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美術活動中幼兒求異思維的培養

2009-06-10 07:45李姍姍
現代教師與教學 2009年6期
關鍵詞:思維

李姍姍

【摘要】幼兒的“求異”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支點,是幼兒成為創造人才的基礎。幼兒期是培養“求異”思維的最佳時期。幼兒的創作是個體化的,在美術創作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利用一切教育活動和適當的條件,對幼兒進行創造性思維的訓練,培養幼兒的“求異”思維。

【關鍵詞】“求異”思維、創設和諧氛圍、觀察想象、綜合訓練

“求異”思維特別擅長對事物和現象作異質的區分,它是擺脫習慣定勢達到超越的一種思維方式,是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支點,是使幼兒成為創造性人才的基礎。幼兒期,是人生思維最自由寬松,最獨立沒有束縛的階段,因此幼兒期是培養“求異”思維的最佳時期。幼兒美術活動的價值在于引發了幼兒的創新活動,培養了幼兒的“求異”思維,幼兒的“求異”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支點,是幼兒成為創造人才的基礎。幼兒都愿意用畫來表現他們所見到的、所想到的,表現他們的好惡,幼兒可以通過自己的繪畫作品,來發現他們的能力,并樹立起進行創造的自信。幼兒美術創作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在美術創作的過程中,幼兒的創作是個體化的,教師對幼兒“求異”思維發展的作用和影響是很大的,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美術活動中運用適當的方法,培養幼兒“求異”思維的發展。為此,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幼兒進行“求異”思維的培養。

1.創設輕松和諧的氛圍,培養“求異”思維

ピ諉朗躉疃中,為了能更好的發展幼兒的“求異”思維,教師要為幼兒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并深入到孩子們中間,去觀察、了解幼兒,研究幼兒的特點,分析其心理及行為表現。幼兒好奇心強,想象大膽,豐富,具有強烈的表現欲望,但由于幼兒的年齡和心理尚未成熟及缺乏生活經驗,在美術活動中,幼兒的種種創造性表現常常與錯誤、缺陷、等相聯系,這使得一些教師往往產生錯覺,并會在言語上、行動上不自覺的壓抑、甚至扼殺了幼兒的創造思維萌芽。盡管近幾年幼兒美術教育活動百花爭艷,但為美術而美術的現象甚多。比如時常聽到:“畫錯了,請看黑板,電冰箱是圓的嗎?蘋果是紫色?”這種認真求實的精神傷害幼兒思維的開拓性,容易培養思維惰性,成為獨創性思維的天敵。記得見過這樣一個案例,在一次美術活動中,一位幼兒畫好了一棵樹,就把樹葉涂上五顏六色,教師馬上責問:“同一棵樹樹葉會有這么多種顏色嗎?樹葉應該是綠色的!”幼兒慌忙說:“夏天太陽很大很大,我瞇著眼睛看到我外婆家門前有一棵大樹就是這樣的?!钡倏纯唇處焽烂C的臉,幼兒連忙拿起綠色水彩筆……表面上看這是教師要求幼兒學畫遵循常規,殊不知卻扼殺了幼兒的創新思維。誠然,幼兒的創新“求異”難免伴隨著幼稚或錯誤,但幼兒不斷“犯錯”的過程,其實就是不斷改正錯誤、完善方法的過程。假如教師輕易的包辦代替,粗暴否定,非但剝奪了幼兒探索的樂趣和嘗試失敗、內疚、挫折的情感體驗,也會使他們變得謹小慎微、懶于動手、疏于嘗試,以至性格閉鎖、混滅童真。事實上,教師應該站在幼兒的立場上,正確對待幼兒超乎尋常的想法和他們異想天開的“出軌”做法,多為幼兒創造條件和機會,并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和不同發展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而不是追求整齊劃一。使幼兒成為勇于嘗試,不斷進取的開拓者。

