一次,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是正午??墒沁^了正午朋友還沒有來,陳太丘便不再等他,先行離開了。陳太丘剛一離開,朋友就到了。當時,元方七歲,正在門外玩耍。陳太丘的朋友便問元方:“你的父親在嗎?”元方回答道:“我父親等了您很久您都沒有到,已經離開了?!迸笥焉鷼獾卣f道:“真不是君子??!和別人相約同行,卻丟下別人先離開了?!痹秸f:“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正午您沒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孩子罵父親,就是沒有禮貌?!迸笥崖犃烁械綉M愧,便走下

    風流一代·青春 2021年9期2021-09-23

  • 短文厚讀 淺文深解
    文厚讀;深解《陳太丘與友期行》是統編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文言文,這篇文章篇幅短小精悍,內容淺顯易懂,對于學生來說沒有太大的閱讀障礙,結合書下面的注釋,自己閱讀、翻譯、理解都不成問題。這樣的一篇淺文、短文,怎么教?教什么?對于語文老師來說,也是一個考驗和挑戰。我曾經聽過幾位老師就這篇文章上的公開課,除了常規的梳理文言字詞、句式之外,就是分析一下文章的內容,然后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拓展遷移和練習鞏固上,對文本解讀的深度和厚度明顯不夠,讓人聽得很不

    中學語文·教師版 2021年5期2021-07-21

  • 初中文言文教學中的主問題設計策略
    因素。本文以《陳太丘與友期行》為例,論述從文本矛盾關系中提煉的主問題,能有效牽動全文,實現課堂教學的文言合一?!?span class="hl">陳太丘與友期行》是統編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選自《世說新語》?!妒勒f新語》是一部志人小說集,主要記載東漢到魏晉名士的言行軼事,廣泛反映這一時期士族階層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span class="hl">陳太丘與友期行》出自《世說新語》的《方正》篇,方正,指人的行為、品性正直,合乎道義。表現在禮制方面,就是堅守當時社會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為了還原當時的社會風氣

    語文天地·高中版 2021年4期2021-05-10

  • 論《陳太丘與友期行》中“引之”的“之”的指代對象
    甜摘要:古文《陳太丘與友期行》中最后一句“引之”的“之”到底指代什么呢,對于這個問題本文將從課文配圖、文章提供的語境以及人物動作合理性三個角度進行解析,并由該問題引發了對當下語文課堂的一些思考。關鍵詞:“之”的指代;語境;教學相長七年級上學期有一篇選自《世說新語》的古文《陳太丘與友期行》,學習這篇文章的時候,在學生翻譯的環節,有同學對文章最后這句“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這句話的翻譯有自己的理解。經過一番討論,大家最后也達成了一致。本文將討論的就是

    文學天地 2021年11期2021-02-18

  • 忘炊竊聽
    賓客詣陳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团c太丘論議,二人進火,俱委而竊聽。炊忘箸箄,飯落釜中。太丘問:“炊何不餾?”元方、季方長跪曰:“大人與客語,乃俱竊聽,炊忘箸箄,飯今成糜?!碧鹪唬骸盃栴H有所識不?”對曰:“仿佛志之?!倍泳阏f,更相易奪,言無遺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飯也?”鑒賞空間本文中的元方就是《陳太丘與友期行》里那個使“友人慚”的元方,季方是元方的弟弟。文中二人因偷聽賓客與父親的談話過于投入,把蒸飯做成了稠粥。陳太丘在考查二人能相互補

    初中生世界 2020年37期2020-12-30

  • 群文整合,提高文言志人小說的閱讀能力 ——以《陳太丘與友期行》《賣油翁》群文教學為例
    材七年級上冊《陳太丘與友期行》和下冊《賣油翁》的群文教學為例,提煉了文言志人小說的閱讀方法,以期提高學生從單篇到一類文的閱讀能力。一、同質相聯,找整合點王君老師在《更美語文課》中說:“閱讀的聯通點可以是文本的人文主題,可以是著作的體式特征,可以是鮮明的語言風格,也可以是人物的共性特征等。發掘閱讀的聯通點需要教師素讀文本,解讀作者及其與文本有關的背景資料,敏銳地把握文本的教學特質,找到‘這一篇’‘這幾篇’和‘這一本’的共性特質?!薄?span class="hl">陳太丘與友期行》一文,主要

