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2009-06-10 07:45
現代教師與教學 2009年6期
關鍵詞:圖形創新能力思維

李 林

實施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是課堂教學。在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數學教材的改革中,"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使學生能夠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創新教育已成為數學教學的一個重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應該引起數學教師的高度重視,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找到培養和發展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數學教學中愈來愈顯得重要。那么,教師如何在當前新課標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呢?我在具體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注重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我談談在教學中的做法和體會,與大家探索與交流。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ノ按蟮慕逃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興趣也是學習的重要動力,興趣更是創新的力量源泉。創新的過程需要興趣來維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強烈的求知欲望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因。在新課標下,學生的主體意識增強了,對知識的發生過程的了解增多了,自我實踐來掌握知識的部分加重了。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欲望,我經常采用的方法有:以舊引新,溝通引趣;揭示矛盾,設疑生趣;故事開場,引發興趣;制造懸念,激發興趣等。這些方法都充分抓住學生的好奇心,通過這些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創造性,有效克服了那些課堂上老師是主角,少數學生是配角,大多數學生是觀眾、聽眾的舊地教學模式。

ノ激發學生創新的興趣,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ナ紫壤用“學生渴求未知的、力所能及的問題”的心理,培養學生的創新興趣。興趣產生于思維,而思維又需要一定的知識基礎,在教學中恰如其分的出示問題,讓學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問題要做到難易適度,是學生想知道的,這樣的問題才會吸引學生,才可以引發學生的認知愿望,激起學生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欲,才能引導學生因興趣而學、而思維,并提出新的質疑,自覺的去解決、去創新。

テ浯,要合理滿足學生好勝的心理,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興趣。學生都有強烈的好勝心理,如果在學習中屢屢失敗,會對從事的學習失去信心,教師創造合適的機會使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對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是有必要的。比如:針對不同的群體開展幾何圖形設計大賽、數學笑話晚會、邏輯推理故事演說等,展開想象的翅膀,發揮它們不同的特長,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與數學的結合點,感受自己勝利的心理,體會數學給他們帶來的成功和快樂,達到培養創新興趣的目的。

セ掛利用數學中圖形的美,培養學生的興趣。生活中大量的圖形,有的是幾何圖形本身,有的是依據數學中的重要理論產生的圖形,也有的是幾何圖形組合產生的新圖形,它們具有很強的審美價值,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圖形的線條美、色彩美,充分展示數學圖形給生活帶來的美,要盡量把生活實際中美的圖形聯系到課堂教學中,再把圖形運用到美術創作、生活空間的設計中,產生共鳴,給學生最大的視覺沖擊,引起學生心靈的震撼,并由此激起學生對數學的熱愛,使學生產生創造圖形美的欲望,驅使他們創新,維持長久的創新興趣。 并且利用數學中的歷史人物、典故、數學家的童年趣事、某個結論的產生等等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

2.教學中要暢通學生創新思維的渠道,發揮學生潛力

タ翁蒙,教師首先應本著以訓練學生創新能力為目的。保留學生自己的空間,尊重學生的愛好、個性和人格,以平等、寬容、友善的態度對待學生,使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能夠與教師一起參與教和學中,做學習的主人,形成一種寬松和諧的教育環境。只有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體要形成能集思廣益的合作氛圍。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搞好合作教學,使教師、學生的角色處于隨時互換的動態變化中,設計集體討論、查缺互補、分組操作等內容,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特別是一些不易解決的問題,讓學生在班集體中開展討論,這是營造創新環境發揚教學民主環境在班集體中的表現,學生在這種輕松環境下,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學生敢于發表獨立的見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將幾個想法組合為一個更佳的想法,從而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集體創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是應細心把握,不要讓有的學生處于明顯的從屬地位,要把討論目標明確到每個學生,最大限度調動他們的潛能。

ソ淌σ具體做法是:(一)活用教材,為學生的創新提供可能。把教材中的結論轉化為問題情境,使知識的形成過程變成學生可以操作的活動,充分運用好教具,學具,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操作。充分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把學生真正放在主體地位上。(二)指導學生進行活動,培養創新能力。第一要引導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創造潛能。對于學生可獨立操作的知識,教師可引導學生有目的地探索,直至獨立獲取新知。使學生的創造潛能得到充分挖掘,創新意識得到培養。第二是引導學生學會合作研討,在合作中學會創新。合作研討,即課堂中學生以小組形式為學習群體,突出學生間的協作與討論,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共同發現問題,培養其主動學習能力。

3.保護學生創新的積極性,最大限度發展學生創新能力

ソ淌σ以辯證的觀點,發展的眼光,采用多元化的發展的評價方式,從客觀上保護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學習中去。

分清學生錯誤行為是有意的,還是思維的結晶。學生在求知的過程中屬于不成熟的個體,在探索中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是難免的,也是允許的。教師不要急于評價,出示結論,而是重在幫助弄清出現錯誤的原因,從而讓他們以積極的態度去承認并且改正錯誤,與文過飾非相比在對待錯誤的態度上,這不正是一種創新態度嗎?比如:教學中常見的“插嘴”,可理解為學生的不遵守紀律,也可以理解為學生思維快的表現,這就要看他們的動機是什么,再作結論。

多給學生一些鼓勵,一些支持,對學生的正確行為或好的成績表示贊許。學生時期自我評價能力較低,帶有一定片面性,常常默認教師的評價,而且常以教師的評價衡量自己在群體中的地位,有時,又常從成人的表情或語言中來判斷對其評價。因此,教師應對學生正確行為表示明確的贊揚,使學生明白教師對他們的評價,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學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比如:教學中宜常使用表揚的語氣詞,如:“很好!”“太棒了!”“不錯”“有進步”等等表示你的關注和贊許。

ケ;ぱ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兒童與生俱來的天性,好奇是思維的源泉,創新的動力。因為好奇,學生有了創新的愿望,努力去揭開事物的神秘面紗,這種欲望就是求知行為在孩子心靈中點燃的思維的火花,是最可貴的創新性心理品質之一,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好奇程度呈遞減趨勢,而創造性人才的特點卻是永駐的,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審視整個世界,每一個成才的人,必須保持這顆好奇的童心,教師對教學中學生好奇的表現應給予肯定。

4. 注重練習題的設計,提供學生創新思維發展的空間

タ翁昧廢笆槍固新知識,發展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手段。除圍繞本節課的重點設計基本練習外,還要適當設計一些具有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習題,拓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其創新心理,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使學生在觀察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性地學習。

プ苤,教學實踐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師的主導,也需要學生的主體,數學課堂教學要充分展示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使所有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只有師生共同的配合下,才能教學相長,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進行探索和創造,也只有這樣,教學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猜你喜歡
圖形創新能力思維
拓展探究實驗 培養創新能力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思維總動員(二十五)
思維總動員
分圖形
善問讓思維走向深刻
找圖形
圖形變變變
圖形配對
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