2.在觀察中培養“求異”思維

ナ導是思維的基礎,而與之息息相關的觀察又是思維的一個重要前提。幼兒的思維形態、知識門類都是在觀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觀察導致思維訓練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對形體的把握,即摹形辯物。因此,利用幼兒美術教學作為培養幼兒“求異”思維的一個起點是最恰當不過了。在美術活動中,思維的培養離不開幼兒細心的觀察、隨處的注意、牢固的記憶、豐富的想象。幼兒的“求異”思維,與平時所認識客觀事物和掌握感性知識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而觀察又是幼兒認識客觀事物的主要途徑,幼兒在生活中的觀察,獲得的知識越廣泛,越深刻,在大腦中留下的印象就越豐富和清晰,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就越有基礎,并根據幼兒能接受的程度,指導他們進行多方面的觀察并養成習慣。逛街時可以引導幼兒觀察人們的表情、衣著或各種活動;在散步時指導幼兒觀察馬路上的建筑、車輛、以及人們的活動和周圍環境的變化;飼養動物時,可指導幼兒觀察各種動物的外形特征和動態。小魚在魚缸內游水、呼吸、吃食等;晨間為各種植物澆水,并觀察它們的生態和生長變化等。例如:在以往傳統的繪畫中,孩子只是憑借對已有生活經驗的認識來完成作品,在上一年級課標版《泡泡飛呀飛》一課中,我打破常規的教學讓孩子走出課堂。在第一課時我先讓孩子玩吹泡泡的游戲。課堂非?;钴S,在操場上孩子們跑著笑著厥著小嘴吹泡泡,還比賽誰吹得最多最大。在上第二課時他們的積極性都很高,通過親身的經歷、觀察、探索來自由選擇繪畫的內容,結果,那次繪畫作品不論從布局、色彩搭配、還是內容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而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他們的頭腦中有著豐富的表象,豐富的生活材料。因此,在平時的活動中,教師要經常有目的地、有計劃地引導幼兒去感知、去觀察、去探索、去發現,鼓勵他們多看、多聽、多做、多想、多問、多說,從各方面擴大幼兒的認識經驗范圍,為美術創造活動積累大量的素材,為幼兒在美術活動中“求異”思維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3.在想象中“求異”

ザ韻窒蟮墓刈⒂斜厝壞賈率攣鎦邢胂籩門打開。想象是事物之間充滿內在聯系。如美術課題《蝴蝶飛飛》我先帶幼兒去戶外捉蝴蝶、觀察毛毛蟲?;貋碛懻?“你看到蝴蝶在干什么?”孩子馬上說出不同的答案:蝴蝶在排練舞蹈,她們要參加六一表演;蝴蝶玩累了停在一朵花上休息…“老師想的和你們不一樣,我想蝴蝶在太陽上蕩秋千呢!”“對對,蝴蝶想在太陽上蓋一棟最最漂亮的房子”老師別開生面的構思,可給幼兒提供更多“求異”思維突破口。果然孩子的繪畫作品五花八門,天馬行空。有蝴蝶媽媽和毛毛蟲寶寶的對話,有在烹飪的蝴蝶,蝶蟲大戰,蝴蝶俱樂部,有的蝴蝶還會游泳呢?非常富有兒童情趣的“求異”性。

4.在綜合訓練中“求異”

ソ淌可以在幼兒繪畫的過程中提出一些線索作為思考的起點,幼兒從這些線索出發,展開想象,進入美術創造的過程,當然,向幼兒提供線索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如畫《誰有辦法》教師通過給幼兒講故事,交代時間地點人物和故事情節,提出矛盾,引導幼兒想象剩余的部分,小動物用什么辦法才能拿到氣球,然后大膽落筆,用跟別人不一樣的方法幫小兔子拿到氣球,啟發孩子多角度去畫。用美術的形式表現出來。 教師可以先為幼兒注入一種語言符號的刺激,向幼兒提供很多相互聯系的事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標志,圍繞這一標志,幼兒展開想象,并根據這種標志,進行主題創作。教師還可以為幼兒提供一些抽象的圖案,可起到幫助幼兒根據經驗想象與已相似事物的作用,而且這種相似和相關聯要能被幼兒感知到,這樣創造的靈感才會被激活,幼兒才會進入良好的創造狀態。再如讓音樂和繪畫相結合,讓幼兒欣賞樂曲,對樂曲展開豐富想象,并把它畫下來。如聽音樂《森林狂想曲》畫創作畫,有的小朋友畫蟈蟈在軍事演習,有的小朋友畫青蛙大合唱,有的小朋友畫跳舞的小松鼠。在綜合訓練中培養“求異”思維,也就是利用表現各種手段發展“求異”思維。

ビ錐的“求異”思維是創造性活動的前提,這樣才更易開發智力,達到教育目的。在輔導幼兒繪畫中我們應該給予幼兒充分的探索時間、思考的機會。讓幼兒積累和萌發出創造的愿望,因勢利導地將幼兒引向創造性思維,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利用一切教育活動和適當的條件,對幼兒進行創造性思維的訓練,培養幼兒的“求異”思維,讓幼兒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思維的廣闊天空自由翱翔。

猜你喜歡
思維
詞語思維
創新思維的培養從設疑開始
例談初中數學創新思維的培養
思維體操
思維總動員(三十一)
思維總動員(三十)
巧設提問,讓思維多走一步
思維總動員(二十七)
思維總動員(二十五)
思維總動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