    初中生世界 2020年16期2020-12-18

  • 賓客詣陳太丘宿
    ]劉義慶賓客詣陳太丘①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团c太丘論議,二人進火,俱委②而竊聽,炊忘著簞③,飯落釜中。太丘問:“炊何不餾④?”元方、季方長跪曰:“大人與客語,乃俱竊聽,炊忘著箄,飯今成糜?!碧鹪唬骸盃栴H有所識不?”對曰:“仿佛志之?!倍泳阏f,更相易奪⑤,言無遺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飯也!”(選自《世說新語譯注》,中華書局1998年版,標題為編者所加)【注釋】①陳太丘:陳寔(shí),東漢潁川許縣人,曾任太丘長。太丘,縣名,治所在今河南省永

    中學生閱讀·初中·讀寫 2020年11期2020-12-14

  • 忘炊竊聽
    賓客詣陳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团c太丘論議,二人進火,俱委而竊聽。炊忘箸箄,飯落釜中。太丘問:“炊何不餾?”元方、季方長跪曰:“大人與客語,乃俱竊聽,炊忘箸箄,飯今成糜?!碧鹪唬骸盃栴H有所識不?”對曰:“仿佛志之?!倍泳阏f,更相易奪,言無遺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飯也?”(選自《世說新語》,劉義慶撰,劉孝標注,王根林校點,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鑒賞空間本文中的元方就是《陳太丘與友期行》里那個使“友人慚”的元方,季方是元方的弟弟。文

    初中生世界·七年級 2020年10期2020-11-30

  • 七年級文言文教學隨吟
    《愚公移山》《陳太丘與友期行》等;治國類,如《曹劌論戰》《出師表》等;勸諫類,如《出師表》《鄒忌諷齊王納諫》等。使用部編版教材已三年有余,我在文言文閱讀教學中,充分落實課程標準在“閱讀和寫作教學建議”中提出的“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能變換文章的文體或表達方式等,實行改寫”的要求。我在文言文教學中根據課文內容特點,將其改寫成一首七言或五言絕句,提取信息,或畫龍點睛,或感悟延伸,是讀書筆記,抑或是教學反思?姑且叫做隨吟吧。詠雪謝公閑雅獨

    廣東教育·綜合 2020年9期2020-10-09

  • 簡而不凡 卓爾不群
    最深的故事是《陳太丘與友期行》。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出行,約定在正午。過了正午,朋友還沒到,陳太丘便不再等他而先行離開了。陳太丘離開后朋友才到,當時陳太丘7歲的大兒子陳元方正在門外玩耍。朋友問元方:“你的父親在嗎?”元方回答道:“我父親等了您很久,約定的時間到了,您還沒有來,他就離開了?!迸笥焉鷼獾卣f道:“真不是君子??!和別人相約同行,卻丟下別人先離開了?!痹秸f:“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正午您沒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孩子罵父親,就是沒有禮貌?!迸笥迅械綉M愧,下

    初中生學習指導·中考版 2020年9期2020-09-10

  • 群文整合,提高文言志人小說的閱讀能力
    對七年級上冊《陳太丘與友期行》和下冊《賣油翁》兩文進行整合教學,通過同質相聯的思維方式,從“文言”“文章”“文化”逐層深入教學,歸納文言志人小說的閱讀方法。關鍵詞群文教學 整合 文言志人小說編者將統編語文教材七年級的古詩文篇目分散于各單元,這是考慮到七年級學生學情特點,分散教學利于分散難點,消除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畏難情緒;同時也體現了文言文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們只是進行單篇教學,缺乏整合意識,導致學生死記硬背,知識零碎且閱讀能力得不到提升,興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學研究 2020年4期2020-06-03

  • 陳太丘與友期行》教學設計
    分為36門?!?span class="hl">陳太丘與友期行》選自“方正”一門?!胺秸奔凑辈话?,意指為人正派的品格。2.分享歷史故事《孔融讓梨》。七歲的孔融在祖父六十大壽的宴席上,為客人分配酥梨,按照長幼次序分配大小,給自己分了一份最小的。并且說,樹有高低,人有老小,尊重老人和長輩是做人的基本道理。這個故事中的孔融是一個懂得尊重長輩,明理聰慧的兒童形象。同學們一定還知道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吧?類似的聰慧兒童形象在中國古代的各類文本中都有記述。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陳太丘與友期行》這篇作品,也

