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英語精品課程建設

2009-06-10 07:45王海巖
現代教師與教學 2009年6期
關鍵詞:精品課程教學管理大學英語

王海巖

【摘要】精品課程是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等特點的示范性課程。本文主要介紹北方民族大學《大學英語精品課程》在教師隊伍、教學內容與方法、教材使用和教學管理等方面的建設情況,旨在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深化民族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關鍵詞】大學英語、精品課程、教師、教材與方法、教學管理

【Abstract】

Top-notch courses are exemplary ones with first-class teaching staff,first-class teaching materials,first-class 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s and first-class teaching managemen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some situations of“the college English Top-notch courses”from the teaching staff,teaching materials and methods,teaching management,in order of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with mor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in Beifang Ethnic University.

【Key words】college English top-notch coursesinstructor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methods teaching management

1.引言

ァ熬品課程是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等特點的示范性課程。精品課程建設是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部2003)根據《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號)和《國家精品課程建設工作實施辦法》(教高[2003]3號)的精神,作為地處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國家民委直屬院校的北方民族大學,我們積極響應教育部文件精神,組織開展了我校精品課程的申報和評選工作。經過外國語學院推薦、資格審查、專家評定和網上公示等步驟,由筆者負責的《大學英語》課程被評為2006年院級精品課,經過三年的建設,于2009年成為校級精品課。為了進一步促進教學改革和提高教學質量,大學英語教學部的全體教師銳意創新,不斷地大膽嘗試,力爭把《大學英語》課程建設成自治區級乃至國家級的優質精品課程。

2.《大學英語》教學現狀分析

ッ褡甯咝5氖滓任務是為少數民族地區培養合格的人才。招生對象為少數民族學生和少數民族聚居區的漢族學生,生源地集中在邊遠山區、農村、牧區等。再加上我校地處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教育信息化發展相對滯后,現代教育技術水平與東部地區差距很大,直接制約了西部教育的發展。由于我校近年來連年擴招,班級人數日益增多,師資緊缺,學生基礎差,學生入學時的英語水平較省外其它地區有很大差異,學生的高考英語成績最低為27分,最高為137分,大部分學生的英語成績在70分左右,造成了英語教學在實施過程中比較困難的現狀。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2.1我校地處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辦學歷史短,教師隊伍結構基礎薄弱,隨著生源擴大,師資更加緊缺。教師整天忙于上課,無暇顧及科研,這給英語課程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帶來了困難。

2.2傳統的教學方法過于強調語言輸入教學,特別是在語法、閱讀和寫作方面尤為突出,忽略了口語的輸出教學,這不利于培養學生應用語言進行交互的能力。

2.3大學英語教學內容龐雜,教材內容多,生詞量大,語言復雜,文化背景跨度大,再加上教學課時有限,教師為完成教學進度,講課采取“蜻蜓點水”,這不利于學生深層次的理解和汲取知識。

2.4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教師在教學中難以面面俱到,往往使基礎好的學生感覺“吃不飽”,而基礎差的學生“吃不了”,從而失去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フ攵砸隕銜侍,我們對大學英語教學進行了全面地改革。確立了“加強基礎、注重實踐、因材施教、全面發展”的改革目標。探索了民族高校大學英語分類指導,分層次教學的培養模式;構建了民族高校的多種類型組合的課程設置;完善了教學管理,形成了完整的大學英語課程管理體系;加強了師資隊伍建設,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大學英語教學部于2009年被評為校級優秀教學團隊,《大學英語》課程也被評為2009年校級精品課。通過改革,我們也加強了大學英語精品課程的建設。

3.《大學英語》精品課程建設過程

ゾ品課程建設項目是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深化教學改革、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的一項重要舉措。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建設:

3.1教學隊伍建設

ゴ笱в⒂锝萄Р37名教師承擔著全校7,000多本科生的教學任務。是一支由寧夏回族自治區2009年教學成果一等獎獲得者為課程負責人,以主持省部級科教研項目的教授為課程主講人,以參與教學改革的骨干教師和從事一線教學的青年教師組成的知識結構合理、人員穩定、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的師資隊伍。長期從事一線教學的教師對教學現狀和學生情況非常了解,他們涉及全校17個學院多門類學科的英語教學,專業方向有應用語言學、翻譯學和教學法。根據“十一五”師資隊伍建設規劃,目前,教師在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和年齡結構等方面均合理,其中,具有碩士學位15人(40.5%),在讀碩士5人(13.5%);年齡從24歲到50歲不等,已形成梯隊,具有傳、幫、帶優勢;師生比為1:130人。

ト體教師具有積極肯干的工作作風,師德師風優秀。近五年來年終考評教師全部合格。其中1名教師獲區級9.10教育獎章;3名教師獲區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名教師獲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1名教師獲校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1名教師獲校級教學成果三等獎;1名教師兩次獲“全國英語競賽”優秀組織獎;1名教師獲寧夏首屆高校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第四名;5名教師獲全國“CCTV杯”英語演講比賽“優秀教師指導獎”;8名教師獲我校教學優秀獎;7名教師分別獲校級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和教學觀摩二等獎和三等獎。

