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女大學生性別角色期望探析

2010-12-27 09:33范牡丹
理論導刊 2010年10期
關鍵詞:性別角色觀念意識

范牡丹

(渭南師范學院教育科學系,陜西渭南714000)

當代女大學生性別角色期望探析

范牡丹

(渭南師范學院教育科學系,陜西渭南714000)

女大學生作為充滿朝氣的知識女性,其角色定位對其他女性群體的影響舉足輕重。然而在進入21世紀的現代社會,女大學生的性別角色期望和價值觀卻逐漸向傳統角色回歸。本文旨在探討影響女大學生性別角色期望和價值觀形成的因素,尋求幫助女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性別角色期望和價值觀的措施,以促進女大學生發揮其對社會的重要作用。

女大學生;性別角色;角色期望;性別意識;價值觀

一、當代女大學生性別角色期望現狀

性別意識,是指用社會性別的眼光,來觀察和分析社會、經濟和文化等社會現象,從而防止不利于兩性平等發展的狀況發生,避免兩性之間機會和權利上的差距產生和進一步擴大的概念。當代女大學生的社會性別意識直接影響著其性別角色期望。

1.基本上接受傳統的性別定位。對“男主外女主內”、“每個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這種傳統的觀點表示認可。首先,從女大學生的擇偶觀看。大多數女生表示要找各方面都比自己強一些,但長得一般即可。其次,從女大學生的學業觀看。相關調查發現,一些女大學生擔心的不是自己的學業、能力不如男生,而是害怕被人認為“沒有女人味”;“女孩子就應該像女孩子,整天東奔西拼,會喪失女性特有的柔美”。因此,有63%的女大學生“因為自己是女性而在有些事上約束自己”,34.8%的女大學生“很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與議論,特別是來自男大學生的評價。[1]

2.性別意識不強,角色定位不高。性別意識淡薄表現為:女性的成才觀念淡薄、競爭意識和獨立性不強、自我發展意識缺乏等。近年來,隨著物欲的泛濫,我國許多女性自我定位不再是做自立自強的成功女性,而是以男人為重心的“賢妻良母”。這種大環境必然影響到女大學生自我發展目標的定位,“學得好、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已經成了一些女大學生的價值目標。有些女大學生屈服于社會上某方面的壓力,因此降低成就期望值。她們把主動性、獨立性、競爭意識等看成是男性化的品質,不僅使自己的主體意識和抱負水平大大降低,也形成了個性上的依附性和缺乏創造力。有學者亦研究發現:女大學生在進行角色定位時,選擇“今后在事業和家庭的關系中,自己最有可能成為哪種類型時”,事業型只占7%,以事業為主兼顧家庭的占59%,以家庭為主兼顧事業的占29%,家庭型的占5%;對“一個女性無論多成功都應該努力做賢妻良母”持肯定意見的占62%,否定的占38%;同意“安排好工作規劃與家庭計劃兩者同等重要”的占86%,不同意的僅占14%。[2]

3.價值取向上存在矛盾。在中國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男性文化和女性文化的巨大差異中,造成了男女不同的價值取向,導致了傳統女性的從屬地位和價值觀念、行為模式等,這種傳統的價值觀,是社會歷史發展進程中一直存在的。女大學生所具有的現代意識要求她們追求獨立、追求個性,而她們所具有的傳統觀念又使她們具有很強的依賴性。這樣,現代觀念與傳統觀念的矛盾就體現為女大學生在獨立性與依賴性上的沖突。據分析,有68%的女大學生想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學業,當發現自己的成績有所下降時,71%的同學表示發奮追趕;面對女大學生擇業就業難的外部壓力,有一半的同學準備更加努力以實力證明自己,敢于競爭,這反映了女大學生自尊自強的一面,許多女大學生總希望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華,在渴求自我認同的同時,也渴望得到社會的肯定與他人的尊重。對于知識女性將要面臨的事業與家庭的矛盾,她們也十分關注,她們有追求集女性角色和社會角色于一身的愿望和決心,即完美的女性形象;知識女性的自信開始大幅度滑坡。敢于參加社會競爭,大膽追求事業成功的女大學生在整個女生群體中只占極少數,大多數女生對事業的理解是找到一份好工作,面對家庭幸福,卻抱以極大的期望,很多女大學生希望能做個賢妻良母。知識女性傳統角色的回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現代社會中知識女性自由實現個人價值的艱難。

