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沂水情長

2004-06-12 09:29張在軍劉超元劉敦杰
人民教育 2004年11期
關鍵詞:葡萄農民農村

張在軍 劉超元 劉敦杰

2004年元旦剛過,我們來到沂蒙山區腹地的沂水縣,采訪這里的中小學為“三農”服務的新鮮事一進入沂水境內,心頭一股暖流在涌動。沂水縣是全國有名的革命老區,戰爭年代“紅嫂”用乳汁救傷員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近年來,沂水縣農村中小學拓展育人功能,立足山區,服務“三農”,闖出了一條新路,贏得了上上下下一致的好評。幾天的所見所聞,我們真切地感受到沂水教育“情為民所系,教為民所用”的情懷,如長長的沂河水,潤育田野,潤澤后代。

拓寬教育服務功能,對中小學生進行實用技術培訓,為農村造就一批有文化、懂科技的新型農民。

我們首先訪問了沂水縣黃山鋪鎮初級中學。

剛進學校大門,就被熱鬧的場面吸引住了:只見一群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正在校園的一塊空地上熱火朝天地忙著建大棚。他們有的扛竹竿,有的拿鐵絲,有的搭支架,有的在安裝門窗,歡聲笑語洋溢了整個校園。經詢問,原來他們搭建的是食用菌養殖大棚,是學校內的實踐基地。初30班學生劉坤對我們說:“上初一時,老師就教會了我們蘑菇的栽培管理技術,回到家,我讓媽媽也養起了蘑菇。當時父母對食用菌養殖技術一竅不通,我就用學校里學的技術和媽媽一同栽培。當年第一茬上了2000斤棉籽殼的栽培料,一季下來就掙了2000多元,父母可高興了!現在我家每年養殖蘑菇10000多斤,一年收入15000多元??吹接羞@么好的收入,鄰居們也在老師的指導下種起了蘑菇。如今從母管分離、原種制作、二級制種、三級栽培到菇期管理等全套蘑菇栽培技術,我都學會了,我想等我初中畢業后回家辦一個大的食用菌研究所,我還想當個大經理呢!”

交談后,我們又走進了學生的勞技課堂,乍一看,這是在上課嗎?只見一組組學生身穿隔離衣端坐在接種箱前,認真地進行著蘑菇菌種轉接??茨庆`巧的小手、嫻熟的動作,真不亞于農科所的專業老師:走進另一間教室,學生們正忙碌著用塑料袋種植著蘑菇,一袋袋裝好的發菌袋井然有序地排列成一座座小山——這是學生的蘑菇栽培室。他們可不是在玩耍而是在做作業,和基礎課程作業一樣,實用技術課是這些農村學生的“必修課”。

在校長室里,校長王新津津有味地介紹了黃山初中走農科教結合之路、服務“三農”的具體做法。他說:“根據國家教育部課改精神,結合當地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我們從1999年開始組織編寫了《養雞)<奶?!?、《食用菌》《桑蠶》《花卉養殖》等6種校本教材,設立了職業教育教研室,配備了6名專職教師,把實用技術納入了總課程表,作為必修課程。學校還從涉農部門和農村示范戶中聘請了技術人員作為學校的兼職教師,解決師資短缺問題。學生從初一開始學習實用技術課程,到完成兩年半的學業后,再根據個人興趣、意愿和家長意見進行分流教育你們剛才看到的就是我校食用菌養殖實驗基地,學校還有養兔實驗基地、中草藥種植基地,校外實踐基地就更多了。這些基地成了學生學習培訓的練兵場,成了農業科技推廣的示范園?!?/p>

同行的縣教體局局長李長攸告訴我們,沂水縣中小學全部開設了農村實用技術課,把教育教學與生產實踐、技術推廣、社會服務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他們響亮地提出了“一生帶一戶,一戶帶一片,一校興一方”的口號,拓展了教育服務功能。

沂水縣崔家峪鎮屬山區鎮,在種植板栗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由于農民長期恪守“農以糧為本”的老傳統,板栗種植零星分散,一"直沒有形成規模。近年來,鎮領導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把發展林果業作為主導產業來抓,引導農民發展板栗。鎮教委及時調整思路,發揮示范引導作用,在全鎮中小學建起了130處、100余畝的“豆腐塊”板栗示范園,做給農民看,領著農民干,還引進了尖頂油栗、紅光、石豐等十幾個優良品種,培育成功后,無償地分發給學生回家種植,專業教師巡回指導。幾年過去了,學生種植的新品種在全鎮的山溝溝里開花結果了。

