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應市場需求,培養動手能力強的數控技能型人才

2009-06-10 07:45趙秀文
現代教師與教學 2009年6期
關鍵詞:技能型人才數控技術教學改革

趙秀文

【摘要】高職數控技術專業要適應市場需求,加快教學改革的步伐,高起點地培養從事數控加工、模具制造和CAD/CAM技術的技能型人才。就高職數控專業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課程體系的改革、實訓基地和師資隊伍建設等問題進行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數控技術、教學改革、技能型人才

1.制造業需要動手能力強的技能型人才

ブ圃煲堤逑腫乓桓齬家的綜合國力,我國制造業要打造“中國制造”的品牌,要真正成為“世界加工制造中心”,必須要有先進的制造技術與一大批掌握先進制造技術的人才作為支撐。數控技術是集機械、電子、信息和管理等學科于一體的新興交叉學科,數控技術的發展對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提出了新的要求?!爸袊圃臁备偁幜Φ奶岣吆魡疚覈呗殧悼丶夹g專業要適應市場需求,改革現行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高起點地培養從事數控加工、模具制造、CAD/CAM技術的技能型人才,以滿足制造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2.專業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

グ湊2006年教育部“教高[2006]16號文件”關于職業教育的規劃,在廣泛的調研和認真的討論基礎上,確定專業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的,建立“一個公共技術平臺,多個專業方向”的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根據職業崗位群的要求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以能力為中心構建課程體系,通過加強實踐教學,強化能力培養,提高綜合素質;形成“以數控加工為龍頭,以CAD/CAM為主線,以職業資格證書為紐帶”的鮮明特色;通過校辦企業和合作企業等不同方式走產學結合的路子,加強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為社會培養合格的數控技術實用人才。

3.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

3.1人才培養目標

ナ控專業是機械制造技術、電子技術與計算機應用技術相結合的專業,培養適應現代制造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較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熟練掌握各種專業技能,職業素質優良,專業技術適用,實踐能力突出,能在數控技術領域面向數控加工、模具設計與制造、CAD/CAM技術等多個不同方向發展,在生產第一線從事數控設備的操作、編程、維護以及生產組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技能型人才。

3.2培養規格

ブ識方面,要求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的基本理論知識,主要包括制圖、力學、機械設計理論與制造技術、電工電子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數控技術、CAD/CAM技術等學科的基礎理論和應用知識。

ニ孀攀控加工在機械制造業中的廣泛應用,數控操作者的大量培訓便成為迫切的問題。在教學中,數控編程和操作的有效培訓可以模擬實際設備加工環境及其工作狀態的計算機仿真培訓系統。它用計算機仿真培訓系統進行培訓,不僅可迅速提高操作者的技能,而且安全可靠、費用低。

ツ芰Ψ矯:要求具有熟練和操作CAD/ CAM軟件進行一般機械和模具的設計和制造能力;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能通過省計算機一級或國家計算機二級水平測試和Auto CAD操作四級考試,獲得證書;具有熟練編制先進數控機床(數控車床、數控銑床、加工中心、電火花機、線切割機等)加工程序及操作數控機床和特種加工機床的能力,并取得數控機床操作高級證書或美國 EDS公司UG認證證書,具有本專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消化、吸收和應用的基本能力;了解現代制造企業的運作模式,以及生產第一線技術管理、生產管理、質量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等。

ニ刂史矯:要求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品質素質、身體心理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職業素質,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和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能正確應用本國語言文字,能較為流暢地閱讀本專業英文技術資料,具有一定的英漢互譯 (筆譯)專業技術資料能力和技術交流能力;具有較好的協作能力、公關能力、適應能力、自學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等非技術性的相關能力。

3.3知識、能力,素質結構

ナ控專業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可用“山”字回轉體模型來表示。底面代表基本素質平臺,反映基本規格要求,是學生能力發展的基礎,也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中心的主峰代表專業核心能力的水平,是專業特色的標志;周圍的群峰代表非技術性的相關能力所能達到的高度,它們與主峰相互結合,形成綜合能力。我們要加強人文素質教育,突出專業核心能力的培養,發展多種相關能力,提高職業綜合素質,以形成高職數控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特色。

4.課程體系的改革

4.1改革的主要內容

タ緯燙逑蹈母鍤親ㄒ到萄Ц母锏暮誦?。哉N緯燙逑蹈母鎦,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的要求,構建了包括基本素質平臺、公共技術平臺、專業方向平臺、專業拓展平臺和專業技能平臺五大平臺的基礎教學體系和實訓教學體系,兩個體系交叉滲透,相輔相承,每一個體系又由若干模塊組成?;舅刭|平臺由文化素質基礎模塊和信息工具模塊組成;公共技術平臺由機械模塊和控制模塊組成;專業方向平臺由數控應用技術專業模塊、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模塊、CAD/CAM技術專業模塊組成;專業拓展平臺由專業拓寬模塊和創新創業模塊組成;專業技能平臺由基本技能實訓模塊、專業技能實訓模塊、綜合技能實訓模塊組成。每個模塊包括若干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這些課程能夠涵蓋相應職業資格證書要求的所有知識和技能。如果崗位群需要變化,更換某一模塊就可實現快速適應。