    學語文 2020年4期2020-05-30

  • 多角度讀“新語”
    雪》;一則為《陳太丘與友期行》?,F結合自己在實際教學中的具體做法,談一談如何引導學生完成部編教材課文教學,并引導學生由此兩篇課文走向《世說新語》整本書的閱讀。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點入手:一、觀圖,獲悉文學常識部編教材七上語文書中第二單元的《世說新語》中所選的《陳太丘與友期行》,筆者先后選取了三套服飾,一套為東漢皇帝的服飾,一套為東漢一般職員的服飾;一套為明清服飾。給孩子們辨別,教師提出激趣式問題:“今天,陳太丘和朋友約定好出門郊游,請你根據你所擁有的文學常

    學校教育研究 2019年21期2019-11-11

  • 古文新編學經典
    故事。筆者以《陳太丘與友期》(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一文為例談談古文新編的教學方法。理解文意定主題。理解文意主題,這是古文新編的第一步。學生只有讀懂了原文,正確理解文中的含義,才能在此基礎上編故事?!?span class="hl">陳太丘與友期》全文僅103字,講述了陳元方機智應對父親的朋友,維護父親尊嚴的故事,說明了為人處世,應該講禮守信的道理。新編該故事時須將文意理解透徹,把握誠信明禮這一主旨。課堂上教師先讓學生把能想到的話題都列出來,再從中挑選一個自己最想表達的,作為新編故事的主題。

    湖北教育·教育教學 2019年9期2019-11-04

  • 陳太丘與友期行》課堂實錄
    賞水平呢?以《陳太丘與友期行》一課為例,筆者在授課時,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方式朗讀,培養文言語感,感受古今漢語的差異;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理解基本內容,評價人物,感受漢末名士個性;引導學生通過學習一篇文章到閱讀《世說新語》一本書,激發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興趣?,F將《陳太丘與友期行》的課堂實錄呈現如下: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世說新語〉二則》中的《陳太丘與友期行》,請大家翻開語文書,自讀全文。(學生自讀全文。)師:這則故事中有一段有意思的對話,請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學研究 2019年5期2019-06-21

  • “拼爹”真的好嗎
    服氣,就到爺爺陳太丘那里評理,請求公斷。陳太丘老先生說:“元方是哥哥,好得做他弟弟很難;季方是弟弟,好得做他哥哥難,這就難說誰更好了?!薄半y(nán)兄難(nán)弟”這個成語就用來形容難分高下,都很好。然而,可笑的是,“難(nán)兄難(nán)弟”本來是褒義的,現在卻被反用了—常常用來譏諷兩人同樣壞。只有“難(nàn)兄難(nàn)弟”還保留了一絲尊嚴,表示彼此曾共患難的人、彼此處于同樣困難境地的人!啾啾先生覺得,在口頭上“拼爹”,真是沒什么意思!至于

    小獼猴學習畫刊·下半月 2019年5期2019-06-21

  • 去偽存真,回歸文本語境
    何君辰《陳太丘與友期行》(也作《陳太丘與友期》)選自古代志人志怪小說《世說新語》,全文僅103字,卻演繹了一場關于“信”的精彩辯論。各版本教材都將其作為初沖生研讀文言文的入門篇目,視作銜接中小學語文教學,調動學生學習文言文積極性的典范素材。由于內容淺顯易懂,長期以來,對這篇文章的教學幾乎已成定式,“明禮誠信”的主題分析、“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的問題探討,頻繁地出現在課堂教學中。然而,這不但脫離了《世說新語》語境,更偏離了語文本體。一、重讀《陳太丘與友期行

    語文建設·上 2019年1期2019-05-30

  • 去偽存真,回歸文本語境
    何君辰《陳太丘與友期行》(也作《陳太丘與友期》)選自古代志人志怪小說《世說新語》,全文僅103字,卻演繹了一場關于“信”的精彩辯論。各版本教材都將其作為初沖生研讀文言文的入門篇目,視作銜接中小學語文教學,調動學生學習文言文積極性的典范素材。由于內容淺顯易懂,長期以來,對這篇文章的教學幾乎已成定式,“明禮誠信”的主題分析、“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的問題探討,頻繁地出現在課堂教學中。然而,這不但脫離了《世說新語》語境,更偏離了語文本體。一、重讀《陳太丘與友期行