今年剛滿20歲的李光亮是崔家峪鎮南峪村人,畢業于崔家峪初級中學。還是上初二時,李光亮就看準了板栗種植的發展前景,在專業技術課上認真聽講,在實踐基地中細心觀察。到初三分流時,他參加了板栗的栽培與管理專業班?;卮搴笤诟赣H支持下,他承包了150畝荒山,種植了十多個優質品種的1萬余棵板栗,年收入2萬多元。去年板栗大豐收,一下子掙了近6萬元。在他的帶動下,全村135戶人家,家家有了板栗園,村里種植板栗面積已達4000余畝,南峪村的板栗栽培極大地輻射并影響了其他村莊?,F在,全鎮共發展板栗2.2萬余畝,去年板栗產量達500余萬公斤,實現收入260余萬元,成了名副其實的“板栗之鄉”。

許家湖二中實施校企聯辦,為農村畢業生尋求一條就業之路。早在2001年,學校在鎮教委指導下,開始了農村初中引進職業教育的探索。他們先與膠南電子學校等單位開展聯合辦學,把經過專業培訓的學生安置到青島一些電子企業:又與沂水御風毛衫有限公司達成聯合辦學協議,對初三畢業分流的學生,經過個人申報、家長同意、用人單位面試等方式,開辦紡織班,學制兩年。第一年學專業知識,第二年半工半讀、搞實習,學生畢業后頒發中專文憑,與公司簽訂合同,安置工作。學校成立了職教教研室,專門負責管理和教學,企業派技術人員到學校講課,為學生提供實習場所和設施,雙方優勢互補,實現了雙贏。兩年來,已有60多名畢業生經過專業培訓得到了安置,學生找到了就業、創業之路。

據了解,在沂水縣319所中小學,校校有實踐基地和科技示范園,學生在學校既學文化知識又學實用技術,成為有文化、懂技術的新型農民。李長攸局長告訴我們,沂水每年有2萬名初中畢業生升不上高中,要回到農村務農,他們的素質如何關系到農村的發展。從1999年開始,他們在中小學引入實用技術教育,實行“三教統籌”,對初中學生實行分流。剛開始阻力很大,特別是學生家長不理解,怕因此耽誤學生的學業。這項工作推行4年來,不僅沒影響學生的學習,而且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升學無望的學生找到了出路,學生輟學的少了,教學質量大幅度提升。

鄉村教師是與農民聯系最為密切的知識群體,是先進文化的傳播者,是農村科技致富的帶頭人。

中國農村教育的基礎在鄉鎮,關鍵在縣。

沂水縣有11.4萬人,90%農業人口,總面積2434.8平方公里,山區丘陵占80%,典型的山區農業大縣。1992年脫貧后,縣委、縣政府提出“農業立縣,工業強縣,商業活縣,科教興縣”發展戰略。近年來,沂水縣把發展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作為結構調整的核心,力爭用5年時間建成全國百強縣。

縣委書記劉曉同志介紹說:“實現上述目標最根本的,是要抓好農村勞動者素質的提高,把學校建成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和創業就業的基地。這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其中教師的作用不可忽視?!?/p>

當汽車在沂水的山間公路上疾馳的時候,撲入視野的是滿山遍野行行排排的葡萄藤架,林林總總連綿不斷,一眼望不到邊。我們來到了葡萄之鄉泉莊鄉。

泉莊鄉有3.3萬人口,耕地面積3.8萬畝,90%適宜種葡萄的土地都種植了葡萄。說起種葡萄,劉滿恩這個名字可算家喻戶曉。今年48歲的劉滿恩是這個鄉一名普通教師。1999年,他到臨沂市蒼山縣葡萄研究所學習,引進1000多棵新優葡萄品種——美國紅提,在自己的九分地里試種成功。他把修剪的枝條育苗后無償發給農民,指導他們改種紅提。3年來,他累計向農民無償提供紅提葡萄苗子10萬多株。在鄉政府和鄉教委幫助下,他舉辦農民培訓班,自編了《綠色優質葡萄生產操作規程),與全鄉26個村簽訂了紅提葡萄種植管理無償承包合同書,還到田間地頭給農民指導,使全鄉葡萄種植迅速形成規模。去年,他的九分地紅提葡萄收入2萬多元,最大的一穗達10余斤,在全鄉做展覽。不少村黨支部書記看了眼饞,在大喇叭上喊:“劉老師一穗紅提葡萄值一袋子白面,品種要換代,都去學學?!眲M恩的葡萄園成了新品種的推廣基地和農民學習的試驗田。

