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性的網民 成熟的政府

2009-08-21 02:06張道剛
決策 2009年7期
關鍵詞:巴東知情權輿情

張道剛

沒有誰會懷疑來自網絡輿論的力量。從稍顯陌生的“俯臥撐”,到廣為流行的“躲貓貓”;從房產局長的“香煙門”,到年輕市長的“抄襲門”……網絡輿論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奪人眼球,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學習方式。

誰也未曾想到,一次本不起眼的市長選舉,通過網絡的發酵和推波助瀾,竟把一位剛剛當選的年輕市長推進了輿論的風暴眼。先是“背景門”,再是“抄襲門”,在3億網民的“窮追猛打”中,飽受爭議的宜城市長周森鋒,被網絡輿論推進了一扇前途未卜的“旋轉門”。長達10天之久的“周森鋒事件”,再一次全景式地詮釋:在議程設置效果的影響下,網絡輿論最終擴散為社會輿論,在全社會形成一股強大的輿論壓力,使原本被傳統媒體忽視的新聞事件轉變為社會公眾共同關注的“大事件”。

類似的“大事件”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由網絡輿論生發出的公共事件正在成為公共話語空間的一種常態,而如何正確對待網絡輿情,成熟應對網絡公共事件,漸成政府官員的必修課。

在人人面前都有一個麥克風的網絡時代,每個人都可能成為信息渠道,成為意見表達的主體。隨著網絡輿論由“憤青”式的青澀,走向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成熟,理性、平和、富有建設性的聲音,正成為網絡輿論的主流。在逐漸成熟的網絡民主語境中,公權已經處于公眾監督的陽光之下,不管掌權的人愿不愿意,權力的死角被一點一點地置于陽光下暴曬,對網絡輿論漠然視之,可能引發政府信任危機,而一些地方政府官員從過去熟悉的“傳統媒體的官方輿論場”轉到現在陌生的“網絡輿論場”,一時茫然不知所措,極易陷入“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的尷尬。

在沸沸揚揚的“鄧玉嬌案”中,巴東警方先后三次發布了案情通報,但“政府片面認為只要有不同聲音就會導致公眾思維混亂”的習慣性思維,致使網絡輿論不斷升級,進而演變成一起網絡公共“大事件”。面對回應后的反彈,巴東官方開始三緘其口,輿論的議程設置權再次被網絡主導,巴東官方陷入了成千上萬網民排山倒海式的口誅筆伐中。從這起政府應對網絡公共事件的失敗案例來看,由于不熟悉網絡輿論規律,巴東官方在錯過網絡事件潛伏期的輿論引導之后,又失去了爆發期的有效應對,最終巴東被一步步地推向網絡輿論的風口浪尖。

無獨有偶,年輕的宜城市長周森鋒,在被網絡輿論推進“背景門”時,起初選擇了回避,在一片質疑聲中,他以“壓力很大,希望媒體少些關注”,給出了整個事件中惟一的回應。此后,面對接踵而至的“抄襲門”、“香煙門”和“打傘門”,宜城官方給出的只是“擠牙膏”式的回應,而周森鋒卻選擇了沉默應對。這種“擠牙膏”式的回應和沉默應對顯然不能令輿論滿意,公開信息的極度匱乏。讓輿論的焦慮進一步發酵,人們急于知道事件背后到底掩蓋了什么,由于宜城官方和周森鋒本人應對網絡輿論的經驗與能力不足,導致這起網絡事件最終陷入輿論的漩渦之中。

而此前的“躲貓貓”事件,在如何應對網絡公共事件上,給出了另一種回答。事件發生后,云南省委宣傳部出面邀請網友組成調查委員會到事發地展開調查,體現了對網絡民意的尊重和對公眾知情權、參與權的保障,而這種對敏感事件不與公眾“躲貓貓”的誠意,是積極回應網絡輿情、滿足公民知情權的一種嘗試,并成為官民在知情權問題上良性互動的范本。

由此可見,網絡輿論既是引發政府信任危機的“催化劑”,又是化解危機的“滅火器”。這就要求政府官員除了讀書、看報、聽廣播、看電視之外,還要熟悉網絡輿論的規律,能夠對社會網情、輿情作出科學而準確的分析判斷。利用網絡的優勢建立政府與民眾的溝通機制,為民眾的訴求、信息充分流動提供足夠的空間。

理性的網民必然催生成熟的政府,若此,乃網民之大幸,政府之大幸矣。

猜你喜歡
巴東知情權輿情
王銀成 情系三峽 心念巴東
股東知情權的法律保護
巴東,巴東
輿情
輿情
“致命”隱瞞的背后——艾滋病患者隱私權及其伴侶的知情權如何兼顧
輿情
為維護公眾知情權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微博的輿情控制與言論自由
憲政視閾下知情權的法理與中國實踐之檢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