    語文建設 2019年1期2019-05-17

  • 明確角色定位實現有效傾聽
    ,即分析元方和陳太丘友人的形象。按照筆者的預設,這個層面的問題對學生來說不難。事實也是如此,大多數學生都是結合文章主題來分析兩個人物的性格特征,教學進展得很流暢。一個男生突然舉手發言,他認為文章的主人公是那個若隱若現的人物——陳太丘。真是一個另類的想法,完全出乎筆者的預設。筆者稍一愣怔,馬上敏銳地洞察到這是一個很好的教學契機。于是,筆者當機立斷,改變了原來的教學設計,引導學生一起探究這名學生的觀點。大家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紛紛發表自己的觀點:有的認為元方

    湖北教育·教育教學 2019年2期2019-03-29

  • 陳太丘與友期行》課堂實錄
    賞水平呢?以《陳太丘與友期行》一課為例,筆者在授課時,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方式朗讀,培養文言語感,感受古今漢語的差異;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理解基本內容,評價人物,感受漢末名士個性;引導學生通過學習一篇文章到閱讀《世說新語》一本書,激發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興趣?,F將《陳太丘與友期行》的課堂實錄呈現如下: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世說新語〉二則》中的《陳太丘與友期行》,請大家翻開語文書,自讀全文。(學生自讀全文。)師:這則故事中有一段有意思的對話,請

    初中生世界 2019年20期2019-01-11

  • 都是爽約惹的“禍”
    中有一則故事《陳太丘與友期行》,大意是這樣的:陳太丘和朋友約好中午同行,過了中午朋友還沒來,陳太丘就先走了。這位晚來的朋友不但不感到理虧,還對著陳太丘的兒子說:“(你父親)真不是人,和別人約好了,卻丟下別人先走了?!苯Y果,被陳太丘七歲的兒子陳元方教訓得啞口無言,羞愧難當。這都是因為“爽約”自取其辱??!如果趙師秀的朋友是因為夜雨難行而失約,還能讓人原諒的話,那這位朋友呢?你這是沒有任何理由的失約呀。更令人可氣的是,這位朋友不但沒認識到自身錯誤,反倒倒打一耙,

    作文與考試·初中版 2018年26期2018-10-16

  • 淺議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
    上冊劉義慶的《陳太丘與友期》,文中陳太丘與朋友相約同行,時間為中午,可是中午已過而朋友尚未到來,陳太丘沒有再等就走了。當陳太丘走后朋友才來,于是乎,朋友就不高興了,開始罵起陳太丘不是人,此時在一旁玩耍的陳太丘的兒子聽后,有力地駁斥了父親的朋友,即沒有按時到來是不誠實守信的行為。借助文中陳太丘朋友的行為,教師應及時引導學生去思考這樣的做法對嗎,讓學生最終學會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三、寬容大度,讓學生海闊天空寬容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更是一種人生態度、一種智慧、一種

    語文周報·教研版 2018年40期2018-10-15

  • 《二則》課堂訓練
    兩句)(2)《陳太丘與友期行》一文中,為何要寫元方“門外戲”?這樣寫的作用是什么?此外,文中提及的“君”“尊君”“家君”這三個稱謂各代表著什么意思?7.梳理結構。(1)《詠雪》一文中,交代故事背景的句子是:_______ 。(2)《詠雪》一文中,用“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出了一種怎樣的氣氛?(3)《陳太丘與友期行》一文中,“期日中,過中不至”一句說明了陳太丘的朋友是一個怎樣的人?(4)元方主要是從哪些方面反駁他父親的友人的?測思維·拓展能

    作文周刊·七年級版 2018年31期2018-10-09

  • 聰穎機智 誠信守禮
    先說說他的父親陳太丘?!疤稹北臼呛幽系囊粋€地名,陳元方的父親陳寔(shí)曾經是那里的行政長官,故后人稱他為“陳太丘”。此人為官清廉,家里連拉車的仆役都沒有。應宰相召見的時候,他叫大兒子陳元方親自拉車,車上老爺子抱著小孫子長文,二兒子季方則隨后挑著行李。到了宰相府,主人設宴招待他們。當時的八大名士號稱“八龍”,一個給他們開門打簾,一個行酒,其他“六龍”輪番布菜,可見陳家父子所得到的禮遇是非常高的。這一獨特的風景成為當時的奇聞,人們甚至給他們畫像,說他們出