4.2課程體系的特色

4.2.1突出技術應用能力訓練與職業素質培養

ジ據“實際、實用、實踐”的原則,“以數控技術為龍頭,以CAD/CAM為主線”,重組、整合課程和教學內容,改革、創新教學形式和方法,突出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訓練與職業素質培養。在課程開發上,采用“精簡、壓縮、增加、綜合”的方法,精簡重復交叉的內容,壓縮不必要的內容,增加與專業能力培養密切相關且應用廣泛的課程,把培養某項綜合能力所需的課程內容按照知識點和技能點加以篩選綜合,形成新課程。在教學內容上,用實際問題作為引導,即從實際入手,先學習有關技術的技能知識,然后再學習比較抽象的理論,并注重理論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對重要的專業理論都在明確的實踐背景下加以介紹。在教學形式和方法上,盡量采用多媒體教學,提高課堂信息量,盡可能在實訓場所組織教學,實行理論教學與實習、實訓相結合的一體化教學方式,全面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和職業綜合能力。

4.2.2強化實踐教學,推行職業資格證書

ジ據培養目標和職業技能鑒定考核的要求,圍繞“一專多能、一書多證”,建立以基本技能,專業技能、綜合技能實訓三大模塊為主線的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每個模塊包括若干實訓課程,并配有實訓大綱,每門實訓課程由若干獨立的基本訓練單元組成。系列實訓課程主要包括鉗工和機加工操作實訓、CAD制圖、電工電子實訓、機械、模具拆裝實訓、機械設計課程設計、CAD/CAM軟件應用、數控機床編程與操作實訓、模具設計與制造、現場綜合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占總課時的 50%。實踐教學做到三年不斷線,一年級主要進行基本技能實訓,使學生掌握本專業的基本操作技能;二年級主要進行專業技能實訓,使學生熟練掌握本專業要求的各項專業技能;三年級主要進行綜合技能實訓,讓學生參加勞動部門組織的職業技能鑒定考核,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并利用產學結合,讓學生參與生產及就業環節,完成第一崗位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的培養,實現從學生到職業人的過渡,畢業后就能頂崗工作,縮短了磨合期。

4.2.3擴大選修課比例,加強人文素質教育

ピ諭懷鮒鞲煽緯探萄У那疤嵯,設置了人文、社科、經濟、管理等四個人文素質類以及專業拓寬和創新創業兩個專業拓展類選修課程模塊,擴大學生的選課空間。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選修不同的人文素質教育課程以及本專業技術拓展和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滿足了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加強了人文素質教育,有利于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4.2.4推行主、輔修制,培養技能型人才

ピ謐ㄒ蕩罄嘞,實行按不同專業方向培養的人才培養方案,同時推行主、輔修制。如主修數控加工技術專業方向的學生,同時又可輔修模具設計與制造、CAD/CAM技術專業方向的有關課程,以適應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5.專業教學改革的保障措施

5.1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

ネü幾年的努力,學院建立起初具規模的生產性校內實訓基地“輕工貿模具有限公司”,大大改善了學生的實驗實訓條件,為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與形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ナ笛禱地采用現代化企業管理運行機制,解決了教學實境與生產實際的零距離對接問題?;赜?007年通過了ISO9000認證,實現了現代化企業管理運行機制。

ネü校企合作開發項目,完成項目教學的全過程,部分專業進行“項目帶動式”教學改革,進行了實踐教學項目內容系統化設計與實施,解決了教學內容與生產產品脫節問題及實踐教學項目無序問題。通過實訓基地建設,促進了機電類工學結合的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以項目和真實產品為載體帶動教學內容的組織、實施的全過程。

ピ誆業一線的實際訓練和崗位實習是高職人才培養不可或缺的重要實踐環節。為此,學院與長三角及天津周邊地區的眾多企業建立了密切的產學合作關系,設立了包括國際知名機床制造企業牧野機床有限公司在內的10余個穩固的校外實訓基地,依托企業的先進生產設備和技術指導力量,讓學生在實際工作環境中學習最新的實用技術,感受真實的職業環境,養成良好的職業行為習慣,學到了在學校教育中學不到的東西。

5.2師資隊伍建設

ジ咧笆控專業培養的是既掌握必要的基礎理論又有較強的實踐技能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因而要求教師也應是集理論、技術和技能于一身,既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較高的教學水平,又具有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和豐富的工作經驗的“雙師型”教師。建設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是搞好專業教學改革的關鍵,我們采取鼓勵青年教師在職攻讀相關專業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同時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到企業生產第一線學技術、練技能,全面提高專業教師,特別是中青年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實踐能力;再有從企業引進工程技術人員充實教師隊伍。三年內,獲得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達到專業教師總數的30%,“雙師”素質教師的比例提升到 60%,同時從企業聘請了一部分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經驗豐富、技能過硬的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擔任兼職教師,形成了一支以專任教師為主,專兼結合的高水平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基本滿足了專業教學改革的需要。

6.專業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及今后努力方向

ネü專業教學改革,提高了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受到用人單位歡迎的數控技術實用人才。我們的工作還剛剛起步,在專業教學改革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如教學計劃中還存在某些實踐環節和課程銜接不好,課程體系還需要不斷完善和優化,教學軟硬件設施建設和教材建設還需不斷加強,師資隊伍的水平和素質還需不斷提高,與相關企業的產學合作還需不斷深入,職業技能考核鑒定站還有待建立等。我們力爭在現階段專業教學改革的基礎上,進一步理清思路,明確方向,深化專業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滿足社會發展需求。

猜你喜歡
技能型人才數控技術教學改革
數控技術在自動化機械制造中的運用研究
高職數控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改革
數控技術在機械制造自動化中的進展運用
機械制造中數控技術應用的探討分析
西安高職旅游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淺談高校動畫專業將理論引向實踐教學方法研究
從人力資源需求的視覺淺談技能型人才培養策略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