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期刊論文的分析與反思

2009-11-04 08:05張立國葛曉曉
現代教育技術 2009年10期
關鍵詞:內容分析反思

張立國 葛曉曉

【摘要】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我國新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新視點。文章采用內容分析法對2000年至2008年間核心期刊中關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論文進行了分析,梳理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發展脈絡,發現了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為后續研究提供建議。

【關鍵詞】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內容分析;反思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009—8097(2009)10—0031—04

引言

2000年10月,原教育部部長陳至立在“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會議”上發表講話,提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概念,并決定從2001年起,用5~10年的時間,在全國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的現代化,努力實現我國基礎教育的跨越式發展。由此全國教育界掀起了“整合”研究的熱潮。

目前,“整合”已實施了八年,在經過八年的實踐與探索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已取得了可觀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人們的理論認識,推動了實踐的發展。但是,“‘整合呈現一片繁榮景象同時,也出現了‘高原反應,許多深層次、系統性、結構性的問題開始凸現,‘整合進程較前幾年明顯變慢,很難有一些突破性進展,人們對‘整合的發展產生了質疑和迷茫的情緒?!盵1]基于此,筆者想通過梳理近八年相關“整合”的研究論文,分析研究現狀,探討發展問題,總結“整合”研究規律,以期為“整合”的深入發展研究提供借鑒和思考。

一 研究方法和研究過程

1 研究材料

核心期刊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權威性,可以折射出學術研究的現狀和變化,以此來分析現狀和預測研究的發展,就會顯得更有說服力。所以我們把研究期刊的選擇范圍定為中文核心期刊,研究內容是2000—2008年間核心期刊中與“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相關的文章(2000年以前的國內刊物沒有此方面的文章)。

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內容分析法對所選擇的樣本進行研究。內容分析方法是對信息內容做客觀而又系統的量化并加以描述的一種研究方法。[2]它通過預先建立的研究目標確定研究總體和分析單位,設計分析維度和樣本取樣,以系統、客觀的量化方式,對信息內容加以歸類統計,并根據類別項目的統計數字,做出敘述性的說明。

3 研究類目和分析單元

本文依據所選研究材料的數量分布、研究內容、作者單位等幾個方面為研究維度,其中研究內容為分析重點。筆者結合研究目的把研究內容分為四個類目,這四個類目是:(1)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基本理論研究。包括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內涵、目的、意義、層次、模式、策略、方法等。(2)信息技術與具體學科整合的應用研究。(3)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反思。主要指整合中出現的問題、困難、誤區以及相應的對策研究。(4)教師研究。主要包括教師的整合能力、教師在課程整合中的角色以及關于教師的培訓研究等。

本文的分析單元為一篇論文,凡是結構完整的論文不論篇幅大小,均以一篇計算。

4 研究過程

筆者以“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為檢索詞對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2000—2008年的中文核心期刊進行檢索,檢索題目與“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相關的論文。對這些文章從發表時間、數量、作者單位、研究內容、研究領域等方面進行數據記錄,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

二 研究結果分析

1 “整合”文章的總體趨勢分析

中文核心期刊自2000年至2008年底,共檢索到與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相關的論文206篇(已剔除通知或者啟示之類的文章)。如圖1所示,2000年教育類核心期刊收錄有關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文章僅1篇,隨后2001年6篇,到2002年,一年共收錄文章有21篇。第一篇與“整合”有關的論文發表于2000年12期的《中國遠程教育》,題目為《從學科課件看我國中小學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現狀和趨勢》。這篇文章只是從學科課件的角度來分析信息技術在中小學教育中的應用,并沒有系統的介紹“整合”的內涵、方法等問題。2001年李克東老師在《電化教育研究》上以《數字化學習—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核心(上)(下)》為題發表了介紹“整合”內涵的文章。在隨后的幾年里,題目與“整合”有關的文章逐漸發表于教育領域相關的雜志上,并且總體上呈上升趨勢。從圖中可以看出,在2000—2006年,“整合”研究呈上升趨勢的,但是到2006年以后,出現了下降趨勢。事物在發展到一定程度和高度后,就會出現其發展和應用的推進相對緩慢的現象,這個時期被稱為“高原期”,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發展同樣如此。

2 有關“整合”研究內容的分析

四個類目中有關“整合”的研究文章數量分布如圖2。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整合”的基本理論研究占絕對優勢,比例為50%,關注的內容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介紹,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必要性、原則、層次等。其次與信息技術與具體學科整合的應用研究,涉及的學科有語文、數學、物理、地理、化學等,比例為31%。而“整合”的反思和“整合”中教師的研究各占11%和8%。