    作文周刊·七年級版 2018年31期2018-10-09

  • 參考答案
    朋友還沒有到,陳太丘便不再等候而離開了,陳太丘離開后不久,朋友才到。(3)元方當時七歲,在門外玩耍。陳太丘的朋友便問元方:“你父親在嗎?”(4)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相見),正午您沒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孩子罵父親,就是沒有禮貌。4.(1)《世說新語箋疏》(2)魏晉南北朝 東漢后期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 劉義慶 魏晉南北朝 筆記小說(3)一部名士底(的)教科書5.示例:至死不渝 言而有信6.(1)謝太傅哥哥的兒子把雪比作鹽,謝道韞卻把雪比作柳絮。示例一

    作文周刊·七年級版 2018年32期2018-10-09

  • 課內文言文復習 之《陳太丘與友期行》
    【文學常識】《陳太丘與友期行》選自《世說新語》,是由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緝热堇斫狻俊?span class="hl">陳太丘與友期》敘述了陳元方幼時批評父親友人“無禮”“無信”的故事,表現了元方的聰敏、懂禮。告訴人們為人處世一定要忠信、有禮,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就僮帧孔鹁诓?? ( )【一詞多義】1.顧元方入門不顧 ( )顧野有麥場 ( )將軍宜枉駕顧之 ( )2.信則是無信 (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必以信 ( )【敬辭與謙辭】1.尊君:2.家君:【重點

    作文評點報·中考版 2018年29期2018-09-26

  • 第29期4版參考答案《夜泊牛渚懷古》
    、豪放之情?!?span class="hl">陳太丘與友期行》【通假字】“不”通“否”放在句末表疑問,相當于“嗎”?!疽辉~多義】1.回頭看 看 拜訪2.講信用 真誠、誠實 實情5.慚愧 拉 回頭看【敬辭與謙辭】1.對別人父親的尊稱。2.對自己父親的謙稱?!局攸c詞語理解】1.舍棄、丟下 離開2.約定 同行3.到 才4.舍棄 離開【句子翻譯】1.陳太丘跟一位朋友約定一同出門,約好正午時碰頭。正午已過,不見那朋友來,太丘丟下他先離開了。2.您跟家父約好正午(一同出發),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講信用

    作文評點報·中考版 2018年29期2018-09-26

  • 潤物細無聲
    例一、在教學《陳太丘與友期》時,文中陳太丘和一個朋友約定一起外出。朋友沒有按時到達,陳太丘就一個人走了。他走之后,朋友才到。朋友從陳太丘之子元方口中得知陳太丘已走,非常氣憤,罵陳太丘非君子也。元方斥責此人,認為他不守信還罵人,是無信無禮之人。這篇文章告誡人們辦事要講誠信,為人要方正。文言意思理清之后,我把教學重點放在人物語言的品析上,學生對此很感興趣,積極參與探討并借此把自己對人物的看法融入其中。在此過程中我設置了這樣幾個問題:(一)假如有一天,友人見到陳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5年5期2017-09-27

  • 讀古文,加劇情,在腦海中演繹文章的場景
    原文閱讀】期行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唬骸胺侨嗽?!與友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譯文: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定在中午(會面)。過了中午,(朋友)還沒來,陳太丘就離開了。(陳太丘的)兒子元方當時年齡七歲,(正在)門外玩耍??腿藖砹?,問元方:“你爸爸在嗎

    家教世界·創新閱讀 2016年2期2016-05-30

  • “溯”材活用·孺子論信
    “溯”材展示]陳太丘(陳寔)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陳寔兒子)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拋棄)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拉)之。元方入門不顧。[ 運用方向]1. 信守諾言是做人根本?!靶拧笔且环N人際關系。古人云“言而無信,不知其可”,又說“人無信不立”??梢?,人要信守諾言,踐行“

    高中生學習·高一版 2016年5期2016-05-14

  • 陳太丘與友期
    年間,有個人叫陳太丘。他和一個朋友約定,一塊出趟遠門,在大槐樹下碰面。第二天,陳太丘提前來到樹下,可是等到下午也不見友人,他猜想朋友一定是遇到什么事情,就獨自上了路。友人來到后,不見陳太丘的影子,非常生氣,就去他家問明白??吹剿膬鹤雨惣o,便生氣地說:“你爸爸跟我約好一塊出門,卻沒等我!”小陳紀說:“您和我父親約在中午見面,您沒有準時到,是不講信用;對著孩子罵他的父親,這是沒有禮貌?!庇讶艘宦犞朗亲约翰粚?,剛要解釋,小陳紀已經頭也不回地進屋了。書香蟲說“