ノ頤嵌35歲以下教師重點培養,力爭在第一個五年規劃中80%的教師獲得碩士學位;教授達到6人,副教授達到12人;力爭學科帶頭人達5人,青年骨干教師達10人。

3.2教學內容建設

フ攵源笱в⒂錕緯套魑大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程、我們對課程性質、教學任務、授課內容、學時分配及考評方式等方面都做出了具體要求。根據民族院校生源薄弱,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英語基礎兩極分化嚴重等實際情況,我們實行分層次教學,針對不同層次的班級,采用不同的教材,以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并對不同層次的教學對象,提出了達到“最高要求” 、“較高要求”、“一般要求”和“基本要求”的教學目標,使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在民族學校得到貫徹。

ピ謨邢薜目翁檬奔淠,面對龐雜的教學內容,我們有效的整合教學資源,實行“2+1+1”分模塊教學,即“精讀(2學時)+綜合技能(1學時)+視聽說(1學時)”。設置英語演講、跨文化交際、英文影視欣賞、語言與文化、希臘羅馬神話等公共選修課,使學生四年英語學習不斷線,提升了學生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綜合應用語言能力。

3.3教學方法與手段

ゴ笱в⒂锝萄С浞擲用現代教育技術和網絡教學資源,實現了從“傳統課堂”向“現代課堂”的轉變,即:從傳統的“黑板+粉筆”授課方式轉變為“英語大班授課+網絡答疑”和“英語大班綜合訓練+小班聽說互動”的教學模式,使英語教學朝著個性化學習,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的主動式學習方向發展。

2004年我校購置了四川大學開發的《計算機輔助英語學習系統》,2005年安裝了《新理念大學英語網絡教學系統》和《新視野網絡教學系統》。2006年學校建立了20座教師網絡備課室、109座學生專用自主學習機房。同時,全校機房向學生提供每生每周兩小時的免費機時。2008年投入經費建設校園網絡語言學科平臺,2009年大學英語教學實踐創新基地正式投入教學使用。新的教學模式使多媒體與網絡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計算機網路進入大學英語課堂。堅持以人為本,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個性化學習環境。學生可根據學習需要和興趣自主選擇學習內容,根據學習特點選擇學習方式,根據掌握情況決定學習進度和學習內容的重現次數,根據自身的認知結構對知識進行加工重組,實現知識的構建。

3.4教學管理

ピ詿笱в⒂锝萄Ч程中,我們完善教學管理,形成了完整的課程管理體系。首先,我們建立健全分級教學的考核制度,實施“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的評價體系。即:總評成績=形成性成績(課堂互動20%+作業10%+測試10%+網絡學習記錄10%)+終結性成績(其末考試40%+口試10%),加強了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監控,使考核更具有信度和效度。其次,我們在校內分級測試中,強化了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我們進一步加大了筆試中閱讀、寫作等應用能力的測試比重。再次,我們堅持考教分離,由命題小組負責出題、審題,以密封卷形式集體流水閱卷,杜絕閱卷中的不公正現象發生。評估方式的改革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提高了學習效率,保證了教學質量。

3.5教材建設

ピ詿笱в⒂锝萄Ч程中,我們重視英語教材建設,在選用教材時,選擇具有該學科前瞻性、科學性、語言規范、選材新穎、集時代性、知識性、趣味性和思想性為一體的教材。我們主要使用國內高校優秀教材《全新版大學英語》和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網絡課程教材《新視野大學英語》。同時,我們從民族學校的實際出發,鼓勵教師編寫教材和教輔材料。已出版的《大學英語同義詞語辨析》、《英語常用詞的特殊用法與漢語常用詞的翻譯》教材,對學生掌握同義、近義詞語及準確使用提供了有利的幫助。教學部還組織青年教師編寫《大學生常用英語口語300句》和《大學英語詞匯練習冊》。通過加強教材建設,真正意義上實現了民族院校目標管理,因材施教的教學目標。

4.《大學英語》精品課程建設效果

ァ洞笱в⒂鎩肪品課程建設效果良好,教學質量有了穩步地提高。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學生學習成績優異,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過級率逐年提高,2008年12月國家四級一次性過級率我校名列寧夏地區第一。校內分級測試英語成績也有了明顯地提高。第二課堂實踐活動成績優異,在全國大學英語“CCTV杯”演講大賽中,學生從2006年至今連續四年獲得寧夏賽區第一名并進入全國半決賽。另一方面,教師在課程建設中把教學理論與民族學校實際情況相結合,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從實踐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從而應用到教學實踐中。近五年來,教師出版教材3部、參編教材12部、發表論文90篇、承擔科、教研項目17項,其中國家民委重點項目1項,自治區級重點項目1項。這些成果體現了較強的學術價值。

5.結束語

プ苤,精品課程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不斷地完善和提高,任重而道遠。我們將按照課程建設規劃,以先進的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為依托,建立豐富的網絡課程資源庫,不斷地提高民族學校的英語教學質量,為國家培養出具有“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合格人才。

げ慰嘉南轉

[1]大學英語精品課程建設.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國家精品課程建設工作實施辦法》教育部(教高[2003]3號),2003.

[3]《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教育部(教高[2003] 1號),2003.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5]萬宏瑜 張燕 外語界[M].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

猜你喜歡
精品課程教學管理大學英語
“雙減”背景下農村初中教學管理的探索與實踐
淺析高校教學管理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云教學管理平臺在教學運行管理方面的運用
信息技術在教學管理中的應用
高等職業教育國家精品課程建設與應用現狀的調查研究
校園網絡背景下大學英語大班教學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學法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非英語專業《大學英語》課程中語音教學現狀與重要性簡析
淺析支架式教學模式下大學英語教師的角色定位
加強精品課程建設 促進教學質量提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