泉莊鄉的葡萄產業做出了名氣,2000年底,取得了國家綠色食品標志,成為臨沂市第一個綠色葡萄品種,被山東省命名為省級標準化葡萄生產基地,省A級綠色食品,省林果之鄉。鄉黨委副書記劉光進對我們說:“泉莊鄉葡萄種植有今天,多虧了教育,多虧了教師?!?/p>

泉莊鄉水土氣候很適宜葡萄生長,十多年前,鄉里就號召種葡萄,但直到1998年,全鄉葡萄種植面積卻只有2000畝。分析原因,主要是農民受傳統觀念影響,科技文化素質低。事實證明,要把這項產業做大做強,必須把單靠行政命令轉到依靠科技和教育上來。正在這時,縣教體局提出在全縣中小學發展“兩園葡萄”的要求,用校園經濟帶動庭院經濟、推動農村經濟,搞“農科教結合”。由此,全鄉校校開設了葡萄種植管理課,編印了無公害葡萄種植管理小冊子,校校建起了示范園。鄉里要求學生每人在家種3棵,教師要起帶頭作用,全鄉220名教師,有80多名教師在自家責任田里栽種了葡萄。教師們還到各村去放科技片,教給農民葡萄栽培管理技術。鄉里及時引導調整產業結構,把發展葡萄作為全鄉支柱產業來抓。1999年葡萄種植面積發展到8000畝,2002年發展到1.38萬畝,今年是1.4萬畝,形成了山下葡萄、山腰林果、山頂刺槐的生態格局。2002年大旱之年,全鄉僅林果收入近億元。泉莊鄉成為全縣人口最少、農民人均存款數量全縣第二的鄉鎮,葡萄成為農民致富的聚寶盆。劉光進說:“鄉村教師是與農民聯系最為密切的知識群體,是先進文化、先進科學技術的傳播者,是農民脫貧致富的帶頭人?!?/p>

在如何搞好為農服務問題上,沂水縣諸葛鎮的教師闖出了一條搭建學區信息平臺、直接服務“三農”的路子,演奏了一曲“富余教師不下崗、進村駐戶掃科盲”的動聽旋律。

諸葛鎮是一個山區大鎮,有99個行政村,很大一部分在山溝里,居住分散,道路崎嶇不平。由于交通不便,群眾購買書籍和了解市場信息,要跑幾十里山路到縣城,十分不便學校的教師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們想利用學校電腦和圖書為農民建一個資料庫,讓農民隨時來查找資料。這個想法得到了鎮政府和教委的大力支持。目前,全鎮已建起“資料庫”17個,有科技光盤1023碟,有關農業科技圖書1.5萬多冊,編印校本教材1.3萬多本?!稗r科教結合工程資料庫"的建立,加快了農業科技信息的傳遞和推廣,擴大了農民培訓的覆蓋面,起到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三教溝通的橋梁作用,真正把學校辦成培訓農民傳播技術的農科教實體,增強了農民吸收、應用科技知識的能力,成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場所。

這個鎮下古村有個養雞戶叫張春友,過去養雞不過幾十只,技術不過關,收入少。從“資料庫”中掌握了棚架養雞技術,購來塑料棚架投放雞苗,當年一棚雞就掙了1.2元。其他戶見張春友用新技術養雞發了財,也跟著學了起來,一下子帶動起了全鎮養殖業的發展。

縣教體局李長攸局長說:“搭建學區信息平臺,是農村學校特別是山區中小學為“三農服務的一種好形式。在農村,教師與農民接觸最為密切。許多教師祖祖輩輩是農民,有的教師自己也曾當過農民。他們與農民接觸多、感情深、了解透,也最受農民尊重,這就要求被農民稱為先生的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同時,承擔傳播先進文化科技知識、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的職責,這既合乎黨心、民心師心,也是完全可行的?!蹦壳?,像諸葛鎮這樣的信息平臺,在全縣已發展到400多處。