    小天使·五年級語數英綜合 2015年9期2015-09-09

  • 教學應有效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現七年級上冊《陳太丘與友期》這篇課文里,陳太丘與友期行,陳太丘因友人日中未到而行,友人則對子發怒,元方因友人怒而心中不悅。陳太丘、友人、元方三個人都“怒”,不高興。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建構的過程,學習者不是被動的接受任何外在信息的記錄員,而是主動的建構者”。于是,我抓住這一契機,引導學生討論,假如你是一位調解員,應該如何化解陳太丘、友人、元方他們三人之間的矛盾?這時候同學們七嘴八舌議論開了。有人說,陳太丘與朋友下次相約同行,陳太丘也故

    語文教學與研究 2015年6期2015-07-12

  • 教學應有效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現七年級上冊《陳太丘與友期》這篇課文里,陳太丘與友期行,陳太丘因友人日中未到而行,友人則對子發怒,元方因友人怒而心中不悅。陳太丘、友人、元方三個人都“怒”,不高興。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建構的過程,學習者不是被動的接受任何外在信息的記錄員,而是主動的建構者”。于是,我抓住這一契機,引導學生討論,假如你是一位調解員,應該如何化解陳太丘、友人、元方他們三人之間的矛盾? 這時候同學們七嘴八舌議論開了。 有人說,陳太丘與朋友下次相約同行,陳太

    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 2015年6期2015-05-26

  • 戒失信
    當提前。漢朝的陳太丘與朋友約定中午出行,中午過了朋友還不來,陳太丘就走了。陳太丘走后,他的朋友來了。陳太丘的兒子陳元方當時七歲,在門外玩耍。陳太丘的朋友問陳元方:“你父親在嗎?”陳元方回答說:“等很久了您都不來,我父親已走了?!?span class="hl">陳太丘的朋友便生氣地說:“不是人啊,和人約定一起出行,竟拋下我自己走了?!标愒秸f:“您和我父親相約,卻過中午了還不來,這是不守信用?!?span class="hl">陳太丘的朋友聽了感到很慚愧。這說明不能延期。唐朝的肖至忠和朋友相約在路上相見,正好遇上了大雪。人

    讀者欣賞 2014年1期2014-01-23

  • 文言文教學定位
    授《詠雪》和《陳太丘與友期》兩篇文言文時,忽然想起一次教研會上教研員提出的一個問題:文言文到底要教什么,怎么教?是啊,文言文到底要怎么教?長期以來,文言文教學一直存有這樣的困惑:若一味字詞句串講,落實語言因素,文言教學往往就變成了文言詞句和語法章法的分析;倘若一味關注文章情感、態度、價值觀,又無法落實學生文言能力培養。正所謂“死于章句,廢于清議”。游走于兩難之間,頗費思量。于是我有意識的通過這兩篇文言文的教學,想初步探求一下答案?!对佈泛汀?span class="hl">陳太丘與友期》

    魅力中國 2009年5期2009-05-21

  • “略貌取神”的人物描寫
    在《詠雪》和《陳太丘與友期》這兩篇短文中,略貌取神之法尤顯精湛。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賞析。一、細微入神的動作描寫《詠雪》中謝道韞用“未若柳絮因風起”比擬白雪飄飛的景象后,作者用“公大笑樂”四字即勾畫出謝安欣喜無比的形象。其中“大笑”一詞用得簡潔傳神,直擊人物內心世界,既展示了謝安欣然贊許的神態,又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span class="hl">陳太丘與友期》中,元方在反駁父親的友人,指責其無禮無信之后,憤然“入門不顧”。這一動作描寫,將小孩子任性、直率的性格展現無遺,尤其

    中學語文園地(初中) 2009年12期2009-01-25

  • 一個耐人尋味的細節
    章國華《陳太丘與友期》這篇文章,文字比較淺顯,學生通過注解很快能理解文章的內容,對這個簡單的故事,也能說出很多道理。有學生說文中友人不守信用,因為他沒有按時到達;有學生說友人沒禮貌,他罵陳太丘不是人;還有學生說陳太丘的友人是一個知錯就改的人,因為他面對元方的回答感到慚愧。對于元方的做法。有學生認為他回答友人的話是有道理的,但入門不顧的態度是值得商榷的,因為既然友人已經對自己說錯話感到慚愧了。就應該原諒他,而不應該這樣沒禮貌:還有學生認為元方做得對,對待不守

    中學語文教學 2008年11期2008-12-2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