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生只想跟你一起走

2009-06-10 07:45
現代教師與教學 2009年6期
關鍵詞:歷史教師教學

朱 平

【摘要】問題教學法是一種以問題為本的教學活動形式,較傳統的課堂教學有顯著的優點,本文對歷史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應該怎么“教”(運用問題教學法)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關鍵詞】問題教學法

一位香港出生的著名經濟大師在一次電視采訪中談到中美教育方面的差距:在香港上小學時他是老師眼中的差生——上課老愛提問題,甚至是與課堂無關的問題,老師逐漸應付不了他,說他上課搗亂,探索欲望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上課不聽,逃學成為他經常性的行為;父母無耐之下將其轉學美國,在這里他仍然不斷問問題,但每每老師會驚喜的說:“問的好,問的好!你叫什么名字?!”于是他就這么一直問下去了。

ニ嶄窶底曾說:“問題是接生婆,它幫助新思想的誕生?!卑蜖栐艘舱f過:“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異義地是問號,我們大部分的偉人發現都應該歸功于‘如何”??梢?從古代開始“問題”的重要性就受到了相當程度的關注。今天,我們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培養現代化建設的創新型人才,落實在日常教學中就是要注重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故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已無法適應新形式發展的要求。而“問題教學”的基本特征就是啟迪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究“是什么”“為什么”“還有什么”,因而成為我們現行教學中再次重申并大力提倡的教學方式之一!

ノ侍飩萄,包括教師的“問”和學生的“問”兩個方面。我們教學中常常提倡學生問,但如果教師不會提問,或不善于提問,其教學行為在不知不覺中也會扼殺了學生的問題意識,故首先要強調教師的“問”。由于新課標倡導探究性的學習方式,在近幾年高考的歷史試卷中也大大提高了考查學生思維能力的題目所占的比例,至1995年已達到80%左右,因此,在平時教學中,問題教學法也深得許多歷史教師的重視,即在課堂上通過問答來組織教學并完成教學任務。但實際上很多師生的問答是假的,因為沒有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比如,一位教師在講授《全面內戰的爆發》時,設計了這樣一組問題——

ァ巴學們,最想發動內戰的是誰?”“蔣介石?!薄澳敲凑l來充當蔣介石的幫兇呢?”“美國?!薄笆Y介石要發動內戰,明說不就得了,干嘛還要欺騙人民呢?”“時機不成熟,內戰的準備還沒有完成?!?/p>

フ飫唷岸圓歡園?、“好簿徝颁^奈侍夤淺、無需思考,且帶有很大的隨意性,故談不上有多大價值。問題教學不是一系列簡單問題的堆砌,“只有教學形式表現而無實質性交往產生的教學是假教學?!遍L此以往,將給學生以誤導,以為歷史學習就是簡單地劃書背書,歷史學習不需要深入的思維活動。如此,學生便會對歷史學習失去了興趣。教學實踐表明:教師在課堂上不失時機地提出高質量的問題,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激起學生思維的漣漪,課堂氣氛也隨之而活躍。

1.歷史教師如何設計教學問題

ダ史教師往往只根據教材內容預設了一些問題讓學生往里面“鉆”。新課程倡導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所以問題的設計不僅要從教材實際出發,更要從學生實際出發,也要從現實生活中學生比較熟悉的例子出發進行提問。

1.1封閉性的問題

1.1.1直觀設問

ゼ粗苯亓說?、钦\悅靼椎姆⑽?。燃嫲五四X碩的口號有哪些?”“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的標志是什么?”提問的目的在于檢查和強調應該記憶的基礎知識。

1.1.2綜合設問

ト醚生將相關、相似內容或縱向或橫向,分門別類一一說明。如“中國古代有哪幾個政治清明的統治時期?”“近代中國人民是如何尋求救亡圖存的道路的?”這種提問多用于歸類復習或專題訓練,其縱橫交叉,是建立知識結構的基礎。

フ庵旨且湫雜胱芙嶁緣奈侍庠從誒史學科的知識,在課本中可以找到,屬封閉性問題,難度不大,在記憶歷史基礎知識時可多多使用!

1.2開放性的問題

タ放性問題為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發展學生個性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正是這些問題真正體現了問題教學法的價值!在設計這類問題時,要求教師關注史學界的研究動態,了解各種觀點,以保證問題設計的質量以及思路點撥的恰當、到位。

1.2.1層層設問

ビ汕臣吧,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層層發問,以理解問題的來龍去脈,揭示歷史的本質。例如“對民族危機,張學良楊虎城將軍采取了什么行動?他們為什么這樣做?后來又如何處理的?對中國的時局有什么影響?”這樣提問,事情的前因后果表象本質就一層層理清,有助于學生對重點問題的掌握。