圖3是有關“整合”研究在2000——2008年的發展脈絡。從2000年到2002年關于“整合”的基本理論研究呈直線上升趨勢,筆者認為此時“整合”的理論剛剛引進我國,再加上新課改對“整合”的呼聲很高,所以關于此類研究熱度很高,這一時期的理論研究更多的關注點是“整合”的介紹、“整合”的目標、“整合”的必要性等,也就是“整合”“要不要用”。2003年以后,討論的問題從“要不要用”、“要不要學”轉向了“如何才能真正有用和實效”,在此期間的研究主要圍繞“整合”的策略、方法展開。2005到2007年,“整合”的基本理論研究出現了停滯的現象,“整合”的研究者開始反思“整合”的出路和突破口。2008年,“整合”的理論研究開始關注深入整合的策略與模式。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有何克抗先生在《現代教育技術》上連續發表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研究》系列論文(共六篇),這組系列研究論文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實施過程中廣大教師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對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學模式的內涵與特征應如何正確認識、以及對這些教學模式應如何有效實施”作了較深入的探討。[3]

信息技術與具體學科的應用研究開始于2001年,基本上也是呈緩慢上升趨勢的。這說明研究者在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相關理論研究的同時,也注意到了具體學科的特點。由于每門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培養技能的不同,“整合”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筆者認為,展開這方面的研究對于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很有意義。

對“整合”問題和誤區的關注開始于2004年。這表明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后,大家開始更加關注“整合”的效果,從“整合熱”到“冷思考”,“整合”也開始走向一個更高級的階段。許多專家學者和一線教師認識到了“整合”的復雜性。初期的模仿使教師們逐漸熟悉了“整合”的方法和優勢,初期的實踐反思,也使教師們發現了“整合”初級階段存在的“為用技術而用技術”的問題。他們鍥而不舍地追尋解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難題的新方法。在2006年到2007年,此類研究出現了一個小高潮。許多研究者針對出現的問題和誤區,分析原因,提出策略。題目中比較常見的字眼是“誤區與原因”、“困難與出路”、“瓶頸與策略”等。出現了一些思路很開闊的文章,如有的研究者嘗試引入教育生態學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存在的“高原期”現象[4],有的學者借鑒國外的研究成果來重新思考我們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如何克抗先生在《中國電化教育》上的發表的《對美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理論的分析思考和新整合理論的建構》。

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對于“整合”中的關鍵因素教師的關注是不夠的。開展課程整合,需要提高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在僅有的幾篇文章中,對教師的關注主要表現在教師的角色分析,教師的培訓的研究上,而整合中教師的核心能力—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的關注幾乎沒有涉及。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迫切需要加強對教師的研究,探索能將先進教學理論融入教師技能中去的培訓模式和培訓機制,提升培訓質量,真正把信息技術融入教與學的全過程。

3 “整合”類文章作者、單位分析

我們把“整合”類文章作者分為四類:(1)高等學校教師或者研究生、(2)各級電教機構人員或者研究所人員、(3)中小學教師(4)其他。包括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教師進修學校、職業中專等。下表是我們統計的研究作者分布情況。

經過對文章所屬單位的分析表明。高校研究者對“整合”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其論文數量占文章總數的64%。中小學教師的論文略顯不足,占文章總數的14%。電教機構人員和其他類型的作者分別占4%和18%。由此可以看出,高等院校研究者是“整合”研究的主力軍,他們在學術研究中受過專門的訓練,能最快的接觸到學術的前沿,對“整合”的發展能起到一定的引領作用。但中小學教師是課程整合的具體實踐者,他們最了解整合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遇到的困難。如何使高等院校研究者和中小學教師相結合是在今后的發展中應該考慮的問題。

三 存在的問題與進一步發展的建議

通過對上述研究結果的分析,可以看到我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隨著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深入,關注焦點的變化,其研究領域和研究取向也將發生變化。要使“整合”研究取得進一步的發展,還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 理論研究方面的深入與創新

從現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關于“整合”的研究論文比比皆是,“整合”的研究貌似呈現一片大好景象。但是仔細分析一下研究內容,發現“整合”在理論研究方面存在低層次的重復現象,缺乏高層次的、有創意的理論研究成果。關于“整合”的理論研究大多停留在“整合”的可能性、“整合”的必要性、“整合”的內涵與實施策略上。在理論上看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當然是必要的、必須的、合理的,但是為什么到中小學的實踐中卻并非理論上探討的那樣,實施效果也遠不如我們期望的那么好?作為教育技術工作者,我們必須反思我們的理論研究到底有多少實際價值,要想使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深入發展,我們該怎樣定位我們的研究?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不僅要注重“應然”研究,更要立足于整合過程中的“實然”狀況。對于中小學教師來說,由于參加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實踐課題的機會很少,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理論的了解與認識,主要通過學術論文和專著。為此,理論研究者必須給教師提供好的“營養源”。所有的“整合”理論和模式的研究,都是為了指導實踐和應用。所以,今后的理論研究工作,應該著力解決整合過程中的具體應用問題,梳理出一些可以應用于具體學科的教學模式。