在談到教師一師多能時,黃山鋪鎮教委主任楊清平介紹說:“我們在農村中小學實行轉軌定向,實施了“三個轉變:一是轉變教育理念,不求人人升學,但求人人成才。二是轉變辦學方向,面向農村,關注‘三農'。三是轉變教學模式,由單純傳授文化知識,向‘三教統籌'、‘農科教結合一體化過渡。同時實施“四路進軍:學生在校進實踐基地學科技:學生回家當先生教父母:農村教師進村掃科盲:職教招生大擴張。為農村培養有知識有一技之長的新農民,真正走上教育興農、富民強鎮的道路?!?/p>

幾年來,黃山鋪鎮教師舉辦的科普講座、趕科普大集、放科普電影、宣傳實用技術等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教師常常根據農村作息時間規律,利用農閑時節或晚上時間,騎自行車帶著科技光碟和錄像帶,翻山越嶺去每一個村莊放映。一年間,教師舉辦科普講座20多個,趕科普大集近80次,發放科技宣傳資料2萬余份。如今,科技致富的觀念已深入人心。到2001年,這個鎮已發展高效蔬菜大棚46個,林果大棚23個,養殖大棚48個,奶?;?個。新開發的項目有:豐甜杏,香椿,黃瓜,花卉,西紅柿,櫻桃,蛋雞,肉雞,奶牛,波爾山羊,食用菌,鵪鶉等20多個,有力地促進了全鎮經濟的發展。2003年春,沂水鎮被國務院扶貧辦所屬的中國地區開發促進會譽為“中國三城”:食品城,布鞋城,油頂城?!叭恰庇霉?萬余人,90%以上受過學校專業培訓,沂水鎮中小學圍繞“三城”開展“訂單培訓”、“跟蹤培訓",對初三畢業生進行食品加工、布鞋制作油頂生產的理論與實踐技術指導,千家萬戶的加工廠成為學生最好的實習基地。沂水鎮黨委書記劉桂民高興地說:“沂水鎮經濟快速發展,沂水“三城名揚省內外,教育起了關鍵作用?!睅啄陙?,教育為全鎮培養了數以萬計的新型農民,初高中學生專業技術培訓為“三城”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綠色證書”教育提高了勞動者的科學技術素質,成為農村中小學為“三農”服務的立本之舉。

根據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方案和教育部、農業部關于農村初中試行“綠色證書”教育的精神,沂水縣編寫的中小學校本教材大致分為3類:一是小學教材,以“知農”為主要內容,針對農村學生與農業接觸多、對農業了解多的特點,通過身邊實例,進行“知農,懂農,愛農”的教育。二是初中教材,根據當地優勢農業生產項目,按門類編寫,遵循“因需而學”、“教為所需”、“學以致用”原則,聘請知農懂農的教師及有經驗的農業科技人員共同編寫。教材集中體現了“新”、“活”“易”特點:“新”,根據各鄉鎮自然資源的經濟特點,貫穿新的科技知識和實用技術,為家庭和科學種田提供信息服務:“活”,教材內容結合農村實際,覆蓋各村不同的自然和經濟特點,教師可根據各村生產實際取舍,讓學生學以致用:“易”,教材的內容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循序漸進,避免“深”、“大”、“全”,突出“實際,實用,實效”特點。三是為了滿足農民多樣化的學習需求,縣里還編寫了涉及種植、養殖、農副產品加工等涵蓋30多個科目的農村實用技術課程,全部無償提供給學生。各中小學也結合實際,吸收科技示范戶的致富經驗,編寫具有鄉土氣息的校本課程教材。由于教材簡易通俗、實用性和實踐性強,農業科技含量高,而備受師生及農民歡迎。

走近高橋初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墻上一條醒目的標語:“今天的教育不僅是明天的經濟,更應是今天的經濟?!备邩蜴倛猿譃檗r村經濟建設服務,樹立“適應本地經濟發展”、“同步化服務”、“前瞻性育人”和“適度超前發展”的教育理念,為促進農業、科技、教育事業協調發展,實現人才培訓、科技推廣、經濟發展良性循環,加速科技教育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做了有益的探索。