1.2.2逆向設問

ゴ游侍獾姆疵娣⑽,以突出正面事物發展的必然性,進而揭示歷史的本質規律。例如:在講第一次世界大戰起因時,向學生提問:“假如沒有薩拉熱窩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否可以避免?”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白一戰的發生是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的產物,也是帝國主義兩大侵略集團瘋狂擴充軍備的結果。同時,學生也實現知識的遷移了。

1.2.3比較設問

ソ相類似或相反的事物進行比較,找出異同,以加深對事物本質特征的認識理解。例如,在講解《甲午中日戰爭》一章時,本人提出了一個問題:“《馬關條約》的內容與以前的不平等條約相比最重要的不同點?”學生答:“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北救俗穯?“為什么會有這個不同?它體現了怎樣的時代特征?”這就將“十九世紀末帝國主義資本輸出”與本節內容聯系起來,使新舊知識前后呼應、渾然一體了。

1.2.4假設設問

ダ史不能假設,但在歷史教學中,為了形象、深刻地分析一個歷史現象,我們不妨作點假設,設置一定的情景。故也可稱為情境提問,在歷史教學中可多多使用。

ダ如:在講解《美國內戰》一節時,可設問:“美國內戰前,假如有一個資本家在南方開了一家織布廠,你認為這家工廠發展的前景會怎樣?”學生們積極回答。有人說:“他(資本家)買不到原料,因為棉花控制在奴隸主手中,奴隸主要把棉花賣到英國去?!庇腥苏f:“他織出的布賣不掉,因為南方的奴隸沒有購買力?!蓖ㄟ^這種假設后的討論,學生對美國內戰的原因、性質就理解得更深刻了。

1.2.5聯系現實設問

タ谷照秸是中日關系史中的重要部分,學完這一內容后,本人作了這樣一段開場白:“目前,日本國內的右翼勢力一再抬頭,軍國主義勢力復活,他們否認侵略罪行,否認歷史,文部省甚至通過了歪曲歷史的初中歷史教科書,這極大地傷害了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人民的感情。請同學們運用史實,談談自己的感想?!边@幾句話一下子就將學生引入了對“日本對中國犯下的罪行”的控訴之中,但是,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中國已不是當時的中國,國際形勢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我們既要感性認識歷史,更要理性認識當今中日關系,你能為如何處理當今中日關系發表高見嗎?這樣,學生不僅學到了歷史知識,更重要的是體驗了探究性的學習過程,加強了歷史學以致用的目的。

ヒ隕咸崳史椒ǘ際俏繞著對歷史的看法,是開放性問題,歷史課本中無現成答案,必須在大范圍、多章節中,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聯系,經過深入思索才能整理出來的問題;或是教材只提供了資料而沒有結論的問題。需要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幫助學生開展思維活動加以體會與理解,難度較大,但它遠比封閉性問題有價值,更應引起歷史教師的重視,同時也對歷史教師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本人在教學中確實體會頗深,受益匪淺,以至于非著于筆端與同行共勉不可!

1.3問題教學的注意事項

ド平陶,必善問。一般來說,歷史教師提出的問題應該符合以下要素:1、問題設計要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學生的多樣性,教師所設計好的問題應讓全體學生基本上能夠掌握,吃透。2、圍繞著教學的重點提出問題,使問題的提出與解答有利于完成教學任務;3、提出的問題是明確而具體的,便于使學生領會要求;4、提出的問題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進行探究;5、問題有一定的難度,能夠調動、引發學生積極思考;6、問題既有一定的難度,又適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學生經過努力是可以回答的;7、給學生充分的思維時空,等等。

ピ諤崳適,對每一個學生的回答,要及時給予簡短而確切的評語。在引導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只要學生的回答言之有理、言之有據,就應當肯定。在學生回答得不正確時,可作適當提示。學生的回答若與教師預設的答案不同,更應鼓勵學生說出其理由,等等。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2.教師必須鼓勵和教會學生提問

フ如開篇所述,由于求知欲望不斷得到鼓勵和滿足,該香港學子日后在經濟學領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李政道教授在科技大學對少年班講課時也曾說過:“最重要的是會提出問題,否則,將來就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庇纱丝梢?對學生的探索精神的培養是相當重要的。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千萬不要僅僅滿足于自已問,學生答,比這更重要的事情是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的聰明才智,敢于提出問題的氣魄和膽略,這是一切人才都必須具備的素質。

ノ了培養學生的這種素質,教師要盡可能地給學生創造提問的機會。對于同一事物,可要求學生從各個不同的側面去觀察、分析,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要鼓勵學生奇思妙想, 異想天開,即使問得毫無道理,也要加以鼓勵,切勿挫傷他們的積極性。 教師要善于提問,也需不怕被問。在美國的學校里,善于問問題的學生往往受到鼓勵:“問的好!問的好!你叫什么名字?”而這大大激發了一代又一代的美國青年的創造力。

ズ廖摶晌,如何真正的實施問題教學是個永恒的話題,需要我們不斷的關注,真正的付出努力!

猜你喜歡
歷史教師教學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秋天在哪里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新歷史
美育教師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教育教學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