2 加強“整合”的應用研究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不等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混合,其中影響課程整合效果的因素很多。南國農[5]先生認為,應用信息技術必須做好三件建設:首先是硬件建設,主要是信息技術設備、設施的建設;其次是軟件建設,即課程和教材的建設;第三是潛件建設,即整合理論和方法的建設,這個建設是起決定作用的。目前在硬件環境建設基本到位的情況下,有效應用和常規應用應該成為下一步的研究重點。因此,對于教育技術工作者來說,除了理論層面的研究,幫助教師和領導者更加深入認識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內涵,更需要大量具體操作層面的研究,如評價體系的完善,教學設計、課程開發技術的普及,教學工具、學習工具以及支撐環境的開發等,真正把信息技術融入教與學的全過程,這是“整合”研究的根本所在。

3 重視對教師的研究

教師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的關鍵因素,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層次整合的重要支撐條件。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信息化教學能力,以及對整合的態度和認識直接影響著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質量、效益和深度。只有教師認同教學理念,參與整合過程,才能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的無縫融合。因此,要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必須重視教師培訓研究。做好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教師培訓,除了解決認識問題,領導問題、管理問題之外,還要認真研究培訓的課程結構與模式,因為課程的結構是否合理、課程內容安排是否適當、模式的選擇是否妥善直接關系到培訓質量的高低,關系到培訓目標能否實現。

4 研究主體的多元化走向

長期以來,教育的科學研究一直受到研究和學校的教育實踐的關聯微弱的批評,[6]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也是如此。從上文的量化分析結果我們可以看出,整合理論研究者大多處于高等院校等研究機構,由于地處高校,研究條件優越,加上很多研究者本身就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領域的專家,這就為高校開展“整合”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土壤,有助于“整合”的創新與推廣。另一方面,在中小學教育實踐中,一線教師雖具有豐富的學科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但是理論知識和科研能力有待提高。因此,理論研究者應深入一線了解實踐中的實施情況和問題,同時一線教師的理論培訓也要積極開展。這就要求我們在具體的操作中既要注重權威專家的正確導向作用,也要鼓勵教師結合自己的學科開展行動研究。課程整合的深入迫切需要理論研究者和實踐者相互交流,充分合作,探索集“行動研究、教師發展、理論挖掘”為一體的研究模式,使專家學者和一線教師的發展形成合力是課程整合的一個研究趨勢。

四 結語

從現有的發展現狀和研究現狀的分析中,我們看到,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在經過啟動初期的“整合熱”后,正在步入冷卻后的反思階段。事物的發展總是由低級趨向高級,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也不例外,存在著由初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的過程。我們應該明確“整合”的循序漸進性,堅定“整合”的信念,突破“瓶頸”?!罢稀钡摹案咴凇鼻∏∫彩恰罢稀鄙钊氚l展的機遇,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整合”仍然有著極大的發展空間和活力,期待著更多的研究者們投入到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中,以推動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深入、持續發展。我們相信,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將在質疑中得到升華,在實踐中逐漸深化。

參考文獻

[1] 編輯部.將課程整合引向深入.信息技術教育[J]. 2008,(2):4.

[2] 李克東.教育技術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師范學學出版社,2003:228.

[3] 何克抗,吳娟.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研究之一[J].現代教育技術,2008,(7).

[4] 蔡麗,張文蘭.從教育生態學的視角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高原期”現象[J].現代教育技術,2008(6):5~7.

[5] 南國農.讓信息技術有效地推進教育改革[J]中國電化教育,2007(1):5~8.

[6] 張倩葦.設計研究:促進教育技術研究的方法論[J].電化教育研究,2007(4):5~10.

猜你喜歡
內容分析反思
改革開放以來幼師學前心理學教材發展演變歷程
“老人摔倒”新聞正面報道的負效應研究
2016年《中國日報》“兩會”數據新聞報道研究
從《遠程教育》35年載文看遠程教育研究趨勢
高職《園林規劃設計》示范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語文教學要在不斷的反思中成長
記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一次歸類、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學生早戀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時期中學美術課教學方法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