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教育技術與傳統教學模式整合的探索

2009-01-12 08:42劉勝永
出國與就業·就業教育 2009年11期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課程教學整合

【摘要】從現代教育技術發展現狀與應用的角度,將課程改革建立在教育技術的平臺上進行分層次的探索,通過樹立現代教育技術觀念,加強對現代教育技術的認識;以實現《電子技術》課程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有機整合。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課程教學;多媒體;整合;探索

引言

隨著教育現代化的發展,在校學生急劇增長,校園規模迅速擴張,信息資源日益豐富,高校信息化對高校發展的約束日益引起管理者的普遍關注,高校的可持續發展如何與高校信息化相協調不僅關系到高校自身未來的命運,也關系到其周邊地區乃至全社會能否順利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而目前對于高校信息化的研究主要側重于高校硬件資源的研究,而對于軟件資源的研究很少。高校信息化絕不僅指硬件系統、軟件系統或是二者的簡單疊加,而是硬件、軟件、潛件(信息化建設中的軟性因素,如信息化人才的培養、政策制定等)三者有機組合的綜合系統[1]。由于缺乏相關理論指導,從而缺乏宏觀、系統、全局的綜合協調措施,造成現實中高校信息化運行管理出現各種問題。

1.《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現狀

《電子技術》是高等院校電氣信息類專業的主干課,是培養學生掌握專業知識,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訓練科學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然而,目前一些地方工科院?!峨娮蛹夹g》課程的教學中還存在著以下問題:(1)教學內容陳舊,未能反映目前電子技術飛速發展所涌現出來的新知識,新技術。(2)教學的基本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教學手段陳舊,教學模式單一。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根據電子技術發展的特點,以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對《電子技術》課程進行了整合探索。

2.整合探索的策略

根據面向資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的內涵,結合高校發展的實際,借鑒高校教育化、高校運行規律、高校管理、可持續發展等理論,特構建面向資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結構模型如下,以拋磚引玉。

2.1 面向資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是個復雜的混沌系統,其眾多要素和子系統以不同方式存在,共同耦合構成面向資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從而支撐整個高校教學、科研、管理、校園文化與數字圖書流通等活動的協調發展

以往面向資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的相關研究曾對教育發展發揮了前瞻性和戰略性意義。但在新形勢下,這些研究又表現出如下局限性:(1)傳統的向資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研究實質上是圍繞高校的圖書、課件、資料、視頻教學、辦公、教務等硬件要素展開,缺乏對軟件要素(軟環境)的研究;(2)面向資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研究離不開區域和系統分析,以往研究中往往將某一高校信息化系統作為一個孤立、封閉的系統,強調其空間限制性而忽視其開放性,尤是缺乏與其他子系統和外系統的聯系,形成了“信息孤島”;(3)面向資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的內涵和內容有待于借助高校競爭力、高校運行、高校管理、生態理論以及可持續發展理論進一步豐富,在硬件要素基礎上,補充軟件要素,同時輔之于相互關聯關系研究;(4)面向資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的評價停留在對于高校某方面硬件系統的評價,對于軟件系統的評價及其相互關系的測評幾乎沒有,對高校信息化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才處于起步階段[4];(5)對于面向資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管理的研究知識局限于某一硬件要素及其危機預警方面,對于其一般的提升策略和管理缺乏研究。

2.2 優化重組課堂教學內容,加強對學生基礎知識和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

對于資源共享,不同領域甚至不同專家都有著不同的觀點和定義,不管從哪個角度定義資源共享,以下兩個方面是有共性的。從宏觀上講,教育資源共享是計算機網絡的一次革命,是通過電子手段建立的一種新的教育秩序,它不僅涉及電子技術和教育資源共享本身,而且涉及到諸如科研、生產、經營等社會其他層面;從微觀角度說,資源共享是指各種具有活動能力的實體(高校、企業、科研、個體等)利用網絡和先進的數字化傳媒技術進行的各項學習活動,涵蓋了信息交換、資料查詢、問題求解、組建虛擬高校、遠程教育等。因此,我們可以將資源共享定義為:在信息化基礎上,利用互聯網平臺和其他信息技術,開展各種教育和學習活動,以獲得協同競爭優勢。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在信息教育條件下,資源共享已經成為一個使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活動的時代,展示自我資源,擴大知名度,提升核心競爭能力。因此,資源共享具有非常強的時代特征,是高校無法回避的一種教育環境,高校應該適應這種環境的要求,積極實施面向資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

2.3 更新教學手段,使現代教育技術與傳統教學模式與方法有機結合

面向資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的研究有著寬廣的研究領域,考慮到面向資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內涵的眾說紛紜,難以形成一條系統的主線,有必要對面向資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的內涵進行重新界定。筆者認為,面向資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是指一定時期、一定空間區域和一定的社會、經濟、教育環境條件下,高校信息化所能承載的高校各種活動的規模和強度的閾值。面向資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區別于其他高校信息化之處在于:不僅僅包括高校信息化的硬件承載力,而且還包括面向資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的軟件承載力。即綜合包括兩方面含義:

一是就載體而言,高校信息化不應僅局限于硬件,而應包含文化、政策、制度、精神、學習、開放等在內的廣義承載力;二是就承載對象而言,由于高校信息化發展的目標是人類社會、教育與相應的環境相協調,所以承載對象應是人類的各種社會和教育活動,如社會效益、受教育人數、高校核心競爭力、知名度等。

3.結語

以上是我們對《電子技術》課程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整合的嘗試,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然而課程教學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教學改革是手段,目的是培養具有綜合性、創新性的技術人才。把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在課程教學及改革中完全發揮和利用,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和探索,才能把《電子技術》課程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真正的有機結合,為培養創新型人才服務。

參考文獻

[1]劉慧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推進素質教育發展探微[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02).

[2]于長偉.傳統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相結合提高教育教學水平[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8,(12).

廣西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編號:2008B032)資助。

作者簡介:劉勝永(1976—),男,重慶人,博士,講師,現供職于廣西工學院工程訓練中心,從事電工電子技術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猜你喜歡
現代教育技術課程教學整合
現代教育技術下的新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理論框架初探
會計專業課程教學國際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職物流專業“物流費用結算實務”課程開發研究
《微課設計、開發與應用》課程案例庫的構建研究
高職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探討
記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一次歸類、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樂與科學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兒教育中美術與科學整合的研究
“1+1”微群閱讀
《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