對于女大學生性別角色期望現狀的分析表明:傳統的性別角色和現代女性意識的矛盾沖突使女大學生面臨著“淑女”和“女強人”的兩難選擇。

二、影響女大學生性別角色期望的因素

性別角色受社會、家庭、自身三方面多種因素的影響。造成女大學生性別角色期望的原因是復雜的,但主要還是在傳統文化教育中沉淀下來的性別刻板觀念和隱性性別歧視造成的。

1.家庭環境的影響。家庭是每個人出生后直接面對的社會環境。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他們對子女性別角色刻板觀念的形成是通過取名、衣著、玩具、護理來完成的。一些父母提出期望,使子女朝著自己預期的性別角色方向發展,從而使子女把這些期望同化成自己的性別角色刻板觀念。例如,當嬰兒出生時父母給他們取的名字就可以反映出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同時,父母的態度和性別角色刻板觀念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子女的性別角色觀念。Jacobs等人的研究表明,父母對子女的能力的知覺受性別角色刻板觀念的影響很大,而且父母以性別角色刻板觀念為依據的對兒童能力的看法也影響著兒童對自己的能力的看法。父母對子女的能力的看法又會反作用于子女,影響子女的心理和行為,從而影響著子女的性別角色刻板觀念的形成。[3]也有學者發現,不少父母在描述新生女兒時,會用“嬌弱”等詞語,而在描述新生兒子時則用“堅強”或“健壯”等詞語。實際上男女嬰兒在身高、體重和健康程度上并無差別,主要是這些父母重男輕女的思想并未消失。兒童從8個月開始,如果玩與性別相稱的玩具,父母就表現出積極的反應;如果男孩玩女孩的游戲會被嚴厲呵斥,而女孩玩男孩的游戲卻能被寬容。無形中這就體現出“男孩比女孩更重要”的觀念。久而久之,這些女孩會形成對男孩的性別偏愛和服從,成年時也往往甘心作為男性的配角而生活。[4]

2.學校教育的影響。高校在女生教育問題上也存在一些問題和偏見,認為女生的理性思維能力不如男生,女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不如男生,而對女生的動手能力要求低;把個別女生的缺點如小心眼、情緒不穩定當成整個女生的缺點等。因為這些問題和偏見而不注重女生能力的培養,忽視她們的發展,從而造成女生的整體素質與能力不如男生的局面,這種不平等現象在研究生的培養上體現得更明顯,從而使女生在勞動力市場的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此外,高等教育中存在“隱性性別歧視”。目前,高等教育實行的教育體制,是一種無視男女生性別差異的完全平均的教育模式。表現在沒有性別針對性的教育結構和課程設置,學科分布均衡性差、專業集聚現象比較嚴重,性別教育的參與群體面窄等方面。

女大學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時候,不僅沒有得到性別針對性的培養,而且高校資源也沒有達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這不僅不符合女性的自身特點和發展規律,而且終將制約女大學生的成才,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

3.社會因素?,F代社會中,大眾媒介對廣大民眾特別是男女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審美趣味和性別角色定位等產生了很大影響,而且不少是負面影響。其一,大眾傳媒不經意地普遍地傳播著傳統的性別角色,比如變相宣傳“男主外女主內”、“男強女弱、男主女從”等觀念。其二,夸大女性年輕美貌的外在價值,誤導女性美和女性價值。尤其是美容、減肥類廣告大肆宣揚“女為悅己者容”的思想。其三,大眾媒體宣傳的商業化和消費主義誤導了女性的發展,把追求時尚當成現代女性的一種身份、地位,使得一些虛榮的女生誤把外在包裝當成提高自身價值的唯一途徑,忽視自己精神的成長和內在品格的培養。

另外,社會對女性的評價一直就存在著文化觀念上的影響,對女大學生也是如此。知識女性通過自我的努力,逐漸在社會上有了一定的地位。女大學生們接受了高等教育對自己的前途充滿希望。但是種種的歧視和規則讓她們處于矛盾和壓抑中,廣大女性由于生理原因被喻為弱者。女性運動開展以來對婦女思想解放起到了極大推動作用,然而文化遺產的繼承是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的。女大學生面對文化觀念的影響加上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危機感的加重,使她們不堪忍受事業上的挫折而退避。社會始終存在著對女性意識上的束縛,現實生活中女性獨立能力仍受到很大的考驗。

4.個人因素。女大學生性別角色取向上存在矛盾,她們不甘于做家庭主婦,渴望參與社會生活,又不敢于做女強人,在外表和內心有意無意地向著“女孩要有女孩樣”的傳統性別角色轉變去獲得別人的認同。不少女大學生的成就動機明顯低于男生,她們所期待的只是一種社會期待的“女性化”成功,恐懼取得男性化的成功,害怕被人稱為沒有女人味、不懂生活。有學者研究發現,在“對自己性別愛與憎”的調查中,全部調查對象中,男大學生不喜歡自己性別的占2.6%,而女大學生占15.6%,是前者的6倍;在另一項調查中,即“如你能選擇自己的性別,你愿意為男還是為女”中顯示,有8.3%的男大學生和42.8%的女大學生愿意選擇相反的性別,后者是前者的5倍強。從這里反映出一種性別自賤心理,直接影響了女大學生的正常心態,對其成才帶來了不利影響。[2]