在鎮教委指導下,以校長為組長的“農科教結合領導小組”制定總的教學實踐目標,教導處進行課程的編排和教材的選編,教科室進行課題立項研究,職教教研室組織實施。以勞技課教學與實踐為主陣地,初一、初二年級每周開設兩節勞技課,請有職業教育經驗的教師任教以省教學研究室編發的《勞動技術》課本為主教材,輔以縣教體局編寫的《葡萄》《食用菌》《養殖》等農村實用技術教育讀本和該校自己開發的《服裝簡易剪裁)校本課程。在開設勞技課的同時,他們還利用語、數、物、化、生、地等學科教學,滲透職業技術教育內容,如農資說明書的閱讀、丈量土地、分析土壤成分測試地溫維修機電、油漆的化學成分配方等。初二年級結束后,根據學生的興趣志愿和個性特長進行分流,將分流后接受實用技術培訓的學生組成農職班,形成“2+1”分流教育辦學模式。高橋初中課時安排規定:初三農職班每周1/4課時用于實用技術的學習與實踐,其中1/3課時上理論學習課,2/3課時上實踐操作課,邊學習理論,邊進行實踐操作,做到“學習理論與實踐操作相結合,學習內容與當地農村經濟相結合,學習進度與農時相結合”。

我們還發現了一條有趣的“職教鏈”:養豬積的肥料——可用作養鯽魚的食料(也可作植物肥料)——鯽魚又成為生物課做解剖實驗的材料——解剖后的鯽魚又可作為烹任課的材料。這真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豐富了學生的“臨床經驗”。

沂水縣教育為“三農”服務之所以搞得生機勃勃,保持了持續健康發展勢頭,是因為建立起了一套科學有效的考核評估機制。他們總結了職成教發展的經驗教訓,制訂了《“農科教結合”千分制考核評估細則》??己藘热莅ńM織領導辦事機構、辦學經費、師資隊伍、學校內部設施、校內外實踐基地、教材及課時安排、職成教教學研究、檔案管理、初高中分流及畢業生跟蹤調查、辦學效益、“一校多能”、“一師多能”等13大項50多個具體工作內容。農村小學對農民實行分工包扶責任制,教師每人每年必須完成的培訓、指導任務等,也做了具體規定??h教育督導室和縣教體局每年按考評細則:進行過程性或一次性考核,成績計入鄉鎮教委量化積分,作為表彰獎勵和評職晉升的依據。

考評機制的建立,極大地調動了學校和教師為“三農”服務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教師不但率先成為了一個個科技致富的“領頭雁”,而且帶動起了一大批致富的典型。

諸葛一中教師李建軍,從2000年開始利用業余時間在跋山水庫養魚,兩年后成魚上市,去除成本后凈贏利12萬多元。在他的帶動下,全村今年已有13戶農民購置了網箱,投入了魚苗,豐收在望。

青年教師楊在全,積極學習致富技術,對花卉潛心研究,2000年在實驗基地投資5萬元建起了兩個君子蘭花卉大棚。通過刻苦鉆研和學習,他掌握了不同君子蘭品種的繁殖育種和種植技術,目前僅花卉一項年純利潤在3萬元以上,帶動了一大批花卉養殖專業戶。

全縣聞名的養雞專業大戶劉玉,根據在校所學家禽飼養技術,在先富裕起來的叔父劉慶順的帶動下,于1998年自籌資金辦起了一個養雞場。幾年下來,這個原本不大的養雞場越辦越大,發展成占地80多畝、集孵化、育苗、加工、飼養為一體的養雞專業大戶,年孵化出售雞苗6萬只,飼養1萬只蛋雞,年產蛋量超過30萬斤,純利潤10萬元。

沂水縣農村教育改革同全國一樣,出發點和著眼點放在農村經濟與發展的需要上,改變了過去農村教育脫離農村實際需要的現象,全面實現“三教統籌”,讓升不上大學的孩子成為“進城能做工,經商能致富,回鄉能務農”的復合型人才,為當地培養了一大批有文化、有實踐技能的新型農民。

如今,農村中小學教育改革的春風正吹綠著沂水縣的山山水水。

猜你喜歡
葡萄農民農村
耕牛和農民
葡萄熟了
當葡萄成熟時
農民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新農村 新一輩
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已達1200萬(等10則)
做農民的貼心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