三、幫助女大學生形成正確的角色意識的策略

1.高校應重視女大學生角色意識的生成與發展。增加女性學系列課程,增強性別敏感度。在高校中開設女性學、婚姻學、創造學等課程,實施婦女發展科研項目,將平等觀念和人權意識引進課堂。

增強女性綜合素質的培養,培養復合型人才,尤其是進一步加強女大學生實踐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造就知識豐富、全面發展、競爭力強的高素質人才。

加強女大學生性別意識的教育與培養。要以社會性別意識教育為突破口,以先進的女性教育理論為指導,樹立女性意識。正如蒙蓋拉夫人所說“用女人的眼看世界”,其實質就是建構女性主體意識,即建構女性作為主體對自己在客觀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價值的自覺意識,使其成為獨立自主的人。

提高心理素質。好的心理素質是事業成功的基礎。較之男性,女大學生普遍存在著心理承受力低、抗干擾能力差、情緒易受環境左右等不穩定的心理特點。要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等“四自”教育為切入點,提高女性的心理素質,為教育和就業打下良好基礎。

2.加大政府宣傳力度,創造有利于女大學生發展的社會環境。女大學生就業難,兩性教育成果實質性獲益的不平等,歸根結底是因為女性的生理因素決定的高“自然附著成本”。這一方面表現為女性因懷孕、生育、哺乳等造成的工作間斷和單位工資支付之間的矛盾,另一方面表現為因女性職業生涯短暫造成的退休金支付之間的矛盾。較之男性,這都大大增加了用人單位的成本支出。

政府應當加大宣傳力度,提供政策和法律的支持。女大學生是當今女性中最有創業條件和潛能的群體,鼓勵女大學生自主創業,是破解就業難題的一個有效途徑。一是出臺優惠的政策。比如,為女性創業提供小額信貸、降低利率,進行技術指導和信息咨詢服務等。伴隨市場經濟的完善和社會的進步,使女大學生創業的渠道與方式愈益多元化。二是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摒棄“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傳統觀念,對女性創業予以熱情鼓勵和大力支持,讓女性在社會大舞臺上充分施展才華。

3.依靠自身努力,戰勝弱點,完善自我。女大學生要真正實現自身的價值,關鍵還要靠自身的不懈努力,戰勝弱點,完善自我。首先,應保持充分的自信。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有志于實現自身價值、追求事業成功的女性一定要自信。女性不是弱者,更不是弱智,只有拋棄自卑的消極情緒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女大學生要按照時代發展的要求,確立自我獨立的價值觀,相信自我價值一定能實現。當然,自信不等于狂妄自大,真正的自信來源于深厚的知識功底和較強的業務能力。有實力才會有競爭力,女大學生必須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真正的自信起來。其次,要增強主體意識。新時代的女大學生是充滿朝氣的一代知識女性,應該具備強烈的時代意識和現代形象,追求經濟自我,自立自強。確立女大學生主體意識和主體價值的追求與實現,使自我角色意識實現由模糊到明確,從淡漠到深化,從被動承受到主動追求,從生存自我到經濟自我的轉變。再次,要注意發揮優勢,以求得發展。相對于男性而言,女性在語言能力、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形象思維能力等方面較有優勢,特別是女性所特有的豐富的想象力和高度的直覺性,引發出女性思維的發散性、靈活性等特點,決定了知識女性容易出創造性人才和新潮管理人才,因此,女大學生應抓住此點在現代社會中把握機遇求得發展。

[1]萬瓊華.當代女大學生的社會性別意識探析[J].心理學動態,1995,(4):36-38.

[2]秦曉紅.當代女大學生成就動機的現狀成因及其對策[J].湖南商學院學報,2007,(4):112-115.

[3]Janis E Jacobs. The impact of mather's gender一role stereotypic belifs on other's and childen"s a bility perception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2,63(6):932-944.

[4]郭喜青.性別角色社會化與女性消極自我意識的形成[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2001,(1):57-60.

G645

A

1002-7408(2010)10-0048-03

陜西省教育廳專項科研計劃項目(2010JK093);渭南師范學院2009年科研基金資助項目(09ykz034)的階段性成果。

范牡丹(1971-)女,陜西蒲城人,渭南師范學院教育科學系講師、教育學碩士,主要從事教育基本原理與教育史研究。

[責任編輯:陳合營]

猜你喜歡
性別角色觀念意識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維生素的新觀念
別讓老觀念害你中暑
增強“四個意識”發揮“四大作用”
健康觀念治療
強化五個意識 堅持五個履職
管理人員的性別角色觀念:現狀及影響因素——以湖南省為例
即興表演的觀念闡釋
大學生性別角色類型、一般自我效能感與人際困擾程度的相關性
兒童對動畫人物偏愛與性別角色認同相關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